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五百八十八)晴空霹靂

無線電子書    高科技軍閥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書名:

  中國陸軍軍械部在北京南郊有一個靶場。1932年,謝潯在這里建立了一個新的、規模不大的火箭試驗站。以馮天明為首的設計研究小組,開始進行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試驗。火箭從設計、研制、試驗到最后用于實踐,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1933年到1941年的8年期間,馮天明及其同伴們研制和試驗了許多小型火箭,其中有:H1、H2、H3和H5。

  1935年底,馮天明和著名的飛機設計師王著教授合作,為中國陸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研制了火箭發動機,還為空軍的重型轟炸機研制了可投棄的輔助起飛裝置。

  中國的第一代試驗火箭H1重180公斤,直徑0.3米,長1.4米,發動機推力只有400公斤,是用酒精和液態氧作推進劑的。箭頭重50公斤。由于頭部過重、推力不夠、設計不合理,發射失敗了。并沒有灰心。火箭研制小組經過分析,找到了第一次失敗的原因。重點將火箭旋轉部分作了改進,研制成H2火箭。1934年新年年初,在海軍的配合下,他們將兩枚H2火箭帶到東海的雷公島進行試驗。火箭升空達3公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此期間,馮天明還以“對液體燃料問題理論和試驗的貢獻”的高質量的論文,贏得了享有盛名的北京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經過幾年的科研磨練,他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脫穎而出,被公認為是中國優秀的年輕火箭專家。

  成功的美酒刺激著奮進的中國科學家們。于是,他們又著手設計第2代H3試驗火箭。這種新火箭重850公斤。直徑0.80米,長7.5米,推力增大到1700公斤。在其他方面,也對火箭做了一定的改進。初步試驗,也獲得了成功。

  但是。謝潯對H3試驗火箭還是很不滿意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指揮過協約國提供的一種200毫米口徑的加農炮,射程也達到130公里。當時,炮彈太輕,只有11公斤。爆炸威力有限。他們把最初的目標定在要使火箭彈頭的重量和射程超過原來的加農炮。這種火箭用H4為代號。當工作取得相當進展時,引起軍界領導人的關注就成為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在楊朔銘的支持下,中國火箭研究的規模更大了。楊朔銘為了達到在中國未來面對的戰爭中使用火箭的目的,曾嚴令加緊研究火箭的技術。為進行這項工作撥出了大量的經費,并將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調去專門參與這項重要工作。

  這樣一來,中國的火箭發展有了較充裕的研究費用,又集中了更多的科學精英加強這個領域。組織機構相應地得以擴充和增建,特別加強了火箭試驗這個薄弱環節。1934年中國開始組建火箭技術實驗所,以及數個試驗廠和國營工廠。

  1936年中方在軍械部下面設立了一個專門發展火箭武器的小組。4月,中方的首腦們來到火箭試驗站視察工作,了解火箭試驗工作的進展。并參觀了1700公斤推力發動機的試車。這里緊張而有序的研制氣氛,給參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對已取得的重大成果表示滿意,批準了研制小組關于研制H4火箭的方案,并采取了兩項有遠見的重大有效支持措施,使研究條件更加完備和理想。這兩項措施是:一,從國防開支中撥出2000萬銀元的重金作為H4火箭的研制經費;二。考慮到火箭研制基地的未來發展,需要選擇一個遠離大城市、保密性強的荒僻地區。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和論證,最后選擇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興建新的火箭試驗基地。

  是年6月。中國陸、空軍的首腦們一起來到拜科努爾實地勘察、選址。最后雙方達成共同使用該島的協議:陸軍在東部地帶建造“中國陸軍事試驗站”(后又改名為“陸軍遠程炮兵工廠”),北部的開闊地區由空軍建筑機場和試驗新武器的靶場。拜科努爾很快成了世界上最宏偉、最具氣魄的“國家火箭技術科學試驗中心”,成了研究反作用運動領域內所有研究和試驗工作的主要基地。最重要的是,它匯集了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火箭專家、科學管理人才和先進而完備的設施。年僅24歲的馮天明被任命為火箭研究所的首任所長。

  1937年,因研究成績突出,馮天明又被擇升為拜科努爾火箭基地的技術主任。他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楊朔銘在火箭武器研制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支持,致使事半功倍、他還積極支持噴氣式飛機的研制和使用。結果使中國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戰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未雨綢繆的措施對現在戰爭進程的影響頗大。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終于建成了布局有序、設備先進、力量雄厚的大型火箭基地。由于開始投入巨大,中國政府的一些高級官員對中國發展火箭頗有微詞。后來,當看到火箭是強有力的戰爭手段時,火箭研制又簡直成了中國政府的寵兒。

  中國政府在拜科努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到戰爭開始時,在這里工作的有4450人,其中包括9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由于謝潯在基地建設中表現出的組織、指揮才干,他被提升為拜科努爾火箭基地的總管,晉升為中將司令。

  中國的火箭研制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的。1937年秋,在北海灣進行的H3火箭的發射試驗,3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這對整個試驗基地,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專家檢驗結果:發動機工作正常,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統設計出了問題。經過大量模擬試驗,發現了H3火箭的控制系統的回路響應太慢,控制力矩大小,以及導線接點處的強度太弱等一系列需要改進的地方。針對上述問題。又重新設計了控制系統,并擴大燃燒艙的面積。這樣,新型號的H5火箭出現了。

  1939年3月,H5火箭發射成功。火箭升高到12公里。設計者還別出心裁的為火箭設計了一大一小兩個降落傘,發射后落到沙海中。竟然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這使得研制時間縮短了,研制經費也可節省下來。這是一種絕妙的創新,中國科學家由此發明了回收技術。

  H4火箭在1938年就已設計出來。研制工作是借助于H5的研制試驗。H4即現在的“天狼星”T2火箭。

  “天狼星”T2火箭是由中國前大總統吳佩孚命名的,取自中國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江城子密州出獵》里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句。

  T2是一種威力更大的彈道式火箭。火箭全長16米。直徑1.75米,有四片尾翼。起飛重量16噸,發動機推力32噸,能把1.5噸重的彈頭送到400公里遠,發動機熄火時速度達到每秒2.2公里。這種大型先進武器在當時堪稱為“舉世無雙”。

  1940年6月30日。中國T2火箭進行試射,取得了部分成功。經過多次努力改進。同年10月3日,第3次試射,火箭按照要求爬高到80公里處,飛行到離艾蘭河東北180公里的哈尼湖面上。

對軸心隊來說,讓他們最沒有辦法對付的就是T2導彈。它可裝在平板拖車上,能通過鐵路隧道。機動靈活的布置在任何一個角落。但T2火箭精度較低,只  適于用來攻擊象城市、港口等非常寵大的目標。為了襲擊小目標。中國人發展了一系列可傳輸指令的制導武器。這些武器由操作手通過無線電波或控制指令傳輸線導飛向目標。

  1942年7月1日,楊朔銘在西昌火箭發射中心接見了謝潯和馮天明,并一起觀看了T2火箭發射成功的紀錄片、T2火箭及其運輸車的模型。楊朔銘看過后十分滿意,指示優先安排和大批生產。他甚至要求把T2火箭的彈頭增加到5噸重。幾天后,馮天明獲得一項殊榮。楊朔銘授予他“名譽教授”的高級學銜。

  T2火箭研制成功后,馮天明等火箭專家并沒有為勝利所陶醉。他們又設計了射程更遠的H—9導彈和H—10導彈。甚至期望將二者組合成一種洲際導彈,其發射距離足以達到蘇聯歐洲部分的全境。

  H—9導彈是T2火箭的改進型。其總體設計與T2火箭基本相同。但是。設計師給新火箭增加了兩個后掠式穩定翼。它因此得名“有翼的T2火箭”。導彈全長15米,直徑1.72米,重15噸,彈頭重1噸。最大射程600公里。發射時不要導軌,垂直發射。當導彈升到24至29公里的高度上。此時,事先調定了數據的陀螺儀控制石墨舵,使導彈進入預定航向,并以40度上升角繼續上升到48公里的高度,速度達到每小時6000公里,離發射時間不過1分鐘。此時,通過無線電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依靠慣性繼續上升到100公里的高度。然后,再以每小時3700公里左右的速度沿拋物線彈道下落,接地速度則達到了每小時2900公里。

  中國的設計師們把H—10導彈設計得更為氣魄。它是一種大型助推火箭,長31米(相當于H9導彈的一倍還稍多一些),直徑4.1米,重約90噸,發動機推力達207000公斤。

  干勁十足的中國設計師將他們的智慧發揮到了極致。他們還設想要把H10導彈錐體部分留有圓孔,它可以與H9導彈尾部連接起來,組成最初的巨型兩級火箭,它的全長36.5米,總重量100噸。發射時。首先點燃H10的發動機,導彈垂直上升到180公里的高度時點燃H9導彈的火箭發動機,繼續上升到380公里高。然后,使其作水平飛行,導彈拋掉助推火箭后。最高速度為每小時10000公里。當它重新進入稠密大氣層向目標高速俯沖時,就已飛行了5000公里的距離。由于中國的各個公司受命制造專門與敵國空軍飛機作戰用的火箭彈(航空火箭彈和高射火箭彈)。中國的科學家利用原有的經驗制成了機載火箭彈和高射火箭彈。這個時期,在研究火藥和液體燃料的成分、以及控制火箭飛行等方面也獲得了很大的成績。

  從1941年開始,中國的許多公司接受了制造各種火箭零件的任務,而這些火箭的裝配則是在一個絕對保密的地方進行的。改進火箭武器構造的工作一直在緊張地持續著。這期間中國的科學家還大力研究了利用雷達和電視控制飛行的問題。這些研究項目中有很大部分直到1943年初已經獲得成功。中國政府正打算將其應用于戰爭當中。

  而中國最先成立的第一支機動導彈部隊。就裝備給了中國陸軍裝甲教導師。

  裝甲教導師裝備的實戰型“天狼星”T203火箭(導彈),帶有半穿甲的3.4噸彈頭或700枚5公斤集束炸彈,射程為400公里,射擊精度目標半徑為600米。用于攻擊蘇軍后方的物資基地或使用集束炸彈彈頭攻擊蘇軍的二線集結地。在進攻車里雅賓斯克時,中國導彈部隊首次發動了攻擊,使蘇軍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在這次導彈襲城戰中。蘇軍共有8000余人被炸死,47000人受傷,被迫向后撤退。

  此時,裝甲教導師的飛彈發射大隊將“天狼星”T203火箭隱蔽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郊區的森林中,準備向蘇軍的后方發動大規模的襲擊。

  經過改進的“天狼星”T203火箭的威力更大一些。地面用無線電控制。以及用安裝在火箭上的加速裝置控制。它是一種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送的火箭,到達一定高度和一定速度后,發動機自動關閉。此后,彈頭就沿著預定的彈道飛向目標;中國火箭部隊采用垂直發射的方式。在發射時,用類似高高豎起的石油鉆井架將火箭安裝在發射臺上。火箭穿過大氣層飛抵目標,其飛行的軌跡。絕大部分為自由拋物線軌跡。再加上飛行速度快,只有4、5分鐘即可達到襲擊目標;落地之前又聽不到聲音。加之T203火箭的破壞力巨大,因此蘇軍根本無法防御。

  很快。一枚枚巨大的火箭騰空而起,飛向遠方,看著火箭升空的雄姿,東方白卻突然好象沒有了力氣一般,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別這樣,老白。”一個聲音在身后響起。接著一只有力的手將他用力扶了起來。

  東方白轉頭看去,是第17機械化步兵軍軍長方中天中將。

  “你怎么過來了…”東方白看著一臉油煙的方中天。苦笑了一聲,“是部隊全打光了嗎…”

  “我叫你罵完了。”方中天哈哈大笑起來,“要是部隊真的打光了,我還有臉站在這里嗎?早他娘的吃顆熱豆隨弟兄們去了。”

  “都怪我…”東方白知道在自己的這次“滾雪球”行動中,前來支援裝甲教導師作戰的第17機械化步兵軍傷亡很大,部隊的戰車已經損失過半,但全軍上下卻并沒有一絲怨言。

  此時的東方白,心里滿是說不出的愧疚之意。

  “我剛才冒了個險,帶人去紅毛子那里轉了一圈。”方中天用輕松的語氣說道,“順便上你這里來看看。”

  方中天話音剛落,一枚“天狼星”火箭呼嘯著升空,方中天回頭看了一眼這枚涂有黃綠迷彩涂裝的巨大火箭迅速消失在天際,不由得吐了吐舌頭。

  “要是以后打仗全靠這玩意兒,保不齊咱們就都好失業了。”方中天笑著說道。

  “不好說。”已經見識過這種武器威力的東方白臉色變得更白了。

  方中天意識到不該和心力交瘁的東方白說什么“失業”,便轉換了話題。

  “你猜我去紅毛子那里逛,看到了什么?”

  “不會是也看到這種火箭了吧?”東方白說道。

  “那倒不是。”方中天笑了笑,說道,“我看見他們在破壞。”

  “破壞?”東方白一愣。

  “對,他們好象預見到了要失敗,正在毀壞一切東西,除了武器裝備。”方中天說道,“我估計這幾天他們可能就要準備拼命了。”

無線電子書    高科技軍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