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特色城市名片

無線電子書    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江海,你怎么會突然想到這些東西的?”

  電話那頭,馮宗賢忍不住問道。

  陳江海也沒有瞞他,把鐘大龍找自己借錢的事跟他言簡意賅地說了一遍。

  聽完后,馮宗賢沉默了很久。

  他身為陵海市的市長,這種事自然也是知道的。

  可惜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政府手頭也緊。

  此外缺乏相關的資金和政策來為這些人解決具體的困難也是原因之一。

  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

  需要有足夠的底氣才成。

  可是陳江海偏偏就這么做了,而且投入的資金還不小。

  “江海,你這么做,是要投入很多錢的。”馮宗賢頗為感嘆道。

  陳江海要修建療養院,還要幫助這些老兵和退伍軍人,這里面要花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對于馮宗賢的話,陳江海壓根就沒放在心上。

  花錢算什么,只要能讓這些曾經為這個國家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的老人們能夠享受到應有的生活,那就足夠了。

  至于錢的話,花了再賺就好了,他陳江海完全能夠負擔得起。

  “江海,既然你決定這樣做的話,我這邊全力!”

  馮宗賢此時也被陳江海這種行為深深的感染,豪氣沖天。

  能夠做這樣傳承文化,弘揚精神,鼓舞士氣的事,他馮宗賢自然也愿意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隨后,兩人便詳細的聊了一下具體的做法。

  關于紅色文化這件事情,陳江海前世在電視上看過不少。

  修建紀念館,開設紅色文化旅游路線,修葺名人故居,這些都能很好的體現和宣傳紅色文化。

  陳江海的這些想法,馮宗賢都一一記了下來。

  他越聽就越感覺激動。

  他是真的很難想象,陳江海這樣一個商人,為什么會有如此絕妙的想法。

  “馮市,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提前做出一個特色鮮明的宣傳片出來。”陳江海跟著提議道。

  聽到這個提議,馮宗賢直接愣住了。

  “江海,我們這是打造新城,又不是做生意,打什么?”他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馮宗賢的不解,陳江海十分的理解。

  現在這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的解放。

  很多東西在他們看來,的確是有點超前了。

  陳江海卻清楚的知道,其實很多東西,你不宣傳的話,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

  后世互聯網如此的火爆,可是華夏很多優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道的人并不多。

  理由也很簡單,宣傳方面做的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沒人知道這些東西。

  西江的這座新城和紅色文化,想要創造更多的價值,就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

  最好是那種一提到紅色文化,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西江。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特色城市名片了。

  陳江海笑著說道:“馮市,現在早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

  聽了陳江海這話,馮宗賢沉默了一會。

  這一點,他其實感觸頗深。

  回家吃飯的時候,馮宗賢一打開電視,很快就能看到秋海的。

  在這種轟炸面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秋海這個品牌。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秋海能夠這么快崛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覷。

  “難道我們這個新城,真的要拍那種商業嗎?能行嗎?”

  馮宗賢雖然對陳江海無比信任,可是這樣的建議實在是天馬行空,他多少還是有點擔心。

  要知道拍可是要花錢的。

  而且陳江海向來都是大手筆,這筆錢絕對少不了。

  關鍵是他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還能給一座城市拍什么片。

  陳江海微笑著說道:“馮市,這件事我來辦,到時候發樣品給你看。”

  “那…好,聽你的。”

  馮宗賢猶豫了一會,最后還是答應了下來。

  陳江海都這樣說了,那他也沒有什么話好多說。

  他也很想看一看,陳江海最后拍出來的,到底是什么樣的。

  最后,兩個人商量了一下新城和紅色文化的具體事項。

  等到整個項目啟動前,兩個人約定再見面一次。

  到時候當面把所有的項目過一遍,確保不出任何的問題。

  掛了電話,陳江海沉吟片刻,覺得關于建筑公司這件事,有必要跟霍家祥好好的談一下。

  現在陳江海手上有兩件大事需要去辦,全部要用到這個建筑公司。

  第一個,自然是關于一軸雙城的建設,這是重中之重。

  也是一個絕對的大項目。

  對于這樣一家新型的建筑公司而言,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所以,在這項工程進行之前,跟霍老爺子仔細的交流一下是相當有必要的。

  第二個便是關于療養院的事。

  這個倒是比較簡單。

  畢竟他們那個建筑公司成立雖然不久,但還是有著相當經驗的。

  應付一家療養院的建設,只要設計出圖紙,按部就班也就是了。

  當然,陳江海從來都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肯定會按照高標準來建設的。

  于是陳江海又撥通霍家祥的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江海,好久不見,恭喜啊。”

  電話里傳來了霍家祥爽朗的笑聲。

  對于陳江海,霍家祥進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可謂是十分的看好他。

  霍家祥認為華夏未來的十年之后,絕對是陳江海的天下。

  否則像霍家祥這樣的人物,也不可能跟陳江海這樣的后輩一起投資建筑公司。

  陳江海客氣問候道:“謝謝霍老,最近身體還好吧?”

  兩個人閑聊了幾句后,陳江海便直接進入了主題。

  聽完陳江海的話后,霍家祥十分的驚喜。

  當初他跟陳江海成立這家建筑公司,無非就是想跟陳江海拉近一下關系。

  同時,他也看得出來,華夏內地有很多的機會。

  提前進入這個市場,對于霍家來說,絕對是好處多多。

  至于這個建筑公司會成什么樣子,霍家祥并沒有太在意。

  他需要的是陳江海的關系作為一個跳板。

  陳江海的主業是電器行業,至于建筑行業的話,他之前根本就沒有涉獵。

  這種情況下,陳江海想要把這個建筑公司起來,難度可不小。

  所以霍家祥也沒有苛求這個兩人合股的建筑公司能夠教出怎樣高分的答卷。

  事實上只要別倒閉了也在接受的范圍之內。

  不過想來以陳江海的手段,即便談不上風生水起,也不至于倒閉吧…

無線電子書    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