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

1908遠東狂人正文  1908遠東狂人正文。

  在歐洲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來自東方的征服者,他的名字叫阿提拉,據說,他是匈奴的首領,他的部落被中國古代王朝的軍隊擊敗之后一直在中亞流浪,后來不知什么原因,阿提拉突然決定率領他的部落向西推進,并很快開始掃蕩伏爾加河、頓河草原,征服了當地的蠻族,但是阿提拉的野心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又將目光盯向了更遠的西邊,似乎并沒有過多的遲疑,匈奴大帝阿提拉決定率領他的匈奴部落和新征服的蠻族部落繼續西進,翻越東南歐的莽莽群山,去征服一個讓人垂涎的大陸,這個大陸就是歐洲。()

  當時,曾經強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早已衰落,并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分別由兩位君主統治,在古代的交通與通訊條件下,這種對古羅馬帝國的人為分割或許是解決“帝國極壁”問題的比較合適的措施,一時之間,東西羅馬呈現出某種好象正在走向復興的跡象,但是這只是假象,實際上,當時的古典世界正面臨著一場嚴重的危機,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必須直面這一危機,來自草原的游牧民族正在摩拳擦掌,等待著入侵歐亞大陸農耕文明世界的機會,這個機會的開啟需要一把鑰匙,而在歐洲方向,這把鑰匙就握在阿提拉的手里。

  沉浸在古羅馬帝國復興美夢中的東西羅馬帝國臣民們并不知道,一個強大的敵人即將成為他們的共同敵人,這個敵人就是匈奴大帝阿提拉和他的那支以殘忍無情著稱的蠻族大軍。

  不費吹灰之力的,阿提拉率領他的那支被歐洲人稱為“黑匈奴”的部落聯盟軍隊橫掃歐洲,不僅重創了西羅馬帝國,而且也給予東羅馬帝國極大威脅,以致于惶恐中的歐洲人將阿提拉稱之為“上帝之鞭”,用于解釋歐洲正在遭受的苦難與懲罰。

  一時的強橫武力確實給阿提拉締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但是這個帝國也注定是短命的,由于缺少核心文化,以及內部成分過于復雜,在阿提拉死后,他一手締造的這個強大的中歐黑匈奴帝國就迅速走向衰亡,而在這個古老帝國的廢墟上,后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匈牙利,據說,僅僅是據說,許多生活在匈牙利的人是當年黑匈奴的后裔。

  所以,當1939年的中東和整個亞洲的局勢發生巨大變化之后,許多匈牙利的記者都想起了歷史上那熟悉的一幕,于是,他們很自然的將那位下令麾下數百萬強橫陸軍橫掃亞洲、中東的中國總統先生稱之為“新上帝之鞭”,或許在這些匈牙利記者看來,也只有當年的阿提拉大帝的武功才可以與之相媲美吧。

  說句實話,當知道匈牙利的報紙將他稱之為“新上帝之鞭”的時候,趙北只是一笑置之,身邊的親信也是不以為然,甚至有些忿忿,趙大總統是文明人,領導的是解放亞洲的事業,豈是當年那個野蠻人可以相比的?這么形容趙大總統,往輕了說,這是挑釁,往重了說,這是有損中匈邦交的做法,宣布斷交都可以的。

  當然,趙北還是制止了親信們的沖動,畢竟,國與國之間最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什么友誼,目前的匈牙利對于總統先生的戰略還是有用處的。

  比較遺憾的是,這次與土耳其外交特使一起趕到巴格達的只有希臘、保加利亞的政府特使,匈牙利并未派來特使與總統先生見面,不然的話,總統先生也是要就這個問題糾纏一番的,要知道,總統先生對于匈奴的印象可不怎么樣。

  想當年,阿提拉率領他的黑匈奴大軍圍攻東羅馬帝國的時候,處于東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希臘也是戰戰兢兢,生怕成為“上帝之鞭”的下一個鞭撻對象,可是現在,希臘的僭主政府卻派人來向被匈牙利人稱之為“新上帝之鞭”的趙北求援,這諷刺意味也太重了些。

  好在趙北過來不是來鞭撻希臘的,他是過來解放亞洲人民的,不過希臘可不是亞洲國家,這件事情,趙北真是有些不想插手,這不僅是因為干涉的借口不太好找,而且也是因為顧慮到與意大利的關系。

  現在希臘政府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援助一批最先進的戰斗機,以便保衛希臘的領空,而希臘空軍的對手就是意大利空軍,根據中國與意大利的友好關系來看,希臘政府此舉肯定是手忙腳亂之下的決定,以致于甚至請敵對國土耳其向中方轉達求援信息。

  當然,土耳其政府也不是白幫忙,實際上,根據趙北得到的有限的情報來分析的話,希臘的梅塔克薩斯政府很可能已同意將幾座控制在希臘手里的愛琴海島嶼交給土耳其控制,而那些島嶼距離土耳其海岸線非常近,對于土耳其的戰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另外,土耳其政府之所以派遣外交特使趕到巴格達,也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試探一下中國政府對意大利進攻希臘的立場,因為土耳其政府也非常憂慮意大利的擴張,意大利在愛琴海東部海域擁有一個群島,這個群島叫做多德卡尼斯群島,這個群島距離土耳其領海非常近,是意大利的戰略前哨,而且意大利也以這個群島為跳板,對土耳其的安塔利亞地區垂涎三尺,意大利的野心土耳其政府看得很清楚,所以,當德國的納粹政權崛起之后,土耳其政府就進一步加強了與德國的關系,因為在土耳其政府看來,意大利的威脅要遠大于德國的威脅,土耳其政府希望用德國牽制意大利,為此目的,土耳其政府也正在考慮是否接受德國的建議,加入軸心國集團,與德國簽訂一份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不僅可以對抗意大利,也可以對抗蘇聯。

  畢竟,德國在德法戰爭中已表現出非常強大的戰斗力,而英國則在對中國的戰爭中一敗涂地,國際戰略形勢的變化讓土耳其政府開始調整外交政策,不再遵從凱末爾的臨終遺囑。

  不過在與德國簽署條約之前,土耳其政府決定派人探探中國政府的口氣,畢竟,土耳其的大部分領土位于亞洲,它應該也算一個亞洲國家,雖然目前只是“亞細亞解放陣線”的觀察員,尚未正式加入該組織,但是面對中國和亞解陣的這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軍事勝利,土耳其政府終于沉不住氣了,想渾水摸魚的可不只是阿拉伯半島的那些酋長們,土耳其的那些民族主義者們也準備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從大英帝國留在中東地區的殘軀上分一點好處,畢竟,現在的土耳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被列強肢解的奧斯曼帝國的孑遺,恢復奧斯曼帝國的疆域或許不太現實,但是擴張一下領土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不過這要看中國的臉色。

  關鍵還是中國與德國、意大利之間的關系走向太不明朗,三國之間看似關系非常好,但是卻始終沒有結盟,這位中國總統到底打得什么主意,土耳其政府有些迷惑,不過這并不妨礙土耳其渾水摸魚。

  不僅土耳其政府想渾水摸魚,而且土耳其的鄰國伊朗也想從這場亞洲的勝利中分一杯羹,這也是伊朗國王派遣外交特使趕到巴格達的主要原因,不過他倒不是與土耳其外交特使一起過來的,畢竟,土伊兩國之間也存在著領土糾紛。

  除了想分一杯羹之外,土伊兩國的外交特使趕到巴格達與中國方面接觸,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關于這一點,保加利亞政府也表示非常理解,實際上,保加利亞的那位特使先生趕到巴格達,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尋求中國的背書,以抵抗來自赤色俄國的威脅。

  這倒不是幾國政府的妄想癥,而是事實,自從德法戰爭爆發之后,蘇聯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果斷行動,以加強它的西部邊疆的安全,除了對波羅的海三國施加軍事與外交壓力之外,蘇聯政府同時也向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伊朗、土耳其施加了強大的外交壓力,要求這四國給予蘇聯“必要的方便”,以加強蘇聯邊境線的安全,根據蘇聯外交照會的要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需要用它們國土東面的一些領土“換取”蘇聯的一些領土,以方便蘇聯軍隊駐扎,而土耳其政府也必須給予蘇聯海軍自由通行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的權力,而且,蘇聯要在這兩處海峽駐扎“一定數量的蘇聯軍隊”,至于伊朗,則需要給予蘇聯軍隊通過伊朗領土的權力。

  值得注意的是,蘇聯政府的這些無理要求得到了英國政府的默認,或許,英國政府也認為蘇聯政府的蠻橫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英國不愿出面幫忙,那么保加利亞、伊朗、土耳其這三國政府只能將求助的目光轉向東方,尋求中國的幫助,以對抗蘇聯的威脅,同時,它們也加強了與德國的聯系。

  這就是“巴格達會議”的另一個議題,這個議題原本并不在會議日程之中,外務部的想法是等中隊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局勢之后再談論蘇聯威脅的問題,但是趙北發現蘇聯的舉動比他預想的要激烈得多,所以,他果斷決定就在巴格達會議上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關于蘇聯威脅的問題也反應在了顧維鈞完成的這些外交文件上,與希臘政府的求助內容類似,保加利亞、伊朗、土耳其也希望得到來自中國的軍火援助,在這場中英戰爭中,所有國家都看到了中國武器的強大威力,戰斗機、坦克、火箭炮、雷達,這些武器裝備已成為國際軍火商和各事專家眼里的制勝利器,必欲得之而后快,希臘、保加利亞、伊朗、土耳其這四國政府也不例外,但是問題是,目前出得起錢的也只有伊朗、土耳其兩國政府,希臘、保加利亞政府則是希望像美國的《租借法案》那樣,先交貨,以后等有錢了再還。

  歐洲國家的算盤打得精,趙北也不好不跟著打算盤,而且他需要打得更精,雖然希臘與意大利的戰爭他不太想插手,但是對抗蘇聯這筆買賣,倒是非常值得認真研究一下的。

無線電子書    1908遠東狂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