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徽?”曹艸一手握著筆,一手捻著胡須沉吟了片刻:“這是誰家的女子?”
夏侯家也是個大家族,大大小小數百口,曹艸也不可能全記得,更何況是個女子。他仔細的想了半天,還是沒想起來,便對辛毗說道:“你馬上去問問伯仁,看看這是誰家的女子,名聲都傳到江東去了,怎么我都不知道。”
辛毗點頭應是。
“這么說,孫紹有心聯姻了?”曹艸擱下筆,站起身來,雙手負在身后,慢慢的踱著步,不時的看一眼辛毗。辛毗不敢亂動,曹艸多疑,自己和曹丕走得近也不是什么秘密,這個時候有什么不合適的舉動很可能引起曹艸的不快。
“臣覺得,他又想,又不想。”
“怎么叫又想又不想?”曹艸似乎很隨意的問了一句。
“說他想,是因為他沒有拒絕,說他不想,是因為他也沒有答應。”辛毗沒吟了片刻,又小心的說道:“他似乎對厲鋒將軍的女兒…沒什么好印象。”
曹艸花白的眉毛皺了皺,倒沒有太在意,他撫著胡須,仰起頭想了想,不經意的笑了:“想不到此子倒與人不同,女子四德中何嘗有才?”
辛毗心中一凜,更是加了幾分小心。曹艸用人唯才是用,與儒家提倡的唯德是從和德才兼備的要求不同,他多次發布求賢令,表明要不拘一格用人才。這里面當然有他要拉攏那些很難得到名門大族認可的寒門的意思,但是也和曹艸一貫的用人態度很相符。孫紹在這一點上倒是和曹艸非常相似,從曹艸的語氣可以聽得出來,他對孫紹的印象非常好。
“子廉的女兒…”曹艸有些遺憾,他知道曹洪不是個喜歡學問的人,包括他的幾個兒子都對學問一點興趣也沒有。這么說來,要想讓曹洪和孫紹聯姻還有些難度。他揮揮手,讓辛毗先出去,然后看著一直沒說話的劉曄道:“子揚,事不諧矣。”
劉曄卻笑了笑,搖著頭道:“臣卻以為不然。”
“為何?”曹艸好奇的笑道。
“臣雖然大部分時間都隨丞相征戰,但是在鄴城的時候也不少,可從來沒聽說過什么夏侯徽,有美貌的女子有幾個,但是有智慧的女子臣從未聽說,孫紹又是從哪兒聽來的?厲鋒將軍的女兒雖然不以才名,但是美貌出眾,孫紹又沒見過她,怎么會這么草率的拒絕了?”
曹艸眼珠一轉,隨即有些明白了,隨即又沉下了臉。
“再說了,孫紹自己本不是什么愛好學問的人,他雖然拜了張昭為師學習春秋,可是他的經學一直不顯,倒是他做生意的精明讓人佩服。”劉曄從容的笑道:“厲鋒將軍可也對經商頗感興趣啊。”
曹艸一愣,隨即又笑了:“不錯,這一點他們倒是很相似,說不定能談得來,哈哈哈…”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聞說孫紹對關羽之女頗為寵愛,他的兩艘樓船之中就有一艘取名鳳儀,此女與他成親之后,隨他遠征南海,現在又為他誕有一子,再加上關羽護犢,此時孫紹不置可否,或許與關氏父女有些關聯。”
曹艸連連點頭:“你說得對,云長的脾氣我是知道的,他對那個女兒又很是看重,孫紹真要納妾,他有點不快也是正常。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再派人去談。再過些時候,孫權和劉備如果還不來,云長大概就不會這么傲氣了。嘿嘿嘿,也許…”
劉曄不動聲色的一笑,曹艸對關羽一直很看重,到現在還有心招攬,真是癡心不改啊。
辛毗離開大帳,直接去了黃門侍郎夏侯尚的營帳。夏侯尚是夏侯淵的從子,從建安十年開始指揮騎兵跟隨曹艸征戰,也是一員久經沙場的將軍。兩年前剛剛配合曹彰出征代地,平定了烏丸之亂,這次曹艸起大兵包圍宛城,他奉曹彰之命,率領兩千精騎趕來助戰。夏侯尚和曹丕的關系很好,他做過五官將,可以說是曹丕的心腹。他的夫人就是中堅將軍曹真的妹妹,而曹真也是曹丕的心腹。也正因為如此,最近他也受到了曹艸一定程度上的冷落。
“夏侯徽?”夏侯尚一聽辛毗的來意,臉色頓時變得十分怪異:“孫紹怎么會知道我的女兒?”
“你女兒?”辛毗又驚又喜。
“嗯,是我女兒,不過她今年才十歲,和普通的女孩兒沒什么兩樣啊,怎么會…”夏侯尚覺得很尷尬,自己的女兒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怎么名聲都傳到江東去了。他看著辛毗,被胡風吹黑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悅,好在辛毗的女兒辛憲英和夏侯徽一樣,都是孫紹口中的聰慧女子,要不然夏侯尚真以為辛毗在給他使壞呢。
“是這樣啊。”辛毗也十分不解,他也有些搞不清了。孫紹不僅知道他的女兒,還知道這么一個才十歲的女子,他這消息來源也太讓厲害了吧?聯想到前不久鄴城之變,他忽然吃了一驚。
“伯仁,鄴城之變,會不會就是孫紹的手筆?”
夏侯尚想了想,也覺得有可能,他連連點頭:“可能,可能,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此子倒的確有些手段啊。他仗著有丞相大人的符傳,通商中原,不僅不用交稅,還借著沿途不敢查他貨的機會安排細作,防不勝防。”他想了想,猛的抬起頭對辛毗說道:“要不…建議丞相收回那只符傳吧?”
辛毗擺擺手,示意夏侯尚稍安勿燥,忽然笑了一聲:“你想把他推到厲鋒將軍那一邊去嗎?”
夏侯尚撲嗤一聲笑了:“佐治,你不會是想讓我把女兒嫁給孫紹吧,我女兒可才十歲。”
“十歲怎么了?”辛毗淡淡一笑:“丞相將三個女兒獻與天子的時候,小女兒也只有十一歲。”
夏侯尚翻了翻眼睛,不屑一顧。建安十八年,曹艸為了排擠伏皇后,避免董承之類事件再次發生,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了天子,其中小女兒曹華只有十一歲,只能留在鄴城,后來長到十三歲才送到許縣,現在和她的兩個姊姊一起在宛城內。
不過,曹艸把女兒嫁給天子,那是為了他的權勢,讓他為了曹丕把女兒嫁給孫紹,卻有些為難。曹艸最近的態度很明顯,曹植在巴郡立功,曹丕卻捅出一個大簍子,這局面明顯不利于曹丕,這個時候是否有必要犧牲女兒的幸福,實在是個很難的選擇。要知道,他喜歡這個女兒可超過兒子夏侯玄。
辛毗見夏侯尚沉默不語,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他淡淡的說道:“其實你也不用擔心,我想丞相這個時候也未必會同意的。”說完,他起身施了一禮,匆匆地走了。
夏侯尚想了想,忽然驚出一身冷汗。不錯,就算他想把女兒嫁給孫紹,現在曹艸也未必會同意,因為曹艸提這門親事,是想招降孫紹,給曹植增加助力,而不是給曹丕,自己和曹丕走得很近,夫人又是曹真的妹妹,這些曹艸都心知肚明,他肯定不會同意的。只是他不同意是一回事,而自己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這樣一來,自己如果拒絕,不僅得罪了曹艸,而且得罪了曹丕,可謂是兩面不討好。
他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追了出去,趕上辛毗,一把拉住辛毗的衣袖,央求道:“佐治教我。”
辛毗笑了笑,輕輕的抽了抽袖子。夏侯尚訕訕的松了手,卻攔在辛毗面前不讓,陪著笑連連拱手。辛毗無奈,閉上眼睛想了片刻道:“伯仁,我如實告訴丞相,丞相如果問你的話,你就說全憑丞相作主便是了。丞相如果不問你,你也不要提起。”
夏侯尚感激不盡:“多謝多謝。”
不出辛毗所料,曹艸得知夏侯徽是夏侯尚的女兒,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太小了,便沒有再說下去,這件事便暫時放下了。
…江陵,關平跪在劉備面前痛哭失聲。劉備面色尷尬,無言以對。他到江陵已經兩個月了,什么都準備好了,就是沒有北上解圍的舉動。現在關羽派關平來催他,可謂是在他的臉上扇了一個大耳光。他在劍閣被曹艸逼得差得沒命,關羽為了給他解圍,不顧自己的兵力不足,悍然北上攻擊襄樊,如果不是他出奇制勝,利用漢水淹了于禁的三萬大軍,他現在恐怕已經和于禁、曹仁拼得兩敗俱傷,甚至有可能大敗而歸。關羽為了他愿意冒一切險,可是他現在卻坐視關羽被曹艸圍在宛城,不愿施以援手。
他為難的看看諸葛亮,目光中既有慚愧,又有無奈。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上前扶起關平:“坦之(關平),主公與君侯恩若兄弟,他怎么會見死不救呢,只是,你知道嗎,孫權大權就駐在柴桑,其意在益州,主公不敢輕動啊。”
關平沉下臉,甩開諸葛亮的手,怒氣沖沖的說道:“那軍師是說,只要孫權起兵北上,離開柴桑,主公就會北上解圍?”
諸葛亮猶豫了一下,聽關平的意思,好象孫權很快就要北上了,難道孫紹有辦法讓孫權北上?不可能啊,孫權要除孫紹的心思只怕比劉備要除關羽的心還重。說實在的,諸葛亮也知道,劉備雖然從理智上知道關羽是個隱患,但是從感情上來說,劉備不愿意坐視關羽被曹艸困死,他一直在理智和感情的矛盾中煎熬,這些天無數次的動搖過,有幾次甚至準備起兵了,要不是他力勸,只怕劉備已經到了襄陽。
“當然了。”諸葛亮很嚴肅的點點頭:“主公怎么可能坐視君侯不管呢?只要孫權出兵北上,主公肯定會一起跟著去的。”
“那好,我這就將軍師的決定回復父親。”關平二話不說,轉身就走。劉備和諸葛亮被他的態度一時搞得有些莫名其妙。關平是個比較低調的人,什么時候也變得這么囂張?他難道能肯定孫權會出兵,還是關羽根本不相信他會出兵,早就知道他們會拿這個做借口?
他們當然不知道,關羽聽了孫紹的話之后,把心底那些對劉備不確定的懷疑全部轉到了諸葛亮的身上,而且變本加利,他認為諸葛亮一定是擔心他以后會和他爭權,所以現在要借這次機會把他除掉,以前的一切,都是諸葛亮的虛偽做作,如果到了節骨眼上,諸葛亮露出了他的本來面目,要借曹艸的死致他于死地。
他雖然沒對關平說,但是他不善于掩藏自己的心思,關平跟了他多年,又豈能體會不出這點味道?他一路上就在猜測這種可能姓,現在劉備面露難色,一言不發,說話的就是諸葛亮,關平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諸葛亮已經從疑犯正式升級為罪犯。
只是諸葛亮自己并不知道,因為孫紹一句只說了一半的話,他以前在關羽心目中的好印象已經轟然倒塌,等待他的將是關羽雷霆一般的怒火。
“孫權會退嗎?”劉備啞著嗓子問諸葛亮,不等諸葛亮回答,他又說道:“如果孫權會退,或者北上,我也想立刻起兵,再拖延下去,只怕云長會支撐不下去的。”
諸葛亮只得把剛冒上心頭的一絲不安先放在一邊,轉過來勸愧疚的劉備:“主公,我相信孫紹現在一定也派出了求救的使者,只是他不到末路窮途,只怕孫權不會去替他解圍。主公,孫權此人反復無常,他和曹艸很可能有了默契,此時我們北上的話,益州可就危險啦。”
劉備仰起頭,欲言又止。他不想這么做,可是又不能不這么做,關羽和他的情義是很深,可是在兒子和關羽之間,他還是會選擇兒子。剛剛關平的舉動讓他愧疚的同時,也讓他感覺到了關氏父子的囂張——連一直比較溫和的關平現在都變成這樣了。
都怪孫紹——劉備不愿意責怪關羽,把責任推到了孫紹的頭上——要不是孫紹那個囂張跋扈的豎子和關羽在一起,關羽怎么可能變成他的隱患?他可一直是他最信任的人啊。
“派人去和孫權談談。”劉備十分糾結,心煩意亂的一把袖子:“他實在不想去救人的話,請他向后撤一點,我去救。”
諸葛亮還想勸,可是劉備大步走遠了。諸葛亮站在原地想了半天,嘆了口氣,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法正。如果法正還在,劉備肯定不會是這種態度,自己和法正相比還是差了一截,雖然法正已經死了,自己還是不能完全頂替他的位置。一想到法正,諸葛亮就有些憤懣,法正怎么了?他會打仗,我也頗通兵法啊,不過他的機會更多而已。將來有一天我有掌兵的機會,也讓你們看看我的用兵才能。
…柴桑,孫權看著一臉是土的孫桓,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他接過孫桓雙手送上來的急報,揮揮手:“你先下去洗洗,然后再吃點東西,好好睡一覺,我和諸君商量一下再給你答復。”
孫桓目光復雜的看了他一眼,隨即低下頭,快步走了出去。孫權被他那一眼看得不安,心臟猛的跳了一下,恍惚之間,好象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孫桓,而是孫紹,是孫紹那雙似乎能一直看到他內心的那雙眼睛,只是那么一瞟,就看透了他所有的險惡用心,將他心底最陰暗的東西無遮無擋的抖了出來。
“至尊?”孫邵見他發呆,連忙拉了他一下。孫權一驚,這才回過神來,孫桓已經出去了,眼前是空蕩蕩的門。
“哦,長緒,你看這件事應該怎么辦?”孫權將手里的急報塞到孫邵的手里。孫邵覺得有些燙手,可是又不敢再塞回來,他雖然還沒看,但是從孫桓那副樣子就可以猜得到,宛城快到了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了。
“至尊,我們如果北上,劉備會不會趁虛而入?”
“我就是在擔心這個啊。”孫權應聲答道:“這個賣草履的老賊無恥之尤,那年趁著公瑾和曹仁在江陵血戰,他偷偷取了江南四郡,這次如果我北上解圍,他會不會再故伎重施?”
“完全有可能啊。”孫邵明知道這是借口,還是深表同意的附和道:“我們支援了他那么多糧食,幫他擊退了曹艸,他不僅一點善意沒意,反而做出這種姿態,實在讓人齒冷。對這樣的人,不能不防。”
“那…奉先那里怎么辦?”孫權反過來問道:“我不能就這么坐視啊。”
孫邵一愣,心道你這怎么能問我呢,分明是你想借曹艸的刀殺他好不好?可是這話不能說,他還必須給孫權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派人去和劉備談一談吧,我們一起北上。”
孫權點了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時間也差不多了,再不北上,孫紹和關羽固然要完蛋,但是曹艸也會再次南下,重奪樊城、襄陽,如果不在此之前到達襄陽,守住漢水防線,那么南郡就會失守,三方的戰線會再次回到建安十三年的時候。
到了那個時候,曹艸大概不會給他江淮之地了。
“派別去比較好?”
“張溫。”
孫權瞟了孫邵一眼,沒有說什么。他知道孫邵和張溫關系不好,張溫是吳郡才子,現在是中郎將,孫邵是淮泗派的老臣,因為要抑制江東土著過快的實力增長,他對張溫一直很壓制,當然了,這不會由他自己來表現,一般都由孫邵這樣的臣子出面阻攔,所以張溫對孫邵的意見很大,私下里說孫邵沒學問,是個無能之輩。這樣的話傳到孫邵的耳朵里,孫邵當然也不會饒了他。
孫權不反對手下互相爭斗,這樣對他只有好處,更何況派張溫去和劉備談判也確實比較合適,談得成更好,談不成,孫紹也不能怪他,張溫可是孫紹的舊部。
張溫很快來了,聽了孫權的命令,他二話不說,領命出帳。他沒有立刻起身,而是找到了剛吃完飯的孫桓。孫桓雖然把臉上的塵土全部洗干凈了,可是憔悴的臉色卻掩蓋不住,看到張溫,他沒什么好臉色。在孫紹帳下的時候,孫紹很少提張溫這個人,就是提也是夸他學問好,但是孫紹手下比如帥增之類的對張溫印象就很差了,他們一直對張溫當初的行為耿耿于懷,認為張溫利用了孫紹,然后又背叛了孫紹。孫桓和摧鋒營呆的時間久了,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當成了孫紹的人,任何和孫紹不對付的,都是敵人或潛在的敵人——要不然他也不會用那種眼光看孫權了。
“宛城的情況現在如何?”張溫對孫桓冷漠的眼神視而不見,意態從容的問道。
“不好。”孫桓收起了自己的不快,勉強答道。他雖然不喜歡張溫,但是孫紹說過張溫很聰明,他也希望張溫能夠出點好主意,于是把宛城的情況對張溫說了一遍。張溫見孫桓面色沉重,顯然對孫紹的處境十分擔心,忍不住笑了:“孫校尉,你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孫桓一聽這話,立刻沉下了臉,怒視著張溫。
張溫嘴角一挑,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卻不點破。他淡淡的笑道:“我奉命去江陵和劉備談判,且不論能不能談成,這一來一回的也要不少時間,你是在這里等著,還是趕回宛城去?”
孫桓哼了一聲,沉默了片刻道:“張君有什么良策可以教我?”
張溫點點頭:“如果你要回宛城,你就對孫將軍說,不要指望這里了。”張溫抬起手,擋住了正要說話的孫桓:“劉備在江陵,至尊在柴桑,他們誰也不信誰,要么一起北上,要么一起等著,不可能協調一致的。”
孫桓不吭聲了,他知道張溫的意思,想了片刻,又問道:“那如果我留在這里呢?”
“如果你留在這里,那就不要閑著,立刻去拜訪一下諸將,特別是那些老將和孫氏宗室,把宛城的情況告訴他們。”他頓了頓,接著又說道:“要快!要不然你就沒有機會了。”
孫桓眼光一閃,忽然明白了。孫權如果不想去救孫紹,他一定不會讓自己把宛城的情況告訴別人,別人不知道宛城的情況,當然也不會對孫權駐留不前的舉動表示異議。孫紹的那封急報,最后也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客客氣氣的向張溫拜了一拜。
“多謝張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