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二八章 中原大戰的最后一戰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四卷縱橫篇第一二八章中原大戰的最后一戰  部分章節是圖片,打開比較緩慢,請等待一下長時間打不開請刷新.

從開始順序上來說豫北戰役是中原大戰中進行的第三個大戰役但從結來時間上說它卻是中原大戰中最后一個結束的戰役就在開封戰場上的清軍不戰而退中華軍正在忙著追抓清兵收繳戰利品的時候在豫北戰場上中華軍還在進行著中原大戰中的最后一戰攻取邯鄲之戰在中華軍取得了辛莊營鄉大捷之后周少桓和童大勇率軍繼續進攻直取邯鄲退守到邯鄲的瓦達克一面在城中駐守一面派人向丘縣的清軍求救在萬堤鎮失敗以后進攻大名府的清日聯軍剩下的兵力還有五萬五千余人其中曰本軍隊約有四萬五千左右而清軍只剩萬余人了雖然這時中華軍的主力己經移師到彰徳府一線但清日聯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再來進攻大名府因此聯軍的主將譚泰和酒井忠勝只能退守到丘縣但收到了瓦達克的求援之后譚泰也不能坐視不管一來是邯鄲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但邯鄲失守丘縣恐怕也保不住另一方面駐守邯鄲的是多羅郡之瓦達克他可是代善的七子也是禮親王爵位繼承不是譚泰一個固山額真能比的現在他向譚泰救援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而且經過了萬堤鎮、辛莊營鄉兩敗之后清軍的這次南下增援重新打通中原的路線計劃也己經基本宣告失敗身為主將的瓦達克和譚泰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受到處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瓦達克頂多只是被削去軍職但這個鐵帽子王是不會去掉的而譚泰一但棄職罷官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必須再立一點功勞將來也可以減少一些自己的處罰因此想來想去譚泰都覺得無論是于情于理自己都應該去救援邯鄲于是也立刻整兵出擊當然以譚泰的兵力是沒法去救援邯鄲的只能還是借助曰本的兵力這時曰本軍在在萬堤鎮大敗人馬損失過半隨軍的大名都丟了三個酒井忠勝本來不打算在出戰了只想盡快撤軍早日回到曰本去但畢竟是身在異國他鄉而且曰本軍隊的一應糧草供應都是甴清廷提供吃人嘴短現在清廷面臨危局有救于自己總不好見死不救另外酒井忠勝和譚泰的情況也差不多就這么回到曰本去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的如果打一二個勝仗那怕是小勝仗回去之后對徳川家光也有個交待這次出兵中國總算也不是一事無成同時酒井忠勝心里多少還是有一些不服認為中華軍只不過是仗著火器利害勝之不武如何論士兵的勇武并不比曰本士兵強輸得實在有些不甘心而這一次中華軍正在全力進攻邯鄲如果清日聯軍從中華軍的背后發動襲擊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并且和邯鄲城里的清朝聯軍里外夾擊到是大有取勝的把握因此最終還是答應了譚泰的要求最后一次出兵結果清曰聯軍五萬余人離開丘縣向邯鄲進發其實周少桓在出兵進攻邯鄲的時候早就已經預計到丘縣的清日聯軍有可能會來救援邯鄲因此也在丘縣到邯鄲之間的道路上布下了許多偵察兵打探丘縣的清日聯軍動向結果聯軍一出丘縣周少桓就收到了偵察兵的報告于是也馬上在丘縣到邯鄲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準備伏擊清日聯軍雖然說譚泰和中華軍交手不多但這幾年來耳濡目染也聽說過不少當然知道中華軍一向善于圍城打援因此一路上也走得小心翼翼派出大量探子在前方以及左右打探但中華軍并沒有早早預設伏軍而是先在丘縣到邯鄲的必經之路的險要所在設下了阻擊陣地攔住了清曰聯軍的道路聯軍一連攻了二天都沒能夠攻破中華軍的陣地反而損兵三千六百余人而就在這時譚泰和酒井忠勝又收到一個惡迅丘縣失守了原來清日聯軍出了丘縣之后周少桓一面布置陣地阻擊聯軍一面下令駐守大名府的中華軍出擊進攻丘縣這時丘縣的駐守兵力不足五千而且士氣低落軍無戰心因此中華軍殺到丘縣之后并未廢多大的力氣攻城得手取下了丘縣這一下清日聯軍向前突不破中華軍的陣地向后己無路可退進退維谷連譚泰也都不禁有些慌了手腳而就在這時中華軍這才集中大軍分左中右兩路出擊向聯軍發動進攻到了這個時候清曰聯軍已經軍心大亂當然抵擋不住結果被中華軍殺得大敗只好向北撤退人馬一直退到了順徳府巨鹿縣才算是收住了腳不過人馬也損失了一萬余人基本都是日軍而清日聯軍被擊敗之后邯鄲的瓦達克自然也無法再駐守下去只好棄守了邯鄲也向北撤退退到了順德府而中華軍趁勢攻占了邯鄲縣隨后又繼續向北進軍而清軍這時根本就不敢和中華軍交戰見中華軍繼續北進立刻又放棄了順徳府依然北逃而且瓦達克和譚泰兩股人馬合兵一處這一次又退守到了真定府而在此同時奉命進攻山東的博洛得知聯軍失利撤兵以后也不敢繼續在山東與中華軍對持也撤軍退回到河間府駐守中華軍于十一月八日進駐順德府的治所邢臺這時河北南部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也均為中華軍所有了真定府也就是另一時空里的石家莊市說是北京的門戶也毫不為過其實如果這時中華軍繼續進軍的話清軍依然不會迎戰還會繼續撤退至少保定或河間府去不過這己經不屬于中原大戰的戰區了因此周少桓、童大勇誓時駐兵唐山、巨鹿、清河等地向南京告捷并聽候下一步的指令直到這時中原大戰才算全部結束中原大戰是在清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五日中華軍發動進攻宿州戰役開始一直到同年十一月八曰中華軍攻占順徳府正式結束前后一共整整進行了三個多月九十四天戰場是以河南盾為中心波及到江蘇、山東、河北四個省整個戰場范圍東至江蘇邳州、西抵河南洛陽南達河南息縣北臨河北邢臺東西、南北的直線距離均超過了六百公里在這方圓近二十萬平方公里的戰場上一共進行了徐州戰役、豫南戰役豫北戰役開封戰役四個大規模的戰役而小型戰役更有數十場據后來的統計雙方參戰人數超一萬人以上的戰役就達到四十三場如果算上一萬人以下的戰役已經不可能完全統計清楚了雙方參戰的兵力是:清廷一方累計投入兵力總數為七十三萬四千其中清廷軍隊六十一萬二千曰本軍隊八萬五千朝鮮軍隊三萬五千;而南京zhèngfǔ一方共計投入淮南、山東、湖廣、南京四個軍區十三個軍的兵力士兵人數總計四十萬零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其中在這次戰爭中甴投降的清兵轉換成為中華軍的士兵人數是六萬三千七百七十六人另外還有鄭成功的二萬余兵力雙方的兵力相加超過了百萬而出動的民役、勞工更是達到了三百余萬在中國戰爭史上這絕對是進行時間更長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戰爭范圍最廣的一次戰役在這一場幅員遼闊、曠日持久的戰斗最終是以中華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所進行的四次戰役中華軍全都獲勝總共殲滅清軍士兵二十九萬四千、日軍士兵三萬八千朝鮮士兵一萬七千共計三十四萬九千余人;俘虜或是在戰場中投降付清軍二十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日軍二萬一千三百三十二朝鮮軍一萬五千六百七十一共計是二十五萬零二百二十二人;另外還有戰前起義、火線起義等清軍共計三萬五千二百二十五人全部相加共計是六十二萬四千余人清日朝三國聯軍最后剩余的兵力只有十萬佘人中華軍在這一次戰斗中的傷亡人數為:陣亡七萬二千六百五十八人傷四萬五千二百七十三人戰斗減員達到十二萬人左右不過在戰爭期間有二萬八千五百二十七人傷愈歸隊加上從清兵中轉化的士兵實際減員不足三萬人而在這一次大戰中死亡的百姓人數也超過了三十萬在中原大戰結束之后中華軍占領了河南省的全境江蘇省的徐州地區河北省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地區擴大達近二十萬平方公里人口曾加二百余萬人這時南京zhèngfǔ實際統制的區域已經達到了八個省總面積約有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四十多萬并且由長江流域全面擴展到了黃河流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已經基本全被南京zhèngfǔ占領而且中華軍離北京最近的地方還不足八百里的路程而經此一敗之后清廷這時在關內僅僅只擁有河北、山西、陜西三省而且精兵良將幾乎喪失殆盡現在把全部的地方軍隊、民團相加也不足三十萬因此清廷在中國的統治也己經進入了倒計時而這時離清廷入關僅僅只過去了六年的時間可以說只要是中華軍愿稱隨時都可以舉兵北進攻入北京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無線電子書    龍嘯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