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章 從容行酒御萬眾(上)

  劈好的木柴在地炕中燃燒著。火生得很旺,讓帳篷里暖如春日。

  王舜臣盤腿坐在羊皮墊上,火堆旁,麾下的將校除了值守在外的幾人,其余的全在帳中。

  “馬廄怎么樣了。”王舜臣問著一名下屬。

  “戰馬都披了毯子,上風處也堆了柴草擋風。”

  “柴薪呢?還有哪家不足?”

  “夠用是夠用,不過總不會嫌少。過冬的柴禾,還是越多越好。”

  “跟黑汗人打過之后,有的是時間去打柴。防火的安排怎么做的?”

  “靠近寨墻的柴草堆都移到后面去了。”

  王舜臣將御敵的細節一件件的問過去,并不因為事情瑣碎而感到不耐。開戰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到時候就能輕松許多。

  之前曾有部將提議干脆放棄末蠻,退到擺音。

  擺音是盆地,四面環山,易守難攻,而且有草場、林木、溫泉,以及剛剛發掘出來的石炭礦,守在這里過冬,不用多久,黑汗軍自會退去。

  但王舜臣拒絕了這個提議。他雖然曾經考慮過退回擺音過冬,而且也的確做了準備,可黑汗既然出兵,他依照計劃撤回擺音,卻就是不折不扣的臨陣脫逃。

  西域雖初定,回鶻人心卻未定。臨敵退縮,他麾下的軍隊一哄而散的可能性很大。

  王舜臣能夠以微薄的兵力征服西域,靠的是一往直前、絕不退縮的勇氣,以及百戰皆捷的勝利。背后的大宋份量雖重,卻也比不上頂在腦門上的神臂弓更能說服人。

  如果大宋在西域已經扎根了十幾年、幾十年,王舜臣便能進退由心,想走就走,不虞軍心動蕩。但現在,他卻不能有絲毫的退縮。

  而且從末蠻是有路能夠直通擺音東側的龜茲的。

  正常從高昌至末蠻的道路,都是沿著焉耆、龜茲、擺音一條路過來。不過經過龜茲后,跳過擺音,也是能抵達末蠻,甚至可以說路程更短。只是因為沿途是長達數百里的荒漠,是在大漠邊緣行走。所以一般的大軍和商隊離開龜茲后,還是會選擇向北走,進入擺音這一山中盆地,再轉向西去,出山入末蠻。

  隊伍中的人馬越多,就越會選擇這一條山中路線,擺音線的豐茂水草,不是走在大漠邊緣能比。但這并不代表黑汗軍不能分出一支偏師,跳過擺音去攻打龜茲。如今龜茲剛剛歸順,群龍無首,根本抵抗不了黑汗軍的攻擊。到時候黑汗軍兩頭一堵,守在擺音谷地中的官軍,就是甕中之鱉了。

  王舜臣可不想成為后世的笑柄。而且從他本心中,更沒有還沒動手就撤退的想法。僅僅是人多一點而已,但他什么時候又怕過敵軍人多了?

  不過王舜臣也沒有輕視對手的想法。之前輕取黑汗北上的侵略軍,只要還是對方猝不及防。這一回再出兵,肯定已經做好了準備,所調動的兵馬,必然是能動用的極限。

  帶回黑汗人出兵消息的斥候沒有探查到對方的兵力,幾個高昌回鶻的貴胄估計黑汗國出兵的數量當在三四萬左右,博格達汗還要防著他西面的兄弟。而從疏勒到末蠻的這一路上的水草,能支持的兵力也很難超過五萬。

  詢問了準備的情況,將今天的任務布置下去。將校們紛紛散去,各自歸營。

  王舜臣就著火,喝了兩杯熱茶。就掀開帳簾,走了出去。

  眼前一片素白,山川平陸皆為積雪覆蓋,沒有銀裝素裹的嬌嬈,只有著森寒肅殺的冷峭。

  一頂頂營帳分布在雪白原野上。聚成了四座營盤。順著地形而蜿蜒的寨墻,將營盤包圍在內。

  四座營盤分據在末蠻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就倚靠著城墻修起。王舜臣的主帳就在末蠻城的南面。不過王舜臣讓守軍沿著城墻掘了壕溝,并用壕溝掘出的土,在內側筑起了一道羊馬墻。

  王舜臣麾下的萬余人馬,沒有躲在城墻之內的打算。城中存放的是糧草,以及用不上的馬匹,由五百漢軍看守。

  而大軍主力,都是以城墻為倚靠,在外圍準備了一圈防御工事。四座位于城外近處的營壘,配合城中守軍,這才是初步完善的城防體系。

  天氣雖然變冷得快,幸而地氣尚暖,掘地挖坑比起隆冬來要容易許多。王舜臣軍中不缺鐵鎬鐵锨,有了稱手的工具,幾天下來,一淺一深兩道壕溝,就出現在營壘的外圍。到了近兩天,氣溫降到了冰點,陰暗處冰雪不化,再想掘坑難度就大了許多。當然,這難度現在是在黑汗人那邊。

  王舜臣繞著城下的走了一圈。一名騎著駱駝的騎兵在營地門口停下,遠遠的看見王舜臣,便直奔了過來。隔著三丈便被王舜臣的親兵攔住。

  王舜臣走過去,那名騎兵單膝跪倒,稟報道:“鈐轄,前方游騎回報。昨夜黑汗的前鋒在南面一百四十里的胡桐林扎營!”

  王舜臣聞言精神一振。這黑汗人終于到了。

  “可曾打探得到有多少兵馬?”

  “一千二三,都是騎馬,有盔甲的占了大半。打著紅旗,只是旗號看不懂。”

  “能做前鋒,必是精銳。也不用看懂他們的旗幟。”

  見居中傳信的騎兵不能給出更多的信息,王舜臣揮手讓他退下,又招呼親兵過來:“去通知各營。賊軍前鋒昨夜在南面一百四十里胡桐林扎營。”

  親兵接令就要走,但領頭的親將卻停下腳,問道:“鈐轄,是招各家將軍過來議事?”

  “讓他們知道有這件事就行了,都安心做事,沒必要慌慌張張的。到晚上再照常過來說話。”

  毛毛糙糙,徒讓人小看了。王舜臣不覺得有必要那么緊張。

  前鋒到了南面一百四十里,去掉斥候報信的時間,大約兩天后,當能進抵城下。而黑汗人的斥候,快則今天晚上,慢則明日上午,就該過來了。

  這是黑汗人出兵的第十九天。其前鋒要抵達城下還要兩天,至于主力至少三天。

  對于黑汗人的行動速度,王舜臣嗤之以鼻。以正常的行軍來說這個速度不算慢,但眼下卻是攻敵,當然要以快為上。

  換作是他王舜臣的話,首先不會選擇在冬季將臨的時候進兵。又不是軍情緊急,冒著風寒出兵毫無必要。不過一旦確定出兵,必然會先選派輕兵攻襲,讓敵人不能安心修筑營壘,主力在后趕上,便能一舉破敵。

  這是王舜臣習慣的戰法。之前在攻打北庭后,以八百騎兵飛速馳援。等到擊敗了龜茲來援的大軍,又毫不耽擱的一路西進,趁回鶻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將龜茲、焉耆、末蠻這樣的重鎮全數攻克。攻敵如救火,遲疑片刻,敵人就能做好防備了,那時候,不知會有多少無謂的損失。

  王舜臣以己度人,本來還以為黑汗軍會走得更快一點。由于兩地距離的問題,王舜臣收到黑汗出兵的消息時,黑汗軍出兵已經七天了。當時王舜臣預計,留給他反應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十天,最少可能只有五天。

  也正是有這個原因在,他否定回撤擺音的決心才能下得這么快。人心不定,撤軍就不能快。但背后給人追著,萬一趕上來怎么辦?輸得不明不白,那才叫冤枉。

  但即便只有五天,用來準備御敵卻也足夠了。不用匆匆忙忙的撤軍,王舜臣除了調動部分人馬,并征發本地精壯來整頓營壘,更順理成章開始堅壁清野。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王舜臣動用了戰利品,搜羅光了當地回鶻人中的精壯和存糧,并安排一干婦孺退往后方。當發現黑汗人遲遲不至,他甚至還有余暇清除了末蠻一帶所有不信佛教的居民。

  在信仰上,王舜臣沒有歧視。信什么都好,只要聽話就行。只是要收復回鶻人心,沒有比攻擊他們的死敵更簡單易行的辦法了。

  要辨別信仰還是很容易的。由于兩教上百年仇殺的緣故,靠近邊境的末蠻一帶,反而找不到幾個大食教的信眾。散布在佛教的教眾中,就像是白羊中的黑羊那般顯眼。

  總數兩百多人,全都帶著僅夠十天的口糧,被驅趕著南下。

  “要是更多點就好了。”王舜臣事后對人說著。

  要是有個一萬兩萬,還能多消耗一些黑汗軍的口糧。可惜只有兩百多人,只能算打個招呼,順便催促黑汗人走得再快一點。

  等到做完這一切,又休整了兩天,黑汗人這才姍姍來遲。

  這樣的對手,王舜臣不是很看得上眼。但既然來了,準備多日的大戲也算是開場了。

  次日午后,外圍的斥候小隊開始受到攻擊。派出去巡視南方道路的游騎兵,與黑汗人的輕騎兵正面交鋒。

  隨著黑汗軍的主力不斷向北挺近,斥候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兩三天下來,傷亡甚重。斬獲了三十多枚首級,而沒能回來的探馬,也有十多個。這樣的交換比例,從攻打甘涼開始,就很少有過了。

  但敵軍的實力也探察的清楚了。擁有千里鏡的斥候,同樣的距離上,觀察精度要比正常的斥候出色得多。數日的武力偵查,確定了敵軍的數量。三萬到四萬之間。旗號不一,但其中精兵為數不少。據隨行的回鶻斥候所說,其中最精銳者名為古拉姆,皆是自幼從軍,隨黑汗可汗南征北戰。

  王舜臣不知他們與契丹騎兵比起來是強是弱,但既然多年上陣,又跟隨可汗征戰,總是有些能耐。

  嗚嗚的號角從騰空而起的飛船上響起,在晨光中,白色的平原為黑色所掩蓋,黑汗軍離開了前一日駐足的大營,向著末蠻城如洪水般涌來。

  大地仿佛在顫動,就連風中都帶著鐵蹄撼地的回響。

  王舜臣舉起御賜的長劍,“開營,迎擊!”。。。。。。

  一住《》神.馬.小.說.網地址/ml33371/

無線電子書    宰執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