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零三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

無線電子書    順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四百零三章喪家犬膠州營殺  看到營柵背后的登州軍陣列,沒有一名滿蒙的軍兵想著對方是在運動中,而且剛剛推開營柵,步兵陣線并不穩固,而自己的馬匹正是在奔跑的時候,搞不好可以把對方撞開。

  這些韃虜的軍兵下意識的撥轉馬頭,朝著另外的方向逃竄,這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他們因為恐懼已經是昏了頭。

  兩翼的騎兵陣線實際上頗為的單薄,穿著重甲的鐵騎兵雖然看著可怖,但失去了沖擊的速度,那威力也是失去了許多,至于膠州營的輕騎,未必有滿蒙八旗騎兵的戰力,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分析什么,每個人都是在恐懼之中,盲目的,瘋狂的,在這逐漸收緊的包圍之中狼奔豕突。

  兩翼的騎兵本來是輕騎兵在外圈,而鐵騎兵在內圈,此時也有了稍微的陣型變化,鐵騎兵到了圈外,而輕騎兵則是在內側。

  輕騎兵大部分都已經是下馬,掏出出了鋸短了槍管的火銃準備射擊,膠州營的騎兵訓練,獵騎兵和哨探和鐵騎兵都是騎馬技藝精熟的戰士,這些士兵在加入膠州營之前就已經是有了騎馬的經驗,還有一種,就是訓練極為刻苦和在馬背上的悟性特別高的,這些先天后天的騎兵都是留在了鐵騎兵之中。

  而其他的人,畢竟農民和半農民的軍戶子弟,特別是在山東這種地方,能有騎馬經驗的還是極少數,后天的訓練也未必會有多大的提高,再怎么訓練,也未必能比得上那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蠻族,還有那些實際上是職業士兵的家丁和親兵們。

  一名騎兵的耗費是幾名甚至是十幾名步卒地和,如果不能培養出來一支有足夠戰斗力的隊伍,那這樣的花費。對財政緊張的膠州營山東兵馬,可是一點的好處也沒有。

  膠州營索性是改變了自己的思路,除卻用作決定性機動打擊力量的鐵騎兵之外,膠州營的輕騎兵更像是一支騎馬地步兵,給他們配備火器和冷兵器,借用馬匹的機動能力,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在特定的位置布置下一支部隊。

  所以對這些輕騎兵的騎術要求不太高,但步兵應當掌握的戰斗技能。他們必須要更加的精熟,火銃兵和長矛兵所使用的武器,他們也要全部地掌握。

  在包圍圈兩側的膠州營輕騎兵,拿著火銃作出了步兵火銃隊列,他們的火銃鋸短了槍管,射程不遠,可在四面環繞的包圍圈之中,反倒是最適合的武器。畢竟在包圍圈地內部還有第一道陣線的七個營。射程較短但一樣可以殺人的武器好像是為了這個戰場預備的。

  這個戰場在廣闊地平原上,登州軍在南,騎兵在東西,老營七千人在陣中,一萬一千人在北。其余九千人開始慢慢的朝兩翼豫東。

  這個包圍圈在逐漸的縮小,火銃聲一直是在密集的響起,現在每名火銃兵都是在自由射擊,他們現在要做的是盡可能的瞄準。而不是毫無顧忌的打空,因為如此狹小的空間,流彈很容易傷害到自己地隊友。

  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騎兵隊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曾嘗試著去沖擊膠州營的陣線,但這種不成規模的沖鋒,都是在膠州營的步兵軍陣面前支離破碎,甚至是撞上去就回不來了。

  祿忽臺是正紅旗的佐領,他三十出頭就能做到這個位置。這是八旗里面的異數,他在二十歲地時候還是老林子里面地生女真,被搜山撿海抓人的八旗兵隊抓下了山,這才成為八旗兵馬中地一員。

  這樣的生女真勇悍異常,都是被滿八旗的親貴爭先恐后的收入自己的旗中,祿忽臺則是被禮親王代善相中,派到了自己的兒子岳托身邊擔任擺牙喇親兵,多爾袞率領大軍第四次進入關內的時候。岳托是作為副將一同跟隨前往。誰想到岳托卻在關內感染上了天花,病死在濟南。

  按說祿忽臺這些親衛因為自己的主子死了。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但兩紅旗的旗主,禮親王代善倒是在這件事上頗為的寬宏,或許是睹物思人,對他們這些跟隨著岳托的擺牙喇親兵反倒是寬宏異常,抬舉這祿忽臺做了正紅旗的佐領。

  這次進關在來得時候,關外的八旗親貴可沒有人能想到會是今天這樣的局面,都是拼命的把自己的親信朝著里面塞,這祿忽臺雖說是被抬舉了,可做事倒也比其他人強不少,被代善很看重,這次也是被派了進來。

  祿忽臺和明軍大戰小戰的打了不下二十次,自認為明白這些漢人軍隊到底是怎么打仗的,開始排列陣勢很是像樣,要是清軍這邊沖,那就是火炮和火銃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火器亂放一通,等沖到跟前的時候,火器都是打的沒有彈藥,身管紅熱不能使用,接下來就是直接沖進去,大砍大殺,那明軍多半是要崩潰的,到時候跟在后面砍人就是。

  若是明軍先沖,一般都是些家丁簇擁著幾個腦筋不清醒的明軍武將一起,雖然會給清軍的陣線造成些麻煩,可那人數實在是太少,根本撼動不了大局,把這些人殺掉,那就會帶來更大的崩潰。

  久而久之,祿忽臺心中養成了一種極強的自信,在這種自信下,往往戰斗力會有更超水平的發揮。

  和身邊的同伴們互相交流的時候也是如此,祿忽臺不止一次聽身邊和手下的人說,明軍是一年不如一年,當年老汗在的時候,和明軍野戰還很是吃力,到了現在,一到打仗就和攆羊一般,簡單的很。

  明軍里面火器不值一提,普通步卒不值一提,唯一能拿出手,算作戰力,也只有那些明軍軍將的家丁,這些家丁和那些軍將,人數又太少。何況這些所謂的“戰力”,也不過和八旗的甲丁差不多的能耐,能有什么用處。

  祿忽臺就是帶著這樣的高昂士氣和以往地印象來戰斗,然后在兩天之內,他的士氣和印象都是徹底的崩塌干凈。

  昨日的軍隊已經是詭異異常,按照以往和大明軍隊交戰的種種常理來看,無論如何不會有這樣的軍隊,何況若是有這樣的軍隊。為什么不在從前的戰斗中用上,那幾次入關,還有那幾次關外地大戰,為什么不把這支軍隊用上,白白遭受那么大的損失。

  看著前面好像是砍瓜切菜一般的收割生命,看著自己的同伴渾身顫抖,臉色慘白的模樣。祿忽臺的腦子漸漸的糊涂起來,只是盲目的跟著前隊東沖西突。耳邊不斷地有滿蒙士卒的慘叫,馬匹的慘嘶,還有慌張的哭喊。

  祿忽臺那些沒有消退的野性,漸漸地從心中浮現出來,理智慢慢的喪失。不知道為什么,正紅旗的佐領祿忽臺竟然覺得,面前這些明軍肯定不是人間的兵馬,搞不好就是薩滿們所說地那些在黑山老林的鬼怪。

  因為騎兵在包圍圈中到處的沖突亂跑。激起來的煙塵塵土,讓光線昏暗,這都是成了末日降臨的景象。

  種種神神鬼鬼的情緒浮上心頭,讓正紅旗佐領祿忽臺心中恐懼慌亂,不知所措,帶著他身后的幾百名旗丁兵馬到處的亂跑,根本沒有一點地目的,他后面那些驚慌失措。絕望之極的旗丁們,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將快要瘋了。

  在這種的精神狀態下,祿忽臺作出什么事情也不奇怪,這種無規律在陣中亂突亂撞的小隊,反倒是有一種詭異的運氣,居然整隊人都沒有什么太大的損傷,滿蒙八旗地各支隊伍在陣中亂突,被圍著他們地士兵用長矛攢刺。火銃亂打。不斷的有人墜馬身亡,可這祿忽臺率領地隊伍。居然繞過了老營的第二道陣線,沖向了李孟的帥旗所在。

  祿忽臺血紅的雙眼能看到對面的大旗和明軍陣列,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是膠州營的中樞所在,他實際上已經瘋了,歪打正著的碰見而已。

  幾乎沒有什么猶豫,祿忽臺舉起了手中的大刀,催動馬匹朝著前面的軍陣猛沖了過去。

  鎮東將軍、山東總兵李孟把自己手中的營全都派了出去,但現在他手中的部隊不多,也就是親兵營的三千人罷了。

  看見這幾百名韃子騎兵沖過來,親兵營的士兵們都是頗為的興奮,看著戰場上打的如此沸反盈天,熱鬧非常,而自己這邊卻只能是宿衛大帥,沒有什么戰斗的機會,這些親兵營的剽悍士兵們都是頗為的郁悶。

  眼下倒好,居然有人送上門來了,拿著火銃的士兵們都是跑到了前排來,迅速的做好了射擊前的準備。

  也有拿著長矛和斧槍的士兵按照拒馬的陣型,就在火銃兵之后列隊,對付騎兵的方式,步卒也就是這么幾種,就算是親兵營也不會玩出什么花樣來。

  祿忽臺和身后的正紅旗騎兵,他們的坐騎速度實際上已經快不起來了,馬匹不是機器,不可能總是能保持沖鋒的極限狀態。

  可在祿忽臺的感覺之中,自己在用前所未有的高速向前沖去,身后也是八旗的千軍萬馬,不管前面有什么,自己肯定都能夠徹底的沖開,沖垮,那之后,自己也會成為奉命大將軍阿巴泰那樣的人,或許還可以更高。

  “五列準備!”

親兵營的軍官用略帶興奮的語氣喊出了這個命令,每排四十人,一共五排的火銃兵們開始檢查自己的彈藥和火銃,在  火銃沒有打響第一槍的時候,火銃里面必須裝填著彈藥,所要準備的無非是例行的程序。

  “第一列~~~準備!!!”

  這命令下達,證明是要五排輪射,以親兵營士兵的高素質,三排或者四排就可以進行不間斷的輪射,五排的輪射,可以構成極為可怕的彈雨。

  祿忽臺揮舞著大刀,大吼著拍馬沖上來,實際上他的聲音嘶啞根本無法喊出聲來,他身后的騎兵卻發現這或許是個逃跑的機會,很好地空檔。腦筋聰明的,趁機是向著另外一邊跑去。

  可更多的人都是在這個戰場上完全的昏頭了,不知道現在領著他們的是個瘋子,都是同樣舉起武器跟在后面,他們或許以為自己正在創造奇跡。

  “開火!!”

  喊到這個口令的時候,親兵營的軍官已經沒有帶什么感情色彩了,第一列火銃打響,第二列、第三列…..。然后周而復始,五十步左右的時候,已經是重復到了第三排。

  祿忽臺高舉著大刀,沖進到了八十步左右地距離,這次他的好運氣并沒有庇佑他,胸口的部位被重重的一擊,祿忽臺這一刻的感覺特別的靈敏,甚至能感到子彈并沒有穿透自己的泡釘棉甲。而是極為湊巧的打在了一個鐵釘上。

  這并不是幸運,就好像是一個大錘重重地砸上,祿忽臺痛呼一聲,直接從馬上仰天了下來。

  等祿忽臺恢復清醒的意識,他身后的幾百名正紅旗旗丁都已經變成了尸體。他自己身上也是無一不疼,就算想要呼吸,在咽喉處好像都有血液要涌出,運氣或許是真的不錯。祿忽臺居然還活著。

  “沖上去,殺…”

  祿忽臺掙扎著從尸體堆里爬了出來,踉蹌著舉著大刀,他能看見對面那穿著閃亮盔甲的明將,正在和對面地人笑著說什么,這就是自己的目標,上去殺了他,祿忽臺剛剛上前兩步。猛然覺得自己的胸口一涼,這次的確是有什么東西穿透了他地甲胄,刺進了他的身體,并且是穿透了。

  這利刃的動作很迅速,刺殺之后,立刻是抽了出去,祿忽臺感覺自己渾身的力氣都順著那傷口飛速的流了出去,這一刻。昏昏沉沉的腦袋終于是清醒了些。莫名的他居然有一個念頭:總算死了。

  接著就是一片的黑暗…

  一名手持長矛地親兵營士兵,在軍官的命令下。出列,干凈利索的對那個站起來的韃子軍官完成了自己的刺殺動作,然后回到了隊列。

  率領著騎兵的登州軍參將趙能來到了李孟的本陣這邊,趙能的年紀比李孟要大,說起來還有當年在靈山那邊熬鹽地貧賤之交,可趙能對李孟地態度是這些軍將之中做的最恭敬地一個,不打一點的折扣。

  而且兩日的苦戰,對人的精神完全是一種可怕的折磨,趙能看見李孟,真是心中忐忑擔心全部都放在了一旁,只覺得感概萬分。

  此時親兵營正好整以暇的用火銃射擊突然沖過來的韃子騎兵隊,聽著這爆豆一樣的槍響,李孟坦然自若,趙能也是絲毫不動,完全沒有被這個影響。

  趙能眼眶有些潮濕,他也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也不能在下屬面前有這樣的真情流露,連忙用手擦了擦眼角,翻身下馬,快走幾步到了李孟的跟前,屈膝跪地,連聲的說道:

  “末將趙能,參見大帥,大帥威武,大帥萬勝!!”

  火銃的射擊已經是停了下來,李孟在馬上看著跪在那里的趙能,心中有些感慨,人的位置越高,恐怕就越是孤單,趙能當日間是自己兄長一般的角色,但到了今天,卻也只能做出這樣的姿態,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

  這也是逐漸向上的代價,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沒有什么好埋怨的,心中感慨,李孟臉上卻是掛著笑容,溫聲的說道:

  “這么多禮干什么,快些站起來說話,上馬上馬!”

  話是這么說,不過人卻不動,邊上的親兵統領王海從馬上跳下去,伸手把趙能攙扶起來,趙能實際上心中擔心,登州軍打的如此模樣,也不知道大帥不會怪罪下來,看見李孟這般和氣,心中才是放下心來。

  “趙大哥,這次要不是你率領兒郎們把韃子兵馬牽扯住,怕是還打不出如此干脆利索的殲滅戰,這一仗,你可是有大功啊!”

  那邊趙能施禮之后,也是翻身上馬,聽到李孟這么說,趙能是個實在人,立刻是臉漲的通紅。低下頭悶聲的說道:

  “大帥這么夸屬下,屬下慚愧之極,若是屬下指揮的好些,兒郎們也不至于死這么多。”

  說到這里,登州軍參將趙能好像是想起什么一樣,連忙的招呼身邊的一個人,開口對李孟說道:

  “大帥,我登州軍能有昨日地勝利。全靠此人中流砥柱,穩住了軍陣,并且是發動反擊,若不是他的舉動,局面怕是不可收拾了,大帥,末將該罰,可是此人應該重賞。還望大帥恩準!!”

  這時候,在外圍傳來了一聲凄厲的慘叫,接著親兵營周圍就是安靜了下來,不過在這里的幾位,根本沒有人去理睬這一切。

  在趙能的引薦下。一名英氣勃勃的年輕人站了出來,站在李孟馬前,左拳擊右胸,做了個戰場軍禮。開口大聲的稟報說道:

  “登州軍第五營第三把總王韜,參見大帥,大帥萬勝,大帥威武!!”

  “挽狂瀾于即倒,果然是烈火煉出真金來,若不是那危急的局面,本帥還真不知道屬下有這樣地英雄!“

  膠州營體系缺人材,缺各種各樣的人材。特別是缺適應這個體系的人材,有這樣的人出頭,自然是了不得的大好事,而且看這年輕人軍姿挺拔,英氣逼人,也是招人喜歡,這樣的人材,可是經過昨日的血戰檢驗。貨真價實的。

  李孟心中高興。當然也要多夸幾句,王韜聽到在自己心目中被當作軍神地大帥這般夸獎。真是興奮非常,臉漲的通紅,可這樣的局面下,又不能說什么,只得是腰板挺得更直,軍姿更加的標準。

  整個戰場上的方才連續不斷地火銃響聲都已經是停歇了下來,一時間變得有點安靜,但是瀕死的慘叫和廝殺的吶喊卻依舊是沒有停歇。

  到了現在,在這個包圍圈的四周,都已經是布置上了步兵營,陣線逐漸地縮小,如果再自由的開火,恐怕就傷及同伴了。

  火銃兵被撤進了內圈或者是外圍,并不代表殺戮已經停止,事實上這個階段的進攻更加的有效率,因為現在的武器是長矛和斧槍。

  各個營的長矛兵和斧槍兵跨過韃虜的尸體,不斷的把在其中亂沖亂突地韃虜騎兵刺下馬來,到現在,是實實在在圈住了,剩下的不過是收尾的行動了。

  這次的戰斗,韃子兵馬之中表現最差的卻是事先被認為最強的滿洲八旗,他們完全的失去了戰斗的意志,妄想用仆從軍作為炮灰前面沖,自己在后面掩殺,實際上這就是喪失了勇氣和沖鋒地意志,失去了這些地士兵,已經不能稱之為強兵了,何況,現在滿洲八旗的戰斗意志也已經被徹底地打垮。

  戰場上的火銃停歇,讓帥旗這邊的幾位軍將暫時轉移了注意力,李孟側耳聽了一會,他的視線被前面的十一個營遮蔽了,沒有什么人來稟報,第二道陣線緩慢的向前壓,他輕松的笑道:

  “此戰差不多已成定局,咱們膠州營大勝!!”

  盡管眾人已經判斷出來這個結果,可聽李孟開口說話,還是人人心中振奮,熱血沸騰,剛要說些恭賀打氣的話語,心情極好的李孟臉上卻出現了極為少見的促狹神色,打趣著和王韜說道:

  “王韜,你知不知道,咱們山東的軍功體系之中,你立這個功勞不小,可不是攻城拔寨,斬將奪旗,也不是訓練勤勉、技術出新,還真是沒有賞你的理由,你說怎么辦啊!?”

  一聽這話,大家卻都替王韜為難起來,山東上下,萬事都有規矩,特別是這軍功之賞,仔細想,王韜所為要是套在軍功賞罰條例之中,還真是沒有相應的規條。

  這可真是讓人難堪尷尬,如果這樣的大功不賞,雖說是合乎了規矩,但卻不合常理,這軍心士氣怎么辦,這英雄的形象怎么辦!?

  在眾人的眼中,李孟可不是個開玩笑的人,一下了這個結論,眾人可都是認真對待,對這樣的效果,心情很不錯的李孟更是高興,膠州營的軍功制度之中,的確沒有這種情況的賞罰,但制度是制度,對這樣的大功之臣,開個特例也是應該的。

  火銃聲漸漸的安靜下去,吶喊和廝殺的聲音占了上風,就這么一會聊天的功夫,吶喊和廝殺的聲音也是弱了下去,剩下的確是絕望的嘶喊和嚎叫。

  膠州營的部隊好像是一堵堵墻一樣滿蒙兵馬分割的支離破碎,但這個墻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組成這墻壁的長矛兵們手中的長矛不斷的伸縮,每個動作,就是在韃虜士兵的肉體上開了個血洞。

  現在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騎兵,在這么局促的空間之中馬匹已經無法進行太長距離的移動了,

  更談不上什么沖擊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韃虜的騎兵們甚至比不上步兵,行動遲緩,轉身不易。

  行動遲緩的這些韃虜騎兵們在密集的長矛攢刺下,大批大批的從馬上慘嚎著倒下,滿八旗的親貴軍將都是在內圈,已經有人看出來這個不對,開口大聲的喊道:

  “下馬,下馬,用馬擋在前面!!!”

  這算是在絕望的紛亂之中唯一有建設性的意見,還沒有被長矛刺殺到的滿蒙士兵們紛紛從馬背上翻下來,手中拿著刀劍拼命的拍打馬匹,讓馬匹朝著外圈跑去,這個理智的命令也算是讓八旗的士兵們冷靜了下來。

  “虜之步卒極精”這是明末有識之士的判斷,聚散離合均是有度迅速的滿洲八旗步卒,在野戰之中一向是明軍的噩夢,白刃相交,往往是一接觸即告崩潰。

  但也就是僅此而已了,在膠州營的長矛方陣面前,滿蒙八旗的最后掙扎也是無用,密集有序的長矛陣列面前,在長矛長度之內的敵人貨物,不管是人是馬,都是被毫不留情的刺殺,此時的變化無非是馬匹慘嘶著倒下之后,躲在他身后的韃虜士兵再步其后塵而已。

  也有幸運的韃子騎兵順著兩翼尚未合攏的空隙之中逃走,可外圍還有膠州營的騎兵和火銃兵在等著截殺這種漏網之魚。

  此時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膠州營的士兵是絕無憐憫之心,理直氣壯的進行對韃虜殘軍殺戮,他們是為了從萬歷年間開始就死在和女真戰斗中的文臣武將殺戮,他們是為了幾十萬死在和東虜女真戰斗中的明軍士兵殺戮,他們是為了幾百萬關外關外被女真蠻族屠殺的漢人平民進行殺戮。

  對于李孟來說,膠州營在這場戰斗的殺戮,是為了那個時空中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而殺,為了三百多年的黑暗落后而殺,為了鴉片戰爭和那之后將近百年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而殺。

  慢慢的,戰場上所有的聲音,不管是廝殺還是慘嚎都被膠州營士兵的吶喊所掩蓋,每一個長矛前刺的動作做出之后,都會大喊:

  “膠州營,殺!!!!”

無線電子書    順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