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九一章 玻璃器皿(上)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二天一早,商毅就帶著葉瑤瑱到玻璃廠去視察玻璃試制的近況。

  玻璃號稱穿越神器,制造工藝到并不復雜,事實上在后世的一些專家都非常奇怪,中國古代能制造出工藝難度更大的琉璃、精美的瓷器,但制造玻璃的時間要遠遠落后于歐州,確實有些讓人費解。

  不過盡管制造玻璃不難,但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制造玻璃,也不是馬上就能做好的,因此商毅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后,并沒向其他同一樣,立馬就開始制造玻璃。但在戰勝了西班牙遠征軍之后,在抓獲的西班牙工匠中,雖然沒有專業的玻璃工人,但還是有幾個人干過制造玻璃的工作,再加上商毅畢竟有十分豐富的理論識知,于是玻璃廠頂目也可以正式上馬了。

  玻璃廠的籌備從年前就開始了,新年之后,也正是開始動工,目前己經開始試制玻璃器皿。說是一個玻璃廠,其實就是一個生產作坊。好在生產玻璃器皿也不需要多大的位置,先就這么著,一步一步的擴大規模。

  玻璃的主要原料很好找,其實就是把石英加熱,就可以得到溶解玻璃液。一般在海邊的砂子里都含有豐富的石英。但絕不能直接把砂子加熱,因為那樣制出的玻璃含雜質太多,影響玻璃器皿的品質,因此最好還是用石英砂,簡單的選揀和洗滌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另外還要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和純堿。

  石灰在這個時代也很好找,只有純堿是一個大麻煩。不過歐州人早就找出了替代的方法,就是用草木灰來代替,而且用海草灰最好。就是將海草撈起,曬干之后燒成草木灰。這種做法歐洲用了幾百年,一直到這個時代還在使用。而在浙江顯然不缺少海草。這些技術在商毅的電腦里都有,因此和西班牙工匠溝通的時侯也把他們唬得一怔一怔,還以為商毅也干過玻璃工。

  然后需要的就是玻璃爐,這個玩藝商毅就不知道該怎么做了,畢竟他的電腦里也不是啥都有。當然也可以自己摸索,不過這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好在還有西班牙工匠在,在這方面他們可以彌補了商毅這個不足,因此也是少走了許多彎路。

  不過在商毅等人來到了玻璃廠之后,卻發現在工廠的房間里,林鳳舞正坐在桌邊,手托著香腮,正對著十幾個己經做好的玻璃瓶發怔。林鳳舞當然知道玻璃的商業價值,因此在玻璃廠開工之后,沒事就在這里蹲著,也盼望制出玻璃器皿來。同時也可以在西班牙工匠和中國工匠之間充當翻譯。而在她的旁邊有一個西班牙工匠,也是一面不好意思的表情。

  葉瑤瑱不禁問道:“林姑娘,你這是什么了?”

  林鳳舞見他們來了,才起身指著桌子上的玻璃瓶,苦笑道:“葉姐姐你看吧,連造了三次,都只能做出這樣的東西,那里買得出去呢?”

  商毅拿起一個瓶子,見這個玻璃瓶并不是完全透明,顏色發綠,而且中間還夾雜有大量氣泡,雖然不影響使用,但作為商品,顯然是沒有競爭力的。

  那個西班牙工匠一臉尷尬,抓耳撈腮道:“我是按我的記憶做出的玻璃液的,應該沒有錯啊,為什么做出來的玻璃會成為這個樣子呢?”

  這個西班牙工匠叫米歇爾,原來在一家玻璃廠里干過二年,主要是付責吹塑玻璃皿,但在這些西班牙工匠中算是個行家,因此在商毅提出制做玻璃時,他也自告奮勇,主動請纓,當然也是看中了獎金,那知卻弄出這樣的結果來。心里也不禁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商毅發火了。

  不過商毅到沒有發火,把玻璃瓶放下之后,道:“米歇爾,你在燒玻璃液的時候,加了硝石沒有?”

  米歇爾怔了一怔,但馬上一拍巴掌,道:“對了,加硝石呀,我怎么忘了,以前在玻璃廠里干的時候,他們都買過不少硝石的,原來就是干這個的。”然后又對林鳳舞道:“菲尼克絲女士,你放心吧,下一次我一定能做出無色的玻璃來。”

  其實加硝石就是當氧化劑用,目地在于清除雜質,當然不可能做到完全淸盡,不過在這個時代,真正的徹底無色、透明的玻璃制品,是不存在的,早期玻璃制品有偏色和氣泡都是常見的現象。

  他們的對話都是用西班牙語,葉瑤瑱聽不懂,但林鳳舞卻聽得一清二楚,也不禁瞪大眼睛,瞅著商毅,道:“你做制玻璃嗎?”

  商毅點點頭,道:“略懂、略懂。”

  這時米歇爾趕著要去生產車間去,商毅又把他叫住,道:“加了硝石之后,到是可以消除掉顏色,但氣泡怎么辦?這么多的汽泡的玻璃,當然是不行的。”

  米歇爾聽了,也抓了抓頭,顯然又沒主意了,其實對制玻璃他也只是個半瓢水,算是知道一些皮毛。他只是隱隱約約記得,脫去氣泡,在玻璃業中術語叫“澄清”,是要加入澄清劑,然后攪拌,但澄清劑是什么東西做的,他可就不知道了。

  而商毅雖然沒制過玻璃,但理論知識卻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的豐富,見他這個樣孑,笑道:“辦法很簡單,就是在玻璃液里加入一些食鹽,然后再結合攪拌的方法,應該就可以消除大部份的氣泡了。當然攪拌的時候最好是用專業的攪拌器,否則玻璃液會濺出來傷人的。”

  說著又在紙上畫出了一個攪拌器的簡圖,其實就是一個用耐火泥制成的中空的圓筒,放在燒玻璃液的鍋里,再用一根帶鉤子的鋼釬操作在玻璃液內移動。只要攪拌的時間足夠長,不僅絕大多數氣泡能夠消失,玻璃液中的條紋和結石也終將全部消失,玻璃液就會變得完全勻稱透明。早期的光學玻璃就是采取這個方法來制造的,用來制造商業用的玻璃器,當然更是不在話下。

  聽完了商毅的話之后,米歇爾連連點頭,馬上就去工作間里吩咐工人按商毅所說的方法進行施工。

  不過這些方法商毅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卻不是馬上就能做好的,還需要工人反復進行試驗。因此再呆下去也沒多少意思,商毅也只簡單問了一下玻璃廠的情況之后,就返回了總兵府去。

  等到了三天之后,商毅再次來到玻璃廠的時候,米歇爾十分興奮的向商毅匯報,按這樣的操作方法操作制造出來的玻璃液中氣泡幾乎完全消失。而且整個玻璃液的黏稠度也減低了,變得十分勻稱,流動順暢。這種玻璃甚至可以達到制做簡單光學儀器的材料,比如商毅最需要的望遠鏡、發大鏡等。

  同時米歇爾還帶著商毅等人看了剛剛做好的新一批玻璃器皿的半成品,雖然還沒有經過退火處理,不能觸摸,但看上去,無色透明,晶瑩透亮,確尖比先前的那幾批玻璃器要強得多。林鳳舞也十分高興,這樣的玻璃器,在市場上絕對有競爭力。

  不過現在這些玻璃器皿還只是半成品,退火處理之后,還要進行打磨修光處理,才能算完全的成品,至少還要等四五天的時間。但試制顯然己經取得了成功,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大量生產玻璃器皿了。當然還有一批商毅需要的凸凹鏡片。

  米歇爾也對商毅佩服得五體投地,對商毅也是贊不絕囗,說了一大堆什么“您真是一個天材”“您真了不起”之類的話。

  商毅只是笑了笑,道:“只不過是做出幾個玻璃瓶子,沒什么了不起的,下一步我們還要做鏡子和窗戶玻璃。”

  聽了商毅的話之后,米歇爾和林鳳舞都吃了一驚,因為做鏡子和窗戶玻璃都需要平板玻璃,這種工藝方法在歐州也是十分少有,因此平板玻璃制品的價格也極為昂貴,一個十厘米左右高的玻璃杯在中國市場大約可以買到三四兩白銀,而一面十厘米左右的鵝蛋鏡卻能買到十兩白銀以上,雖然還達不到其他穿越前輩那種一個杯子一百兩銀子的水準,但利潤也相當可觀了。畢竟玻璃的原料都是根本不費錢的。

  世界上第一個平板玻璃鑄造體系是由法國人差不多在這個時代創造,叫平板澆注法,就是把玻璃液倒在一個大平板鐵臺上凝固,然后打磨。在1688年時開始大量生產,到1760年的時侯,法國平板玻璃的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000噸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用于窗戶玻璃和四輪馬車的車窗玻璃。

  但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生產出大尺寸的平板玻璃,而缺點在于前期固定資產的投資太大,幾乎等于是要建一個近代的工廠,英國人曾在1691年第一次引進這種方法,結果徹底失敗,第二次引進也差點因為成本和損耗率的問題而破產。

  在十九世紀初期,出現了另一種平板玻璃的生產方法,叫人工吹管攤片法。在凡爾納的《神秘島》里有詳細的說明,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一個小作坊就能生產平板玻璃了,但缺點是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太高,在這個時代根本無人會做,而商毅也僅僅只是有理論知識,因此只能放棄。

  不過但在中國堪致是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平板玻璃的市場完全是一片空白,因此只要制出平板玻璃,完全可以走高端路線,價錢由商毅說了算,愛要多少錢就要多少錢。一面一米左右的平板玻璃就是買一千兩銀子都可以,反正總會有冤大頭來賣。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