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

  精彩盡在著筆:.

  李大人的歷史太過于晃眼,就差賭咒發誓寫保書,這才打消了同黨們的疑慮,彼此告別回家。

  路上李佑不由得犯嘀咕。今天舉行聚會的目的和意義,莫非就是同黨們為了攔住他出手?

  他這幫同黨都是科班正途出身,道路通順平坦,與李大人那一路走來遍布荊棘的另類路途自然不同。

  但是若不披荊斬棘,逆流直上,現在他李佑只怕還在蘇州府里當著坐冷板凳的小小知事,保不齊什么時候就被知府找些由頭發落了。

  次日,別人摸黑起早在寒風中上朝,李佑摸黑起早在暖轎中巡城。

  出了家門,李大人懶洋洋的打了哈欠,靠在嚴嚴實實的轎子里打起瞌睡。外面有上百軍士差役前呼后擁,有了狀況自然會叫醒他。

  再說他是因公代表朝廷奉敕巡城,有天子賜予的儀仗,路上了其他大臣,不必考慮敘禮或者回避,很省心,不必擔心頻頻被叫起。

  這與餐風飲露辛苦朝參比起來,李大人舒服的堪稱天地之別了,所以他最近被全京城的官員猛烈吐槽并羨慕嫉妒恨無數遍,真不是沒道理的。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由袁閣老親自奏請逐出朝堂的…更可惜的是既能免朝參,又不失圣眷和威望的法子,很難找到。畢竟對于一般京官而言,被免朝參就相當于失勢了。

  而且天子被大臣和祖宗法度綁架了勤政責任,每逢三六九日上皇極門受苦(百余年前理論上應該天天視朝)。當然是要苦一起苦,不會輕易讓大臣去舒服。

  轎輦隨著轎夫步伐,很有節奏的晃動,這最適合打盹,李佑便香甜的沉浸在回籠覺中。

  “老爺?老爺?”

  熟悉的輕喚聲將李佑從睡夢中喚醒,迷迷糊糊中感到似乎是長隨韓宗的聲音。他睜眼看了看轎窗,聲音是從簾子的另一端。也即是寒冷的外界傳來的。

  李大人重重的咳嗽一聲,外面韓宗聽到后,自然曉得老爺已經清醒過來。連忙又湊近了一步,稟報道:“老爺,有人攔街告狀。如何是好還請示下!”

  哦?李大人在醒后的短暫失神中先是納悶了片刻,他巡城時刻與朝會時間是一致的,特點就是很早。在這冬季清晨,居然有人舍得鉆出熱被窩,跑到街上來堵他這個五城提督御史告狀,一定是有天大的冤情哪。

  隨即他又想起,這是他上任以來,遇到的第一遭攔轎鳴冤,處理的不能太草率。嚴格來說,百姓攔官員轎告狀鳴冤是不合法的。但實際上不是那么回事。

  如何處理是很有講究的,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若真像腦殘電視劇里那樣動輒親切的下轎接狀詢問,那就完了,以后別出門了,告狀的百姓會將你從家門口堵到衙門口的。

  但表現的太冷漠。也不是好事,更何況李大人新官上任沒多久,正是敏感時候。

  李佑正考慮是當街詢問展示親民形象,還是熱情周到的遣人送他去衙門等候,亦或讓他去找分管各城的巡城御史告狀時,便聽到窗外韓宗又稟報道:“小的上前看過。聽口音是虛江人。”

  這是個很重要的信息,李佑當即吩咐道:“本官要下轎!”

  這年頭很重鄉情,李大人如果表現的稍有冷漠,必定要被戳脊梁骨,傳回虛江縣也不太好聽。再說能從蘇州府虛江縣來到兩千多里之外的京城討生活,還有心氣來告狀的,估計也不是特別底層的人。

  待李佑下了轎子,前面差役自動分出一條通道,并緊緊護著李大人走上前去。

  一名裹著厚厚冬衣,斗篷罩體,兜帽覆頭的人跪在道路中間,凍得通紅的雙手高舉狀子。

  在李僉憲的示意下,差役將狀子收上來。李佑接過狀子同時,隨意對告狀的苦主吩咐道:“抬起頭來!”對原告、被告察言觀色是理刑官的基本功,很多細節都在人物的神情中。

  苦主仰起頭,與斗篷連帶的兜帽落下,露出一張頗有風韻的美貌婦人瓜子臉兒,年歲約莫三十余。

  李佑很眼熟,卻一時想不起是誰,盯著她看了又看,直看得這婦人忍不住羞澀,耳紅面赤,垂下頭去。

  最終李大人還是想起來了。他虛江縣所認識的女人中,九成都是妓家,良家女子委實不多。面前這個女人的氣質,顯然是良家出身,所以可供追憶的范圍很窄了,動了動腦子便記起來。

  “你不是那城隍廟的韓神婆么?怎的到了京師?”李佑驚訝的問道。

  景和六年他還是縣衙典史時,被陳知縣委派負責求雨之事。縣里城隍廟打算辦抬神游街,那廟祝便讓妻子憑借美色來縣衙尋他李佑疏通關節。這韓娘子就是城隍廟廟祝的妻子了,平時在廟里負責接待女客,所以人稱韓神婆。

  李佑還記起,廟祝貌似是姓戴的。而且在那年,戴廟祝剛籌備妥當,正要意氣風發的游街求雨時,他李佑踢了一腳龍王神像,老天便下雨了,游街儀式很悲催的戛然而止。

  旁邊差役和軍士瞧見李大人微微出神的樣子,不由得竊竊私語,莫非是李僉憲在家鄉沒發跡時的老相好找上門了?雖然年歲大了幾歲,可體貌也夠誘人哪,那時候李大人正是最少年好色時,不見得在乎。

  李佑下意識發話問過,才發現不妥當,在大街上眾目睽睽下與美貌女子拉家常,太不莊重了,鬧不好要給自己找緋聞。

  連忙指派了幾個人,吩咐將韓神婆送到衙署去,等巡城完畢后回了衙,再正式升堂審問。

  隨后李大人繼續巡城,在轎中簡單看了看狀子。原來是韓神婆與丈夫戴恭祝販運貨物到京師,但在崇文門外的稅關全部被罰沒了,戴先生也被宣課分司抓了起來,于是便把官司打到他這里。

  心里想起這韓神婆告狀,李大人忍不住苦笑。很明顯這是那稅關宰肥羊,查處此事,并辨明冤枉后平反,肯定能在京師招致好評,而剛上任的他也需要這個名聲。崇文門一帶人流很大,有消息將會傳得很快。

  但告狀的是個美貌婦人,那為她做主就有點變了味,很容易傳出緋聞。聽說以前有所謂愛惜羽毛的“清官”看到美貌女子告狀,先毫不憐香惜玉的打個半死,以免招致對自己不利的風評。

  閑話不提,圍繞皇城轉了一圈,李大人完成巡城任務便回到衙署中。先將今日的各種文書掃了掃,確定沒有太要緊的事情,這才傳令升堂。

  那韓氏在衙署等待時,倒也沒遭什么罪,衙中吏員差役都小心供著。不然美貌婦人進了衙門,被調戲幾句太家常便飯了。

  上了堂后,李大人免了韓神婆的禮,拿出公事公辦的模樣,拍案喝道:“我朝分設五城御史,糾劾京師地面官吏軍民并受理京師詞訟。崇文門外皆屬南城,你若有冤情,可赴南城御史處控告,攔截本官實為不妥之舉!”

  韓氏細聲細氣的訴道:“稅關無理,民婦無奈向南城察院遞狀子,反被御史罵道奸商刁頑、無事生非,趕了出來。在會館走投無路時,經同鄉指點,才得知大老爺新任了提督五城御史,每逢朝日便奉敕巡城,所以今日便斗膽攔轎。”

  李佑心頭一動,追問道:“南城御史當真如此輕率?”

  “民婦所言,句句屬實,怎敢欺瞞大老爺。”

  李大人上任以來,東、西、北三城還算服帖,只有中城和南城一直疏遠,不過他暫時不想太過強硬的出風頭,在有合適的機會之前,隱忍不發而已。如今聽到韓氏此事,忽然覺得是個發作的時機。

  便和顏悅色的說:“出門在外不易,看在同鄉之誼,本官斷然不會置之不理。你可將你的遭遇細細道來,這狀文寫的不慎詳細。”

  韓氏喜上眉梢,連帶面色有了幾分生動:“民婦與夫君本在廟里為祝,大老爺也是知曉的。但年初犯了過錯,被縣尊免去廟祝,家中一時沒有生計,夫君便只好從商,將本錢販了綢緞,到這京師來發賣,民婦跟隨同行。”

  “行到崇文門外報稅時,宣課分司的老爺將我等行商五十人,并在一處聯合開列稅單并稽查貨物…”

  李佑想道,這倒是挺省事,一批一批的過關總比一個一個的快速。

  那韓氏繼續說道:“但稅關行的是連坐之法,五十人中有一家漏報貨物,那五十家的貨物便一起罰沒,我家便遭了這無妄之災。當時有人被查出漏報貨物一件,宣課分司老爺們不由分說,將我等五十人的貨物盡皆罰沒。”

  李佑無語,方才他太想當然了,居然以為五十人聯單是為了快速過關的便民之舉。他真不該高估稅關官吏的道德素質,幸虧沒有把想法宣之以口,不然又是個丟臉的事情。

  “那貨物乃是我家生計所在,我夫君不忿與宣課分司老爺爭吵起來,便被當場拿下并扣押至今。民婦實在無計可施,懇請大老爺看在同鄉面上,救我夫君,我家做牛做馬也愿報答!”韓神婆說著,起身連連叩首。

  “本官準了!”李佑高聲道。(

無線電子書    奮斗在新明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