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四章 肅州甲士

無線電子書    唐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晉昌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這里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有抵御外敵的規劃,從防御工事到軍民對戰爭的心理承受能力都頗強,甘州回紇雖然在野戰中占據優勢,但無法繞過晉昌向西過分深入,狄銀又采納了謀落戈山的計策,放過城外的民眾不殺卻全部趕到城內去,但如此仍然沒法迅速逼得晉昌垮塌,最終雙方形成了圍城之戰。

  戰爭打到了圍城階段,決勝的時刻便難以預期,歷史上許多圍城戰經常是以年為單位的,狄銀一邊圍困城池,一邊使用攻心戰略,不斷要求歸義軍“交出坑害我兒之元兇”!又以同樣的手段對付常樂城,正如張邁和楊易所判斷的那樣,由于常樂城卑墻薄地方狹小,狄銀并不將之放在眼里,相反,由于甘州回紇已經在城內安插了大量的眼線,狄銀反而可以因此而窺伺援軍的行動,讓戰局形成敵明我暗的形勢。在打聽到沙州方向的第一撥援軍竟然是張邁之后,狄銀更是打算利用常樂來布置陷阱將這個縱橫西域所向無敵的龍面將軍一舉擒下,要用張邁的尸體來成就自己的威名。

  然而這個打算還未付諸實踐,那三千安西軍就忽然間消失了。三千人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在土地廣袤、人煙稀少的大西北,三千人放在那里便如滄海中的一艘小舟,只要有一處戈壁一擋就會徹底消失在視野之內。

  狄銀派出偵騎無果,又讓謀落戈山加緊從常樂城內的眼線那里索取消息,然而連曹元忠都不知道張邁去了哪里,那些混在難民中的眼線以及常樂城中被收買了的市民、軍官又哪里能得知呢。

  這一來明暗之勢登時逆轉!

  “阿爹,讓我帶一萬大軍去,我要親自攻破常樂,活捉張邁!”景瓊聲嘶力竭地叫道。

  狄銀卻沒有回應,景瓊再叫了一聲,狄銀猛地喝道:“你給我閉嘴!”

  謀落戈山見景瓊的臉色變得很難看,趕緊在旁邊為他父子兩人調和,說道:“王子,我們本來是想用常樂來坑張邁,但張邁卻離開了,很可能他已經窺破了我們的計謀。現在張邁失蹤了,在弄清楚他的意圖之前,出兵常樂沒有很大的意義。”

  “那怎么辦?難道就這么僵著?”

  晉昌方面,曹元深閉城不戰,常樂方面,慕容騰得了乃父的指點,做好了隨時撤走的準備,并不準備與城池共存亡,到了這個地步,反而是甘州回紇陷入進退不得的困局了。

  不過還好,在野外搜到大量軍糧之后,軍資方面還可以維持下去。從整個局面來看,甘州回紇還是處于主動地位的。

  然而就在這時候,東北方向傳來了警報:“報——龍柏將軍上稟:瓜州澤北有異動。”

  “澤北?難道百帳部準備來和我為難?”

  百帳部的游牧范圍在伊州邊境、瓜州北部到肅州北部,雖然歸附曹議金,但以劉廣武那兩面三刀的性情與手段,從來都不肯徹底得罪甘州回紇的,相反,還常常有意無意地向甘州方面示好,以維持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關系,這是劉廣武的油滑之處,為的是避免有朝一日萬一藥羅葛氏勢大,百帳軍要重新擇主也還有個回旋的余地,所以多買了一張保票。

  所以狄銀便判斷劉廣武這樣的舉動應該只是虛兵添疑,要讓自己后方不穩而已。

  不料過了幾日,又傳來急報,這次卻是在長城舊址一帶爆發了正面沖突,“什么?劉廣武居然真敢和我動手?”

  并且從戰報的描述上看,局面對肅州軍十分不利,從龍柏的戰報看來竟處于挨打的局面。

  “沒用的東西!”狄銀怒叫道,他現在對歸義、安西聯軍的攻勢正處于要緊階段,可萬萬容不得半途而廢。他對百帳部也不是沒有防范,讓肅州的地頭蛇龍家進駐到瓜州大澤附近就是要防范劉廣武襲他背后,在他的估量中龍柏對上劉廣武應該是半斤八兩才對,就算無法取勝,擋住百帳部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不想又過一日,當新的戰報傳到時,才完全顛覆了狄銀的判斷:從北面沖下來的,不是劉廣武,而是張邁——是吞并了百帳部以后的張邁!

  消失了半個多月的張邁,原來竟繞到了自己的后方去了!狄銀大吃一驚之余,再不敢對來自背后的襲擊視若等閑。

  ———那日姜山請命之后,張邁當場便允許了,著他率領百帳軍內營千人作為前鋒,繞過了瓜州大澤的東南角,攻襲回紇軍在肅州北部的防線。

  肅州地區漢民的勢力也頗為強大,當年曾經是龍家的天下,甘州回紇吞并肅州以后,龍家有一部分人戰死,但剩下的卻投降成為了藥羅葛氏的爪牙,這次狄銀為了防范百帳軍襲其后,命龍柏引兵六千余人進駐長城舊址,六千余人中有兩千甲士,乃是肅州龍家的老本,多年來他們正是靠著這支軍隊而保住了家族在肅州地區傀儡首領的地位。

  姜山的百帳軍內營穿戴的卻都是從劉廣武心腹那里繳獲的裝備,劉氏主掌百帳軍凡三代,其核心軍士的體質與精神狀態每況愈下,但兵甲鞍韉卻越存越多,這時同樣的兵甲卻換了一批人,登時顯得精神抖擻!千騎繞過瓜州大澤之后橫沖直撞,踏過長城舊址,擊潰了龍柏派出來的幾支迎戰的部隊,殲滅了總數將近一千人的游騎兵,嚇得龍柏趕緊向狄銀告急,同時盡起軍馬迎戰。

  張邁讓百帳軍六老在瓜州大澤北麓安撫部眾,自己卻率領大軍為姜山之后,一路上不斷傳來前鋒的捷報,張邁剛剛抵達瓜州大澤東北角,就聽說姜山已經突破長城舊址,并繼續深入挺進,作出要直奔肅州的態勢。

  楊易笑道:“狄銀留來防守后背的軍馬就這點本事?”

  石拔笑道:“或者不是敵人太弱,而是我們太強了,哈哈,哈哈!”

  張邁笑罵道:“不許如此狂妄。”

  第二日即將拔營時,前方忽然傳來戰報:姜山引兵逼近獨登山時受到肅州龍家大軍的截擊,死傷百余騎,如今已經退卻到長城舊址附近,離行軍處只有一日路程。

  張邁眉頭一皺,姜山所部不過千人,又是十分靈活的輕騎,張邁給他的號令又不是攻堅破銳而許他靈活應變,這一戰居然損失了超過一成的戰斗力,那已經是相當慘重的折損了。

  楊易道:“看來狄銀留下的人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張邁道:“有誰知道肅州留守軍情況的么?”

  薛云山出列道:“啟大都護,肅州留守軍乃是投胡的漢人勢力龍家。”

  張邁也聽過肅州龍家,只是不知其詳情,這時哼了一聲,道:“原來是漢奸。那龍家很厲害么?”

  薛云山道:“龍家當代的家主是龍柏,其麾下有兩千甲士,頗為善戰,往年家岳不敢輕易過長城舊址騷擾肅州,就是被龍柏所扼。我百帳軍之輕騎靈動,龍家之甲士犀利,本來是各有所長,但姜山剛剛得勢,意氣風發,這一次多半是冒進了,以輕騎對上龍柏的甲士,能夠全身而退已經算不錯了。”

  張邁咦了一聲道:“聽你這么說,龍家的這群甲士倒是挺有名的戰斗部隊了。也罷,著姜山不要冒進,待我親自會會這個龍柏吧。”

  石拔叫道:“大都護,何必你去,我去就行了!區區一個肅州龍柏,也配讓大都護出手?”

  楊易卻道:“不然,人家能夠在這一帶揚名立萬自然有他的道理,強龍不壓地頭蛇,軍隊的種類、訓練和地利的配合也是相當重要的。”

  張邁也喝了石拔一聲道:“小石頭,不許輕敵!昨天的勝利并不能作為今天戰場的保證。我們現在雖然得到了百帳軍軍民的支持,但從更大的范圍來說仍然只是一支孤軍,每一戰都輕忽不得!”

  第二日大軍開到長城舊址,姜山出戰兵敗臉上甚是羞愧,張邁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偶爾遇到一點小挫折也不是壞事。”又問起戰爭的經過,才知道姜山在獨登山附近遭遇到了龍家的主力,肅州軍本來騎馬,望見姜山部以后便下馬結陣步戰,姜山欺對方乃是步兵縱兵沖擊,結果沖進去了就出不來,撞上了就沒法走,驚疑之下趕緊撤退。幸好肅州軍也不敢窮追不舍,只是步步逼近。

  張邁心道:“姜山所率領的這些百帳軍后生,精神勁是挺好的,但和薛云山相比就顯得缺乏底子了。”薛云山乃是百帳部中的精英,而姜山則是百帳部中的草根,精英階層容易腐化而缺乏拼命的勇氣,但其理論素養、歷史眼界以及對各事情報的掌握都遠非草根所能及。而像新碎葉城的核心團體那樣同時具有精英素質與草根優點的情況,那只有在特定歷史節點上才有可能出現。

  即便如此,這樣一群人如果不是遇到了張邁這個催化劑也斷斷不能取得今日所取得的成就。

  肅州軍是一路尾隨著姜山逼來,要將他們趕出肅州境內,為狄銀的大軍解決其后顧之憂,不料到了長城舊址附近,陡然見漫山遍野騎士馳騁,乍一看竟似有萬騎之數!

  龍柏吃了一驚,心想:“劉廣武傾巢而出了么?這次他居然肯為曹議金下這么大的本錢!”

  但他也不慌張,尋了一處左隔壁右沙漠的地勢結陣待敵,就在這時有人報道:“龍將軍,敵陣的旗號有些奇怪!”

  “奇怪?怎么奇怪?”

  “他們的兩支大旗,一支寫著唐字,一支寫著張字,張字大旗繡著龍紋,其次又有一支大旗,寫著楊字,楊字大旗有飛鷹振翅的圖形——那都不是劉廣武的旗號啊。”

  龍柏也覺得有些蹊蹺,自己登高一望,果然見對方將近一萬人的騎兵之中更有數千人氣象森嚴,與以前所遇到的任何一支部隊都大不一樣,心中更是驚疑,看看那個張字,再看看那個楊字,陡然大驚:“龍張鷹楊?天!難道是他們!見鬼了!他們怎么可能出現在這里!”

  部下問:“那是誰?”

  “見鬼,見鬼!”龍柏也不回答,只是頓足叫道:“要真是他們,那這次可就…趕緊派人向可汗稟報,就說張邁繞到肅州來了!請可汗快想辦法!”

  “張邁?”這時張邁的名聲真的好生響亮,一提起這個名字,肅州諸將無不凜然:“對面來的是他!”

  這時張邁已經騎上汗血王座,與楊易一起馳出以看敵人軍情,郭漳和田浩各帶領一隊騎射在旁護衛。

  五十余騎漸奔漸近,在弩箭射程范圍的邊緣停下,繞著肅州的陣勢來回觀望,龍柏雖然很忌憚張邁,但見對方來窺自己的陣勢也不能示弱,當即派出兩隊騎兵趕來截擊。

  張邁恃著馬力并不后退,與楊易道:“你看如何?”

  楊易早就在留意肅州的這支軍隊,他從薛云山與姜山的描述中已經推斷這很可能是一支漢族色彩的步兵,這時借著望遠鏡一望之下,果見其軍隊都用銅鐵鎧甲加上皮制的護腕護膝之類,部分將領用的竟是明光甲,里頭的虛實看不清楚,但外面的一線卻是大刀戰斧、長矛鉤鐮加上厚實的盾牌組成,旗幟往來都是漢家做派,雖然沒有陌刀,楊易也還未親眼見識到這支部隊的實戰能力,但只以氣勢而論卻似乎可以和安西唐軍的陌刀戰斧陣互為一時瑜亮。

  “怪不得劉廣武不敢輕易南下,怪不得姜山會折在他手里,”楊易道:“其戰陣之后,必然還暗藏著弓弩,咱們要是沖過去,那就像當初胡人沖我們的陌刀戰斧陣!非吃虧不可。”

  馬小春叫道:“咱們會輸給他們?大都護,請讓小石頭出陣吧,我不信小石頭沖不垮他們的陣腳!”

  張邁道:“你覺得讓小石頭去沖奚勝的話,誰輸誰贏?”

  馬小春一怔,但馬上道:“奚將軍的話,小石頭或許沖不動,但我不信對面這群家伙能和我們的陌刀戰斧陣相比!”

  張邁搖了搖頭,楊易道:“他們也未必擋得住我們的龍驤、鷹揚二府,但我們也未必沖得動他們,沒打過誰也不能憑空判斷輸贏。可看他們這樣的陣勢,就算你能贏也將是慘勝,不值得,騎兵以靈動為要,我們不著急,還是先看看再說。”

  他們幾人在陣前談論,絲毫不將逼近的騎兵放在眼里,看看對方那兩隊騎兵已經開近,張邁道:“走吧。”

  郭漳就要引神射手們發箭斷后,楊易忽然道:“等等,郭漳你做掩護,讓田浩沖一沖對方開來的這隊騎兵,我要看看他們的騎戰。”

  田浩領了命令,當即拍馬前沖,龍家派來的兩支部隊每一隊都有百人,就人數來說是張邁護衛的一倍,但田浩是都尉級別的人了,手下五十騎也都是唐軍中之精銳,這時猛地放開一沖,勢若猛虎下山!龍家派出來的騎兵雖然不錯卻還是抵擋不住,沒一會就被截成了兩段!

  龍家派出兩隊人馬本來是打算夾擊,這時另外一隊騎兵望見趕緊來援,卻被郭漳下令,引四十九名神射手一陣箭雨射過去,噗噗噗連續栽倒了人,更有十余匹馬中箭倒地!郭漳連同那四十九名神射手都有連珠開弓的本事,第一輪方罷,第二輪又發!逼近的第二隊人馬吃了個大虧以后趕緊逃開,這一下傷亡減少了,但進而后退,氣勢便泄了。

  而第一隊人馬眼看援軍被逼退士氣也受到打擊,田浩趁機左沖右突,五十騎一口氣殺傷了十余人,那隊人馬的主將不斷呼喝抵擋,卻也沒能阻住田浩的攻勢,楊易派田浩出戰只是做一次試探,可不想糾纏在這里,這時見好就收,田浩聞令便即撤退,敵軍也沒能攔住他們的歸勢。

  眼看唐軍以少勝多,郭漳箭阻騎兵,田浩更是幾個回合就將兩倍于己的肅州軍敗于陣前,肅州軍望見膽為之懾,楊易在沙場上撫掌大笑,對張邁道:“沒事了,這一仗我們能贏,而且可以全勝!”

  張邁這時已隱隱猜到了楊易的想法,只是尚未成型,便問:“怎么說?”

  楊易道:“我大唐之兵,重步必配精銳輕騎,步騎又必配以遠程弓弩,所以才能戰無不勝,所向無敵,毗伽、薩圖克之所以會被我們的陌刀戰斧陣所制,除了陌刀戰斧陣本身的威力之外,我們的騎兵不在他們之下也是一大主因。因我們步兵可以破堅,騎兵可以運動,所以動靜兩宜。現在肅州軍的騎兵卻顯然不如我們,我們就可以從這里下手,先破其騎兵,然后我們便可立于不敗之地,烏龜的殼再硬,刺猬的刺再尖,但沒法動彈的話,那就只能等待我們去宰割了。”

無線電子書    唐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