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21章,鐵路時代

無線電子書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乾的商人和后世天朝商人沒有多少區別,其實徐偉是想讓他們進入重工業行業的,畢竟這個才是工業發展的脊梁,提升整個文明的實力,只可惜習慣賺快錢的商賈很少投入這個行當當中。

  他們還是更加喜歡投資少,見效快,回報高的紡織業,經濟作物種植園,海運行業當中,這些年大乾發家的商賈大部分都是這三個行業當中的,稍微帶點重工業的只有造船業了,但卻還是木頭風帆船,他們甚至連蒸汽機都不愿意使用。

  而這些行業回報也的確高,普遍3年內就可以回本,其中海運更是可以在一年回本,甚至運氣好直接可以翻幾倍的賺錢,輕工業賺錢的速度太快了。

  而大乾的重工業投資大,見效慢,收益低,自然沒有幾個商賈愿意進入這個行業當中。

  當然重工業競爭壓力低,收入穩定也是優點,但這些優點偏偏在這個財富快速擴張時期是看不出來的,畢竟一個新大陸就可以帶來百億的財富,誰愿意賺這點辛苦錢,大家有這個錢都愿意投入到海運這種見效快的行業當中的。

  而鐵路行業也算是一個重工業行業,他們愿意投資鐵路,一是看到這個行業風險低(最起碼他們是這樣認為的,畢竟這個世界的人還沒有見識到希望的先進金融技術!),屬于旱澇保收的鐵桿莊家,可以讓他們的財富保值。

  二就是鐵路可以擴大他們的商業市場,畢竟這個時代說什么國際貿易都是虛的,全世界貿易加起來還不足大乾三成,對這些商賈而言,大乾才是最大的貿易市場!

  而同時大乾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畢竟天下最厲害的商人都在這個市場當中,像他們中原的商賈就要和河北的商賈,大漠,西域,江南等地的商賈競爭,大家都在想辦法包住自己的地盤,吞并對手的地盤。

  而在這積累競爭當中,他們中原和西域的商賈是最先敗下陣來的,大乾先進而又強大的耕作技術,讓糧食的價格跌到了地板價,而偏偏中原可以富饒起來的主要因數就是土地肥沃,糧食眾多,可以養更多的人口,在農業時代人多糧食多,財富自然就多了。

  但現在這點卻完全被改變了,現在各地都有充足的糧食了,糧食已經不是中原的優勢了,反而是河北有先進的工業區,龐大的紡織產業鏈,江南這些年更加成為了大乾開發的中心,更有絲綢,茶葉,白糖,瓷器等賺錢的產業鏈。

  現在中原比重工業,紡織業比不上河北,比種植園比不上江南,甚至新的棉布行業也比不過西涼,大乾雖然處于盛世當中,但他們中原的商賈卻開始承受各地同行的壓力,他們的產品開始侵吞自己的市場。

  這讓中原的商賈如何能忍,他們開始想辦法改善自己的局面,驀然發現鐵路就成為了他們改善自己處境的利器了。中原地處大乾心腹,溝通四方就成為了他們的優勢,航運優勢成為了中原最重要的優點,他們的商品完全可以沿著鐵路線販賣到大乾各地去。

  徐偉惦記商賈的資金,而商賈也想利用鐵路擴大他們的影響力,雙方可謂是郎情妾意了,很快大乾的丞相府就規劃了。新的鐵路部門成立,鐵路總公司也成立,大乾以原本的鐵路為股本,大乾商賈新的資金為新增加股本,制定了一個龐大的鐵路計劃。

  北海郡到廣陵郡的鐵路線,這條鐵路被青州,徐州的商賈承包,他們將會在5年內完成這條鐵路線。

  而東郡到汝南郡的鐵路線被兗州和豫州商賈承包,他們也會在5年內完成這條鐵路,最后一條是魏郡到洛陽城的鐵路,這條鐵路被司隸的商賈承包,同時還有一條東海郡,洛陽城最后到長安的橫向鐵路。這四條鐵路將會組成大乾在中原的鐵路網路,聯通整個中原。

  這個規劃完成,整個中原會有1.5萬里以上的干線鐵路,同時大乾各地的商賈也各自承包下他們本地聯通各個郡的支線鐵路,這些支線鐵路預計將會有2萬里,最后整個中原的鐵路網絡將會有3.5萬里,預計全部工程花費3000萬錢,預計150年內全部完成。

  可以所這個計劃有點超出了王國軍的預計了,當年他覺得每年修建1500里的鐵路已經很艱難了,但在得到了商賈支持之后,這個數字番了一倍多,以至于他也不得不修改鋼鐵廠建設的數量,以滿足鐵路對鋼鐵的需求!

  這樣龐大的計劃讓大乾的高層一陣興奮,鐵路在商業上的優勢他們不在意,但修建鐵路在軍事上的優勢太大了,任何地方只要修建了鐵路,從大乾發出的命令就可以在10日內達到大乾的地盤上,而且即便是地方上造反,薊都的上萬精銳可以在半月內達到造反的地方鎮壓,對這些將軍而言,這才是鐵路最大的價值。

  而對王國軍而言鐵路最重要的就可以帶動地方上的發展,尤其是鐵路本事就是一個大發展的機遇。

  對商賈而言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鐵路建設在哪里,他們的商品就可以快速流通站的地方,加強了他們在大乾的市場控制力,對這些商賈而言,與其花心思爭奪海外市場,還不想辦法擴大大乾的市場。

  倒是唯一讓王國軍驚訝的地方是,河北和中原的商賈都在想辦法修建鐵路,只有江南的商賈雖然湊熱鬧了一陣,但真要他們花錢,卻沒有幾個人愿意,他們還是更想等著朝廷把鐵路網修建到他們的地盤上!

  王國軍想了半天才明白,江南發展快的州郡都是在沿海或者長江一線,即便沒有長江也有其他支流,這個時候他才發現,江南的水運網絡根本不輸給鐵路,甚至比運輸量鐵路還比不上江南河道運輸,對此時的江南而言,只是在速度上有優勢而已,鐵路有替代品自然就不需要這么著急了,他們有時間等其他各地的鐵路建設好了,江南的開發更加深入了,他們再想辦法建設鐵路也是一樣的!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