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烈、楊國忠、裴冕、楊錡、張巡、郭子儀、公孫良六人,號稱朝廷七相,是張瑄以下署理中華王朝最高政務——也就是中央權力核心層的七個人。
這是文官。
而武官系統,則以郭子儀為首。除了哥舒翰、程千里、安思順三人之外,其余掌握兵權的人都是隨張瑄起兵的開國元勛。
除了七相之外,張瑄還同時冊封了仆固懷恩等八人為侯爵,這八個人后來被稱為“開國八侯”,是中華王朝新興的七大貴族,顯赫一時。
如今的局勢非常明顯了,張瑄這個新皇刻意扶持陳希烈的陳家、郭子儀的郭家和開國八侯家族,這些新貴家族青云直上,隱隱有與士族豪門相對抗的趨勢。
當然,新貴家族的底蘊還是差了很多,不過,這需要時間的積淀,不是扶持就能扶持起來的。
郭子儀雖然沒有被封侯,但貴為天下兵馬副帥兼兵部尚書參知政事,可以說是朝廷中的實權派。
郭子儀自己都沒有料到有今天的權勢地位,他本來以為自己能得一藩鎮兵權就算不錯了。但不成想,張瑄竟然將他留在身邊掌兵部入廷相,一躍成為站在天下權力巔峰的七個人之一。
興慶宮,明德殿,參政堂。
陳希烈居中,左側是楊國忠、裴冕、公孫良,而右側則是郭子儀一人。當然,現在楊錡和張巡還未到任,座位暫時空著。
“諸位,如今朝廷新立,諸事繁多,我等只能暫時住在宮中,為陛下分憂了。”陳希烈抱了抱拳道,“冊封百官和各鎮巡撫、軍帥的詔書已經昭告天下,各鎮的效忠表章想必一個月后才能抵達洛陽——如今的當務之急,我們還是要著手操持遷都的事宜。”
“好在中京昔日為東都,宮闕、朝廷衙署一應俱全,朝廷整體搬遷過去,當無大礙。”
郭子儀微微一笑,“除了政務之外,本官以為,朝廷目前還要繼續調集兩淮和江南各鎮糧草輜重…以本官看來,陛下最遲明年春天,就要舉兵進攻吐蕃,平定諸胡。”
郭子儀是張瑄的心腹,自然知道張瑄的心思,如今說出來,卻讓楊國忠等人吃了一驚。
楊國忠皺眉道,“這天下大亂初定,百廢待興,需要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休養生息,再開戰端于國不利,本相一定要面見陛下,直言勸諫!”
公孫良默然不語。他雖然地位保持,被張瑄抬舉,進入七相議政的權力核心小集體,但他有自知之明,在這種軍國大事上,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免得說錯了話,得罪了郭子儀,更觸怒皇帝。
裴冕卻就事論事,沒有想那么多,他性格比較直。
“楊相所言甚是。天下叛亂初定,黎民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再要耗費錢糧開啟戰端,必然導致國力大損。”裴冕附和道。
郭子儀雖然是張瑄身邊的紅人,又是開國元勛,從龍大功臣,但他性格謙和,并不強勢,對楊國忠和公孫良這些舊臣態度也算是比較友好,他笑了笑道,“楊相,裴相,你們有所不知。陛下昔年拿下吐蕃吐谷渾故地,占據吐蕃千里沃野,移民軍屯,假以時日必成中華大國的西北糧倉。”
“然而吐蕃王赤柱趁我內亂,撕毀盟約,復占吐谷渾故地,若不是楊漣在青海一線苦苦支撐,吐蕃人東山再起禍亂中原都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陛下一定會對吐蕃用兵。一則安定邊防,二則收復吐谷渾故地甚至…”郭子儀長出了一口氣,壓低聲音道,“甚至是將整個吐蕃滅了,全部納入我朝版圖。”
郭子儀的態度讓楊國忠非常滿意。但郭子儀的話卻又讓他和裴冕以及公孫良大吃一驚——滅吐蕃?多大的胃口啊…
數百年以來,隋唐兩朝,對吐蕃的國策無非是在穩固邊防的基礎上適度打壓吐蕃的強盛。雖然對吐蕃用兵無數次,但要說以滅吐蕃為目的,絕無僅有。
然而,前人做不到的事情,未必現在的新皇帝張瑄就做不到。
想起張瑄的種種雄才大略之處,楊國忠長出了一口氣,嘆息了一聲,“倒是本相小家子氣了,不知陛下如此宏圖大略。滅吐蕃當然是空前絕后的大業,然而這需要耗費多少錢糧,才能完成,本相心里擔心國力很難支撐啊。”
“所以陛下才下詔推進商貿,甚至有提高商賈地位的意思。”陳希烈微笑著,“以老夫看來,陛下之志,我等臣子難以揣度。但我朝要走向強盛,四處用兵是必然之舉,而這就需要增強國力。”
“拿下吐蕃,獲得大量土地。可鼓勵生育,增加人口,移民屯墾,推進商貿。”陳希烈緩緩起身指著墻壁上的地圖,大聲道,“不僅吐蕃,東夷的奚人十州也是千里沃野,亦可移民屯墾…”
“還有西域,漠北的突厥…老夫以為,接下來陛下會有再定天下蠻夷的國策,吾等不妨拭目以待。”
陳希烈笑了笑又緩緩坐了回去,“不過,這些可往后放。現在當務之急朝廷有兩件事——”
“宰輔請講。”郭子儀對陳希烈雖然尊重,抱拳道。
裴冕和公孫良也抱拳頷首,“宰輔請講。”
楊國忠掃了一眼陳希烈,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氣。但目前情勢比人強,皇帝強力手腕下,陳希烈為百官之首,七相之魁,議政以陳希烈為主,他也沒有辦法。
陳希烈是何等的老油條,他知道楊國忠心里不服氣,但嘴上也不挑破,徑自道,“第一,回紇的封賞。回紇王子葛勒率軍兩萬助戰,為陛下平定天下登基稱帝立下汗馬功勞。而回紇可汗率回紇大軍入隴朔下河東,對史思明叛軍覆滅,功不可沒。因此,朝廷不能無動于衷。”
楊國忠嘿嘿一笑,“這個好說。回紇人一向是我朝附庸之國,而陛下又納了回紇公主,回紇助戰也在情理之中。以楊某之見,不若給回紇可汗骨力裴羅上個尊號,以示榮寵。而回紇王子葛勒,則冊封為我朝侯爵,賜些金銀財物以彰顯其功。”
插播一個app: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咪咪閱讀。
楊國忠這么一說,郭子儀也點了點頭,“楊相言之有理。”
裴冕和公孫良兩人也覺得妥當,沒有反對。
陳希烈見眾人都如此,也就笑笑道,“好,此事議定,待上奏陛下,由陛下裁處。”
“還有一樁,就是如何安置李唐皇室。”陳希烈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
眾人皆默然。
這確實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非常棘手的事情。
李唐皇族目前都聚集在宮中,等候處置;而一些宗室,也在長安閉門不出,等候命運的消息。
按照歷朝歷代的“經驗”來看,新朝立、舊朝皇室沒有什么好下場,有不少都被血腥清洗。新皇為了鞏固權力,對舊朝皇族舉起屠刀,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張瑄會這么做嗎?眾人都拿不準。
包括郭子儀這等心腹,也摸不清張瑄的真正意圖。
可李亨李豫這些人,不能總在皇宮里幽禁著,遲早要有一個說法,昭告天下。而再加上宗室皇親,李唐王朝遺留起碼有數百上千人——
陳希烈苦笑一聲,“諸位,陛下昨日讓老夫拿一個方案,但老夫覺得非常棘手,因此請諸位暢所欲言。”
站在新皇的立場上,這些李唐皇室自然是誅殺了干凈,掃除后患。然而,若是大開殺戒,必然讓新皇留下殘暴之名,而對于新成立的朝廷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不殺——這么眾多李唐王朝血脈,誰知道日后會不會構成隱患?
所以,眾人很難做決定。
而就算是有決定,也無法說出口。如果主張誅殺,但一旦皇帝因此落下千古罵名,他們也吃罪不起;而如果主張不殺,一旦日后有人起兵造反,他們又成了縱容前朝余孽的罪人。
因此,包括郭子儀在內,都沉默不語。
陳希烈望著眾人,皺了皺眉,“諸位,吾等受陛下隆恩,應當為陛下分憂。如何安置李唐皇室,還請諸位出言獻策,集思廣益。”
裴冕輕嘆一聲,“宰輔,這事兒著實難辦。按說李豫主動下詔退位,應當給他一條生路。可是,若是將來…”
“誅殺了算了,一了百了!”楊國忠陰狠地揮了揮手道。
公孫良下意識地開口道,“不可,萬萬不可!”
楊國忠冷笑一聲,凝視著公孫良沉聲道,“有何不可?公孫大人,你蒙受新皇恩德,要考慮好自己的立場!”
公孫良聞言面色漲紅,顫聲道,“公孫良蒙受皇恩浩蕩,當為陛下效死。只是李豫既然下了退位詔書,便是有功于新朝。陛下以文德武功立國,斷然不能因此留下千古罵名!”
楊國忠冷然一曬,怒斥道,“公孫良,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出言不遜,對陛下不尊!”
公孫良被楊國忠上綱上線扣上了這么一頂帽子,心驚膽戰,忐忑不安,原本為李唐皇室爭取出路的一點心思也就很快化為泡影。
他本為李亨心腹,李亨父子待他不薄,心里終歸還是有幾絲感恩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