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

無線電子書    唐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二十三章我不是楊易  張邁這次派出來的使者是馬小春。

  馬小春文化水平雖然不高,可是有李臏這樣一個姐夫,文武各門便都會上一點,箭不太準也射得,字不太漂亮也寫得,這一年多來他苦練了幾樣本事,其中一項就是寫字,書法是談不上的,但卻練成了一門速記的本領,在張邁身邊聽到什么話都能迅速地記錄下來,張邁對他練成了這門有用的本事大加贊賞。

  這次他奉命來渠離,除帶來了兩道密令之外,還有另外一項任務,這項任務卻得與薛蘇丁一起完成。

  原來這段時間郭師庸與奚勝在烏壘城練兵,這次的練兵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因此便派了薛蘇丁來與薛復溝通要聽聽他的意見。馬小春本人對兵法不在行,所以就由薛復來轉述,再由馬小春來記錄。

  薛復心想:“這等探討,當面才能說得詳細,靠著轉述筆錄,終究有失簡略,若調我回龜茲或者烏壘一議也不費什么事情,但張龍驤卻不調我回去,嗯,是了,定是此間另有大事交給我辦所以我走不開。”

  又想:“練兵之事向來是郭老、奚勝兩人負責,如今問到了我,這里頭是否另有用意?”

  但對薛復的問題,卻是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回答。

  從薛蘇丁的描述中薛復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次烏壘軍訓的一萬五千名新兵,就兵源素質來說并不是很好。

  這一萬五千名新兵都是從龜茲降軍中挑選出來的,其中五千人薛復帶過,所以對這批士兵也有了解,當初薛復領到這五千人之后進行匆促整合,沒多久就領著他們上陣,所以主要是要確保他們的忠誠度,即打散其原有組織防止造反,利用連坐法防止逃跑,再有就是讓他們熟悉安西唐軍的軍營制度以及作息規律。當薛復帶領他們進攻渠離的時,那五千降軍就起到兩個作用――人數上的威嚇和戰斗中的炮灰。所以薛復接掌這批降軍之后只限于整編而未深入到訓練的層面。

  在那之后張邁將這批降軍調到了烏壘集訓,郭師庸和奚勝真正地訓練起這一萬五千人來才知道問題很多也很大。

  首先是體質方面,由于龜茲乃是西域相對富裕的國邦,所以與安西軍在新碎葉城、藏碑谷甚至怛羅斯招募到的士兵相比,龜茲的兵員生活環境更為優渥,士兵在吃苦耐勞方面便大大不如。如石拔等一批從藏碑谷招募的士兵一開始雖然大多營養不良,可在營養改善以后士兵的身體素質便有了很大的發展,而就郭師庸的判斷,龜茲招募來的這批兵員可以挖掘的身體潛力卻不大。

  其次是勇氣,龜茲雖位于天山南麓的四戰之地上,但多年來作為高昌的附屬國,東面未受侵擾,東南方向沙州曹家也無千里奔襲龜茲的野心,疏勒的統治者薩圖克以及其前任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八剌沙袞的斗爭上,就算對外擴張也是向于闐或者向河中,而未向龜茲方向攻略,所以數十年中這個國邦竟得以保持長久的和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龜茲人,不止無法與新碎葉城、藏碑谷遺民等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安西老軍相比,就是與長年累月處于戰爭威脅中的疏勒士兵相比也有所不如。

再次是斗志,在這個西域最肥沃的綠洲上,在這個崇尚佛教、擅長歌舞的國邦中,就連士兵也缺乏到戰場上獵取功名富貴的野心。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才是他們的追求,對歌舞曲藝的琢磨才是他們的享受,至于打仗,則是誠不得已的  薛復聽到這些情況后陷入了長長的沉思,想了許久,才對馬小春道:“請轉告大都護,就說我以為,這批士兵無法大用,即便有郭老與奚勝的訓練,將來也沒法作為主力隊伍,只能作為輔戰部隊,此其一。”

  馬小春沒有露出自己的任何判斷與評價,就低頭將他的話記錄好,薛復繼續道:“不過事情有弊即有利,這批人剽悍不夠,但也暴露出了龜茲地方的土著反抗意識薄弱,民性如羊,有利于我們對他們的統治,將來若再有遠征,調用這批人并不合適,但以之守衛本土,卻不怕會有后院起火之虞。”

  等馬小春寫完這兩點以后,薛復道:“這兩點就是我意見的大略了。待我回頭想一想,再作補充。”先讓馬順、烏力吉帶與薛蘇丁同來的校尉出去熟悉軍營,等帳內連同薛蘇丁在內只剩下三個人時,薛復才低聲道:“焉耆地方與龜茲相類,民性亦與龜茲相近,龜茲之人不善戰,焉耆之人亦然。如今焉耆城內雖有主客兩萬人馬,然請馬舍人轉告大都護,在毗伽未到之前,若焉耆有事,我手下三府將兵足以彈壓其全軍,若焉耆有隙,請許我未請命而襲取之。”

  馬小春一怔,薛蘇丁也是一凜,他可沒料到薛復竟然會從烏壘訓練的事情上聯想到焉耆的攻守。馬小春飛筆記錄好了薛復的意見后,這才拿出左邊口袋張邁的密令來宣讀道:“大都護張邁將令:著中郎將薛復全面負責焉耆方面戰局,見可行事,無須請令。”

  跟著摸出兩份密函來,說:“薛將軍,這是咱們打入焉耆城內的眼線,以后消息會先轉到這里,請你收好。”

  薛復啊了一聲,慌忙接令,馬小春挽了薛復的手,聲音低低地微笑道:“薛將軍,大都護可真是看重你啊,像這樣負責方面大事的令諭,除了郭洛將軍、楊易將軍之外,你就是第三人了。”

  馬小春走后,薛蘇丁若無其事地旁觀著,見薛復發了好久的呆才回過神來,打開那道密函來,眉毛間露出微微的驚詫來,跟著又點了點頭,似有贊嘆之意,薛蘇丁上前問道:“將軍,大都護那邊可是有命令示下?”

  薛復將兩份密函交給了他,薛蘇丁看了一遍,驚嘆道:“原來大都護明里撤退,暗中卻已經在焉耆埋伏了內線。”問薛復準備如何配合焉耆那邊的行動。

  薛復道:“薛都尉以為呢?”

  薛蘇丁道:“現在焉耆城內兩派爭斗,一邊是盧明德使計慫恿骨咄造反,另一邊是焉耆守將同羅要兼并骨咄,骨咄在暗,同羅在明,可是同羅是主骨咄是客,骨咄只要有一個不慎便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我認為不能太過依賴骨咄,因他一旦失敗,那大都護布了這么久的局就全部作廢,將來傳將出去,徒讓回紇人笑話。我以為現在就該準備兵馬了。同時派人秘密進城知會我們在焉耆的內線,讓他們約好時間接應我軍進去。焉耆城內缺乏能在近戰中抵御我軍的精銳,只要一得城門,大事便定!”

  薛復問他:“這是薛都尉的意見,還是張大都護的意見。”

  薛蘇丁道:“這當然是我的意見,我雖然從龜茲來,可來之前張大都護并未和我提起此事,我又怎么會知道他的意見呢。”

  薛復哦了一聲,閉上眼睛籌謀,過了許久,才道:“我們按兵不動,全軍上下依然保持平日作息,就等焉耆那邊的消息。”

  “按兵不動?”薛蘇丁道:“但萬一骨咄失敗了可怎么辦?”

  薛復道:“那我們也按兵不動。”

  薛蘇丁沉吟片刻,看看左右沒人,靠近了些道:“將軍,疏勒襲奪戰那一役發生時你還沒加入我軍,但加入我軍之后,想必也已有聽軍中將兵說起當時我軍決策與行動的詳情。”疏勒襲奪戰是安西唐軍起家以來最重要的戰爭之一,也是楊易展現其出色將才的一場大戲。

  薛復點了點頭,道:“此戰我身在局中,但過后也曾多方打聽,對當時的每一個細節都有了解。”

  “卻不知薛將軍如何評價楊易將軍當時的決斷?”

  “精彩之極!”盡管只有兩個人,但薛復仍然不吝惜對楊易的贊美:“當時我軍若有所躊躇,誤了進兵的時刻,哪怕只是遲了一個晚上,讓講經人瓦爾丹…”說到瓦爾丹時他竟然略無窒滯:“…先行統合了疏勒,那我軍再多數倍人馬只怕也難以攻下疏勒了。我安西唐軍之生死興衰實系于此役,而那一晚的形勢也真是驚險,軍中將兵提起此事常道小楊將軍乃是一名福將,運氣太好,唯有我卻深知他憑借的不是運氣,而是像野狼一樣的嗅覺,像蒼鷹一樣的敏銳,像蝙蝠一樣的預知力!此等能耐雖然非言語所能盡言,但豈能以‘運氣’二字蔽之!”

  薛蘇丁道:“今天焉耆的形勢,也與當時相似,城內成敗系于一線之間,若是楊易將軍在此,這番一定也會主動出擊,而不是坐等成果!”

  這兩句話隱隱然拿楊易的戰績來壓薛復了,作為副將說出這樣的話來卻得冒上一定的風險,薛復卻笑了起來:“我不是楊易,今日也不是當日,焉耆也不是疏勒。”語氣十分平淡,但決心卻不為所動。

  薛蘇丁看著薛復,猶豫著,終于道:“薛將軍,我身為你的副將,意見與你不同也得盡量勸諫你,日后無論結果為何,今日這場爭論,我卻一定會仔細跟大都護分說明白的。”

  薛復淡淡道:“不用以后,你現在就可擬文書稟報大都護,他也可以馬上派人來替代我,但我的決定是不會變的。”

  骨咄雖想造同羅的反,卻又有糧餉、監視以及時間太短三個擔憂,洛甫卻認為,以上三個問題都不是問題,最關鍵處仍然是情報。然而骨咄依舊擔心,既包括對毗伽的慣性畏懼,也包括懷疑張邁是否能夠信任。

  此后他每受一次屈辱,便會想著如何報復同羅,但想到此事的難處又會退縮,再想到毗伽抵達后自己可能將變得無立錐之地又起反意,但等進入到籌劃階段,又感覺這件事情很難成功。如此一進一退,反反復復。

  不過自從他與黃老同接觸了之后,第二日骨咄便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耳目變得靈通了許多,洛甫通過黃老同,不斷地得到了許多以前沒法到手的情報,甚至提前半日預知了同羅與仆拔的行止。

  對于黃老同有這樣的神通骨咄十分詫異,不久他就觀察到消息的來源似乎與焉耆的幾座大佛寺有關,除了情報之外,佛寺甚至還做了一些內應的工作,包括在其中一個方向的監視上明顯變得有些松了,這讓骨咄的一些手下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

  而安西軍那邊卻顯得異常淡定,似乎沒有要直接派兵的意思,又似乎要等骨咄的圖謀有了個結果才介入。

  對于安西軍的這種表現,骨咄有時候是松了一口氣,因為他也擔心張邁的兵馬一旦進城會過河拆橋,但有時候又很擔憂,擔憂自己動手了以后唐軍卻不來,那他骨咄豈非要獨力面對毗伽的高昌大軍?

  就這樣,骨咄不斷地遲疑著,直到這日高昌方面傳來消息:毗伽大汗將在七日之后抵達焉耆,要同羅準備好迎接事宜,骨咄這才又大吃一驚:“這么快!”

  洛甫對骨咄道:“可汗,事不宜遲!且再也拖不得了!這事我們已經開了個頭,就算現在退縮不做,但已經有了些蛛絲馬跡留下,同羅眼下雖未發現,難保將來不會有人將事情捅破,到那時我們在毗伽面前哪里分說得清楚?”

  骨咄道:“若依宰相應該如何?”

  洛甫道:“明天就動手!”

  骨咄驚道:“明天?這,太倉促了吧。”

  “這樣的事情,越是詳密越是猶豫,有時候反而更糟!”洛甫道:“我看不如就來個以亂打亂。咱們的準備雖然不足,但也叫同羅那邊沒有準備的時間。”

  骨咄道:“只是今日天色已晚,如果要連夜通知諸將只怕會引人懷疑。”

  “不通知了,連自己人也不通知了,就咱們兩人知道!”洛甫道:“明天直接動手!”

  骨咄更是錯愕:“連自己人都不通知?那怎么行?”

  “我覺得有可能行!”洛甫道:“同羅他不是一直都想吞并我們龜茲部族么?明天可汗你就去找他,說自己也考慮過這件事情了,也想通了,與其死死抓住部眾不放一起沒頂,不如放大家一條生路,同羅一聽定然大喜,定要催促可汗趕緊當眾宣布此事,可汗你卻顯出為難的樣子,一拖再拖,在最后時刻再答應他。”“

  “一拖再拖,但要是拖到毗伽回來,那可…”

  “不會的。”洛甫道:“這件事情,必須是毗伽到來之前,同羅才有功勞,若等毗伽到來之后我們才并入高昌的話,那同羅就沒功勞了。所以他一定會比我們還急,定要趕在毗伽到達之前料理完此事到時候好請功。”

  骨咄點頭道:“那倒也是。”

  洛甫繼續道:“等到同羅對此事若熱切起來,接下來的事情他就會幫忙推動了,他必然要安排可汗當面與軍民部族講清楚,在那個場合之下,他本人肯定要在場的,為了顯示高昌方面的誠意,他也不好派兵將我們的人重重圍困,才能造出一個比較寬松的氛圍來,那時候必定是我們的人多,他們的人少。”

  骨咄再次點了點頭:“宰相是想在這個場合埋下伏兵?”

  “不,不用伏兵。”洛甫道:“若用伏兵,就得預先安排,預先有了安排,就難免會留下些不自然的地方,說不定就會讓同羅察覺。其實咱們也不用安排什么陷阱,只要等他到了我們的部眾中間,可汗你卻找個機會,哭也罷,罵也罷,當眾拆穿同羅意圖吞并我們龜茲部眾的險惡用心,我趁機起哄,我龜茲舊部這些日子也受了不少委屈,聽了可汗的訴說必然傷心涕淚,且對同羅心生憎恨,我卻安排人將親同羅的將領看住,同時再對部眾加以慫恿,就鼓動族人上前毆打同羅――那時節甚至都不用刀劍,靠著拳打腳踢就抓住了他,跟著可汗你就對部眾說:‘如今已打了同羅,焉耆境內再難立足,不如咱們就舉族逃走吧。再不然,你們就綁了我,到毗伽大汗面前負荊請罪,一切罪過都推到我頭上,不必為了我一個人連累了全族。’這是以退為進,族人一定不依,我卻帶頭哭了起來,大叫:‘高昌人對我們不仁,也休怪我們對他們不義!與其逃走,不如反了,占了這焉耆城作為立足之地!’就此動手,趁機將騷亂擴大,占據兵營、城門,若占上風,就先將全城占領了,然后通知安西軍。如果不敵,那就負隅頑抗,一邊向安西求援。”

  骨咄神色凝重地聽著,一開始覺得洛甫說不用伏兵未免太過危險,但聽到后來卻覺得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可行度很高,這時他已經退無可退,就算冒險也得干一遭了!便一咬牙,道:“好吧!就干!成了就占領焉耆,做個緩沖之國,萬一不成,我也不愧為焉耆之主!將來到了地下,也不至于沒面目見我們回紇的祖先英靈!”

  因這事只是兩人商量,敲定了細節就行,不用再去安排手下,不知是否因為豁出去了,這天晚上,骨咄反而睡得異常的熟,自見黃老同以來的提心吊膽這天晚上竟然也消失了。

  龜茲,張邁收到了薛蘇丁的書信,里頭沒說薛復的決策,只有兩句話:“薛將軍堪托重任,蘇丁愿與共承大事,焉耆之任,吾與同責。”

無線電子書    唐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