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十七章 一千八不算貴

無線電子書    商道人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五年的長約!呵…看來樂云市政府好象是做了一個大虧本的買賣。”顧春來的話聽起來很像是在幸災樂禍,可是韓易卻從那中間品味出了一種嘆息的味道。

  韓易的語氣雖然稍嫌有些鋒芒,顧春來卻并不以怪,以顧春來的見識,自然知道韓易的信心來自哪里。

  從八十年代后期開始,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市場化的進一步放開,暖州市的私營經濟開始進入了繁榮發展期。但是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這種發展還一直是處于一種無監管的無序之中,因此才有了全國聞名的柳鎮電器打假事件,也就是這個事件驚醒了樂云人,讓他們開始關注產品質量來,再加上政府適當的引導,這才逐漸形成了規模,形成了以幾個大集團為主的高低壓電器產業鏈。

  但柳鎮空有全國低壓電器基地、中國電器之都的名號,空有十幾個全國知名品牌和省知名品牌,但是十年的那種“前店后廠”的生產經營模式好象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改善,又或者是說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如果有廠家到柳鎮來實地考察,就會驚奇地發現,在柳鎮,除了幾個全國知名的大集團有著自行新建的氣派的廠房辦公樓之外,更多的廠家選擇的也就是隨便找一塊空地,搭起鋼架,然后蓋上石棉瓦,里面隔開幾個空間,就算是廠房了;又或者是找一些大一些的民居,弄個幾間來把前后中間打通,改造一下,也就成了生產廠房了。

  如這般的廠房,通常可見的現象是,生產辦公都擠到了一起,原料成品也擠到了一起,可想而知,不但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還極易發生各類工傷事故和消防事故。

  而就是那些大集團的公司廠房,也是東一塊西一塊的亂建一通,相互之間毫無聯系。外地人如果來樂云,從柳鎮一路行來,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柳鎮的廠房都是沿著國道線而建,高低不同,樣式也各不相同,有仿古式,有中式,也有歐式的廠房。

  顧春來十幾年來全國各地到處跑,當然知道外面的境況,無論柳鎮的電器產業未來發展到底是如何,但是一個廠家想要做大,隨著產業鏈的進一步擴大,集約化的生產就是必經之路,手工坊式的經營方式只能是前期出現的情景,而發展到最后也只能是給那些大集團大廠家提供零配件。

  集約化的生產,需要的是一個集約化的生產基地和空間,形成規模化的集中產業鏈,以減少因產品周轉帶來的不便和損失,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而鹽林工業區正是朝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前行。

  如此對照,立信公司當然有底氣了。

  三千多畝地啊!光是想想就讓人感到心動,也不知立信公司當初怎么就有那么大的信心敢拿下?

  “小韓,如果可以的話,你能跟我透個底嗎?當初你們買地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想到了坳山頭這個伏筆?”過了一會,顧春來微笑著問道。

  韓易楞了一下,然后輕輕搖了搖頭。

  看著韓易的動作,顧春來倒是驚訝了,不禁感慨道:“真的不知道嗎?那你們可真是冒險了!”

  “呵呵,可不是!”韓易笑了一下,和顧春來初次認識,有些話當然不能說得太全了,只是含糊解釋道:“當初我們也是分析了情形,認定了工業區項目在樂云市大有可為,而且自從趙書記到樂云市任職以來,大力推進工業區開發項目,我們覺得政府的意圖和態度都比較積極,因此才下定了決心大手筆吃進土地。

  還有一點的就是,我們的決心也是建立在國家新下達的政策上,覺得房地產行業開始放開,國家鼓勵地產商業化合市場化,我們覺得商用土地和房產的增長必定會帶動工業用地的增長。呵呵,其實當時我們也考慮過最壞的打算是,就算工業區不立刻開工,也就是等上個一兩年,按照百分之十的年增長,一旦開工,百分之二十的增長是可以預計的,那土地捏在手里也只有賺不會虧。可沒想到的是,鹽林工業區在交通問題上竟然會遇到這么大的阻礙,差點就讓工業區開發計劃擱淺而變得遙遙無期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自救,也是運氣好,讓我們能夠發現坳山頭這塊出口,不用受人掣肘。當然了,這個是我們可以仗恃的東西,如果不能好好利用,也是太對不起自己了,因此我們才向市政府提出承包開發計劃,所幸,鹽林工業區因交通問題無人問津,我們得償所愿。說我們是奸商也好,是其他的什么也好,所謂商人,無非就是逐利,我覺得我們做得并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韓易一口氣說了這么一大段,也不曉得顧春來到底是否真正理解了他的話。

  “原來如此。”顧春來點點頭,“小林這次叫我過來,也是因為這鹽林工業區的事,鹽林工業區牽動著許多人的神經,因此叫我來給你參考一下,現在看來,小韓對此已經胸有成竹,怕是不用我老頭子多事嘍!”顧春來說著呵呵笑了起來。

  “哪里,我是剛入行,顧先生的經驗正是我所欠缺的,如果能夠指點小子幾句,也是我的幸運。”韓易連忙道。

  對于韓易謙遜的態度,顧春來很受用,輕輕地瞇起了眼睛,顧春來沉吟了一下,然后說道:“鹽林工業區你準備賣多少?”

  對于顧春來的直接,韓易一點也不驚訝,真人面前也不必說假話,畢竟人家也是一片好心,顧春來這樣的身家,有林曉這層關系在,如果說大老遠地跑來就是為了算計他這個無名小卒,那是打死韓易也不信。

  “一千八。”韓易輕輕吐出一個數字。

  前排坐著的林曉聽到這個數字,一下轉回頭來:“一千八!你的胃口可真不小啊!嗯,等等,我算算看,一千八…五十幢廠房,每幢算他六千平方,六八四十八,再乘以五十…啊…”林曉驚詫地瞪大了眼睛,“好家伙!五十幢廠房的利潤就要達到兩億四千萬,就是搶銀行也沒你來得這么快吧?”

  韓易想了一下又繼續說道:“當然了,這還是起步價,有些好地段的價格要稍高一些,另外隨著開發的進程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可能第二期就不止這個價格了。”

  “還不止?你到底想把第二期賣到多高啊?”

  “現在談第二期賣多少還是一句空話,首先要看一期的銷售情況,只有一期銷售勢頭良好,那么接著上第二期。另外,你說的一期利潤其實也沒有你說的這么多,我計劃當中,是要把那四千萬拿出用來打造高質量的生活硬件設施,考慮到鹽林工業區遠離市區,需要和公交公司聯系,開通便捷的公交路線,建造公交站臺,還有就是河道治理,沿河景觀改造,小型的休閑廣場,室外活動健身場所,圖書館等等,目前我考慮到的只有這么多,至于其他的一些沒考慮到的相關輔助設施,還要等到調查后再逐漸完善。”韓易淡笑著說道。

  顧春來感嘆了一聲:“四千萬全部用于改造生活設施,小韓是準備打造一個人性化的綜合性工業園區了,這樣的園區,我看賣一千八的價格并不貴啊!”

  “可能四千萬還不夠呢!呵呵,一千八的價格只是一個我的一廂情愿,事實究竟如何,畢竟還是要那些辦廠的大佬們說了算。”韓易笑了一下,說道,“要讓那些企業家們心甘情愿地掏錢,就要讓他們看到好的一面,有比較才會有競爭嘛!”

  “呵呵,這下可就大發了,沒說的,韓易,我全力支持你的想法。”林曉從前排別扭地轉過身來,拍了一下韓易的胳膊。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支持韓易賺錢的奸商想法呢,還是支持韓易打造理想化的工業區?

  “利益最大化…而且還要讓人掏錢掏得心甘情愿…呵呵,和小韓在一起,我倒是覺得我是有些落伍了!”顧春來思忖了一下,笑著說道。

  “顧先生說笑了,顧先生現在還是正當壯年,怎么能輕易言老呢,我們這些后輩還需要你們多多提攜呢!”韓易笑道。

  顧春來微微點了一下頭,沒有再說什么。

  車子停下,韓易出了車門一看,原來是到了樂云市最為知名的云天會所門口。

  云天會所是樂云市去年新開業的大型休閑會所,里面主要經營特色是以高品質浴場為主,另外還包括了推拿、腳底按摩、客房休息等等一些相關的服務項目,開業以來,生意一直紅火。

  “這里的老板是我的老朋友,去年開業的時候就一直讓我過來,可惜我整天東跑西跑的也沒個停當,今天也是湊巧,就順便過來轉轉,小韓和小林一起進去捧個場吧!”顧春來笑著說道。

  顧春來相邀,韓易和林曉哪有推辭的道理?

  大概是顧春來在來之前通過電話,三人剛進大堂,就看到一個頭頂微禿的中年男人笑容滿面地迎了上來,大聲說道:“顧會長,你可來了!”

  “這位就是云天會所的大股東大老板潘建軍潘老板。”顧春來伸手和潘建軍相握,一邊給韓易和林曉兩人介紹道。

  “在顧會長面前,我哪里敢稱老板啊,會長笑話我了。”潘建軍也是以會長稱呼顧春來,看來也應該是以前嶺南暖州商會的老相識了。

  潘建軍看了韓易和林曉一眼,問道:“這兩位是…”

  “呵呵,他們兩個啊,是我的世侄,這是林曉,邊上的叫韓易。”顧春來介紹道。

  “原來是林先生和韓先生,兩位一表人才,一看就不是非凡之輩。”潘建軍是生意人的嘴,屬于典型的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韓易和林曉是跟著顧春來一起過來,他當然不可小覷,就算是兩人長得再猥瑣,大概在他的嘴里也會被形容成玉樹臨風的形象吧。

無線電子書    商道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