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爆發了

無線電子書    濱江警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轉眼就到了高考放榜的日子。

  潯潯考得怎么樣對老韓家而言是天大的事,韓渝去東廣接收新船了,最快也要后天才能到家,他人在海上手機沒信號,電話都打不通,韓向檸不能不當回事,專門請了半天假趕回白龍港。

  沒想到回來一看,院子里和客廳里全是人。

  大哥大嫂回來了,潯潯的外公外婆來了,老錢也早早的來了。

  白龍港船廠的吳老板、前白龍港小學的高校長、前白龍港衛生院的陳院長和白龍港船閘管理所的王主任也來了,連四廠鎮霍書記、鎮教委盧主任和白龍港村的潘支書都來了,并且都是帶著鞭炮來的。

  “向檸,進來啊!”

  “韓局,你家咸魚呢?”

  “他出差了,要過幾天才回來。”

  韓向檸顧不上跟高校長等長輩打招呼,急切地問:“哥,潯潯呢?”

  韓申人逢喜事精神爽,一邊給霍書記、盧主任和潘支書等干部發煙,一邊笑道:“在樓上呢,剛上去,來了這么多人他有點不好意思。”

  “分數出來了嗎?”

  “出來了,打電話查的,考了672分,我擔心搞錯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是672!”

  總分750,能考672是高分。

  作為嬸嬸韓向檸很高興,欣喜地問:“大哥,你有沒有問學校老師,知不知道672能上什么大學?”

  “打電話問了,老師這會兒心里也沒底。主要是陵海考生的分數他們都知道,但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學生考得怎么樣。如果人家也考得好,也是高分,好大學錄取肯定要看排名。”

  “韓局,你放一百個心,”霍書記走過來笑道:“我打電話問過陵中的龐校長,龐校長說如果不分科目組合,潯潯的總分在陵海能排到前十五名。陵中每年至少有十個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潯潯成績這么好,肯定能上清華北大!”

  “太好了!霍書記,盧主任,你們先聊,我上樓看看潯潯。”

  “行。”

  “韓局,我們等韓老板敬完菩薩就放炮,你別嚇著。”

  “沒事。”

  陵海重視教育。

  如果轄區有學生考到高分,鎮里和村里要登門祝賀。如果有學生能成為市里乃至全省的高考狀元,市領導都要登門祝賀,甚至有現金獎勵。

  至于老韓和韓申,今天要上香感謝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保佑。等過幾天要大擺宴席,感謝老師和親朋好友。

  韓向檸快步跑上二樓,敲開侄子房間的門。

  潯潯已經是大小伙兒了,正坐在電腦前心不在焉地跟同學聊QQ。見嬸嬸來了,連忙放下鼠標一臉不好意思地站起身。

  “怎么一個人躲在房間里,考得那么好,應該高興。”韓向檸笑道。

  在潯潯心目中,叔叔和嬸嬸是全家最有本事的人,對叔叔、嬸嬸一直很尊敬,甚至有點害怕。

  他撓撓脖子,苦笑道:“沒考好。”

  “672分,已經考得很好了!”

  “嬸嬸,我真沒考好。”

  潯潯探頭看了一眼跟進來的老媽,苦著臉道:“那么多門我數學最好,可這次只考了138分。估分估的是145分,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錯在哪兒。”

  7分似乎不多,但這是高考分數。哪怕只相差1分,全省排名都可能相差一兩千人,而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在江南省錄取人數很少,可能只有幾十個,有沒有這7分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數學明明可以拿高分卻沒拿到,很可能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

  韓向檸能理解侄子的心情,勸道:“你沒發揮好,別人一樣有可能臨場發揮不好。再說能考到672分很厲害了,不夸張地說你在學習成績上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齡人。”

  “是啊。”季小紅端著剛切好的西瓜,一邊招呼韓向檸吃,一邊笑道:“別說考了672分,就是考572分我和你爸都高興。”

  潯潯心里很難過,猶豫了一下說:“清華北大肯定上不了。”

  “沒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多了,人家還活不活了?再說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沒出來,志愿你也沒填,說不定能被錄取呢。”

  韓向檸話音剛落,季小紅就笑道:“就算上不了清華北大,也可以上別的大學。東海交大也挺好啊,你叔叔就是在東海交大念的研究生。我們在東海買了商品房,去東海上大學,將來在東海工作多方便啊。”

  “是啊,BJ有什么好的,去BJ上大學真不如去東海上。”

  韓向檸正勸著侄子,手機突然響了。掏出看了一眼來電顯示,原來是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沈凡打來的,連忙摁下通話鍵把手機舉到耳邊。

  “向檸,潯潯考得怎么樣?”

  “672,考得不錯。”

  “672是高分啊,你大哥和你嫂子一定很高興。”

  “是啊,我嫂子就在我身邊。沈主任,你們開發區這次考得怎么樣?”

  “不怎么樣,”沈凡有點小郁悶,苦笑道:“論高中,市區的高中哪比得過幾個縣中。潯潯如果在我們開發區,就是我們開發區的高考狀元。如果在崇港區,估計也差不多。”

  市區高中不如縣中,這在濱江很正常,不然市區的家長也不會去幾個區縣買房子,送孩子去區縣上學。

  韓向檸正想著是不是把菡菡轉回陵海上學,或者想想辦法、找找關系,讓菡菡回陵海借讀,沈凡話鋒一轉,酸溜溜地說:“羅紅新牛大了,一大早就到處打電話顯擺。他們思崗考得好,全省高考狀元就是他們思崗的。”

  以前東啟中學很厲害,全國聞名,東啟中學的卷子都暢銷好幾個省市。現在陵海中學和思崗中學也很厲害,甚至超過曾經無比輝煌的東啟中學。

  全省高考狀元出在思崗,韓向檸并不意外。

  畢竟在高考教育方面,兄弟地市遠不是濱江幾個區縣的對手,不然濱江幾個區縣高中的教師也不會那么搶手,好多地市的高中都想來挖人。

  韓向檸好奇地問:“文科狀元還是理科狀元?”

  “理科。”

  “知不知道考了多少分?”

  “多少?”

  總分才750,那孩子居然考了709分…

  韓向檸下意識看了一眼侄子,正不知道該說點什么,沈凡接著道:“并且,理科狀元不是思崗中學的,而是曲塘中學的。用羅紅新的話說,如果論高分段的考生,他們不但比我們幾個區縣多,甚至比北面幾個地市多。”

  這不是吹牛,羅紅新確實有資格嘚瑟。

  事實上不只是思崗,就是陵海,高分段的考生可能都比鹽海幾個區縣加起來多。

  全國教育看江南,江南教育看濱江,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韓向檸正暗暗感慨,韓申拿著手機跑了上來。

  季小紅笑問道:“怎么了?”

  “楊老師打電話了,說各市的高考成績都出來了。”

  “楊老師到底怎么說的?”

  韓申生怕兒子失落,猶豫了一下說:“楊老師說如果潯潯不是物理、化學組合,而是生物、化學,或者物理、生物,反正是不管怎么組合,各科組合的分數都能排到全省第一。”

  季小紅似懂非懂地問:“物理化學組合不好嗎?”

  “不是不好,是這么組合的人家考得也好。思崗有個孩子考了709,全省狀元。楊老師打聽了下,他估計清華北大今年在我們江南省的理科錄取分數線,可能不會低于680分。”

  “那怎么辦?”

  “楊老師建議填報志愿的時候,第一志愿填楠京大學或者東海交大,這樣把握比較大。”

  “填什么楠京大學,要上肯定上東海交大!”

  上不了清華北大,潯潯早有心理準備,抬頭道:“爸,我可以上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是提前批,可以提前填志愿。”

  “我問過你們楊老師,你們楊老師說上國防科技大學浪費分數。”韓申拍拍兒子的肩膀,想想又笑道:“你忘了你叔怎么跟你說的,想當兵很容易,等大學畢業了可以走特招。”

  當兵有什么好的?

  在部隊干十幾二十年,到時候還是要轉業,就算在部隊能干到正團,回來也安置不到個好工作。

  韓向檸深以為然,笑道:“還是上東海交大好,你不是喜歡計算機嘛,東海交大應該有計算機專業。”

  “好吧,我聽你們的。”

  數學沒考好,至少丟了7分,潯潯之前還有些失落。現在確認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可能不低于680分,沒之前那么失落了,畢竟就算那7分沒丟,他也不一定能上清華北大。

  不管怎么說,672分已經很高了,全家都很高興。

  今天中午,先簡單慶祝下。

  等將來被大學錄取了,拿到錄取通知書,再大宴賓客正式慶祝。

  韓向檸吃完飯回到長江大橋工程建設指揮部,領導同事們都在聊今年的高考情況,都在聊思崗出的全省高考狀元。

  李副廳長知道她上午請假回白龍港是關心她侄子高考情況的,好奇地問起潯潯的分數,得知潯潯考了672,很是羨慕。

  回來的路上,韓向檸想到女兒學習成績,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兒。

  李副廳長越是夸潯潯爭氣,她心里越難過,正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李副廳長突然道:“差點忘了,新華社來了兩個記者,這會兒在采訪陳工,等會兒要采訪你,抓緊時間準備準備。”

  “采訪我?”

  “人家對你感興趣,而且這是上級要求的。”

  “我有什么好采訪的?”

  “你一個女同志,幾年如一日,堅守在江邊為大橋建設保駕護航,當然要采訪。”李副廳長笑了笑,又意味深長地說:“這件事很重要,等采訪你的內容上了報紙,將來可以作為申報勞模的事跡材料。”

  “我不想做勞模。”韓向檸嘀咕道。

  “這不是想不想的事,再說你本來就是勞模。趕緊回躉船準備,等人家采訪完陳工,我讓小徐陪人家去躉船找你。”

  大橋建設肯定要涌現出一批勞動模范、先進個人,不夸張地說配合宣傳也是一項政治任務。

  韓向檸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回到躉船上收拾了一下,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兩位記者到了。

  兩位記者特別會采訪,沒有一上來就問有沒有什么感人事跡,而是跟拉家常似的閑聊起來,從她初中時怎么想到報考濱江航運學校,中專畢業怎么分配到當時的濱江港監局開始聊。

  韓向檸剛開始還有點緊張,聊著聊著就不緊張了。

  整整聊了兩個半小時,當聊到辛酸委屈時,韓向檸想起女兒,聊著聊著竟聊哭了,一邊用紙巾擦著淚,一邊哽咽著說:“大橋施工水域是黃金航道,每天航經的大小船舶上千艘,我是一步都不敢離開。我沒時間管孩子,我愛人也顧不上。老人帶孩子您二位是知道的,舍不得打也舍不得罵,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在班上都快倒數了…”

  對女同志而言,這無疑是最大的辛酸。

  兩位記者不動聲色記錄下來,發自肺腑地覺得她的事跡很感人。

  送走兩位記者,韓向檸實在控制不住終于爆發了,拿起電話撥通老爸的手機,讓剛放學的女兒接電話。

  “媽,又怎么了?”菡菡很不情愿地接過手機,忐忑地問。

  “上個星期數學測驗怎么不及格?”

  “有兩道題我沒看清楚。”

  “你整天在想什么,做卷子都不看清楚題目!”韓向檸緊握著電話,咬牙切齒地說:“上課不認真聽講,老師把電話都打我這兒來了。你能不能用點心,你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

  又來了!

  菡菡干脆把手機放到一邊,反正老媽在電話那頭看不見,繼續在作業本上畫畫。

  “你潯潯哥的高考成績出來了,總分750,他考了672,在全陵海那么多考生中能排到前十五,如果不是物理化學組合,而是其它兩科組合,這分數在全江南省排到第一!”

  韓向檸越想越窩火,氣呼呼地說:“媛媛學習也很認真,在班上也是前十五。你是比人家笨,還是學習條件沒人家好?每次都考成那個鬼樣子,虧你好意思去這兒玩去那兒玩,整天就知道玩!”

  這老媽不能要了。

  如果濱江的長江大橋建好之后她不調到東海來多好。

  菡菡正暗暗嘀咕,手機里又傳來老媽的咆哮聲:“說話呀,我問你呢!”

  “我聽著呢,”菡菡緩過神,急忙道:“我知道,期末考試我好好考。”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個道理跟你說過多少次?你現在要什么有什么,都不好好學。你對得起我和你爸,對得起你外公外婆嗎?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你爸每天早上自己起床做飯,吃完飯自己去學校上學。寒暑假還要回船上幫你們爺爺奶奶做飯干活…”

  又說起家族的苦難史。

  老媽能從老爸小時候說到她和小姨小時候,再說外公外婆小時候過得苦日子。菡菡都聽膩了,但只能硬著頭皮聽。

  韓工和向主任輕輕帶上門,走到陽臺上竊竊私語。

  “我就知道潯潯的高考分數一出來檸檸就會著急,現在是罵菡菡,等會兒該怪我們了。”韓工掏出香煙,很沒底氣地說。

  “怪我們?”向主任不高興了,嘟噥道:“我們幫她帶孩子還帶出責任了?她要是再嫌我們沒帶好,讓她自個兒帶!”

  “說氣話有用嗎?”韓工點上煙,苦笑道:“菡菡的成績確實不太好,檸檸著急也正常。”

  “成績不好怎么了,成績不好的孩子多了,人家不一樣過日子。”向主任一邊收拾晾曬在陽臺上的衣服,一邊說道:“我打聽過,公安系統對英模有優待政策,子女可以保送上警校。三兒是英模,可以享受政策。實在不行,將來讓菡菡上警校,畢業做警察。”

  “我知道有這個政策,但也是有條件的。成績可以不太好,但也不能特別差。”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我去買菜。”

  “這會兒去買什么菜,檸檸等會兒肯定讓你接電話!”

  “你接我接不一樣嗎?”

  “不一樣,我接她會怪我。”

  “你是她爸,你難不成還怕她。還是那句話,她要是嫌我們溺愛,讓她自個兒帶菡菡。我好久沒回西川,正好想回老家看看。”

無線電子書    濱江警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