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四三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之二)

無線電子書    唐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楊定國之前不是沒聽過那些謠言,但他聽了之后在惶恐之余,根本不敢宣之于口,甚至不敢跟別人辯論,甚至,他都不敢跟子侄商量對策,只是壓在了心中。

  楊家如今的形勢,已經達到了最可怕的頂峰!

  天策唐軍中的安西系,老家伙們哪個不是他的戰友?中生代哪個不是他的子侄?新生代的哪個不是他的孫輩?更別說現在楊易的鷹揚軍風頭無二,又還掌握著一大半的龍驤鐵鎧軍!至于漠北的部族,他們或許也敬畏張邁,但面對親手征服他們的楊易時,應該會有著更加直接的恐懼!

  郭家雖然曾經是安西唐軍的領導,而有了原罪性的嫌疑,但有一個未來的“開國皇后”,老郭又已經殉國,郭洛又遠在河中鎮守邊疆,在未來,張邁也許會默許郭洛所在的,在蔥嶺以西維持一種附屬國自治形態。

  但在國內身居高位,又掌握著軍事大權的楊家,卻是無比危險!

  尤其是漠北大捷以后,現在楊家的風頭,已經蓋過了郭家!

  那些流言,楊定國不知不知道,但是他不能說,甚至不敢辟謠。

  他原本是希望按耐住,等到大戰結束,等到楊易回來,那時候功成身退,楊家自己退隱也罷,被元帥架空也罷,楊定國都認了。

  但他沒想到會在大決戰前夕,引發這樣的謠言。

更沒想到張邁會在這種場合下提出來  這是要做什么?

  要現在就動手么?

  不知不覺中,楊定國淚流滿面,作為父親,楊定國知道兒子的心性,盡管是掌握軍權在外,但只要張邁一道命令過去。楊易絕不會反抗的,他會自己將腦袋送回來!

  甚至漠北大捷傳來之后,楊定國就隱隱直覺到自己的兒子恐怕不會回來了。但是楊定國當時更多的還是在為國家的復興可期而興奮,并沒有想到很多自己家族的盛衰存亡。

  然而內心深處最恐懼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可為什么要是現在,而不能等到大決戰之后。若能等到契丹覆滅,那時候就算楊易死了,楊定國對張邁也無怨無悔!

  可為什么是現在?

  為什么是現在!

  不知什么時候,會場內所有人都將目光從張邁身上移開,移到了楊定國身上。

  老淚縱橫的楊定國,再一次站起來,向著張邁跪下!

  他張了張口,想要說什么,喉嚨卻顫抖著說不出來。以張邁和楊家的關系,真有什么猜忌是需要解釋的?如果真有了猜忌,言語又有何用?

  最后他只叫出了一聲:“元帥!”

  張邁竟然沒有扶起楊定國,就任他這樣跪著!

  這是什么意思!

  楊定國是楊易的父親啊!

  現在楊易有了嫌疑,楊定國跪下了,張邁竟然沒有去扶他!

  就算不以楊易之故,楊定國作為整個天策大唐資格最老、地位最高的國老,也不應該這樣讓他跪著啊。

  甚至就算張邁真的對楊家已經萬分猜忌。為安撫楊易計,這時候也應該厚待以重禮啊!

  “元帥怎么可以這樣做!”

  魏仁浦的心一下子亂了!元帥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愚蠢昏庸了?是被什么激怒。以至于怒火沖昏了頭腦么?

  慕容春華最先反應了過來,倏地站起,單膝跪下了,然后場內所有的將校都站了起來,也要跪下!

  就在那一瞬!

  張邁目光一掃!

  無言,卻是比冰還要冷。比橫刀還要鋒銳!

  所有的將士忽然都停住,跟著全部坐下了!

  耶律屋質心頭狂跳!

  “天策這真的是要掀起軒然大波了么?”

  他不由得大喜起來,不,是狂喜!

  張邁說出那樣的話,楊定國當眾跪下。張邁沒加以安撫,還阻止軍方求情!

  “這是要大變啊!要發生大變了啊!”

  盡管從一開始,耶律屋質對韓延徽的這項陰謀并沒有過多的期待,他甚至認為不大可能影響潢水流域那一場戰爭的結果,最多只能擾亂一下天策的后方。

  但是現在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漢人內斗的激情啊。

  “若是張邁現在發作,若是他真的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處置了楊家,我倒要看看!”

  那時候就算楊易不造反,漠北的軍心也會被全部打亂!

  一支軍心都被打亂了的部隊,如何維持?如何作戰?如何彈壓剛剛歸附人心不穩的漠北諸族?

  “那么那個斷腕的計劃,也許都不必施行了!”

  來自中原的使節王溥則被激起了胸口的不忿!

  虛歲才20歲的王溥,還處于憤青的年齡,這個年輕人,還抱著相當的理想。他讀的儒家經典,或許并不比魏仁浦范質少多少。但畢竟年輕,經歷的事情少,他之所以能被授予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主要是靠他考中進士的資歷而獲得,但是考進士可以通過讀書,閱歷的不足卻無法完全通過書本的知識來彌補。

  “這位張元帥,不該如此!”

  楊易兵定漠北,其所代表的意義,可不只是天策唐軍的成功,如果拋開政權的隔閡,其更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成功,因此當消息傳到中原時,石敬瑭桑維翰等固然是震驚惶恐,中原的大部分士人聽了卻是與有榮焉!

  因此對于楊易,自燕云以至于江南,自山東以至于西蜀,但凡心中還有幾分華夏觀念者無不敬佩。王溥亦然,所以這時看到張邁如此對待楊家,王溥竟然義憤了起來。

  楊定國跪在那里。張邁制止了軍方的求情,會場之中便沒人再敢相扶!最后卻是一個楊定國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

  竟是文臣的魏仁浦!

  他不顧張邁冷嚴的目光,扶起了楊定國,跟著朝張邁一跪,大聲道:“楊家世受國恩!楊易將軍前線征戰,楊國老更是勞苦功高!元帥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該讓國老如此跪拜。”

  魏仁浦的挺身而出讓王溥心中大贊了一聲。

  他認得魏仁浦,知道這是中原士子的翹楚人物!

  盡管“投敵”,卻一入西北,就入居中樞,這等成就又讓中原的士子感到驕傲:“看啊,我們的人,去到哪里都能取得大成就,就算是威震天下的天策唐軍,他們也只是能夠馬上平天下。最后還是需要我們這些中原的讀書人為之治理天下。”

  對于范質魏仁浦的評價,中原分為兩種極端,一種極好一種極壞。極好的是認為他們投靠了明主,極壞的則是認為他們叛國。

  但是在所有人心中,卻都有一種隱隱的期待。

  如果天策唐軍真的一統天下,那范質和魏仁浦,就會成為中原讀書人在天策朝廷的代表人物。反正以他們現在的年齡和地位,將來開國宰執幾乎是逃不掉的了。有他們的存在。將來如果三家爭霸中天策取得了勝利,中原士人也就擁有了自己的代言人與上進之路。因此他們樂觀范、魏在天策政權中的成功。

  正是有這樣的心理基礎,讓王溥看到魏仁浦挺身而出,就喜上眉梢。

  “果然還是我中原士子鐵骨錚錚,就算在這西北半胡化之地,在所有人不敢犯顏的情況下,照樣是魏道濟站了出來。為楊定國說話!”

  張邁卻冷冷地看著魏仁浦,冷冷地道:“誰讓他跪下的?”又環顧眾人,道:“關于楊易將軍的傳言,大家有什么意見沒有?”

  又是這種態度!

  這種態度很不對啊!

  這分明就是沒將楊定國放在眼里,這分明就沒將楊家放在眼里!

  這分明就是要“倒楊”了啊!

  耶律屋質已經看出。魏仁浦貌似犯顏,貌似在幫楊定國,其實是要來給張邁撲火了。他表面上是在為楊易楊定國說話,其實是在為張邁打算啊!

  對張邁來說,這個魏仁浦才是個忠臣啊。

  但現在張邁竟然不順著階梯下,竟然還以這等語氣相對,這形勢,大大不妙啊――當然,是對天策大大不妙,而對契丹則大妙特妙了!

耶律屋質幾乎要笑起來了,他多希望這時候自己能煽風點火,當然,他克制了這種沖動,他知道自己作為外國使者,此際能在這里旁聽已經是的了  自己再說話,只怕反而會適得其反。

  不料旁邊的王溥卻冷冷一哼,低聲地嘟噥道:“真是昏君!”

  這個年輕的儒者,此刻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與立場,忘記了自己是代表石敬瑭派駐天策的使節,竟然在一瞬間忘記了國界與政權的區隔,只從普適價值的來判斷!

  從這一點上來說,和耶律屋質相比,他實在是一個很不合格的外交官!

  他充滿正義感的聲音雖小,但此刻實在太靜了,竟然有一小半的人都聽見了!

  剛才從張邁口中,聽到懷疑楊易的話,所有將校都為楊易不平,但這時一聽到有人對張邁語涉不敬,聽到的將校一下子都抬頭怒視!

  元帥可能會冤枉楊將軍,楊將軍可能是無辜的,但無論發生什么,我們的元帥都不容不敬!

  就算楊易已經死在了張邁手中,所有將校也絕不容任何人詆毀他們的元帥,更別說是來自中原的小小文官!

  這就是天策大唐軍人們的第一反應,這就是天策唐軍的軍心!

  張邁不怒卻反而笑了起來:“我是昏君,很好啊。還有別的看法沒?”他那語氣,好像完全沒將王溥當外人一樣。

  單膝跪地的慕容春華,一拳砸在臺面上,用力過大以至于右拳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元帥!楊易絕對不會背叛!請元帥不要受軍人挑撥!”慕容春華道:“春華愿以慕容家滿門性命擔保,楊將軍他絕無二心!”

  馬繼榮亦上前。單膝道:“馬繼榮亦愿以性命,為楊將軍作保!”

  曹元忠眼睛轉了轉,他本來是恨不得張邁與安西派系有罅隙的,但在這時候,他卻很明白這么做才對自己最有利。

  他也跳了出來,跪下道:“元忠亦愿以性命擔保。我相信楊將軍一定不會辜負元帥的厚恩!”

  在場其他將校也都要起來求情時,郭威猛地喝道:“都給我坐好了!軍人當有軍人的鎮定,元帥尚未表態,你們慌什么!”鎮得所有將校都坐定坐直了。

  張邁又將目光掃向其他人,當掃過鄭濟時,鄭濟頭一縮,掃到奈布時,奈布的眼神都顫抖了,掃到鄭渭的時候…

  鄭渭卻還在思考…

當張邁的眼光。到達楊光遠安審琦處  楊光遠心念一動,也跳了出來,跪下道:“末將與楊將軍從未接觸,不知其為人如何,聽這么多位將軍為他作保,想必楊將軍的人是好的。不過屬下的性命是元帥給的,屬下的身家也是元帥所賜,無論元帥有何吩咐。水里火里,末將都將誓死聽從!”

  安審琦心想這是表忠心了。但老楊一動,他也不得不表態,也上前跪下道:“末將于楊將軍一事,所知不多,唯愿鞍前馬后,但聽元帥命令是從!”

  耶律屋質聽到這里。幾乎要笑出來了,他看到現在保楊易的,都是天策的舊人,而幫張邁張目的,不是郭威。就是楊光遠安審琦,這都是的中原人士,而保楊易的人里頭,慕容春華是真心保,曹元忠怕是假意保,馬繼榮真假難分――各人的立場微妙而各有差別,這場戲再做下去,不管結果如何,天策都分裂定了!而且張邁可能會失去的,將是他最核心的擁躉啊!

  魯嘉陵從事的是涉外秘密工作,一般不怎么出席這種大公開的場合,他躲在暗處暗暗心焦,認為這是敵國的奸謀,他眼睛看著耶律屋質,心中默默連聲:“元帥啊!你怎么忽然提出此事!昨日到底發生了什么!讓你今日如此失策!”

  魯嘉陵不停地給鄭渭使眼色,要他幫一幫口,慕容春華馬繼榮也都向鄭渭望去,他們都知道,鄭渭在張邁心中的地位甚高,而且又不是軍方的人,有他一人幫腔,勝過一百個將軍作保!

  一直沒什么表態的鄭渭終于抬起他一直低垂的眼皮,卻沒有為楊易作保,也沒有向張邁求情,而是將自己的椅子移動少許,面向張邁,沉默了良久,似乎終于決定不顧一切了,跟著作了一個讓所有人詫異的動作――

  他竟然指著張邁道:“你為什么不先與我們商議好,就在這等場合中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二人本來坐的就近,這一指,幾乎就指到張邁的鼻子上了!

  會場上一下子又變得極靜,沒人想得到鄭渭竟然敢用這樣的態度,對張邁說這樣的話!

  他這個樣子,根本就不是魏仁浦式的犯言直諫了――“犯言直諫”者,雖是犯顏,卻還是“諫”,是臣子對著君王說話的態度。

  而鄭渭此刻,卻好像要吵架一樣!

  張邁冷冷道:“你這樣跟我說話!”

  “這些話,這種態度,我本不該在這種場合中拿出來。”鄭渭道:“但你剛才關于楊易的那些話,是該在這種場合中說的嗎?”

  張邁冷然道:“為什么不能說!”

  鄭渭怒道:“大事不謀于眾!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張邁冷冷道:“為什么大事不能謀于眾人?”

  “因為人多則口雜!”鄭渭幾乎在怒吼一般:“何況這等猜疑之事,怎么可以詢問眾人!這件事情本來就應該摁住,只要不流傳在外,外面的流言就始終都只是流言,但若是流傳出去,萬一傳到鷹揚軍中,你讓楊易如何自處!就算他還能堅持打仗,但你能保證前線的戰士都不起異心嗎?此是秘事,無論如何處決,本來就該由你乾綱獨斷,不該拿到這里來說!”

  他的話越來越大聲,說到最后,已經完全不像在公開場合說話,就仿佛周圍的上百人全部都變成了木頭,而他正在無人處與張邁吵架一般。這也是張邁剛才的態度將鄭渭逼到了極處,否則他也不至于如此失態。

  “楊易的這件事情,我早就聽說了,但始終遮掩著,”鄭渭說道:“就是擔心因為一旦外傳,別有用心的人再推波助瀾,只怕謠言會越傳越盛。但現在倒好,你什么都不顧了,把不該說的話全說出來了,現在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收場!”

  但就在鄭渭失態――或者說真情流露之后,張邁反而平靜了下來,他的臉,不再是緊繃的,他的眼神,也不再是冷嚴的,他的目光恢復了日常的清澈和暖意,但熱切中卻仍然帶著嚴厲。

  “你錯了!”張邁道:“你們都錯了!”

  “錯了?”

  “對,你們都錯了!”

  楊定國跪下的時候,張邁坐在椅子上動都沒動,諸將紛紛求情時,張邁仍然坐在椅子上動都不動,鄭渭指著他的鼻子大罵的時候,他還是巍然不動。

  這時他卻猛地站起來,一字字說道:“你們都錯了!因為你們忘記了:我們所建立的這個國家,是從火焰之中燒出來的,是從鐵血之中鑄出來的,這個國家建立的過程,沒有任何私密性!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整個過程是堂堂正正的,我們掌握這個政權的整個過程是光明正大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沒有什么東西是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講的。而你、你、你…你們所有人所說的,什么有人對楊易疑忌…”

  他的手指,隨手點向了曹元忠,點向了鄭濟,點向了奈布,甚至點向了慕容春華和鄭渭!

  “疑忌楊易的,不是‘有人’,不是我,是你們!就是你們自己!”

  他的聲音不大,卻震得所有人心頭如遭電殛!

  “越是陰暗的東西,越怕太陽。”張邁說道:“謠言之所以能盛傳,其實就是因為遮遮掩掩。既然遮掩會適得其反,那就干脆把遮掩都捅破,把它拿到陽光之下下去曝曬!我倒要看看這些只能活動在灰暗之中的疑忌,究竟能不能動搖楊易和前線戰士對這個國家的忠誠,能不能動搖我們大唐的立國精神!”

  廢話不多說,三更!

無線電子書    唐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