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47 #雪國到底在哪里#

無線電子書    我在東京當文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都在說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舊可以熱愛生活。

  但是。

  英雄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英雄主義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

  每個人能有的無非就是盼著明天可以好過一般罷了。

  人和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伸向河岸的地府。

  有些時候現實的落差會在一瞬間擊潰所有的人。

  這個時代,無數的人都在尋求一個庇護。

  他們渴求能夠體驗一次美好。

  但是并沒有人可以給到他們這種最單純的欲望。

  有人說,人其實就是那種沒有腳的鳥,它們一直飛一直飛,飛的累了就在風中睡覺。

  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但是這個時代的人又是幸運的,小院一樹給予了他們一次幻想的機會。

  真如同新潮在宣傳語的當中寫的那般,這個時代的桃花源。

  無數人都是打著逃避的想法開始讀雪國,之后就一頭扎在了這個虛無而又徒勞的雪景當中。

  逐漸的,書架上以及書庫當中的雪國有點跟不上讀者需求了。

  一次又一次的訂貨需求向所有人都證明了這本書的可怕之處。

  這滿天的雪花,每一片都凝結了這個時代的哀愁。

  這是一次無聲的海嘯,起初沒有任何的征兆,而后毫不留情的淹沒了一切的理智。

  在讀這本書的人都窒息在其中…

  什么都沒有了。

  什么都不想要了。

  整個世界唯有剩下雪。

  每一次白晝的交替,都是那個將雪景具象化之后承載著夜與雪容器的顛倒。

  逐漸的,沒有人在想起那個畢業之后處處碰壁但是依舊想要奮斗的女大生…

  于是…

  雪國這兩個字從一直都不怎么親民的純文學緩緩走出。

  難過亦或者是迷茫,悲傷亦或者是痛苦,去試著讀雪國吧。

  不需要去理解主人公,不需要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什么。

  只需要將一頭扎在這幅虛幻的美景當中。

  即便是他是虛幻的。

  但是…它真的好美…

  “這個世界病了。

  熬夜就要熬到天亮。

  散步就要把整條街的路燈都數完。

  打開的啤酒就要全部都喝光。

  如果回到家保持清醒那就是自己的罪過。”

  北島駒站在路燈下。

  轉過身和大島和也說話的時候,傘面的雪花被抖落。

  周圍的燈光順勢爬上這些未被沾染上燈暈的雪,而后在四周耀武揚威的展示自己的光。

  “他們需要一個歸宿。”大島和也之前有想過這般虛無之美會很火熱,但是沒有想到居然是這般的囂張,不帶任何解釋的淹沒所有。

  而此刻撐著傘站在燈光所照不到的北島駒,正是揮手掀起這場海嘯的人。

  之前有一句話說的好的。

  在這個時代,有人捏著你的罪過不依不饒。

  但是有人會不在乎你的一切,穿過重重風雪,來到你的面前,把你攬入懷中。

  就像是漫漫長夜總會有天明一般。

  他…真的好像是從光里走來。

  這些陶醉在雪國當中的讀者…

  他們沸騰、枯萎而又爛漫。

  燈火之外狂風大作,雪花在親吻你。

  浪漫到極致,也頹廢到盡頭…

  隨著這一場虛無雪花不斷的發酵,新潮的官網上也紛紛多了很多留言。

  他們用盡了所有的文字,唯有將自己心中所想表達出來。

  “雪國的世界距離東京鋼鐵森林里封鎖的世界太遠了,但是讀文字的時候依舊可以想象到那里。我不止一次的向往那里。

  想起那個重巒疊嶂、飄飛著紛紛雪花的鄉村。

  可是…

  再美好的景致,再美的女孩終究是徒勞。

  也許通過文字抓住了生命的片刻,看到了那些沉浸在徒勞情感中的女性是有多么的可愛,多么的可悲。

  這些女性難道就一定是女性嗎?

  也許是我們那些虛無縹緲的理想呢…

  我能夠感覺到小院老師很想要為他筆下的這些人物做些什么,但是都無能為力。

  就像是我們為了理想打拼一般,都是徒勞的。

  這種無力感是對自己的悲哀。

  那些景都太美了,也太虛無了。

  就好像是哭完一場,一切都不存在了…”

  “島村覺得,自己好似站在世界的盡頭,銀河仿若一束巨大的極光,從身上流淌而去。

  徹骨的冷寂,又伴隨著難言的魅惑與悸動。

  之前一直都聽說這本書很美,看著周圍的人像是魔怔了一般,于是跟風買了一本,創造出這般文字的小院老師,是欲言又止空靈美學第一人了”

  “既美又哀,甚至于在讀的時候,那故事的細節都不重要了,只是沉浸這本書的氛圍感中。

  極致的白,濃烈的炎,朦朧的鏡像,動人的女子姿態......”

  “我現在只想知道雪國到底在哪里,我不相信,小院老師這般細致的描寫之下,他一定是親臨過雪國的。

  我想去看雪國的山巒、日落還有那個被雪花鋪滿通往藝伎小屋的路。

  我想去,真的好想去,如果可以死在那里的話,也是最美的時候…”

  “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這本書結尾那里有這么一段話,讓我怎么也忘不掉。

  駒子在島村的巷子里奔跑著,突然望見銀河升起,巨大的美麗迫使她停下腳步來。

  我們如今自然是不可能在街頭小巷,與戀人朋友在散步閑聊的時候,就隨隨便便看到銀河的了。

  還記得之前有幸在荒野上見到銀河,但是相比之下還是那種相逢,更讓人向往的一些。

  也許生活的本質并不是遠離而是熱愛,在讀完這本書中之后曾經無數次想要在尋常的場景當中,得到一些詩意與震撼,可是生活…

  也許這時候我才明白了那句話的意義:這是這個時代的桃源鄉。

  最后我想問一句:雪國在哪里?”

  隨著發言的讀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意難平在發酵。

  在這般無比洶涌的文字浪潮當中,一個簡短的問題殺出了重圍。

  是的,我們得到了我們精神上的桃源鄉了。

  那么現實的桃源鄉在哪里呢。

  #雪國到底是哪里#

無線電子書    我在東京當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