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三章 剃發令(下)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六十三章剃發令(下)

  龍嘯大明第一卷野望篇第六十三章剃發令(下)

  多爾袞重新下達剃發令,當然并不僅僅是因為孫之獬的這一份上書,而是有很深刻的用意。其實這時清廷入主北京己有三個年頭,盡管南方依然戰亂紛紛,但北方基本己經平定下來,因此清廷至少也站穩了半壁江山,最差也和當年的金國一樣,進行南北分治。在這種情況下,滿族大臣之中,也有人開始議論剃發的事情。

  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滿人大學士希福已在盛京向朝廷進獻了滿文寫的遼、金、元三朝史料,想使淸廷吸收這些統治過中國的異族歷史經驗。

  這個時代的人當然不可能從歷史規律中,找到封建專制王朝興替的真正客觀原因,因此只能從其中得到最主要的警示是:由于漢化使這些統治過中國的異族尚失自已的民族性,特別遼、金兩朝,正是由于漢化,最終導致了契丹、女真族由開國的尚武好戰精神,變得消沉懦弱,而最終亡國。想改變這種結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防止滿族漢化。

  在如何防止滿族漢化這一點上,清廷的選擇是將漢族全盤滿化,而剃發梳辨,改滿族服飾,也就成為努爾哈赤、皇太極等清廷先帝為清廷制定的國策。

  而多爾袞還有另一層想法,先前為了自己的謀位大計,搞出的一個祥瑞的把戲,因為吳、耿、尚三名降將的事情被白白浪廢掉了,現在洪承疇南下之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不僅安撫住了三將,把南方的局面穩定了下來,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使局勢朝著清廷有利的方向發展。因此多爾袞的心里又活動起來,看來該為謀位再做一些打算了。

  但祥瑞的把戲搞過一次,再弄也就不新鮮了,因此也要換個辦法。而就在這時,正好孫之獬上了這份請剃發令佑上疏,多爾袞也正中下懷。因為多爾袞十分淸楚,自己想要謀位登甚,搞幾個什么祥瑞是不夠的,就算真弄出幾只白鹿來,最多就是當個稀奇看兩天,而最關建的是要取得滿族各旗貴族大臣的支持。以前多爾袞下令圈地,就是給滿族各旗貴族大臣帶來實惠的利益,而下令剃發,則是滿足滿族貴族做為征服者的心理優越感,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盡管滿洲貴族作為占領者的優越感極強,而且亨有很大的優待權利,一般普通的旗人都敢在街上任意攔住漢人高官的轎子。對漢族百姓更是可以隨意打罵,對漢人的田宅土地、東西也可以隨意搶奪。但在文化上,滿族卻是遠遠不及漢族。而這也是漢族官員唯一一點可以自持的地方。

  由其是在朝堂上爭論起來,漢族官員往往可以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說得滿州大臣無言以對,由其對那些己經剃發梳辮的漢族官員,往往冷嘲熱諷,就連罵人都不帶一個臟字。而且還都故意峨冠博帶,以顯得自己清高不俗。

  因此大部份滿洲貴族其實并不理解剃發令的政治意義,但都覺待如果讓這些漢族官員全部都剃發梳辮,換上滿族的服裝,則可以狠狠的打擊他們的這種文化優越感,于是也對多爾袞的這一命令紛紛拍雙手叫好。結果也使多爾袞大得人心,支持率急漲。

  詔令下到南京之后,多鐸和勒克德渾到是沒說什么,相反都覺得這一命令下得非常好,只有洪承疇暗自苦笑。

  洪承疇是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就己降清了,現在早己剃發梳瓣,而且他也知道清廷早晚都是要推行剃發令的,但現在就推行,并不是最好的時機。因為盡管清廷己經攻占了南京,浙江依然還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明朝在南方的抵抗力量依然十分強勁。

  因此現在就應該盡力分化南方的各種反清力暈,招撫南方不堅定的抵抗勢力,爭取能夠孤立浙江,在這種情況下強行推令剃發,只會遭到南方的強烈抵抗。

  洪承疇本來也是通辻過科舉出身的人,又在明朝為官多年,深知漢族人的思想。對于以家族宗法儒學為源的漢族人來說,朝代興迭那怕是被異族所代替,可以視為天道循環,畢竟異族入主中國也不是第一回了,但要以衣冠相貌上強迫施行改變,把幾千年的漢儒發式強行改成剃發梳辮,是任何人都難以接受的。

  在中國歷史上,入主過中土的異族并不算少,還沒有那一個異族,想從根本上改變漢族人的風俗習慣。那怕是當年橫掃亞歐的蒙古人,統治了中國近百年、也從未下令要漢人改變裝束。

  因此剃發令的頒布,勢必會把一些持觀望或猶豫態度的漢人推向清廷的對立面,也大大增加了清廷統一天下的難度和時間。如果現在南方己經沒有能與清廷抗衡的勢力,影響或許還會小一些,但現在清軍并沒有戰勝商家軍的把握。而商毅也絕不會放過這樣一個煽動南方全力抵抗清廷的機會。

  不過雖然是這樣想,但洪承疇卻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洪承疇久歷官場,又在關外住了數年,對清廷上下都看得十分透澈,包括對多爾袞的脾氣稟性也十分了解,當然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堅持己見,那怕是當面拂了多爾袞的意見也不用怕,比如當初堅絕反對南征,而這一次又堅持打持久戰,都屬于這一類型。而有些事情,盡管明知是錯,但也是絕對不能反對的,比如這次的剃發令。因為前者屬于業務范圍,就算是當時觸怒了多爾袞,被罷官免職,也有機會東山再起,而后者則屬于路線問題,如果站錯了隊,那可就是萬劫不復了。

  這方面也包括多爾袞的謀位大計,洪承疇這幾年冷眼旁觀,也看得十分清楚,但他卻從來沒有主動向多爾袞示好過,這一趟水實在太深了,不是自己所有能夠參與得丂的。因此這幾年來,洪承疇為清廷所做的事情,全都是從盡人臣之責出發,無論是誰上臺,自己都無可挑剔,而同樣無論誰下臺,也不會輕易動搖自已的位置。

  因此洪承疇也立刻表示了自己對剃發令的支持,不過他也向多鐸表示,自己馬上就要趕赴江西,因此在南京地區推行剃發令的事務,就請多鐸來主管,同時洪承疇又下令,自己準備帶去江西的漢軍,三天之內,必須立刻完成剃發,然后再起兵出發。

  對洪承疇提出的這一點要求,多鐸也覺得十分合理,他畢竟還年輕,當然沒有想到,洪承疇其實是把一個燙手山芋塞到了自己的手里,因此也立刻就同意了下來。

  就這樣在三天之后,洪承疇和勒克徳渾從南京出發,趕奔江西,而多鐸在南京一面下令各路人馬向湖北發動進攻,一面也強令南京附近的漢族居民統統剃發。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在杭州的商毅早就從北京的情報人員那里知道了清廷要正式頒布剃發令的清息,也不由覺得十分好笑,自己還以為在本時空里,清廷不會頒布剃發令了,誰知僅僅只是晚了近一年的時間。

  不過清廷頒布剃發令,對自己是絕對有利的,因為在另一時空里,就是在清廷頒布剃發令之后,在整個南方軒起了一股反清的高潮,許多己經歸降清廷的地方都紛紛降而復反,而一些持觀望或有意降清的勢力,也都因為不愿剃發,而改變了初衷,只可惜當時的南明各方勢力的表現太差,才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可以說清廷本來是有希望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就統一全國,結果由于剃發令的頒布,一直推遲了二十年。

  因此如果自己能夠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大力宣傳,挑起整個南方對清廷的不滿情緒,也軒起一股反清、抗清的高潮來,對于渡過目前這段最艱難的時間,是大有益處的。不過商毅首先下令,在南京和北方的情報人員都要順從清廷的剃發令,不能因小失大。

  在六月十日,[杭州時報]就首先報導了清廷頒布剃發令的消息,而在六月十二日,南京也由洪承疇和多鐸兩人的名議下令,南方各地軍民官員剃發梳辮,不得違抗。

  這一下孑果然激起了整個南方強烈的不滿情緒,大順軍的余部在進攻荊州失敗以后,一度也有降清的打算,但因為剃發令而終止,有一些還幻想與清廷議和的勢力也沒人敢再提議和。

  而在浙江省內,更是群情激怒,一些東林、復社、幾社的殘余人員,和一些退隱在浙江的明朝官負,本來對啇毅還不怎么待見,但也被清廷頒布的剃發令所激怒,使不少人改變了初衷,決定投靠到商毅旗下,和清廷抗爭到底,其中不乏歷史知名的人物,如江陰縣的典史閻應元、陳明遇、武舉人王公略、嘉定縣鄉紳侯峒曾、進士黃淳耀、吳江人吳日生等人。也使整個浙江的力量終于全部團結在商毅的周圍,同時抵抗清軍。

  商毅也十分高興,看來自己真該好好感謝清廷才對。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