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章 趙泗的提議,遷六國舊貴入關中

無線電子書    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事實上,李斯并沒有急…

  他也犯不著和趙泗置氣,在這種問題上爭論。

  一切最終還是要取決于始皇帝的意思,李斯屹立至今,三公唯有李斯權利尚在,他并非不能容忍和他意見相左之人。

  最起碼,趙泗不管說什么,也影響不到李斯的地位和權勢。

  也影響不了大秦以法為本的事實。

  朝會結束,照例陪同始皇帝運動吃飯以后,始皇帝于案幾之前坐定,饒有興趣的看著趙泗開口道:“說說吧…”

  趙泗一愣,他還以為朝會之事已經完了,他確實準備了一肚子腹稿,眼下鹽價已降,老毛病再次發作,故而也就止于腹中。

  “陛下,臣…這淺薄之見…”

  “說!”

  始皇帝連頭都沒抬起來,只是聲音略微沉了一下。

  “陛下,臣要說的其實和朝會之言沒甚么區別。

  黔首小民,是沒有資產,沒有能力生產販賣私鹽的,他們購買私鹽,也不過是為了求生,這是人之常情。

  同樣,黔首小民,也無力曲解秦法,他們大多數目不識丁,如何歪曲秦律含義?何談抹黑大秦,抹黑陛下。

  關中自商君變法以后,或有不愿為隸臣妾出逃的小民,或有不堪徭役而淪為盜匪的黔首,可是從未聽說過有聚集成事禍亂一方的。”

  始皇帝點了點:“繼續說!”

  “商君變法之時,并非一路坦途,其中倍受阻撓,甚至商君自己也因此身死道消,可是其中阻撓,也大多來源于公族,來源于老氏族,而非來源于黔首。”

  “倘若把國家看成一顆大樹,以前的秦國就是枝丫扭曲,肆意生長的山間雜樹,商君變法,便是修剪枝葉,以強軀干。

  商君變法之前,就是干弱枝繁,商君變法以后,就是干強支弱。

  而大秦一統六國以后,之前被修剪掉的雜枝雜葉便也一股腦的再長了出來。

  眼下大秦推行秦律,普及秦法,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不外乎再次修剪枝葉,以使軀干強大。”

  始皇帝略顯詫異的看了一眼趙泗,倒是沒想到趙泗能夠以樹木比喻大秦,把變法比喻為修剪枝葉,而且還比喻的這么恰當。

  “依臣之見,眼下大秦,和商君變法前的大秦異曲同工,即干弱枝強,故而不管是推行秦律也好,施行政策也罷,皆有阻撓,甚至很多地區,已經刑不下地方…”

  始皇帝點了點頭,這個問題始皇帝自然意識的到,不然大秦就不會推行那么多政策。

  秦國推行那么多政策,做了那么多措施,說白了出發點就是為了加強中央掌控力,削弱地方勢力影響。

  “依你之見,該如何為之?”始皇帝饒有趣味的看著趙泗。

  “枝強而干弱,不外乎強干弱枝。”趙泗開口。

  “那又該如何強干弱枝?”始皇帝放下竹簡看向趙泗笑著問道。

  趙泗能夠看出來問題,很不錯,這是洞察能力的體現。

  如果按照趙泗的比喻,大秦目前的種種措施,都是為了解決枝繁而干弱,中央影響力不足,不足以掌控深入地方。

  “車同軌書同文這些暫且不提,眼下大秦已經在修剪枝葉。”趙泗開口。

  “臣別有他法…”趙泗認真開口。

  他很早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也想過解決辦法。

  然后,在那個常常被拿出來和始皇帝相提并論的男人身上找到了答案。

  “遷六國舊貴入關!”

  值得一提的是,實際上漢武帝和始皇帝面對的情況有異曲同工之妙。

  漢武帝曾經頒布過著名的《遷茂陵令》。

  凡是財富在300萬錢以上的巨富豪門,一律遷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推恩令,遷茂陵令,酬金奪爵,告緍,本質上都是為了中央集權統治。

  漢承秦制,秦開大一統先河,但諸夏的大一統漢朝同樣功不可沒。

  秦朝奠定基礎,漢朝根據秦朝的基礎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統治,才是諸夏得以大一統的根本原因,秦漢,應該一并而看待。

  二者不管是制度還是種種政令的基本行為邏輯,其實都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同理,始皇帝推行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度量衡,收天下之兵,以及頒布的新黔首挾兵令,清理六國王室直系血裔,本質上也是為了防止復辟,地方勢力做大。

  只是秦國的打擊對象針對的是六國王室。

  畢竟秦始皇覆滅天下的主要對手就是六國王室,而考慮到秦國的背景,秦國大量的能臣多來自于他國,商鞅也好,呂不韋也罷,蒙家,乃至于李信等等…

  更不用說這個時代文化人實在不夠,秦國需要依靠貴族治理地方,打破六國王室舊有的統治模型。

  而漢朝,六國王室已經被秦國徹底打碎。

  故而,漢朝面對的問題就是地方貴族王侯公爵勢力的做大。

  說白了,大秦還是沒有經驗,對于六國貴族的打擊并不夠。

  項家能夠老老實實的活著,影響地方勢力就是側面明證。

  現在大秦的問題也早就不是打擊六國王室那些失敗者,或者防止民生怨恨聚集為盜。

  “就像臣所說的,誰在服役,誰在納稅,誰在戍邊,誰又在歪曲秦法,擾亂地方,謀取私利?”趙泗笑了一下。

  “強干弱枝,弱的不該是黔首,黔首哪里算得上枝呢?黔首甚至連葉子都算不上…他們是雨,是水,是泥!”

  “發動律令,遷六國舊貴入關,奪其爵,取其財,戮其人,自然就干強枝弱,天下安定。”趙泗開口說道。

  始皇帝身形坐定…

  趙泗的出發點和其余人就不同了。

  其實說白還是時代不一樣,大秦恰好處于舊時代的落幕和新時代的開擴之時。

  就像對于大秦,你可以和戰國春秋混為一談。

  也可以秦漢相提并論。

  這是一個過渡時期,舊的尚未褪去,新的問題又一窩蜂的涌來。

  “人人皆言,戰國列國伐交頻頻,乃大爭之世,不然,臣以為,如今才是大爭之世。”

  “如今大秦,初統天下,看似是新朝,實則是老邁之國。”

  “眼下之爭,在于新舊之爭!”

  “以前歷代秦君的志向是一統天下,而陛下的志向則是千世萬世,以一系之。”

  “變則強!不變則亡!”

  “陛下,大秦的根基從來不是老公族,而是老秦人。大秦的敵人也從來不是六國,而是六國舊貴。

  秦滅六國,非僥幸也!

  六國也并非亡于此時,而亡于百年之前!

  大秦之患,也從不是六國王室復辟。而在于舊貴牟私而不謀國。

  大秦滅了六國一次,就能滅六國兩次三次十次百次。”

  “強干弱枝,遷貴發令…”始皇帝摩挲著胡子,若有所思。

  (冇了)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net

無線電子書    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