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章 天為絕頂我為峰(上)

  羅士信和手下一眾大將,高踞馬上,遠遠眺望潼關,身后是十五萬的大軍。

  潼關在東漢以前還沒設關城,到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才于建安元年始設潼關。

  潼關以水得名,“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這里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但是,所謂的關卡,也不過是因人成事。

  此時,正是清晨時分,風吹得帥旗獵獵作響。

  羅士信遙看遠處黃河之上,那里隱約是戰船。

  “大帥,黃河沿流而上,可到長安,李閥雖盛,畢竟時日尚淺,而且關中水師,已大半隨隋煬帝帶往南方,雖李閥苦心經營,搜刮船只,但是水師安有我方一半?如李閥水師盡折,沿河而上,潼關不攻自破。”徐世績上前一步,說著:“有我方大軍和水師在,長安再抽不出一兵一將支援其它,如此,漢中指日而下。”

  就這句話,顯示了徐世績的洞察力。

  羅士信看著遠處的關卡,眼神復雜,說著:“關中一落,天下就平,萬民可興,真是快哉,諸將要努力作戰,以建功勛,封妻蔭子。”眾將頓時一起應著。

  而幾乎同時,在漢中。

  “咚!咚!咚!”六輛破城機緩緩推出,每輛都有數百人推動,和著軍令鼓聲,殺氣彌漫整個戰場。

  總數六千騎,分成三隊,每隊各二千,整整齊齊排在陣前。必要時,就可由石之軒和宋缺,甚至包括楊宣凝親自上陣的虎策御騎所在。

  長達里許的盾牌長槍陣,形成方陣,都一色身穿紙甲,密密麻麻全是一身,在城上清點之下。有十六個方陣,正徐徐而進。

  城上軍隊,何曾見過如此驚人的場景,一時心膽俱寒,畢竟李閥精銳不過萬許。雖擴張,但是精銳,特別是忠誠和效死的精銳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變多,大半在長安,或者由李世民率領遠征。雖然李閥知道漢中的重要,但是留在漢中的,精銳不過二千。其它數萬,全是新兵,雖也經過數月訓練,到底時日還淺。

  凝視著城上的李孝恭,楊宣凝下達了命令:“李靖何在?”

  “臣在。”

  “臨機作戰,就由卿來指揮,讓朕見你將才。”

  “臣遵旨謝恩!”李靖跪拜謝恩,接過帥權。頓時一連串地命令發布而出。

  稍過片刻。

  “轟!轟!”六發震天動地的巨響,重八百斤的巨石,憑空而出,城墻之上,甚至城內。雖然漢中城牢固,但是也立刻漫天沙塵。飛濺碎石。

  頓時,城外十數萬,一齊喝采,震耳欲聾。

  破石機所向,帥旗指揮,一開始便猛攻,每二架集中于一點之上,沒有多少時間,城內城外,冒起數十股濃煙,隱見火焰。

  “土車推進!”

  “投石機以石火并進。”

  所謂的土車,就是土坦克,上以厚土,下有人推,數以千計背著沙土的役丁(其中有許多是反抗者),在城上弓箭所不及的五十米外準備好。

  攻城戰的第一步是“填壕”,因此土車徐徐推進,連接成龍,這些役丁,就通過著土車下面而直撲深壕,雖然上面箭雨如云,但是大部分被抵抗,只有城上滾下火石,才可對土車造成威脅,不過,役丁拼命來回,已經開始填平缺口之中地河道。

  而普通的投石機,就沒有這樣珍貴了,軍中工匠甚至可以邊戰邊造,上百輛投石機,十人一組,一起投數十斤的石頭,以及從附近百姓家硬是搜刮而來的油火。..

  這些投石機,雖然單個對城墻的威脅不大,但是架不住數量多,而且對城墻上地人都是極大的威脅,高空而投來的石塊,一記下去,經常數人慘叫受傷甚至慘死,至于那些油火,更是使城墻上,城內連連火起,引得守軍疲于奔命。

  不過,破城機直到下午,就一一破碎。

  雖然如此,但是三點之上,外墻已經出現了缺口,雖然城中準備充分,只要有時間,就可修復,但是李靖那會允許城中有這喘息之機,戰鼓交鳴,以一萬人為一方陣的楊唐軍,每軍又分三批,對著缺口薄弱處,發起了連綿不斷的攻擊,等一個軍團力盡,另一軍團就立刻推進。

  李閥之軍,組成血肉地長城,拚死頑抗,阻擋從缺口,李孝恭身披戰袍,率領上百親兵,不斷調遣兵力,調整戰事。

  高臺之上,三人喝茶,似乎眼前戰爭與之無關。

  “可惜,破城機支持如此巨石,實是不堪使用,如有二十部,就可破得了此城了。”宋缺觀看戰場,也自嘆著。

  “破城機雖好,但是蜀道艱難,朕能夠運來六架,已經算是難得了。”楊宣凝苦笑的說著。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雖說如此,但是實際上,陛下先以伐謀,得其大略,再以伐交,分其李閥之兵,三而伐兵,集十六萬攻其五萬,但是還是要其下攻城,攻破這城,才算得勝,不然,也無功。千計萬算,還要得手才是。”石之軒淡然說著。

  此時,石之軒坐于高臺上,徐徐喝茶,也穿著盔甲,但是卻不覺有半點殺氣,神色平靜,似對一切全不介懷,嘴角還露出一絲笑意。

  這就是全盛時,毫無破綻的石之軒,楊宣凝雖然自問已經達到宗師,但是比起石之軒,還差上一些。如是單人對抗,石之軒又有著幻影身法和不死印法,只怕自己還是落敗而降地結果。

  但是他身為皇帝,有的力量,如是不惜一切,設計入陷阱,親自出手。也可有六成機會殺得石之軒。

  只是,這又何必呢?

  漢中精兵不多,但是糧食充足,如是只圍不攻,城內儲糧足可捱上一年半載。其次是如果李世民擊破了薛仁杲,帶領十萬軍以及數萬突厥騎兵而來,那將從主動淪為被動,雖不至于大敗,但是突厥和李閥一體。再難輕易得手。

  李靖當然也深知此理,一開始采取的就是三面圍攻的戰略,先以破城機攻擊三點。使其出現薄弱之處,這樣一來,城中五萬軍,立刻不得不分成三股,守在破碎虛弱點。

  “箭樓”徐徐推進到要點,不但能在高處窺望城內的情況,而且能夠發箭助攻,數十箭樓。雖然看起來攻擊不大,但是時間一長,造成的威脅和傷亡就非常大了。

  “二位,城中一直沒有休息,已經分出了精兵和庸兵。二位是否可以帶著高手參戰呢?”楊宣凝說著。

  從早晨一直到下午,又到下午。攻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城中普通士兵已經疲態畢露,唯有一些精兵和好手,還在堅持著。

  在軍中,有沒有骨干,完全是二回事。

  “這個當然,這已經是最后一戰。”說完,石之軒就起身,他這時,已經是大半魔門之主,自然不泛高手,甚至連安隆都在其中,這人是個大胖子,穿上盔甲也很是不倫不類。

  石之軒親自上陣,攻上城墻,就其一人,就斬敵過百,所殺地人,都是軍中骨干,頓時所到之處,軍心就亂,最后后來見甲兵蜂擁而來,城中李孝恭率領眾高手沖來,就哈哈一笑,率領人員退出。

  之后就是宋缺率隊。

  幾場之后,已經是黃昏過去,但是由于城內外火焰重重,濃煙橫空,因此都看得見。

  箭矢和投石,飛蝗般于城內城外彼此交投,無數人慘叫著,翻滾著,生命在這種戰斗中,簡直和螞蟻無異。

  觀看著城中激烈的抵抗,楊宣凝有悟于心,等二人回來,就說著:“二位不必出擊了,直接各率領二千軍搜索四周,李世民來了。”

  宋缺聞言,雙目射出神光,然后仰天笑著:“圣上果然一切在心,再無人能夠翻出你地掌握,那臣就率領騎兵,以及我家好手搜索四周。”

  石之軒也明白過來,嘆的說:“圣上果然了得,明眼人都看出,城中數日之內必破,但是還是如此激烈抵抗,必有所持,而所持者,唯有李世民。”

  “這倒不一定,不過,有備無患,朕在想,我是李世民,如何爭取一線生機呢?”

  “論兵力,李閥之兵硬是被牽制在各地,李世民又不是皇帝,有通天之能,也不能多調長安之兵來,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借胡教之兵,突厥之兵。”

  “胡教雖然元氣大傷,但是在此生死存亡之機,借得一千武僧還是可以,而突厥,不是李閥養的狗,想借就借,想調就調,又有著薛仁杲攔著,但是用盡辦法,調來二千到三千騎兵,還是可能,加上李世民自己組織的玄甲一千騎,以及能夠調遣地所有實力,規模大概有六千精兵。”

  “李世民安不知現在的情況?關中一破,潼關難守,我軍數十萬長驅而入,不必打,李閥就已經完了,現在情況,只有行險一搏,留大軍和薛仁杲對峙,盡調精兵,直撲于朕,如能一舉破得朕,那才有一線生機。”

  “但是朕十數萬軍,良將如云,謀士如雨,安能輕易破朕?”

  “唯一地機會就是,朕日夜攻城,雖然大軍可輪流,但是畢竟疲倦不堪,如等城破,入城而戰,朕大勝失了防備之時,奇兵襲擊,一舉破朕。”

  “朕想來想去,只有這個可能,無論是不是,二位卿家,可各帶高手和騎兵,搜索附近。”

  “朕兵多。騎兵本來就是應付此事,就算朕猜測錯誤了,也不過使騎兵多勞苦一點,對大局無損,朕猜對了,更是可以重創李世民,使其最后一點本錢折去。”

  二人都默默的聽著。他們以前也見過楊宣凝。

  那時少年青衣,翩然出塵,可風流倜儻,才學一時無雙,驚才絕麗。

  但是此時。這個才二十歲的男子,與高臺之上,侃侃而談,說話之間,身上纖塵不染。目光幽幽,那一瞬間流露出地難以描述的氣度,君臨天下。萬事舍我其誰的大度,又和睿智冷靜其心難測融合,輕描淡寫之間,談論天下大事,無不把握在心,似乎天地眾生,也不過手掌之中紋路一樣,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天下英雄,如李世民者,也不過手上區區玩物。

  就算是宋缺和石之軒,也不由生出心折感覺。

  當下二人退下。石之軒就搖頭嘆的說:“李閥已經輸了!”

  宋缺默然,似有所思。然后點頭同意說著:“現在大勢已定,要扭轉戰局,唯有奇兵,圣上已有防備,自然已經無事,就算沒有我們,只要本營有所防備,也難以奏效。”

  石之軒細想片刻,冷笑的說著:“李世民不來也罷,如真地來了,要想回去,豈有這般容易?宋兄,不如我們合計一下,如何把他們一網打盡。”

  宋缺幽然一嘆,點頭應是。

  月光如水,自天而下,遠處河流,蜿蜒奔流,光波點點,山巒林木郁盛,石隙流泉,仞壁飛瀑,更為這深山窮谷平添不少生趣。

  而城下,殺聲喊天,無數人舍死忘生,慘叫聲,悲喊聲,臨死的呻吟,都無處不在。

  極靜極動,一方分明,宛然夢幻。

  楊宣凝凝然不動,天下已經在手,再無人可以違抗。

  說實際的,剛才地一段話,并非是借鑒歷史,而是真的是他個人素質和謀略的體現,與大勝之前,覺察敵人的一線生機。

  剛才斷然說來,雖然全部是猜測之言,但是卻似乎自己已經把握天地宇宙,所說必是真理。

  見得二人神情,才知道,不知不覺之中,自己已經走到了前世難以想象地地步。

  當年讀時,李世民,宋缺,石之軒,師妃暄,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他們如大海,如深淵,如高山,只有遙遙想象其風采如今,卻已經凌駕之上。

  此時,就算從頭開始,沒有預知,他也有信心崛起天下,問鼎江山。

  等二人離開,再記起一些歷史,更加印證了自己想法。

  無論歷史還是這個世界,李世民爭奪大位,當日李建成,其實就是走的和楊宣凝一樣的戰略路子,他是太子,無論招攬人心,還是安插人手上,都極有優勢。

  李建成同樣在官場,宮廷,聲望,兵權上步步進逼,李世民兵權,已經被分化,府中舊臣,已經被分崩離析,群臣已經避之,父皇已經厭惡之,無論在朝廷,宮廷,父皇上,都已經占有絕對優勢。

  就論私兵,李建成東林軍三千,而李元吉也有兵八百,李世民當時,天策府全軍,也不過三百兵,而在這種絕對劣勢地情況下,李世民不是伏首稱臣,而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逼著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

  《舊唐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太宗所乘馬又逸于林下,橫被所,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于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

  從這條可看出:殺建成、元吉時地實際操作人數應該在八十一人左右,這個數字包括唐太宗在內,事實上,當時的唐太宗是很兇險的,他不致喪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

  《資治通鑒第191卷》:“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也說明李世民當時發動政變,不過是一百人。

  這已經充分讓后人明白,李世民,當時已經到了何等窮途末路的地步。

  曾經領得百萬軍,府中良將如云,謀士如雨,悍士如林地天策上將,那時,已經父皇棄離,群臣避之,手下眾叛親離,死士無多。

  但是在這種時候,就憑府中百人,就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改變了歷史。

  李世民沉穩之中,那壓上全家以及所有手下性命地瘋狂賭博地狠性,已經暴露無疑,所以,李世民,這次必來,想到這里,他冷笑的說著:“你既要行險,朕就讓你輸地干凈,給朕召見錦衣和廠衛二部。大唐第二卷一刀轉戰三千里第一百二十章天為絕頂我為峰(上)

無線電子書    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