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一章 交易

第二卷一刀轉戰三千里第八十一章交易  晨春光明媚,楊宣凝躺在大床之上,已經醒來,這時自窗格透入的細碎光斑,恍然之間,前世今生一片模糊。

  “王上,王上,要上朝了。”一個女聲說著,俯身下來,眉目如畫。

  楊宣凝一驚,從床上坐起,不愉的說著:“惠妃又何來親自叫我?你可已經有一個半月的身子了,第一第二個月,容易流產,還不多休息。”

  按照宮制,只有王后可以和王上一夜共枕,四正妃也可,但是那已經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了,其它品級的妃嬪,都只許侍寢,不許陪夜,換句話說,上了床之后,等結合之后,還必須離開。

  雖然衛貞貞目前是唯一的妃子,但是沒有達到四正妃,也按照此規執行。

  衛貞貞低聲說著:“臣妾身子已經好了,御醫也要我稍加活動。”

  此時,才四月中,衛貞貞換上那中典型的低胸長裙,露出雪白的肌膚,由于古時并無胸罩,因此從胸口望去,嫣紅的乳尖都隱隱可見,隨著吐息微微起伏。

  至于腰上,盈盈一握的纖腰,裙下大腿的曲線,都清晰可見,楊宣凝無奈的伸出手來,搓揉她的小手,并且感受到她的體香,說著:“以后不可如此了,有事,交給女官來處理就是了。”

  “是,臣妾遵旨。”

  雖說如此,但是此時她的表情仍舊笑吟吟,楊宣凝起身,這幾個月來,已經有許多大臣上奏,說后宮美人太少,要多充實。

  這是正理,楊家龐大,但是真正算得上宗室的,至少必須在三代之內,可惜的是。經過楊玄感謀反事件,被株連的差不多了,幾個嫡親叔父和兄弟,幾乎全部被株除。

  真要找這肉身的親戚,也許只有那些被貶為官妓的女眷,這些人有的是這肉身的姐妹,有的是這肉身堂姨姑之類,但是都已經為官妓幾年,不知道有多少男人了。雖然這時禮教大防不嚴,但是這名聲也不好聽。

  因此暗中,雖然內閣商量后。派人一一接來,但是卻不可能承認其為真正的宗室女子。

  某種程度上說,現在宗室就是楊宣凝一人,這在古代絕對是不可容忍地事情,如不是因為內閣早知道一些計劃。不然早就要強行勸諫,充實后宮,多生子女了。

  這次衛貞貞懷孕,才確定下來,知道消息的內閣,就早早上了賀章。只是怕吵鬧驚了身子,才沒有大舉慶賀。

  王宮中,沒有接受宦官,目前采用女官,只有宮女二百人,女官十二人,這一半是因為可靠的宮女不多的緣故,過幾年就會大幅度增加。

  但是根本原因不是這個。而是可怕之處。

  在前世,內監之禍,宦官之害,都是知道的,直到現在,楊宣凝才真正明白,本質上,內宮雖小,權力甚大,這總要人掌握。無論是宦官還是女官,在權力面前都是一樣。雖然女官的總體心理狀態應該比宦官們正常的多。

  而且,女人一旦掌握權力,對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對皇家本身構成的威脅,也許會比宦官之禍更大、更重,宦官至少還不能生子篡位,但女官卻可以——這是非常可怕地威脅。

  因此,對于是不是采取女官制,目前猶豫中,只有等日后皇后有了,再和她,會同內閣商量不遲,現在只有先用著了。

  太守府,雖然說是臨時的落腳,但是也是樓閣重重疊疊,山湖林園都有,特別是后院,有一個可以浮舟的小湖,花草樹木遍地都是,庭院曲廊多在其中。

  出得了庭院,由于隔著紗幕,又見得里面人影,各個曲線優美地女體,在里面忙碌著,隨著早晨的光影,隱隱可見,楊宣凝不由失笑。

  等到了前面大政殿,就有人喝到:“王上駕到。”

  頓時,上百名朝臣一齊跪伏地,額頭觸地,高喊著:“吾王千歲千千歲!”

  朝制已經出來了,王座當然最高,這時,大殿立刻肅靜下來,楊宣凝上前,踏上臺階,直上最高階,在眾人連呼吸也屏住的大殿中,可以聽見腳步,以及上座時衣服摩擦王座的聲音。

  楊宣凝端坐好,才悠然說著:“眾卿家平身。”

  “謝千歲!”各個大臣全部站起,稍息之后,大殿又靜了下來,整個大殿,充滿了壓迫性的氣氛,就是這種氣氛,大大加強了王權地威嚴。

  楊宣凝又說著:“賜諸宰相坐,賜宋師道坐。”

  朝制,目前臺階九級,等日后就有十二級,日后如有王太子上朝,有座于第九級平臺上,而如有封王者,坐于第七平臺上,諸位宰相坐于第五臺階上,現在呢,就是王座在九,而宰相和使者在五階上入座。

  宋師道和眾宰相起身謝恩,坐到了臺階上的座位上,這時,宋師道才可以隨意打量著殿下諸臣,原本作為宋閥代表,還要屈膝見禮,他本來是有點意見的,但是此時,心中卻是大凜。

  就看這種森嚴氣度,就知道整個權力結構已經穩固,已經具備了新朝的氣象,不過,在殿上,也只有他沒有穿官服,一身白衣,瀟灑英俊、風度翩翩,他望了上去,只見楊宣凝安坐在王座之內,身穿王服,氣度沉凝高貴,又灑意從容,顯是已經適應了君主身份。

  二眸對望,楊宣凝居高臨下,精芒凝聚,冷靜自信,異采難測,宋師道心中不由更是一凜,見此,楊宣凝嘴角逸出一絲笑意,卻不再看他,目光緩緩移動,掃往階下兩旁的文武諸臣,說著:“諸卿家,有本就奏,當場廷議。”

“王上,文武科舉制,已經確定,還請圣閱裁  .宋師道多看了幾眼。

  掃過幾眼,又傳閱幾位宰相,其實這幾位宰相都已經熟讀了。當下只是走個儀式,稍一翻,就了事,然后自有秘書郎,一一閱讀,讓群臣再最后討論。

  宋師道傾耳聽著。

  這就是晉身官員的制度,也是一個朝廷地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保舉,就是大臣權貴的賞識,向朝廷推薦。從白身直接獲得舉薦獲得為官的資格。

  襲蔭,就是祖上有勛勞或官職,而獲得做官的資格。如果父祖官大,更是可以直接作官。

  這二途,是許多官員奮斗的原因之一,為了親戚和兒孫獲得好出身,也許在被現代思想洗腦的人來看。這實是弊政,但是楊宣凝當然不可能廢除襲蔭和保舉制度,要知道,門閥勢力,雖然到現在,已經有所削弱。但是勢力仍舊龐大之極,廢除襲蔭和保舉制度,必使它們不快,產生抵觸心情,也對現在開國時文武之臣產生不利影響。

  只有不懂治國的人,才會一刀切,卻不知只有循序漸進才能平穩過度。

  因此科舉制,只是加強了原本隋朝創造地途徑而已。并不會廢除原本的晉身途徑,通過科舉來削減門閥勢力,這是一個慢慢的過程。

  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很難得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當然,楊宣凝的制度就直接抄襲明清制度。并且加以改良了。

  第一:縣試(雖說縣試,實是到郡中考試)

縣試三年一次。同樣分文武二途  文途,主要是熟讀四書五經,當然,可選考其中一經,二經,三經,最多四經,考試之法,是類似現代的考卷,但是形式是原本歷史上的明經科地要求——第一大塊是先貼文,貼文其實很簡單,就是填空題。

  第二大塊是問經義,也就是解釋經義地內容。

  武途,主要是考究其騎術、箭術、刀術、馬槍四種(劍在軍中不推薦),當然,也要基本上能夠讀寫文。

  一旦考取,就可獲得縣士的資格,可直接到縣衙或者廂兵系統內作事,基本上連從九品地位置也沒有,只有不入流的吏,以及軍中十人隊長之職。

  第二是郡試(到省中考試,現在沒有省,就到中央考試)

  要想參與郡試,首先就必須獲得縣士資格,并且必須入得郡中朝廷立的郡學,成為生員,而且起碼必須學習二年以上,這是學習明代的作法,一方面是加強系統學習(畢竟家學的東西,很難成系統,知識有缺陷),另外一方面也是加強思想教育等等內容。

  而且,這時學習內容分為幾種,大部分是基礎明算、基礎賦稅和政治原理等類似內容,這還需要編寫,內容不深,但是要整體上把握軍政在國家政治中地地位和運轉原理,這樣以后的官員才能有基本的概念。

  考期在秋季八月,考中者,授郡士之稱,文武可授從九品到正九品之間的官職,如不直接為官,可授同品級散官(有品級但無實職的官)

第三是殿試  要求是郡士,考取后統稱為公士,立授正八品,從八品官,當然要求很高,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如不直接為官,可授同品級散官(有品級但無實職的官)

  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制度,也就是把考生考卷上地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

  朝臣爭論激烈,但是宋師道越聽越是心驚,不由額上滲出冷汗來,他這等聰明人,怎么不知道這種完善的科舉制度對整個官場生態的變化?

  如果人人可直接通過此途為官,不需要先投靠門閥,那門閥哪怕勢力再強,也慢慢衰退,不再對朝政有決定性影響。

  而且,這種文武科舉制度,勢必對于知識和武功的普及,起相當的推動作用。

  雖然早已經討論,定稿幾次,但是爭論還是無比激烈。這可關系到無數人地名義,在場的官員無不明白。

  因此就一案,直到中午,才勉強完成,人人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退朝之后,宋師道出了大殿,才要出門,就突的有一近衛攔著他的去路。

  宋師道愕然止步。定神瞧去,卻見此人恭謹的說著:“王上召見使節大人,還請到側院等候!”

  宋師道當然跟著走去。果然,來到了側院,見得了一輛大馬車,馬車前,就是楊宣凝。

  “唐王。”宋師道就要見禮。

  楊宣凝連忙上前。挽住,信然說著:“剛才在朝上,不得不行禮,這里,宋兄就不必多禮了,下午無朝。我等且偷個閑暇,一起上來吧!”

  宋師道也不推辭,還是稍見禮后,就上了馬車,馬車自一處側門而出,頓時到了繁榮的街道上,自街而上,槐柳成蔭的大街兩旁。皮店、繡竿行、羊毛行、雜貨店、紙張店、棉花肆、鮮果行等林立,顯是恢復了城市繁榮。

馬車所向,竟然就是新建地“安然閣”,此面積巨大,由東西北四座三層重樓合抱而成,中間是花園,因此入口就是南方的花園,每重樓都有三層,連綿七八間,淡雅樸素、精致靈秀  重樓向中園的一面都建有相通地半廊。不但加強了中園的空間感,更使三座重樓進一步連接在一起。

  園地核心處有個大水池。水池四周的空地是青翠的綠草和人工小溪,以碎石的小路繞池而成、從高處瞧下去更可見由小路和綠草形成地賞心悅目的圖案。

  當小路還上溪流時,便成拱起的小橋,使整個園景絕不落于單調沉悶。

  這時,雖在中午,但是大體上人聲喧鬧,顯是生意很好,當然,馬車所到,專門向得一層樓,入得廊道之上,盛裝地美婢紛紛迎接。

  “想不到唐王也喜歡這個。”

  “是啊,特別是招待像宋兄這樣的客人時,這里正是適宜。”楊宣凝笑著說。

  宋師道輕松的說著:“是啊,到了這里,似乎人都隨意了許多,讓我敬唐王一杯。”

  “叮!”對杯相碰,兩人均一飲而盡。

  “我等不說虛話,宋兄,貴閥主,對我的提議怎么樣?”楊宣凝放下杯子,說著。

  宋師道皺眉說著:“家父很是感興趣,只是希望唐王親自去嶺南一次。”

  房內靜默了剎那光票,像時間已凝固了,楊宣凝也皺眉的說著:“今日你也看見了,我身為唐王,那可輕易出得領國,許多大事要我處理才是。”

  宋師道吁出一口涼氣說著:“我也知道唐王地難處,只是家父就是如此說的——如想娶玉致,就請唐王來嶺南吧!”

  楊宣凝先是愕然,接著啞然失笑說著:“天刀有召,我當然應該從之,這樣吧,我在下月,就數將,先取廬陵、臨川、南康三郡,再去見貴閥主。”

  嶺南,其實是一個大范圍,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這五嶺之南的廣闊地區。宋家以經營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土產起家,先起于雄曲,發展成地方勢力,天刀宋缺更是有著天下第一刀的資格。

  按照楊宣凝的版圖,取下廬陵、臨川、南康三郡,就可直接與嶺南結壤了。

  宋師道露出一絲苦笑,沉吟一下說著:“既然如此,我就把唐王的意思轉告于家父。”

  楊宣凝露出一絲笑意,說著:“宋兄如此爽快,讓我大是欣慰。”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才真正明白,這時嶺南,根本不足為患,宋閥雖然堅持漢統,但是偏偏嶺南各地,都是少數民族,雖然郡太守由朝廷派遣,但是各部落酋帥照樣管治民族地內部事務,無論宋缺的刀法如何厲害,宋家影響力怎樣龐大,也改變不了少數民族占有大多數的局面。

  因此,所謂的宋閥嶺南軍,如果一時動員受宋閥影響酋帥軍,說不定數目可達十萬,但是這種軍隊,幾是外族軍,入得內地,難以成事,而且無法真正號令森嚴,說不定還會燒殺搶劫,而真正的宋軍,傾全部,其實也不過萬許,難怪不能爭奪天下。

  心中又尋思,是不是和南海派晃公錯聯系,此人在南海郡影響也非常大。

  不過,在政治上,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那就是一統嶺南后,至少也可以抽出二萬兵來,更重要的是,再無后顧之憂,不再擔心背腹,這可不是小事,對整個朝廷的人心有極大地影響。

  更加不要說,宋閥在蜀中的影響也非常大了。

  當下就又說著:“我新得一員大將,尉遲敬德,就由他帶上五百兵,先跟著宋兄回到嶺南吧,也算是先行使者。”

  作為唐王,就算是到嶺南拜見,也只是政治姿態,不可能就一兵不帶,倒時候出問題,豈不是找死了?至少必須有足夠的力量,維護其安全,才可進。

  宋師道見其態度,知道不可能單身入內,當下就應了,下面安排當然要仔細討論,不過不是他們二個的事情了。

  說來說去,其實還是楊宣凝根基太淺薄,如果楊宣凝有家族的話,那去了也沒有關系,有合適繼承人,誰真的動了他,也不會崩潰,就等于不死不休的宣戰。

  可是現在,他死了,那他的勢力,只怕立刻崩潰,再難具備對嶺南的報復力量,這樣其實就等于對有心人喊著:“我是肥豬,我是肥豬,來殺我吧,快來殺我吧!”

  不容楊宣凝不謹慎。

  大事談成,楊宣凝又笑的說著:“這以后再說,不過,宋兄這次來,想必又帶來了大量貨物了吧?”

  宋師道恢復了從容地笑容,說著:“這個當然,我先奉上唐王賀禮。”

宋閥,除了其它影響力外,最關鍵的,其實就是三點第一,掌握著龐大地水師第二,貫通全國的貿易體系  第三,深獲得當地少數民族的信任(少數民族很難自己買賣商品)

  而宋家,一向堅持明買明賣,公平交易,因此大量的酋人,都把商品委托于他,宋閥因此得以控制整個嶺南地的貿易權,酋首不但解決了族人的許多生活問題,也獲利致富,自然對宋閥馬首是瞻。

  宋家一直把嶺南俚僚地區的各種士產源源不斷的運銷中原各地,再運回當地需要的物料,從中獲利,宋閥的財富,是非常強大的。

  楊宣凝當然深知道這點,聽著他解釋幾句后,就很感興趣的說著:“嶺南有那些值錢的士產?”

  宋師道本是宋閥的貿易商頭目,當然熟悉,如數家珍的說著:“有、珍珠、象牙、沉香、香料、吉貝、五色藤和各類貴重藥材。嶺南的鐵器鑄造亦相當發達。”

  楊宣凝欣然說著:“既是如此,那我們先進行交易吧!”

  心中覺得,這是海洋貿易的開始。

無線電子書    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