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2章 特別優待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吳懿范的小聲解釋下,常浩南總算知道了對方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尤其農村或者小城市來的大學生,很多都是家里,甚至是十里八村范圍內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所以有些時候根本想不到提前準備好一些校園生活的必需品。

  前者正是盯上了這方面的商機。

  在新生報到的這一天,他直接從社團里找了幾十個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讓他們主動幫新生拎東西并一路送到宿舍區,權當是帶著認認路。

  一路上,這些學生就會以學長學姐的身份,傳授一些大學學習和生活的經驗。

  其中自然少不了潛移默化的廣告環節。

  不過,無論是京航大學學生的身份,還是他們傳授的經驗都確實是真的,再加上這功夫又沒有網購,人也相對淳樸,因此相當一部分新生和家長出于省事和信任,就會直接從這些學長學姐的手里購買他們沒帶的東西。

  而吳懿范自然就是背后的供貨商。

  運氣好的話,他在一天時間里就能賺到幾千塊,就連被雇過來當苦力的學生們也能賺個百十塊生活費。

  相當夸張。

  聽到這里,常浩南悟了。

  “老師您有急事找我?”常浩南一愣,心說自己這次除了研究生推免面試之外應該沒有其它事情才對。

  “我剛才正還想著讓你們嚴輔導員去找你來著。”

  這樣一來,最好的結果是外國人會比你設計發動機的人更早清楚發動機的性能。

  并且,就算暫時沒有產權,分房子這種事,確實還是有那么億點吸引力的。

  二人并沒有寒暄太長時間,隨著報到的學生和家長逐漸涌入學校,吳懿范和他找來的“銷售”們逐漸忙了起來,常浩南則拉著行李箱回了宿舍。

  96年新建的住宅就已經不再是那種筒子樓了,而是后來比較常見的單元樓,每個單元兩戶或者三戶,條件相比起來好了不少,但資源十分緊俏,像唐林天這種院長都未必能在第一批分到。

  燃氣渦輪研究院和他生前…不對,上輩子工作的29基地都在綿陽,但并非同一個單位,甚至不在同一個系統里面。

  常浩南看著公告欄上的通知,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感嘆。

  就在常浩南站在公告牌前面獨自感懷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不遠處傳來。

  如果別人再暗中使壞,在測試數據上給你動點手腳的話,那基本上永遠也別想把發動機搞明白了。

  除了以劉洪波教授為首的老面孔之外,還有院長唐林天,以及兩位院士!

  按照原來的計劃,換第四代發動機的殲20應該在2023年6月末擇機首飛,但常浩南沒等到那個時候就重生回來了。

  能擠出這么個地方來給單獨給他住,確實讓常浩南有點受寵若驚。

  高空臺可以在地面上模擬飛機整個飛行包線范圍內的各種飛行狀態,對發動機及其部件進行試驗。

  “教職工住宅?這…”

  從這個角度上說,劉振響可謂是華夏從渦扇6到渦扇10再到渦扇15所有航發項目的奠基人。

  “算不上什么急事,只是跟你說一下,準備換個住處。”

  這個眼光和執行力,確實一般人學不來。

  其中一位自然是杜義山。

  后世的日本就是這樣被美國坑的非常慘。

  回學校這種事情,常浩南當然是提前通知過對方的,但在絕大多數人都沒手機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具體位置只能靠碰運氣找。

  不過他的大徹大悟被杜義山看在眼里,還以為是在猶豫,于是繼續開口道:

  他很想說現在連推免面試都還沒開始,就直接按照博士生的待遇來辦事,會不會有一種欽點的意思?

  常浩南看了看身后不遠處的公告板。

  但在1996年,這個數字還是有點驚人的。

  可以理解為發動機領域的風洞。

  “誒,小常?”

  也是我國航空動力領域的第一位院士。

  “伱也不要有太大顧慮,本來咱們學校的博士就有標準更高的單間和雙人間可以住,考慮到你參與的項目太特殊,如果住在人來人往的博士生宿舍里面,很多時候可能不方便,學院那邊也會擔心。”

  “別想太多,只是相當于給你分個單人宿舍,產權是沒辦法給的,除非等你畢業之后留在學校任教,有了教職工身份,那在規定上就沒問題了。”

  這是打算趁著他本科還沒畢業,身價還不是很夸張的時候,提前先給些好處,未來想要留住他也更方便。

  杜義山笑呵呵地走下樓門口的臺階,示意常浩南跟上他:“這也是唐院長和我兩個人的意思,給你從學校新建好的教職工住宅樓里面特批一間出來。”

  “不過既然高空臺實驗一切順利,問題應該不大。”

  并且和早早隱退的杜義山不一樣,劉振響一直到21世紀20年代都還承擔一部分一線工作。

  小憩一會補充了一下這段時間一直都嚴重缺乏的睡眠之后,常浩南晃悠到了飛機樓附近。

  常浩南咂了咂嘴,心想也難怪對方在原來的時間線上能打拼出九位數體量的身家。

  面試本身是整個學院一起進行的,但最終的排名則是每個專業或者系分別來,而航空科學與工程作為整個京航最重要的學院,總共的面試人數大概有二十來個。

  “我草…”

  “好吧,那就謝謝老師和唐院長了。”

  但更驚人的是這次負責面試的評委人選。

  門口的公告欄上,已經張貼好了保研面試的時間和參加人選。

  而另一位,則是航空動力專家,燃氣渦輪研究院總工程師和第一總設計師劉振響。

  如果沒有自己的高空臺,那么發動機在裝機試飛之前就必須送到國外去測試。

  “就是不知道渦扇15的裝機首飛怎么樣了…”

  即便如此,劉振響的名字也絕對是如雷貫耳。

  這就像投資,同樣的錢放在天使輪跟b輪,能換到的股權自然是不一樣的。

  是剛好從樓里走出來的杜義山。

  算算時間的話,他應該是剛剛因為成功主持了Sb101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臺項目而被評為工程院院士,實現了自己“不搞出高空臺決不離開山溝”的誓言。

  擱在二十年以后,一個人數差不多的專業就能隨隨便便保研二十個。

  當然順便也是京航大學的教授。

  但轉念一想,在601所那邊都已經被常博常博地叫著了,再矯情這種細節似乎也沒啥必要。

  因為距離老生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時間,所以現在返校的就只有常浩南一個人。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