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10章 各顯神通

無線電子書    細說紅塵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北海郡海玉縣所在,也與往日一樣熱鬧繁華,而在海玉縣的那個大碼頭處,如今的船只比往年更多。

  尤其是也多了不少游船,甚至是一些大船還有著朝廷背景。

  畫龍寺在整個大邱都是有名的寺院,去年秋天更名為化龍寺之后,名聲更是快速傳向各方。

  縱然沒有易書元上輩子那么便利的信息傳播渠道,但志怪傳奇這類事情滿足百姓們樸素的娛樂追求和精神向往,傳播的速度從來都是不慢的。

  半年過去,到了如今,通過國內商賈和一些游人學子的傳播之下,化龍寺的山體畫龍徹底活過來化為真龍的事情已經傳開了。

  同時傳開的還有關于一樁冤魂討債的奇案,當然這其中也還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海玉縣海港碼頭可謂是比之前還要熱鬧許多,一來是開春之后氣溫上升海產捕撈也多了起來,二來自然是對于志怪傳說的好奇。

  海港日常多了許多能適應海況的游船,以供人們去近海查看,甚至是一觀撈起龍鱗之處。

  平日里頻繁在海玉縣碼頭裝卸貨物的商人也是精明,載貨出航一趟不如載人游覽一陣,畢竟載人只需白日出入夜歸,就近轉悠一圈。

  一趟錢比不上倒賣貨物,但天天如此利潤就可觀了,而且幾乎無本買賣,可不得趁著風頭多賺幾筆。

  當然,光靠故事是吸引不起生意的,主要還是有真材實料。

  什么是真材實料?

  說來也怪,這段時間以來,海上不但相對風平浪靜,而且往往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瑰麗景象,或者伴隨晚霞呈現霞光萬丈,或者迎著朝陽,好似水天光耀相接壤.

  這光輝或許與太陽有關卻也絕非尋常的朝霞晚霞,畢竟太陽東升西落,而此光主要在北海之上,方位是不重疊的。

  真正讓游人繁多的就是這個原因了,有人等待清晨水光燦爛,也有人會在傍晚去看晚霞瑰麗。

  當然了,也不只是大商戶和大船東懂得做生意,小漁戶也也懂得把握機會,甚至還能兼顧打魚。

  在舍長來才懷揣著激動和忐忑到達北海龍宮沒多久。

  同樣是下午的海玉縣碼頭處已經是游人如織,不過在碼頭集市靠內的位置,有一個說書先生正在說書,引得附近不少人圍在那聽。

  “話說那道長真就本事大,一聲大喝招符而出,竟然化為一條火龍沖向前去.”

  “那一刻,禁軍與侍衛只覺炙熱難擋,手中兵刃都好似成了烙鐵,紛紛駭得抱頭鼠竄,而道長已經帶著被冤魂附體之人到了那狗官跟前!”

  說書先生講到這,周圍人群頓時是一片叫好之聲。

  “好!”“好啊!”“弄死那個狗官!”

  “啪”

  撫尺一拍桌,人群頓時安靜下來,說書先生鏗鏘有力的聲音也蓋過了一些細碎議論。

  “好個狗官關新瑞,死到臨頭厲鬼討債還要狡辯,但蒼天有眼,前有義士捕頭冒死闡明罪惡,此刻又有高人在側,豈容他逍遙法外!”

  周圍的人聽得是義憤填膺與書共情,那說書先生也算是十分了得,講述起來聲情并茂,引得眾人喝彩。

  易書元也站在人群聽眾之中,待到書文到了高潮之處,聽眾無有不激動者!

乃是狗官被厲鬼索命,江湖惡徒死于亂箭之中,而似乎是受此影響,畫龍山龍吟聲起  這書到了此刻也便結束了,正是易書元所著的《龍鱗變》。

  而說書的先生,顯然是在別處聽過正版并將之抄錄學習,以此書文好討生活,更是在此刻討得滿堂彩。

  在這書文中發生過的地方,最近一陣子講《龍鱗變》的說書人可是不少,但是能講得這么好也不算多。

  此刻人人喝彩,易書元也是用折扇拍打手掌以表認可。

  說書人此刻用手帕擦著汗,再手持折扇遞向周圍人群。

  不過看到這一幕,剛剛聽書的許多人都散去了,但給錢的人也還是有的,這會還留著的多半是要給點錢的,幾個銅子幾個銅子地往扇子上面放。

  一人放錢,說書先生就會道一聲謝。

  到了一個牽著孩童手的男子面前,男子從懷中摸出幾個當五大錢放到折扇上,讓說書先生都覺得扇子微微一沉,帶著笑容對男子點頭致謝。

  “多謝多謝!”

  男子給完錢又將孩子抱起,卻聽孩童帶著天真地問了一句。

  “爹爹,書中說的那個義士捕頭是你么?”

  當初在做那件事之前,鐘行溫自覺很可能是九死一生,根本不敢完全告知家人,回來之后早已辭去捕頭帶著妻兒去鄉下過日子。

  最近《龍鱗變》的故事深入人心,也有鄉人在縣城聽過故事回去說,也傳到了鐘行溫耳中,今日帶著孩子進城趕集,倒是正巧陪碰上講這書的人。

  故事是真的故事,但說書人講的其實不是原版《龍鱗變》,至少不是易書元的原版。

  實際上易書元在這書中略有改動,比如海玉縣就是海濱一大縣,那縣令狗官則是以“關氏”或者“關大人”代稱。

  鐘行溫和薛元也沒有全名,全書以薛道長和鐘捕頭代稱。

  只不過顯然還是有不少有心人的,再加上當初京城那件事滿城百姓都議論,所以就有后來的一些說書先生把《龍鱗變》給“補正”了。

  也就有了今日的版本。

  聽到孩童的聲音,那說書先生心頭一驚,下意識看向面前抱著孩童的男子,卻見對方面容天庭飽滿棱角分明,平靜地眼神深處好似藏著風雨。

  好似旁邊也有人聽到了孩童的聲音,這才有本地居民看著鐘行溫驚呼出聲。

  “鐘捕頭?真的是您啊!”“哎哎,大家伙快看,這就是鐘捕頭啊!”

  “鐘捕頭,您怎么就辭官離開了啊?”“鐘捕頭,得有快半年沒見您了,您現在在哪啊,日子可好啊?”

  一聲聲問候傳來,本地百姓和來此的一些游人也紛紛聚集過來,甚至將說書先生擠到一旁。

  或許在鐘行溫當差的那些年,他在海玉縣百姓心中未必有多強存在感,但或許是最近聽多了《龍鱗變》,如今鐘捕頭這存在感忽然就強烈了起來。

  鐘行溫皺起眉頭,多少有些尷尬,只得向著人群拱手之后抱著孩子匆匆離去。

  那說書先生端著折扇看著那邊抱著孩子離去的漢子,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心中受到了一些沖擊。

  這還是他說書這么久以來,第一次遇上“書中人”呢。

  書中故事肯定有夸張的成分,但能如此精彩,至少也有幾分真吧?

  說書先生一時出神沒有端平折扇,扇子一傾斜,上頭的銅錢就紛紛欲要滑落,卻在此刻被一只手托住了扇子一端。

  等說書先生反應過來的時候,趕忙護住扇子的同時向著面前人致謝。

  “哦,多謝多謝!”

  只是當說書先生抬頭看清了面前人,又是不免呆住,這灰白長發平靜面容,讓說書人回憶起了那時初聞《龍鱗變》的那一刻。

  “您是.”

  “書說得不錯!”

  易書元點了點頭,往折扇上放了幾個當五銅錢,然后轉身飄然離去,說書人反應過來想去追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瞧不見對方身影了。

  距離太陽落山已經不遠了,碼頭上此刻也是繁忙起來,除了大船處,一艘艘漁船這會也都冒了出來,在小碼頭朝著岸上招呼客人。

  “哎哎哎,各位客官,上大船可是得要五十文錢,咱這船小但是可以指哪去哪,只要三十文錢!”

  “還有我這還有我這,我也只要三十文,咱船小但是絕對比大船寬敞啊——”

  “我還知道撈起龍鱗的地方在哪呢,可以帶各位客官去啊——”

  凡事總是有個性價比的,自然也有不少人選擇坐小漁船。

  之后更是海玉縣海港這一段時間的奇景,每逢傍晚是大小船只紛紛出海,而每到清晨日出之后,則往往是許多大船歸來,乘客紛紛下船。

  至于小船嘛,一般是看過落日之后的霞光就會回來,船小是不方便在海上過夜等晨光的。

  當然,也有一些好地方是小船才能去的,比如將一些客人送到一些特殊的小島上,在那里等晨光就很好,而且那種數千料的大船是不方便靠近那些沒有深水港的島嶼的。

  其實在海邊的岸上也不是不能看景,只是人們總是要求更多,出海看到的似乎會更加美麗,也更為獨特。

  易書元在外圍看著傍晚依舊熱鬧非凡的港口,即便此處他都能看到覺出一股股不同于凡人的氣數,其中也有不少妖氣,自然也少不了看顧的神光。

  易書元甚至還看到了一些個略顯熟悉的身影。

  在一處小碼頭邊,一灰衣一紅衣兩個女子回應了下邊一艘漁船船夫的攬客,付了六十文錢就上了船。

  “船家,快行船吧!”

  紅衣女子一說話,船上的漁民父子兩中的父親趕忙解釋。

  “客官稍待,咱這船還這么空,多等一些客人,近日很難打上來魚,我們就指著這生意討生活呢!”

  紅衣女子微微皺眉,但還是點了點頭。

  “好吧。”

  而兩位靚麗女子上了小船,頓時為漁船打了最好廣告,很快就有許多人紛至沓來,多得是儒士俊生和富貴公子。

  甚至讓漁民享受了一次加價的快感。

  不過這些人中,也有一些氣息特別的,讓兩女明白對方也不是凡人。

  化龍大典當然不是誰都有資格去龍宮的,有的在海中相對外圍的位置,而一些習慣陸地又不夠資格去龍宮的也會想辦法。

  比如一些位置特殊且水元靈氣匯聚的小島就是不錯的最初落腳點。

  而且因為龍族巡查北海,天神巡游天際,在這種大典召開前夕的日子里,尤其是外方匯聚的精怪妖修之屬也得小心謹慎。

  盡量不引起什么注意,比如凡人行舟載人去合適的島嶼就是不錯的選擇。

  這次的化龍大典還沒召開,但水元靈氣的活躍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誰都不想錯過,也算是各顯神通盡量接近龍宮所在了。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細說紅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