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劈山救母的確實是楊戩,并非沉香

無線電子書    寂滅天驕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

  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

  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

  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靈圣,顯化無邊號二郎。

  這首詩是西游記中對于二郎真君的一段描寫,可謂形神兼備,二郎神楊戩的英挺形象歷歷在目,但是,這位號稱為"天界第一戰神"的二郎神究竟是什么了身世來歷?他是何年何月從何處流傳至今的呢?

  首先,從吳承恩寫在西游記里這首詩來看,至少在明朝中葉,民間對于二郎神的傳說還是耳熟能詳的,因此這詩只是概括式地一點而過,書中也沒有加以解釋和注釋。但時至今日,二郎神的傳說大量已經淹沒而不可考了,像詩中所說的"斧劈桃山"尚可知,但"彈打鳳凰"就不知所云了。

  盡管對于二郎到底是由誰演化、神化而來的有很多種說法,分別有"李二郎說"和"趙二郎說",但"楊二郎"還是可考的。首先,楊戩的出生便是一次出軌的產物,傳說他的母親是玉帝的妹妹,因為羨慕人間恩愛生活偷偷下凡來到人間,結識了一位姓楊的書生,并與之結為秦晉之好。(可見天堂不是女人的天堂,否則咋有那么多仙女前赴后繼來到人間,出名的的就有這位、七仙女、織女,還有后來的華山圣母,也就是二郎的妹子,可沒見有一位男天神下凡與凡間女子結合的。)玉帝御妹為楊書生先后生下了三個孩子。(這里有個有趣的問題考而無果:楊家老大是誰呀?二郎和三妹都很出名耶,可他大哥卻毫無知名度,按說可不應該。)其中的二郎就是楊戩。三妹則沒名字,只知是華山三圣母。(在劇中聽到二郎叫妹妹三圣母真有夠滑稽。)

  其實從傳說的流傳時間來看,最早"劈山救母"的事跡絕對是二郎的,但后來添枝加葉,以訛傳訛的,就變出了"寶蓮燈"故事。一笑此說是有根據的,因為"二郎斧劈桃山救母"的故事帶著明顯的上古神話色彩,而沉香的故事顯然要時尚的多,形成的時間也較晚。不過,大家比較一下便會發現這兩個故事一脈相承,包括人物關系也是母子、甥舅。

  傳說玉帝知道妹子私自下凡十分震怒,便將妹妹壓在了桃山之下受苦。楊戩自幼便本領不凡,但后來師承為誰已經不可考,包括他獨有的兵器--三尖兩刃槍,好象中國也只有他一個人(神)用,再無別家。他額上的天眼又是如何來的也不得而知了,但據一笑所知,在中國所有的神鬼妖魔里,三只眼的只有兩位,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馬王爺,就是讓孫悟空上天后搶了飯碗那位。)待楊戩長到十七歲,已經是勇無可擋,曾經在二郎山中干掉了八個危害人間的妖怪,這就是"力誅八怪"的由來。于是他持了一把開山斧(奇怪,又不是槍了,可能槍劈山不好使吧),力劈桃山,救出了被壓在山下受難的母親。

  母子相逢自是歡喜無限,但不幸的是,御妹因在山下壓得太久,十幾年不見陽光,身上已經長滿了白毛(別笑,這就是一笑說的上古神話的樸素),于是二郎將母親放在山上曬太陽。這時,玉帝聞聽二郎劈山,惱怒非常,為了消除自家的恥辱,便放出九個太陽上天,將妹妹活活曬死在山上。

  二郎又痛又恨,暴怒狂追天上九日,一手一個擒住卻無處放,便分別掀起兩座大山,將捉住的太陽壓住,再看天上亂竄的七個日頭,便抄起一副扁擔擔了七座大山繼續追趕太陽,這就是"二郎擔山"的傳說。就這樣,只剩下最后一個太陽在飛跑,二郎一直將它追進了東海里,在海邊被東海龍王的三公主攔下,筋疲力盡的二郎暈倒在三公主溫柔的懷中(好浪漫是不是?),之后他們就結成了美滿良緣(好象沒有嫦娥什么事)。

  為了母親的死,二郎恨死了他的玉帝舅舅,玉帝也自知理虧,便封他為"英烈昭惠顯靈仁佑王",道號"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終對這個舅舅不理不睬,堅決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帳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頭神,對于玉帝是"聽調不聽宣",就是說只服從命令,沒事別套近乎。這就是"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其實關于二郎還有些有趣的東西淹沒了,比如他的寵物--人人都知道他的哮天犬,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只鷹吧?實際上,二郎一出現,應該是"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崗"的架鷹縱犬的形象,這在西游記中就有提及。而同時,從詩中看,他還精通暗器--"腰挎彈弓新月樣",這個彈弓在封神演義中好象也出現過。

  楊戩最威風的時候大概就是被鄧嬋玉打了兩石,雖是挨打,卻是火星迸出,只當不知,仍是緊追不舍。他是有玄功護體,和孫悟空一樣,也是個鋼鐵戰士。

  楊戩敗過的次數極度有限,一次用胳膊去迎余化的化血神刀,想看看刀上有沒有毒,這次敗的絲毫不丟人,另一次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斗捉入天河陣,要知道文殊、普賢、慈航等十二真人都被拿住,最后是原始天尊和老子出面才擺平,這次敗的也不丟人。

  除卻這兩次危難,楊戩基本上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屢屢在危難之中獨撐大局,被姜子牙評為“智勇雙全,功高千古!”但這楊戩卻不得其用,始終是一個督糧官,可能是姜子牙的軍糧太重要了,重要的寧可全軍被圍困,也要楊戩去督糧。我小時候經常想,如果姜子牙要楊戩做先鋒,恐怕是一路凱歌,根本輪不到哪咤、雷震子等人表現。即便瘟神呂岳把西岐全城人都放倒的時候,能走的只剩楊戩和哪咤的時候,哪咤一陣著慌,“人馬殺來,你我二人如何抵擋?”楊戩卻鎮靜異常:“吾自有退兵之策!”用撒豆成兵之術嚇退了鄭倫,頗有銀鞍照白馬的子龍之風。運糧官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土行孫,另一個就是鄭倫,這三個人均是奇異之士,卻久不得戰陣,只能在運糧的空閑時間幫忙打兩仗。想到這,頗有些覺得楊戩和趙云的寂寞很相似,趙云也是不受重用,也許是另一種重用,主要是保護家小、斷后之類的雜務。

  曾有人說楊戩之所以沒有像趙云那樣被人所喜愛,更多的是他的性格太模糊,我卻很不愿茍同,楊戩性格很清晰,就是一個謙卑內斂的人,絕無孫悟空那種狂傲之氣,也絕沒有居功自傲的行為,雖然他屢次搭救哪咤,卻仍然尊哪咤為“道兄”。

  楊戩初出場,扇云冠,水合服,腰束絲絳,腳登麻鞋,一副道士打扮,拜見一番便請姜子牙把免戰牌摘了,“若不見戰,焉能隨機應變?”說得極度自信卻不顯半分驕狂,實是千年不遇的一個人物。待得他用智除了花貂,哪咤大吃一驚,他也未有半點吹噓,“你我道門徒弟,各有玄妙不同!”給哪咤留足了面子。楊戩不單是個謙卑之人,還是個良善之人,楊戩戰周信的時候,心內擔憂的是城中百姓恐遭屠戮,便速戰速決,用嘯天犬解決了周信。在封神演義里,楊戩就是一個完人,或者說就是一個真神!

  離開了封神演義,楊戩的形象便不那么光輝了,他也曾有過劈山救母的叛逆,也曾阻撓過三圣母(沈香的媽媽)的愛情,也曾和孫猴子大動干戈,當然,楊戩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反面角色,他從來不是一個史實,他只是神話傳說,如何涂抹他是個人的喜好,個人的自由。

  作為玉帝的外甥,他與玉帝的關系并不好,“聽調不聽宣”便是一種極度的個性,‘裙帶’?如果楊戩的這種姿態也叫裙帶的話,那么楊國忠之流就決不是裙帶了,而是心肝或者五臟六腑了。不過高興的是西游記并未把楊戩涂抹的太不堪,楊戩被描述的‘清奇秀氣’,和那個封神演義中的‘扇云冠,水合服,腰束絲絳,腳登麻鞋’的楊戩并不迥異,只可能是麻鞋換了錦靴。楊戩也是個高傲之人,“我輸與他,列公不必相助;我贏了他,列公也不必相助。”只可惜太上老君不是個磊落之人。

無線電子書    寂滅天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