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朝天元八年二月初,一支由七條五百噸排水量的戰船和五十艘三百噸排水量的戰船以及七十條三百噸排水量的運兵船組成的大規模的艦隊,開始在泉州灣集結。
這一次大中朝南方艦隊共出動了三千名水手,和兩個海軍陸戰團作為主力,另外為了保證此次行動的成功,南方軍區還增派給了海軍方面一個加強重炮營和一個三個陸師步兵營以及一個斥候大隊,作為補充力量,增強海軍的作戰實力,總兵力接近一萬三千人的規模。
而荷蘭人在臺灣,現在總兵力不超過三千人,武裝船只也只有二十余條,主力戰艦也只有七條排水量在五百至八百噸左右的蓋倫船,另外還有一些作戰小艇,大中軍完全掌握著戰爭的優勢。
隨著海軍司令長官劉江的一聲令下,泉州港立即響起了一片禮炮的轟鳴聲,作為此戰的主帥的南方艦隊司令長官劉巖明,也立即命令他坐下的旗艦開始鳴放禮炮,一條條戰船立即開始升起了船帆,緩緩的駛離了棧橋和錨地,朝著泉州灣外駛去。
一天之后,艦隊抵達了澎湖列島,在這里早有四十余條快速單桅三角帆船在此集結,這些船都是海軍的巡邏船和斥候船,另外還有漁船數十條,也將配合此次行動。
艦隊稍作補充之后,第一梯隊的戰艦編隊便開始先行起航,駛向了臺南的大員海域,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先行肅清荷蘭人在臺南一帶的海上力量,擊潰荷蘭人集結在這一帶的艦隊,掩護主要為運兵船的第二梯隊登陸。
又是一天的航行之后,第一梯隊的編隊抵達了大員外海,荷蘭人的巡邏船立即便發現了中國艦隊,隨即馬上開始示警,招呼荷蘭艦隊出來迎戰。
十幾條單桅快速帆船立即便如同小獵犬一般的沖出了艦隊,撲向了荷蘭人的巡邏船,只是經過了短暫的交火之后,荷蘭人在海上的兩條巡邏船便立即被大中朝的巡邏船給擊沉一條,俘獲了一條。
這個時候荷蘭人的艦隊得到示警之后,也開始慌亂的駛出了海港,出現在了大中朝皇家海軍艦隊的面前。
這場海戰是大中軍第一次完全以西式風帆戰船為主力和西方海上強國在海上展開的一場大戰。
但是大中朝雖然后發,但是卻實力遠超過臺灣集結的荷蘭艦隊,故此戰況是一邊倒的情況,大中朝皇家海軍以數條船對付一條的優勢火力,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一舉摧毀了荷蘭人七艘戰船,另外還成功的以跳幫戰術,俘獲了荷蘭人六艘戰船,剩下的幾艘荷蘭船眼看不妙,完全無法阻擋中國艦隊的進攻,于是只得掉頭逃竄,一條逃回了港灣之中,其余的則夾著尾巴干脆逃往了南洋,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被中國艦隊派船追上,又俘獲了兩條,至此中國艦隊徹底的控制住了海面,摧垮了荷蘭人的海上力量,將荷蘭人封鎖在了陸上,。
荷蘭的臺灣總督見勢不妙,立即朝著海岸的炮臺增兵,試圖阻止中國軍隊登陸,而中國艦隊隨即開始集中火力炮擊炮臺。
荷蘭人這個時候絕望的發現,中國人的火力再也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弱了,在中國的戰船上,再也不是早年的那些破爛弗朗機炮和各種土炮了,中國的戰船在這個時候,全部換裝了新型的艦炮,既有十二磅加農炮,也有二十四磅加農炮,更有重型的三十六磅長炮。
每條船上,至少擁有二十門以上的火炮,五十余艘戰船上擁有一千多門大炮,這些戰船遠遠的在海岸線附近排列開來,開始對準灘頭的荷蘭人炮臺輪番炮擊。
雖然荷蘭人的炮臺守軍也拼力進行了反擊,擊傷了一些中國戰船,但是他們的抵抗在密集的火力反擊之下,迅速的還是被瓦解。
在大中軍海軍舟船的連續不斷的炮擊之下,荷蘭人的大員炮臺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個小事,便被亂炮摧毀,炮臺守軍死傷三百余人,其余的只得夾著尾巴潰逃回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中,放棄了他們在沿岸地帶的炮臺。
于是大中朝海軍成功的為后續前來登陸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和陸師掃清了大員港外圍的登陸場。
第三天一早,第二梯隊得知第一梯隊已經擊潰了荷蘭人的艦隊,于是立即在澎湖起航,抵達了大員外海。
雖然荷蘭人用盡力氣,以臺江兩側的熱蘭遮城和赤嵌城的炮臺繼續轟擊大員港灘頭,試圖阻止中國軍隊登陸,但是中國海軍艦船也立即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壓制荷蘭人的炮臺,為登陸部隊提供掩護。
一條條運兵船立即開始靠岸,將大批大中軍海兵和陸師兵將卸下船只,開始登陸行動,在沒有奪取港口碼頭的情況下,海軍特意準備了幾條運兵船,進行了改裝之后,沖灘坐沉在灘頭,作為臨時棧橋使用,讓其余的船只靠泊,將一門門大炮卸在了灘頭。
荷蘭人眼看著中國軍隊要登陸成功,于是派出了七百人的兵力沖出了城堡,試圖進行一次反沖擊,將中國軍隊趕回到大海里面。
但是一個海兵營也就是海軍陸戰隊,立即組織防御,雙方進行了一場排槍射擊對戰,大中軍使用的全都是燧發槍,很容易便取得了戰場優勢,他們的射速和精準度都要超出荷蘭人的火繩槍許多,結果七百荷蘭士兵,很快便丟下了三百多具尸體,剩下的人還有不少帶傷,倉皇逃回了城堡之中,他們的反沖擊作戰行動,也就此以失敗而告終。
大批大中軍隨即在戰艦火炮的掩護之下成功登陸,并且卸下了近百門十二磅重炮和十余門攻堅用二十四磅重炮,以及無數彈藥。
這次大中朝以武力收復臺灣島,可不像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那么寒酸,大中軍不管是艦船的戰斗力還是登陸步兵的火力,都超出舊時空鄭軍幾十倍以上,雖然沒有鄭軍數量多,但是戰斗力絕對遠超舊時空的鄭軍許多倍。
荷蘭人真被大中軍給嚇壞了,一次反撲讓他們損失了幾百人,他們統共不過在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中僅有不到三千人的士兵,艦隊又被滅掉,兩座城堡之中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的守軍,看著蜂擁登陸的大中軍,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出城逆襲了,于是臺灣總督只得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兩個城堡之中,做出死守待援的架勢,指望著逃走的船只能逃回巴達維亞帶回來援兵。
可是他們的希望還是在大中軍隨后發動的攻勢之中被摧毀了,大中軍完全不像舊明的那種舊式軍隊,他們除了擁有眾多犀利的火器之外,而且兵種齊全,諸兵種之間的配合也相當嫻熟。
雖然這些年來,荷蘭人將兩個城堡修筑的非常堅固,而且防御工事和炮臺也修筑的很完善,但是何奈大中軍為他們準備了眾多的大炮,隨著攻城戰事一起,大中軍先是集中火力攻打赤嵌城。
百余門十二磅炮和二十四磅重炮還有幾門大中朝新研制出的大口徑攻城臼炮架在赤嵌城外,構筑起了一個個炮壘,對著赤嵌城猛烈開火。
炮彈在幾天時間里,就如同下雨一般的落在赤嵌城之中,特別是那幾門大口徑攻城臼炮,對于赤嵌城破壞更為嚴重,臼炮彈道彎曲,炮彈幾乎是從頭頂落下,城內根本沒有什么安全的地方可言,守軍雖然也利用城中炮臺的火炮進行反擊,但是火力卻始終處于下風。
大中軍在猛烈炮擊赤嵌城的同時,還不斷發動小規模試探性的攻擊,找出荷蘭守軍的弱點,然后以火炮齊射給予這些守御地點以毀滅性的打擊,打的守軍根本不敢露頭。
特別是大中軍歷來很重視工兵的應用,在炮火掩護之下,不斷派出工兵對城墻各處進行挖掘爆破作業,如此一來,沒有多少天,便成功攻破了赤嵌城,赤嵌城城內八百守軍,幾天下來,被打死打傷近五百人,其余的三百人眼看城破,也只能放下了武器投降。
赤嵌城一破,熱蘭遮城便更加孤掌難鳴,大中軍在攻破了赤嵌城之后,馬上便又開始對熱蘭遮城發動了進攻。
熱蘭遮城是一座典型的西方棱堡式的城堡,形成了階梯狀布置,比起赤嵌城更加堅固而且防御也更加完善許多,攻打起來非常不容易。
大中軍發動了數次攻城,都因為守軍占據著地利的優勢,被荷蘭守軍擊退,損失人員很多,怒極之下的劉巖明眼看率攻不下,感覺這一仗如果不能盡快將荷蘭人拿下的話,對于他們海軍來說,會在陸師面前大失海軍的面子,于是下令各船抽調船上的水兵炮手,并且將艦隊戰船上的三十六磅炮和二十四磅炮卸下戰船,也運至陸上加入到對熱蘭遮城的炮擊行動之中。
隨著船隊的重炮被紛紛卸下,水兵炮手增強到攻城部隊之中以后,熱蘭遮城頓時便像是被放在了火山口上一般,每一秒鐘都承受著炮彈的轟擊,打的城內守軍幾乎無立足之地,總督更是被炮轟到了地下室之中避炮,城內荷蘭守軍死傷慘重。
當攻城戰進行到第十天的時候,周圍那些高山族的臺灣原住民聞訊也紛紛趕來助戰,他們恨透了荷蘭人對于他們的欺壓和屠殺,聞之大中朝來攻荷蘭人,一些高山族百姓拿出了他們僅有的糧食,給大中軍送來,并且表示愿意幫著大中軍攻打熱蘭遮城。
但是考慮到這些高山族人武器極為簡陋,讓他們上陣只會徒增傷亡,于是劉巖明對這些高山族人表達了謝意,婉言謝絕了他們參戰的要求,并且回贈了他們不少的禮物,高山族人看大中軍愛護他們,并且軍紀嚴明,更是對大中軍產生了好感。
許多高山族人干脆不能參戰,就幫著大中軍運送糧食彈藥,更有不少獵人主動的跑去狩獵,將獵到的獵物送到軍前供大中軍將士改善伙食。
臺灣多產鹿、野豬等獵物,一時間參戰的大中軍將士頓頓都有鹿肉野豬肉讓他們大快朵頤,于是大中軍將士更加勇猛了起來。
戰至第十五天的時候,只見得熱蘭遮城的一處城墻,突然間便發生了劇烈的大爆炸,這陣大爆炸一下便掀飛了幾十米的城墻,炸死炸傷了數百名守軍,原來大中軍的一門重型臼炮的炮彈,居然鬼使神差一般的擊穿了荷蘭人的彈藥庫,并且引燃了彈藥庫中數千斤火藥,一下便引發了劇烈的大爆炸,結果炸塌了熱蘭遮城的城墻。
眼看著城墻坍塌,大中軍呼嘯著便沖入了熱蘭遮城,迅速的擊潰了頑抗的守軍,最終城中活著的五百多荷蘭人只得放下了武器,向大中軍投降。
至此大中軍一舉掃平了荷蘭人在臺灣的主力,荷蘭總督也被大中軍當場活捉,隨即劉巖明立即派船返回泉州,向坐鎮在泉州聽候消息的劉江稟報,臺灣已經被大中軍克復。
(今天又有hong360、勇敢1023、風沐春江三位老朋友打賞,當然還是要說聲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