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零四章 皇家陸軍

無線電子書    大人,得加錢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賈六不喜歡鋪張浪費,節儉是他的個人特色。

  所以,哪怕別人用過的東西只要還能用,他都不嫌棄。

  除了帽子外,乾隆的女人他也用過,乾隆珍藏的王羲之《快雪時晴貼》如今也在他手里。

  是奎尼去年任職禮部堂官時請專業人士進宮拿的。

  不能叫偷。

  賈六當時原意就是讓奎尼把這幅名貼從宮中借出讓他看看,欣賞完了自然會還回去。

  再說,皇帝間的事情,用“偷”這個字眼俗氣。

  用“竊”都比“偷”好。

  此來武勝關,主要是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已經完成,就是皇帝親自下基層當一天兵。

  賈六認為只有真正走到基層,沉到基層,扎到基層,同官兵零距離接觸,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得到帶泥味、沾露珠、冒熱氣的“第一手材料”。

  同時也能助推部隊戰斗力穩步提升,讓官兵與維新朝廷,與自己這個皇帝之間的凝聚力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湖廣綠營前番被陳永珹差點顛覆的教訓告訴賈六,只有牢牢掌握最基層的官兵,才能不懼任何風浪。

  兒孫聽他這個老祖宗的,肯定不會有性命之危,最多下野。

  不聽,叫人家把命革了,他這個老祖肯定在棺材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會爬起來說什么。

  那么,喊再多的口號,提再多的道理,講再多的大義,都不如皇帝親自到官兵中去來得實際,來得有效果。

  事實證明,這一舉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比之古代任何帝王名將都要成功。

  只要持之以恒,不間斷這一工作,賈氏江山穩如老狗。

  當然,如果不是時間實在緊張,賈六恨不得與官兵同吃同住一個月才好。

  要知道,當年在金川與緝捕隊同僚們在一起包片干活的日子,是他這輩子最無憂無慮,也是最開心的日子。

  如今,隨著地位的提升,隨著權勢的增加,他已經很難再回到從前了。

  就拿出行來說,動輒上千保鏢。

  在外面吃頓飯連路人甲都是侍衛喬裝,真就沒什么滋味可言。

  第二件事就是觀摩第一軍組織的夏季演訓。

  這個演訓既是綜合衡量第一軍戰斗力,也是對各兵種協同作戰效果的一次實踐,同時也是為推進各省軍隊改編,完成維新朝廷軍隊正規化建設打的一劑強有力的推進針。

  截至目前,維新朝廷實際控制四川、直隸、湖北(三分之二)三省,對這三省的軍政體系都完成了基本掌控。

  但是對河南、山東、兩江、陜甘、山西諸省,軍政統歸朝廷的工作尚未能開展。

  其它如福建、浙江、兩廣、云南、關外、蒙古、雪區、疆區等占據國土面積四分之三的地區,仍在保守派、敵對派手中。

  山東、河南二省相對較好,除官府體系沒有任何變動外,軍隊這一塊是服從維新朝廷的。

  山東得益于巡撫國泰、提督惟一等軍政高官同賈六這個皇帝間形成親密戰斗友誼。

  河南巡撫徐裕成雖是互助會員,但與皇帝兼總主持之間的私人關系并不親密,其能響應通電并承認維新政府,派代表團來襄陽參會,并響應直隸總督楊景素號召派兵參加討逆軍,主要原因是河南地位直隸、山東、湖北三省包圍之中。

  所以河南方面要是依舊奉乾隆為主,或保持所謂中立,勢必會受到維新朝廷的率先打擊。

  沒辦法,誰讓河南地處中間,必須拿下呢。

  權衡利弊,河南巡撫徐裕成只有支持和碩睿親王登基稱帝,帶領大清軍民正本清源,討伐竊國大盜乾隆了。

  同理,兩江地區也是如此。

  已被賈六封為和碩鄭親王的大老表嵩椿兼任了兩江總督一職,以親王之尊事實上成了江南財賦重地的軍政一把手。

  目前,兩江地區的駐防八旗有江寧和鎮江兩支,總兵力大概在兩萬人左右。

  綠營方面,江蘇有一萬七千余人(包括水師),安徽有一萬兩千余人,另外就是光桿司令江西巡撫郝碩手下的幾千人(包括回任江西總兵馬有德部)。

  也就是說大老表鄭親王手下的旗漢主力部隊近六萬人,儼然是僅次于維新中央的第一大派系。

  又由于兩江地區的主力都云集在安慶抵御東征的興漢軍,姑且稱之為皖系。

  錢多兵又多,地方還大,本人地位還尊貴,嵩椿這個大老表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聽說離開襄陽回程時都是哼著揚州小調茉莉花的。

  賈六也不想讓大老表做大,可誰讓他的手伸不到兩江,出于大局考慮,只能把嵩椿先捧起來。

  不管怎么說,大老表對于他這個小老弟的支持力度還是罕見的,其已經明確表示,過去給京師方面繳納的錢糧賦稅,今后統統交給維新朝廷。

  每年五六百萬兩銀子,對得起小老弟了。

  投桃報李,賈六就給了兩江地區三個軍的編制。

  具體為擬將河南綠營改編為第五軍,將山東旗漢軍隊改編為第六軍,將兩江地區駐防八旗兵改編為第七軍,綠營部隊改編為第八、第九兩個軍。

  此外四川新組建的部隊改編為第十軍,直隸地區的新軍及留守部隊、水師也將得到不低于三個軍的編制。

  武昌方面也很重要,原則上給予武昌方面兩個軍的編制,最多再給一個混成鎮。

  根據陳輝祖提交的協議,武昌方面要求對湖南、江西有百分百的實控,軍政領導都應由武昌方面自行委任。

  賈六讓內閣給予回復,朝廷原則上同意,但前提是興漢軍東征部隊必須從安慶撤回九江、長沙,以確保兩江地區的安全。

  上游壓力減輕,兩江地區的部隊就可以協助楊遇春部解決浙江、福建。

  內閣商量的意見也是可以同意武昌方面要求,甚至還可以驅虎吞狼,讓興漢軍往南發展,就是讓他們解決云貴地區的清軍。

  這個賈六還沒有決定。

  他個人還是傾向于能夠和平解決西南的。

  畢竟,打仗一定會破壞,一定會死人,這個是沒辦法改變的。

  已經派人攜自己親筆信前往云貴地區,最后給這兩省官員一次機會。

  如果云貴一心反對維新,肯定要派兵征討,完成統一。

  如何讓各方接受軍隊改編統一服從兵部指揮,就需要借助這次第一軍夏季演訓了。

  陜西、甘肅、山西三省暫不在整編計劃之中,因為賈六覺得自己就算給這三省軍隊番號,那幫家伙也多半不會當回事。

  隨他們去。

  御駕抵達武勝關后,有關部門即組織皇帝一行參觀。

  “陛下,武勝關處豫、鄂交通要道,為大別山重要隘口之一,北屏中原,南鎖鄂州,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擔任導游的是第一軍參謀長官鮑國忠,此人原是漢軍緝捕第九小隊的領隊,祖上是同范文程、寧完我齊名的大漢奸鮑承先。

  論根正苗紅,要比維新皇帝賈百姓高出至少兩個臺階的含金量。

  據鮑國忠介紹,武勝關曾經是黃帝與蚩尤爭戰的主戰場,春秋以后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爭就有60多次。

  “當年吳國孫武就是在奪下武勝關后占領楚國都城郢都,是謂楚失三關,而后失江山。南宋名將岳飛也曾以這里作為收復中原的根據地...”

  在鮑國忠的帶領下,賈六一行陸續游覽了武勝關主城,以及相鄰的雞公山、黑龍潭等景點。

  中午在黑龍潭簡單用餐后,皇帝一行即前往設在第一軍指揮部所在的將軍寨。

  按照兵部制定的演訓方案,下午第一軍將組織步、騎、工、炮等兵種七千余人,展開一次協同作戰演訓。

  賈六到時,各省觀摩團都已經到位,正副團長皆發有千里鏡。

  由于天氣炎熱,所以特別供應西瓜用以解渴。

  免費的。

  御營所在則是依山勢而搭建的一處瞭望臺,遠遠看著像是炮兵防御陣地。

  第一軍提督保寧率協以上將領早已恭侯,賈六與眾將一一握手之后,保寧上前請示:“陛下,我部已經準備完畢,是否開展演訓!”

  賈六微笑點頭:“開始吧。”

  從侍衛手中接過千里鏡來到瞭望臺高處,向著遠方已經集結完畢的部隊看去。

  “皇上有令,演訓開始!”

  隨著不斷傳遞的傳令聲,有手執大旗的旗兵奔向高處揮動大旗。

  繼而眾人視線內,就有煙花彈騰空而起。

  在觀摩的各省代表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耳畔就響起了排山倒海的炮聲。

  〔請不要轉碼閱讀(類似百度)會丟失內容〕

  炮聲隆隆,震天動地。

  炮擊一直持續了半柱香才停,隨后就有號角響起,兩個協的步兵從各自集結地向著演訓攻擊場呈戰斗隊形展開,伴隨著鼓聲形成一個又一個方陣,緩慢卻又無比整齊向前踏進。

  銃聲大作,一輪又一輪,硝煙彌漫。

  兩個團的騎兵從側翼殺出,在嗆人黑煙中向著演訓場地砍殺而去。

  一個又一個假人被噼倒在地...

  攻擊步兵方陣依舊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持續不斷排槍射擊。

  攻堅的索倫士兵身披雙甲,執大弓不斷攀登...

  演訓場中更時不時有轟天爆炸聲響起,遠遠看去,如同被火炮覆蓋過般。

  這使得演訓看起來不僅壯觀,更無比真實。

  第一軍方面著實用心了。

  看得賈六不住點頭,當下命人取筆墨來,當場揮毫寫下七個大字——“皇家陸軍很強大!”

  〔請不要轉碼閱讀(類似百度)會丟失內容〕

無線電子書    大人,得加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