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西游記?不,我只看魔法戰記…”
格里高利發現,在天涯論壇上面,討論那個什么西游記的人,似乎很多。
但是很可惜,格里高利對此并不感冒。
他更喜歡萌系的存在。
簡而言之,也就是類似于奈葉、菲特、saber這樣的人物。
最不濟的話,也要和《神雕俠侶》里面的楊過一樣,是可♂愛的男孩紙啊!
嗯…動漫化的人物。
可惜,這個時候的“宅男”一詞還沒有興起,要不然的話,這名字放在對方身上,可卻也是恰好合適…
而正好在這個時候,格里高利突然發現,在自己的qq群里面,有一個人發言了。
id名為“愛爾奎特”。
格里高利認識這個id,因為之前這個id在改名之前叫做“安吉拉”,在最早的時候,就是她資助格里高利完成了最初的積累的。
而這個id的主人,格里高利也知道…
凱瑟琳.埃德森。
自己的頂頭boss。
“封神演義?”
正在這個時候,格里高利發現,對方正在討論一個這個東西。
西方,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將《西游記》作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由漢學家翻譯的。
這樣,對《西游記》的介紹大都經歷了片斷譯文——百回選譯——全譯的過程,譯文雖雜,但在注目于小說本身的意蘊時,卻已大致把握了“西游”故事的脈絡,并逐漸突出了孫悟空的故事。
可以說,在西方世界。只要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可以說,都能夠了解《西游記》。
西方人大致是這樣理解這《西游記》的整個故事的:“中國的《西游記》故事說的是一個中國的和尚去西方的印度取經的故事。他騎著一匹白馬。帶著一名叫沙僧的仆人為他挑擔。路上,為了消遣,他還帶了一只猴子和一只寵物豬。聽說他帶的那只猴子本領很大。一路上為他打死了一只蝎子、兩只蜈蚣、五只黃鼠狼、七只蜘蛛…和尚帶的寵物豬沒什么本事,但特別能吃,聽說它一口氣能吃四只西瓜,把和尚、仆人、猴子的那幾份都吃了;它還很好色,路上碰到小姐,它就色迷迷的…但和尚很喜歡它,因為它一路上能為和尚解悶。那仆人最沒用了,一天到晚就挑著那破擔子。聽任擺布…”
而其他人在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則會感慨“啊,中國的和尚真瀟灑,去取經探險還帶著猴子和寵物豬,太有味,太刺激了…”
而美國阿瑟.韋理則更干脆的將《西游記》書名譯為《猴》(monkey),這個譯名在西方頗為通行。
相對而言。《封神演義》了解的人,卻少了許多。
凱瑟琳這個時候,就正在講解《封神演義》。
呃…好吧,凱瑟琳原本是想要將《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治愈故事說出來的,但是想了想之后。凱瑟琳決定,這樣一個故事就應該和《悟空傳》一樣,放在后面再黑…
如果一開始的故事就是黑掉了的,那就太沒品了。
再怎么不濟,也應該先讓人們接受一個健康、向上的故事,然后一口氣的將他們一起黑掉吧?
這樣才是最有意思的了…
凱瑟琳向中國推銷經過凱瑟琳改造的美國文化,而凱瑟琳在美國則像他們推銷自己改良的中國文化。
這樣的文化交融、交匯的感覺,對于凱瑟琳來說,是一個挺不錯的體驗。
這個時候,自己的車子還在前往贛區的路上,而在美國,現在也是晚上,所以凱瑟琳現在也只能在網絡上打醬油了。
至于去英國、蘇聯之類的計劃…凱瑟琳的身體可還都在實驗室呢,這些計劃似乎不那么簡單…
當然,凱瑟琳在給美國人講述《封神演義》的時候,是按照西方人能夠接受的故事——也就是加大冒險和戰爭。
英國大百科全書介紹《西游記》時說:“十六世紀中國作家吳承恩的作品《西游記》,即眾所周知的被譯為《猴》的這部書,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美國大百科全書介紹說:“在十六世紀中國出現的描寫僧人西行取經故事的《西游記》,被譯為《猴》,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此書經過許多人參加創作,最后是由吳承恩在比較粗糙的基礎上,經過很大的加工提高而寫成的。”
而《法國大百科全書》寫道:“《西游記》是關于著名僧人唐玄奘的歷險故事。這位高僧西游的目的是精研印度佛教的宗旨,他的同行者有被他收為門徒的魔猴、豬精、沙妖怪。他們師徒四人經過許許多多奇幻的地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有朋友,有敵人。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
換而言之,他們都認為這部小說最新奇的,就是這種感覺,換句話說,他們喜歡冒險。
當然,也有比較文藝范兒的解釋,就比如嚴謹的德國人。
德國邁耶大百科全書認為:“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游記》,里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
西方人在翻譯、介紹的同時,開始了對《西游記》的研究。韋利——就是那個翻譯成猴的——在其序言中就追索了《西游》的寓言,他認為三藏代表普通人,孫悟空代表天才,豬八戒代表肉.體的欲.望,沙僧代表誠。
當然,在凱瑟琳看來。這種解釋,就是讓人風中凌亂了。
而在西方文化圈內,則普遍認為西游記更多地是一部奇幻的神魔歷險記,而不是宗教作品,它的主角是一只神通廣大的猴子。
而在凱瑟琳看來。他們的解釋真的是很囧。
至于中國人的解釋嘛,現在還是“好看”。但是到了21世紀,他們就會覺得。這里面能夠弄出很多的意義。
什么佛教斗爭啦,什么官員后臺啦,什么嘲諷啦、什么隱語啦,總而言之,他們將西方的解釋,甩出了n條街。
而美國人則也是不需要了解這些的。
西方人、美國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精彩的冒險故事。
對于他們而言,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羅曼司。一個羅曼司落幕了,就會延續到另外一個羅曼司。
在這樣的故事之中,除非是刻意的去追求,否則的話,人們都很少看到有那種意義深刻的東西存在。
其實很多影片也都是這樣的——這些影片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意義。只是當他變得出名了,人們才開始追求它的意義。
這就好像是一個暴發戶,在暴發了之后。才會考慮到“格調”什么的。
在西方,一部好作品是因為受歡迎而有意義,而不是因為有意義而受歡迎。
他們追尋的只是那一個個的羅曼司、那一個個浪漫的冒險和故事,有時候,他們也會帶入自己。然后感受那種快慰的感覺。
呃…在凱瑟琳看來,這就和網絡小說其實是沒什么差別的,只不過是美國人的“網絡小說”更多而已。
凱瑟琳不介意改造所有的故事,就好像現在這樣。
網絡是一個方便的東西,通過自己的大腦,凱瑟琳瞬間就能夠將整篇文字的大概給拿了出來。
基本上,也就是“所想即所得”。
(說起來,這樣的能力拿給那些寫網絡小說的,他們一定會笑瘋了吧?)
有了這種神奇,每小時更新五萬字,那絕對不是夢想啊!你的思想有多遠,你就能夠寫多遠…
“聽起來還行,但是不萌就沒有意義了。”
這是格里高利的回答。
雖然知道埃德森是自己的老大和boss,但是他還是這樣說了一句。
“沒有萌就沒有意義1。”
這是艾庫爾,也就是格里高利現在的妻子。
“唔…萌啊,也不是不可以。”
凱瑟琳設定的《封神演義》的主角,就是哪咤。
至于哪咤是誰?
這還要問么?
自然是可♂愛的男孩子啊!
這是一個絕對的大萌點!
“嗯,對了,說起來,我還有一個想法…”
雖然覺得和中國人討論會更好,但是凱瑟琳也是打算將自己改造過的文化到處傳播,現在自己給這些美國人看,也沒啥所謂是不?
如果到時候不受歡迎而逼急了凱瑟琳,凱瑟琳也有辦法——發給bane看。
到時候自己就用自己改造過的故事給bane們洗腦歌一百遍啊一百遍…
“唔,說起來,bane可以加入一個閱讀福利吧,讓他們看看書也好…”
以后他們個個出來都能當基督山伯爵了…
話題回過來,凱瑟琳將盤古開天辟地到洪荒的發展,都講述了一邊,基本就是按照洪荒流的概念來說。當然,里面也加入了凱瑟琳的私貨…
“主角是誰?”
格里高利問了一句。
“呃…”
對啊,洪荒的話,拿誰當主角呢?
嘛,今天暫時就這么多更新了,保底1w字,而且以后也是保底1w字,絕對不會少。
話說,對于賽博軀體的程度,乃們最多能夠承受腫么樣的程度呢?就比如穿著暴露、穿環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