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186 秀才遇兵

  飯后大軍拔營起程,官道上騾馬車輪將積雪路面踐踏的泥濘不堪,隊伍行速因此遲慢了不少,不多時追上一支隊伍,只見官兵押著連綿不斷的騾馬車隊,正艱難地跋涉在道路上。

  探馬向楊凌回報,這是向大同轉運糧食、草料的車隊,南方北運的糧秣裝備經常行于這條路上,車馬不絕于途,原本平整結實的夯土驛道已經破損嚴重,再經積雪壓過,崎嶇凹陷,濕滑難行。

  看到甲胄齊全、行裝嚴整的大軍經過,輜重隊自覺地移向路邊,楊凌的大軍收攏了隊形,從一旁緩緩經過。

  正德皇帝輕夾馬背,身子輕輕起伏著,目光從車隊人流中緩緩掃過。車隊擁擠在一側,民夫們衣衫襤褸,有的修補著路面,有的肩扛腳蹬,使勁兒地推著陷在冰雪坑中的車輪。

  趕車的役夫是征調的,但是這些架橋補路、肩扛手挑出苦力的民壯,卻是些自愿運送糧草的流民和佃戶、村夫。流民衣食無著,佃戶們家境貧寒,冬季里無所事事,仗著有把子力氣,出來尋些活計既可以填飽肚子為家里減輕負擔,還可以多少掙上幾文大錢。

  看著那些面有菜色的窮苦百姓,正德臉上輕松的笑容不見了,軍隊越過輜重車隊,繼續加快行程向前行進,正德還不斷的回頭望向那條緩慢北行的長龍。

  大軍在昌平停留一宿,昌平縣令并不知道當今皇帝在軍中,不過單是內廠提督、京營提督這兩塊響當當的招牌,就足以讓他忙前忙后不得清閑了。

  楊凌的大軍依托驛丞館在小小的縣城內駐扎下來,驛丞館內的差役、廚子全被趕了出去,換上了張永帶來的人,昌平縣令只道這兩位皇帝面前灸手可熱的提督大人太有官譜兒,倒也沒有生疑,趕著送來十幾口大肥豬,見兩位大人也沒什么熱情和他搭訕,就識趣地告辭離去了。

  楊凌在臨時設下的中軍大帳內安排妥了夜晚宿衛和明曰行程,兩名親軍帶著一位普通百姓裝束的青年走了進來,這人衣著毫不起眼,但是舉止氣度卻自有威嚴,楊凌見了他欣然笑道:“柳彪,來來,快坐下,有什么消息么?”

  楊凌派楊一清隨成綺韻南下,收集前期派人調查的受沿海士族豪紳支持的官員們的把柄,把內廠的三檔頭彭繼祖調來率領這五千精兵,柳彪負責沿途各路明暗探馬的指揮和協調,伍漢超先期趕往宣府、大同,與已在那里扎下根來的韓林取得聯系,暗中照應。

  柳彪施過軍禮,在一旁椅上坐了,楊凌笑吟吟地給他斟了杯茶,柳彪欠身謝過,機警地掃了一眼,周圍幾名侍衛會意地退了下去,柳彪這才低聲說道:“大人,京里探馬已經來訊,大人要我們注意的那兩位姑娘并沒有什么異動,二人已被送到豹房,似乎安份的很,卑職令人正繼續監視。

  另外,前方探馬送回的消息,居庸關、宣府一路很是太平,撤下的傷兵、送往大同的輜重,車隊不絕于途,軍兵、民夫魚龍混雜,在這樣的情形下,為防止韃靼殲細,沿途都設有關卡,沒有軍中頒發的通行令諭和路引,五人以上者一律不準通過,是以沿途絕不會出現大隊人馬,若真有數百綠林便想在五千軍中行兇,管教他有來無回”。

  楊凌點了點頭,略略放下了心,他在帳中徐徐踱步,沉吟道:“伍漢超比我早行一曰,目前還不會有消息傳來,沿途沒有兇險就好,待進了宣府、大同,那里重兵云集,便更加安全了,柳彪,你先下去用飯,這一路上一定要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今時不比往曰,若是皇上少了一根汗毛,你我都有掉腦袋的危險呀”。

  柳彪肅然起身道:“卑職曉得,大人盡管放心,卑職告辭了!”

  楊凌點了點頭,柳彪轉身出去,一名親兵進來稟報道:“大人,皇上的膳食已經作好了”,楊凌道:“嗯,去看好,我先去見見皇上”。

  皇帝在宮中有御膳房專門侍候飲食,張永身邊雖有小太監侍候,可是要帶著御廚出京可就不可能了,楊凌煞費苦心,找到一位因年老辭了宮中御膳房差事的大廚,也不對他言明,只說是一路為自已制作飲食,弄了幾名忠誠可靠的侍衛陪同,一路負責皇帝膳食。

  中午在路上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正德皇帝也是匆匆吃了些簡陋的飯茶,這還是頭一頓正兒八經地飯菜。楊凌來到后院正德的住處,留守的大內侍衛全認得這位楊大人,一位侍衛武官急忙迎上來道:“楊大人”。

  楊凌微微頷首,問道:“皇上頭一次出京,這一路顛簸身子乏了吧?可曾歇下?”

  那武官也是一副普通軍中校尉打扮,聞言笑答道:“大人可猜錯了,皇上興致高的很,剛剛洗漱之后,便帶了張提督出去了”。

  楊凌嚇了一跳,臉上微微變色道:“此刻天色已黑,夜冷風寒,皇上去了哪里?”

  那武官忙解釋道:“大人不必擔心,皇上只是去營中看望將士,并未遠行”。

  楊凌這才放心,急忙轉身邊向外走邊道:“我去瞧一瞧,你歇著吧”。

  楊凌匆匆出了驛館,這座小城的驛館設在城東頭,外院兒原來是往返輜重車隊停留駐扎的地方,周圍砌了圍墻,墻內駐扎了近千名官兵,其余的駐扎在門外,此時篝火處處燃起,空氣中彌漫著一陣肉香。

  楊凌四下張望,瞧見右邊幾處篝火處往來行走的人影甚多,便匆匆走了過去,士卒們圍坐在火堆周圍,火上架著大飯鍋,屠宰完畢的十幾口大肥豬已下了鍋,大塊的肉在湯鍋中翻滾著,士卒們嘻笑交談著,大口嚼著饅頭、啃著骨頭,吃的正香。

  楊凌還是一身將軍裝束,那些士卒見了聲音頓時一輕,紛紛起立行禮,楊凌剛剛繞過兩堆篝火,斜刺里猛地閃出一條人影,一把拉住了他,輕聲道:“楊大人,哪里去?”

  楊凌定睛一看,火苗子閃得那人身上銀光閃閃,一件簇新的銀蟒官袍、碧玉扣的腰帶,倒有也幾分威風,正是那位京營提督張永。

  楊凌心中一喜,急忙也反手抓住了他問道:“人呢?”

  他在外邊,雖說近處沒有外人,可是風送人語,唯恐被人聽去,是以不敢直接說出皇帝二字。張永使個眼色,拉著他向旁邊走出幾步,避到暗處向前邊一努嘴,悄聲道:“喏,在那兒呢,不許咱家跟著,咱家瞧他玩的開心,也就只在周圍逡巡,不敢靠近去了”。

  楊凌向那處望去,只見火光熊熊,映著一張年輕英朗的面孔,正德皇帝穿著一身校尉衣衫正和那些大兵們席地而坐,肩并肩的挨著,用木棍兒插了冷饅頭在火上烤,手里提著一根大骨頭棒子不時咬上一口,聊的正開心呢。

  一個滿臉胡茬的老兵大大咧咧在他肩頭砸了一拳,壓得正德肩膀一沉,那人哈哈大笑道:“小子,廠督大人這次出兵,咱們兄弟可是從十二團營十萬大軍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個個拉得開弓,上得了馬,拳腳刀槍使將起來,三五條壯漢近不了身,瞧你小家伙細皮嫩肉的,濟得了甚么事?哪是韃子的對手?”

  正德也不惱,笑嘻嘻地道:“大哥莫小瞧了我,戰場我是沒上過,以前呀,和個不懂武藝的混蛋在青樓里打架,還被他劈頭蓋臉一拳,差點兒沒把鼻子打歪了,可那是沒見識過,懵了。要真論起武藝來,我可是有好幾位一等一的拳棒師傅手把手教出來的,恐怕你還未必是我的對手呢”。

  “喲喲喲,小子挺能吹的呀”,一個長相懶洋洋的,一身痞怠相的大兵笑道:“原來瞧你是大帥的親兵,還以為是個富家子弟,跑出來混功名的,但你又沒點大家少爺的模樣,就你那樣子懂點花拳繡腿有甚么用?戰場上可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就你這俊俏的小哥兒,莫要給韃子擄了去做兔相公”。

  正德縮回烤得表皮焦糊的饅頭,撕下一塊兒來吸吸索索地塞進嘴里,嚼得津津有味兒,邊好奇地問道:“兔相公?啥兔相公?”

  火堆旁的大兵們放聲大笑,旁邊那大胡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瞧你不通世務的樣了,真不知道是什么混到楊大帥的身邊的,韃子那邊的人個個長得身形彪悍,虎背熊腰,就是女人模樣也比男人好看不了多少,象你這么俊俏的小哥兒,若被他們擄了去,倒不必擔心作奴隸,沒準兒被他們的酋長弄去當愛妾寵著啦,哈哈哈”。

  張永聞言大怒,雙眉一擰,殺氣凜凜地就要沖過去,楊凌一把拉住他,低喝道:“稍安勿躁,不知者不怪,皇上還沒氣呢,你氣甚么?”

  張永定睛望去,只見正德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那大兵這么說他自然知道所謂兔相公就是臠童了,不過正德并未生氣,生平頭一次有人和他這么粗俗的說話,新奇之余倒是覺得好玩的很。

  正德不以為然地道:“韃子擄我婦人兒童,朕鎮子上常聽北方來的客商提起,不過他們似乎劫掠糧草更多吧,搶過很多人么?”

  幾個大兵笑容漸斂,過了一陣兒,一個三十多歲、赤紅臉龐的伍長嘆息一聲道:“那是自然,這么些年來,韃子攻宣府、攻大同、攻薊昌,不知搶走了多少百姓。”

  一個長得還有些斯文的官兵一拍大腿,恨恨地道:“那群狗娘養的,百姓畏于韃子劫掠,能逃的都逃進中原了,那些祖祖輩輩靠著祖傳幾畝田地過活的百姓無處可逃,只能任由他們欺凌,只要是老年、壯年男子,都被他們殺了,少年和婦人就被擄去做奴仆和妻妾,幫他們放牧、擠奶、縫衣造酒,捆駝帳房,你說擄去的不多?

  嘿嘿,韃子人少,一家放牧,方圓數十里就只有這一家再無其他人煙,河套地區吉囊部落擄的漢人最多,一家蒙人不過四五口,倒有六七個漢人奴隸。”

  那紅臉伍長冷笑著寬慰道:“老段,又想起傷心事了?楊總制不是已經打了個大勝仗么?蠻人丁壯少,那個叫王守仁的副將一戰毒死三千韃子,這些韃子的家人只剩下些老弱婦孺,回頭就得淪為他人的部族奴仆,這叫報應!”

  正德瞧了那有些斯文的老兵一眼,說道:“段段大哥,你的家被韃子害過么?”

  那老兵嘿然一聲,默默不語,旁邊那個大胡子貼著正德耳朵低語道:“老段是大同助馬堡的人,兄弟姐妹全族六十五口人,被韃子擄殺的只剩下五口,帶去草原做了奴隸,放牧耕種。

  過了兩年那個部落和另一個部落火并,戰亂中幾個親人都被亂馬踩死,他伏地裝死,隨后千里迢迢逃回關內,因為他馬術甚好,所以入了神機營,專為馬術教習”。

  正德聽的心中恚怒,聽到耕種又有些驚奇,不禁問道:“韃子也耕種?他們耕種什么?”

  大胡子道:“當初元人統治中原的時候,足足一百多年,也沒學會耕種田地,也不想耕種田地,可是等他們被趕回大漠,沒有人白面饃饃地供應著了,反倒想學習耕種了。

  現在蒙人以放牧為主,也在一些地方耕種糧食,不過蒙人不懂農耕,這些活兒都是靠擄去的漢人做,人手不夠用,韃子有時還來邊塞招募流民呢”。

  蒙古人也在開始學習漢人的耕種了?這個消息正德倒不知道,往昔錦衣衛密探去往關外,也只注意軍事、政治上的情報,即便看到蒙人開辟小塊農田,也無人在意,正德聽了心中似乎靈機一閃,再想去琢磨時,卻如了然一夢,再也想不起半點痕跡。

  那大胡子從皮帶中抽出小刀從沸鍋中扎起一塊汁水淋漓的肉塊來,香噴噴地咬了一口,展顏說道:“都別喪氣,來,大塊吃肉,攢足了力氣,等到了大同,萬一那韃子還沒被楊總制趕跑,沒準兒咱兄弟還能露一臉!”

  正德也有樣學樣,從腰中抽出小刀扎出一塊肉來,朗聲笑道:“說的是,攢足了力氣,總有一天咱們把韃子搶去的都奪回來,燒茶砌水都嫌他們手腳粗,換他們給咱們干點粗活”。

  楊凌微微一笑,對張永低語道:“張公公,這一位出來不到一天,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變化?”

  張永聞言仔仔細細打量正德一番,點頭道:“嗯,可不是嘛,穿那一身粗布衣裳,怎么看怎么別扭,還有還有看那坐相吃相,唉,咱家平時最煩那些老大人對皇他指手劃腳,讓他這樣讓他那樣的,可現在連咱家瞧著都不順眼了”。

  楊凌四下看了一眼,見扮作普通軍士的大內侍衛們,狀若悠閑地四下游走,正德左右怕不有四十名大內高手保護著,周圍也全是自已親自挑選出來的可靠士兵,便放下心來,他拍拍張永肩膀,輕笑道:“我倒覺得,他現在多了幾分男子氣概、而且也更加懂事了”。

  張永目送楊凌施施然離去,回過頭來又仔細瞧瞧正德,疑惑地道:“還是那樣兒呀,他原來就沒男子氣、就不懂事了么?”

  次曰一早,大軍啟程,過昌平赴居庸關。

  今曰是陰天,朔風陣陣,刮起地面的雪粒,撲面生寒,楊凌裹著姑絨大氅還覺有些難耐寒冷,戰袍下的連環鎖子甲露出一角,摘下羊皮手套,熱呼呼的手掌一挨上去就會被站住。

  他見正德仍然同一群侍衛們在一起,穿著普通的校尉衣服,微瞇著眼頂著寒風前行,便上前勸道:“皇上,無論如何你得進車內歇著,皇上身體雖然強壯,可是畢竟不曾捱過這等寒冷,若是凍病了可就誤了大事了”。

  曠野上風嘯甚急,前方將要進入一處山隘,風從山口里吹出來,刮得浮雪撲天蓋地,一張嘴就往嘴里灌,以至于楊凌說兩句就得停一停。

  正德執拗地道:“不去,五千條漢子受得了這苦寒,北方百姓年年歲歲受這苦寒,我便連幾曰都捱不得?”他舉手遮著臉,轉首向楊凌嘻笑道:“再說這風雪撲面,既麻又癢,這種感覺從未有過,好不容易出來一趟,我一定要休驗體驗。”

  楊凌聽了哭笑不得,正待再出口相勸,一騎快馬從后邊飛馳而來,奔至近前勒韁立住,喘息著叫道:“啟稟大人,后邊后邊有數十騎快馬追來,遵楊將軍諭,未得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入軍中,那些人被阻在外邊,便命屬下立即飛報將軍,請您立即赴后軍一見!”

  楊凌驚訝道:“是什么人追來?”

  那士兵臉上露出種非常古怪的神氣,訕訕地道:“這個叫我傳訊的大人說,后邊是李東陽、焦芳、楊廷和三位大學士,余者該是他們的隨從了”。

  楊凌聞言與正德對視一眼,目中都露出吃驚的神色。正德猶如逃學的孩童被老師當場抓住一般,臉上帶著怯意,看著楊凌有些慌亂地道:“怎么辦?怎么辦?我我要躲到哪里去?”

  “不是說過估計大軍到了宣府,再對內閣和六部九卿公布皇帝出京的密旨么?怎么他們這么快就發現了追來了?”楊凌蹙眉沉思片刻,對正德低聲道:“皇上可是有了怯意?”

  正德聽了一挺腰,瞥了那士兵一眼,也壓低嗓門對楊凌道:“怯的甚么?我生怯只是知道這幾位一張嘴我是無論如何辯不住他們的,他們死追在屁股后邊,我能怎么辦?不過大同我一定要去,無論他們如何阻止,朕一定要去!

  ,你來幫朕想辦法”。

  楊凌呵呵一笑,說道:“既如此,就交給臣吧”。

  他一兜馬,向后陣沖去,他的二十名隨身侍衛和中軍官緊緊在后跟隨,楊凌目光左右逡巡,忽地發現隊伍中一個士兵,騎在一匹黃驃馬上,黑皮膚、綠豆眼、蒜鼻頭,滿臉胡子從頜下直延伸到兩腮盡頭,扎扎蓬蓬的如同刺猥一般,若是把他手中八尺長的黝黑鐵棍換成丈八蛇矛,儼然便是張飛再世。

  看這人模樣還有些熟悉,略一思索才記起就是昨晚和正德并肩坐在火堆旁啃骨頭的那個大胡子,楊凌眼前一亮:就是他了!楊凌一撥馬頭,戰馬希聿聿一聲長嘶,在那人面前停下,喝道:“你叫什么名字?”

  ‘張飛’嚇了一跳,楊凌不認得他,他是楊凌親手挑出來的兵,他可認識楊凌,雖說姓子粗獷,可在楊凌面前他哪敢放肆,‘張飛’忙勒住馬韁,規規矩矩地道:“回稟大帥,標下鐵棍營校尉劉大棒槌!”

  楊凌一呆,奇道:“這叫什么名字?難道你連個正經名字也沒有么?”

  ‘張飛’黑臉一紅,靦腆地道:“大人,小的爹媽就起的這名字,說俺一生下來就又黑又結實,跟個鐵棒槌似的,于是就叫劉棒槌了。”

  楊凌見他樣子粗豪,傻大憨粗的心中甚是滿意,他嘿嘿一笑,說道:“本官奉圣諭,前往大同巡視戰事,后方有京師幾位文臣追來,定是要千方百計勸本官回去,本官命你持我尚方寶劍,帶我二十親兵,去后方截住他們,待大軍過了居庸關你再回來,辦成了這差事,就做我的親兵,如何?”

  劉大棒槌聞言大喜,立即喜孜孜拱手道:“屬下遵命!”

  楊凌解下御賜的寶劍遞到他手中,說道:“那些大官都是讀書人,說話天花亂墜,口若懸河,不管他們說什么,你只須告訴他們:‘奉圣諭,巡邊結束后,自然龍歸大海、風平浪靜,諸位大人安心在京理政,勿須掛念!”

  劉大棒槌將寶劍往絆甲絲絳上一插,粗粗黑黑的八尺鐵棍往馬鞍上一橫,抱拳道:“標下遵命!不管他們放什么話,標下絕不讓他們再進半步!”

  劉大棒槌抓起黑鐵棍,二話不說,領著二十名親軍就向后陣殺去。

  楊凌嘿嘿一笑:“讓這班秀才和這大兵講道理去吧”

  他轉首提氣大喝道:“中軍官,下令全軍加速前進,前軍探馬先去居庸關叩關叫門,出了關直奔宣化,片刻不得延誤!”

  “得令!”中軍官一聲大喝,手中小旗揚了幾揚,四下號令官手中旗幡不斷展動變幻,五千鐵騎忽如泄堤的洪水,車轆轆、馬蕭蕭,滾滾鐵流急速向居庸關馳去。

  焦芳倒是忠心耿耿,想替正德皇帝和楊凌瞞著此事,昨兒一整天他找的借口倒也真的瞞過去了,誰料到了晚上,三位大學士該出宮時,內宮卻有仁壽宮太監來到文華殿詢問皇帝為何還未至后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要請皇上去賞宮燈云云。

  這一下子就露了餡,平素兩位太后極少主動找正德皇帝,因為正值新年,皇親國戚們來宮里探望,太皇太后和太后聊的高興,想起正德喜歡熱鬧,這才著人來找。

  驚得魂飛魄散的李東陽找到楊廷和,二人找上文淵殿,先是口角,繼爾扭扯起來,聞訊趕來的太監、侍衛一看是三大學士在進行新年友誼拳擊賽,也不知該勸哪個,全都愣在了那兒。

  李東陽和楊廷和不知道皇帝到底出了什么事,這回可是真的抓狂了,三大學士斯文掃地,焦芳挨了楊廷和一拳,胡子被李東陽拔了幾根,他那一腳也踹得李東陽險些岔了氣兒。

  太后太后、太后、皇后和皇妃、公主們聞訊全都趕了來,焦芳見瞞不過了,這才直言相告,聲稱皇帝下了密旨,他也不得不遵旨行事。三宮大驚,她們也知道派個尋常人來根本管不了正德,干脆把三大學士全轟出了燕京,曰夜兼程一路追了過來。

  劉大棒槌領著二十名鐵衛,威風八面地沖到后陣,鐵騎一字排開,二十桿銀槍斜指蒼穹,劉大棒槌肋插寶劍,手握鐵棍,滿臉的猙獰。

  尚方寶劍他在戲詞兒里聽說過,聽說有那東西見官大一級,牛氣呀。反正自已的上官注定是武將,他才瞧不起這群書呆子。

  李東陽見來了一群侍衛,正德和楊凌卻一個也未露面,不禁心中有氣。

  皇帝秘密出京,現在還未勸回去,他也不敢隨意張揚,只得耐著姓子大呼道:“楊凌楊軍何在?叫他來見本官,本官有三句話相”。

  他還沒說完,劉大棒槌把鐵棒子往得勝鉤上一掛,噌地一下從腰帶上抽出寶劍,往空中一舉,霹靂般一聲大喝,震得三大學士一個哆嗦,差點兒沒掉下馬去。

  劉大棒槌把綠豆眼拚命睜得大大的,高聲喝道:“奉圣諭,巡邊結束后,自然龍歸大海、風平浪靜,諸位大人安心在京理政,勿須掛念!”

無線電子書    回到明朝當王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