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一章 射胡月(四)

無線電子書    名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直到下午時分,張煥才慢慢進城,唐軍在城中的燒殺搶掠已經漸止,并實行了戒嚴,大街上空空蕩蕩,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

  張煥沒有停留,直接進了王宮,王宮是用白色的巨石修砌,十分堅固,但此時王宮里一片狼籍,唐軍殺進城后,這里便首當其沖,不過從它華麗的壁飾和貴重的波斯地毯可以看出它曾經的富麗堂皇。

  “參見將軍!”賀婁無忌大步上前,向張煥躬身施一禮,“屬下按照將軍的囑咐,將所有人都事先抓捕。”

  他一揮手,士兵押著數十人上前,為首是名年老的貴婦,她身后跟著一名中年夫人,面目姣好,而在她們后面則全是年輕的男女,最大的二十余歲,而最小的僅七八歲。

  “老年婦人就是胡酋的老母,后面的婦人是他的可敦(王后),其他人皆是他的王子和公主。”

  “做得很不錯!”

  張煥拍了拍他的肩膀,贊許地笑道:“這次攻破回紇都城,我記你首功!”

  “多謝將軍!”賀婁無忌單膝跪倒行了個軍禮,他忽然又想起一事,連忙從懷里取出一信,瞥了一眼回紇可敦道:“屬下抓她之時,正看見她要燒這封信,屬下手快搶了下來。”

  “哦!”回紇王后急于燒毀的信會是什么?張煥不由興趣大增,他接過信,信皮已經燒糊一角,不過沒有損壞到里面的信箋,只見信皮上龍飛鳳舞寫著六個漢字‘登利可汗親啟’,張煥忽然覺得這字跡似乎有點眼熟,卻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他隨即取出信閱看起來,張煥的眼睛漸漸瞇成了一條縫,這封信竟是崔圓寫給登利可汗,要求共同設局將李系誘入西受降城,看到最后,他輕輕吐了一口氣,這封信的意義不亞于他奪取翰耳朵八里。

  “你看過這信嗎?”張煥警惕地望了一眼賀婁無忌。

  “沒、沒有!”賀婁無忌的眼光顯得有些慌亂。

  “沒看過最好,若看過了就要立刻忘掉它,否則它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

  說著,張煥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入懷中,貼身收好,他轉身走出了王宮,大聲令道:“去把所有抓住的回紇貴族給我統統帶來。”

  .........

  雨下了停,停了下,直到兩日后,一片燦爛的陽光才鋪灑在翰耳朵八里城上,天空仿佛藍寶石一般純凈,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中午時分,一輛又一輛的馬車載滿了回紇人的婦孺和老人開始被驅趕出城,她們抱著自己微薄的財產,小孩子的手里或許還抱著一只小羊,沒有年輕的男子,他們大多數都在前線打戰,而留下的年輕男人又幾乎被殺盡。

  十幾萬人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故土,被唐軍押著向南方而去,她們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過唐軍告訴她們,只要她們丈夫或兒子離開大唐的領土,她們也將獲得自由。

  在城外,近千輛牛車滿載著無數珠寶、黃金、絹匹,滿載著回紇帝國數十年積累的財富。

  而牛車兩旁則跟著數萬名漢人奴隸,他們有男子、也有婦女,甚至還有孩子,他們都是被回紇擄來的大唐百姓,婦女和孩子坐在馬車上,而男子則編成民團,負責看管錢物和回紇百姓。

  他們即將隨唐軍返回故土,每一個人的眼中都飽含著對自由的向往和對故鄉親人的期盼。

  在隊伍最前面,唐軍則重點看守著近千名回紇貴族,他們中間有登里可汗的親人,重要的大臣、摩尼教的高級教士,這些將是他張煥換取登里撤軍的籌碼。

  “點火!”

  張煥輕輕一揮手,唐軍則開始在城中四處點火,事先已涂滿了火油,黑煙迅速在城內各處冒起,其中最大的一股是王宮在燃燒,回紇貴族們呆呆地望著漸漸被熊熊大火吞沒的都城。

  牛車緩緩啟動,吃力地向遙遠的南方駛去.......

  .......

  六月初十,長安,大明宮宣政殿,關于冊立太子的辯論同樣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皇帝的寶座空著,張太后和崔皇后則身著朝服高坐在皇帝龍座的兩旁。

  這是一場將要決定大唐命運和走向的朝會,五品以上的職官和虛官都統統列席,甚至大唐許多退居幕后的元老也出席了,比如坐在左首第一個的,就是近八十歲的太師郭子儀。

  立儲君已成為共識,回紇人開出的價碼不是大唐能承受得起,如果不愿割地也可以,那就需要拿出八百萬匹絹,或者每年一百萬匹,分十年付清。

  先立儲君,再立新皇,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李系的重要性,從而壓低回紇人的價碼,更重要是可以避免一國之恥。

  在此之前,大唐的官場已經為此事暗中交鋒幾次,支持崔圓擁立李邈的有,同樣支持裴俊立李遙為太子也大有人在。

  矛盾越來越尖銳,前日太后欲進太廟問請先帝之意,卻被兵部尚書韋諤率領三百余名官員堵住去路,雙方從中午一直僵持到黃昏,太后才無奈返回太極宮。

  朝會開始了,張太后首先開了個頭,“各位愛卿,大家都是為了國事,希望今天的朝會客客氣氣商量,不要為一些無謂的爭執傷了同僚的和氣!”

  她掃了眾人一眼,提高聲調道:“下面哪位愛卿先說?”

  “老臣有話要說!”一直沉默而坐的太師郭子儀忍不住第一個站起來,這位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在叛亂即將結束之時,被當時的肅宗皇帝解除了兵權,賦閑回家,這一閑就是十五年,除了被李系封為太師便再沒有任何建樹,歲月催人老,轉眼他便過了古稀之年,但他一顆為國效力之心卻從未熄滅。他極力主張救回皇帝,還以回紇人顏色,但幾份折子進了內閣皆似石沉大海,而今天這個機會他決心要抓住了。

  “為什么不能派兵北去,將陛下解救回來?回紇人舉傾國之兵而來,三十萬大軍都集中一處,其腹地必然空虛,如果我們以隴右軍拖住他們,再用河北軍繞襲他們的都城,實施圍魏救趙之計,未必不能救回皇上,各位重臣與其在此商量后事,為何不主動出兵、搶得先機呢!”

  郭子儀聲音洪亮,擲地有聲的質問在大殿上回蕩。

  “說得好!”

  和郭子儀抱同樣想法的顏真卿也站了出來,他向張太后施一禮道:“太后,老臣以為郭老將軍所言極是,皇上是一國之君,豈能任由胡酋羞辱,既然胡酋能舉傾國之軍來,那我大唐為何不能舉傾國之軍去,他有三十萬胡兵,可我大唐卻有六十萬彪悍之軍,兩倍于敵,卻為何連提的勇氣都沒有,我大唐人的血性到哪里去了?”

  這時,皇后崔小芙也忍不住開口了,她低聲對張太后道:“母后,我也以為兩位老臣所言有理,為何不讓大家討論一番呢?”

  張太后迅速看了一眼崔圓的臉色,見他陰沉不語,便立刻低斥崔小芙道:“后宮不可干政,這是祖訓,我們不可忘了。”

  崔小芙輕輕冷哼一聲,便不再說話,什么后宮不可干政,她張良娣干政還少嗎?

  大殿里一片寂靜,兩個退居幕后的老臣攪亂了兩派各自的布局,此刻,誰也不肯先出頭,崔圓便給王昂施了一個眼色,王昂會意,他呵呵一笑走出朝班,“汾陽郡王、魯郡公,你們怎么知道朝中大臣不想救陛下于水火呢?”

  他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道:“非不想也,是不能也!回紇人舉三十萬傾國之軍圍困小小的西受降城,一人一塊石頭也能將它擊為齏粉,卻圍困了一個多月,遲遲不動手,這是為何?他們是要和我們討價錢,若他過早攻破城池,恐怕它就將一無所得,所以,我們才立儲,而不是直接立新君,只有這樣才能壓下胡酋的漫天要價,早日將皇上救回來,若真依了二位的意思,直接發兵去打,恐怕兵未動,皇上命已休矣!”

  “王尚書說得極是!”兵部侍郎張獻誠也站出來補充道:“適才郭老令公所言,派河北軍偷襲回紇都城,可是派多少呢?派少了無濟于事,可派多了胡酋焉能不知,三十萬大軍分出十萬來攔截,就會引發全面戰爭,更會危及陛下的生命,所以我贊成王尚書的建議,先立皇儲,后立新君,再和胡酋商談條件,這才是最穩妥的辦法,若陛下因為二位的魯莽出了什么事,誰又能承擔得起?”

  “哼!”郭子儀重重哼了一聲,他人雖然已近八十,但耳不聾、眼不花,崔圓給王昂使眼色時,他看得清清楚楚,人家對今天早朝早有定計,自己反對又有何用?郭子儀便不再說話,忿忿地坐了下來。

  但顏真卿卻不肯收場,他冷冷地對王昂道:“不知廉恥的一派胡言,當年安賊造反,我們顏氏兄弟在常山郡振臂一呼,數十萬老弱百姓群起響應,這是為國也!張巡以區區彈丸小縣,領數千餓殍之民抗擊十余萬賊軍,無一降者,這是為義也!而現在堂堂的上朝之君被圍困于絕地,天下千萬百姓渴盼朝廷派大將率十萬雄師驅逐胡虜,還大唐朗朗江山,但你們這些軍機重臣卻坐觀不動,高談闊論一月有余,任憑陛下受胡酋欺辱,試問你們將如何取信于天下?”

  說到此,顏真卿頭一昂,腰挺得筆直,厲聲道:“我顏真卿不才,愿散盡家財募三千義士,北去解救陛下,以死來報國!”

  說罷,他一拂袖,大步向殿外走去,大殿里一片寂靜,嗤笑者有、羞慚者有、敬佩者有,每個人都默默地想著自己的心事。

  就在顏真卿將要走到大殿門口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忽然在殿外響起,只見一名侍衛撲進來急聲報道,“稟報崔相國,稟報太后,代郡發來八百里急報,回紇大軍已經北撤,陛下無恙!”

  “什么!”崔圓霍地站起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僅僅是他,大殿里所有的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

  顏真卿一步上前抓住侍衛,大聲問道:“快說!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侍衛站起身,取出一卷快報高聲道:“是河東軍牙將張煥,率領三千騎兵深入胡地三千里,襲破翰耳朵八里城,俘虜數千回紇權貴,胡酋被逼迫而退兵。”

  “好!好!”顏真卿仰天大笑,淚水從他眼睛里肆無忌憚地流出,他緩緩回頭,一字一句地對群臣道:“你們看到沒有?我大唐英雄輩出!”

  .........

無線電子書    名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