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今日略略窺見當年氣吞中原的雄風啊!”

  胡儼心中感慨,他年紀輕,中原決戰,收復故土的時候,他還穿開襠褲呢!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長大了,讀了許多史書,有時候胡儼也在疑惑,那么強大的元廷,百萬精銳就那么完蛋了。

  比如脫脫,率領著幾十萬軍隊,圍攻高郵,雖說要怪鐵鍋混蛋,可是這么多人,轉眼就崩潰了,也不能不感嘆,難道真的是有天命庇護,要不然怎么就贏了?

  可是真正見識了均田之后,安南百姓爆發出來的斗志,胡儼再無疑惑…光是這一片無邊無際的人馬,就已經讓胡儼高呼不可戰勝。

  如果再增加十倍,百倍?

  當初陛下和太師他們,揮動幾十萬人馬,收復中原,又是何等氣吞山河,意氣風發?

  那種場面,簡直難以形容。

  如今在安南,也只是略略重復一下,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啊!

  想到這里,胡儼竟然冷靜了不少,他們驅動兵馬,向升龍府進發…這一路上,不斷有各地民兵加入,又有百姓送來糧食,還有人主動傳遞消息,把那些權貴的動向說得清清楚楚,他們有多少兵馬,明軍一清二楚。

  單向透明了屬于是。

  這還不打緊兒,王弼使出了另外一招,他下令各地民兵,針對安南權貴的兵馬,主動伏擊。

  大隊人馬打不過,但是他們派出的斥候,絕對不能客氣,抓到一個,核實之后,可以多拿十畝田的獎勵。

  這一招使出來,那些斥候算是倒了霉!

  還沒出升龍府,就被人盯上了。

  這哪是人啊,簡直是行走的田契。

  等他們出來之后,時時刻刻,行走休息,都會被莫名其妙偷襲,比如有人坐在樹下,剛想休息一會兒,突然之間,就被弩箭穿透脖子,立刻斃命。

  面對層出不窮的襲擊,小股的斥候根本不敢派出來,必須有三五百人,才能出動。

  但問題是三五百人那么一大坨,動作慢,目標又大。

  根本偵察不到任何消息。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明軍高歌勐進,如同開了天眼。

  安南這邊,雖然聚集了十幾倍的兵馬,卻是盲人摸象,稀里湖涂,什么狀況都不清楚。

  漸漸的,強烈的恐懼和不安,籠罩了升龍府。

  很快,注定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胡季犛這家伙殺了陳朝皇帝,雖然那事是張東他們干的,但是誰都認為他脫不了干系。

  而且還有個問題,胡季犛的祖上是漢人,爺爺那輩才逃到了安南,跟其他豪強比起來,根基稍微淺薄了點…

  比如大家伙湊在一起,咱的祖宗是隨著趙佗來的。另一個人說,咱家祖宗是五代十國逃過來的。

  問到了胡季犛,你什么時候來的?

  爺爺躲避元廷來的…

  瞧見尷尬了吧!

  在很多權貴看來,這個姓胡的還是漢人味太重了,根本就是安南的奸細啊!

  而且他還弒殺了君父,更是可惡透頂,罪孽滔天!

  明軍殺來了,你這個混賬東西,是不是做了內奸?準備把我們都給賣了?

  胡季犛簡直冤枉透了,他想的是,安撫住亂民,然后得到大明的冊封,他這個安南王就當定了。

  可誰能料到,明廷竟然旗幟鮮明,支持均田,這種事情,他胡季犛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這簡直是自掘墳墓啊!

  所以咱們是自家人,別內訌了…你們知道不,離著咱們不遠,那塊有個地名叫崖山!一百年前,大宋君臣就在那塊跳海了。

  你們這么折騰,咱就要重蹈覆轍了!

  安南權貴這邊,領頭的是阮多方,阮家是安南豪族,勢力大的嚇人,兵多錢多,發言權極大。

  他才不買胡季犛的賬。

  “你們聽見沒有,這家伙舉例子,都是舉趙宋的,你們說,他不是大明的奸細,誰是大明的奸細?鐵證如山啊!”

  好家伙,簡直不能更有道理啊!

  胡季犛氣得原地爆炸,他雖然兵多,但是阮多方根基深,還真沒法一下子拿下,而且外面還有明軍氣勢洶洶。

  這可要了老命啊!

  升龍府里,徹底亂套了。

  阮多方這一挑頭,那些陳朝舊臣也都冒出來了,就是指責胡季犛弒君,要想對付明軍,就必須先除掉這個白眼狼。

  至于弄死了胡季犛,就一定能打贏大明嗎?

  笑話,打不贏,還不能投降啊!

  這點智商都沒有?

  反正我們控制著升龍府,到時候談判,好歹能換點什么!

  末世亂象,亡國之際的種種情形,都在小小的安南上演,簡直精彩至極!

  “既然如此,我們就立刻打進升龍府!徹底滅了安南!”

  張東興奮說道,張玉也是摩拳擦掌,自從張東成了張希孟的侄子之后,當初張東可說他們倆是好兄弟的,四舍五入,咱張玉也是太師的侄子,至少是半個侄子。

  殺進升龍府,為國立功!

  他們盼著立刻殺進去,可是胡儼卻搖頭了。

  “不行!”

  胡儼道:“不管怎么講,咱們兵馬太少,遠不如升龍府的兵馬,而且這幫安南豪族權貴,根基深厚,爪牙眾多,難以計數。我們現在只是拿到了優勢,但想要把優勢轉變為勝勢,還差得太多了!”

  張東驚訝道:“那要怎么辦?”

  “自然是夯實基礎,繼續爭取人心!”胡儼道:“咱們只是從清化開始均田,還有太多的地方沒有落實,現在正是絕好的機會!”

  胡儼這家伙的建議,得到了王弼的認可。

  就這樣,明軍所到之處,立刻推行均田…原來沒開展的,要立刻推行,原來已經有人動手做了,有不公平的地方,明軍派人處理。

  他們還接受安南百姓上告,有什么冤屈,我們幫著處理。

  這一套組合拳下去,確實是效果驚人。

  幾乎肉眼可見,均田區域不斷擴大,鯨吞蠶食之勢已經形成。

  而且要知道掌控多少面積,不看地圖上控制了多少,而要看真正能觸及多少人員,能動員出多少力量。

  組織動員力,才是一切的核心。

  如今明軍替百姓伸冤,落實均田,順便鏟除豪強…迅速抓住了人心,他們的力量與日俱增。

  而且明軍還從幾個方向,包圍了升龍府。

  這時候更搞笑的事情發生了。

  由于安南的權貴把主力兵馬調集到了升龍府,想要借此和明軍大戰一場…結果地方上失去了控制,力量空前薄弱。

  地方上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組成民兵,邀請大明派員過去。

  很多時候,大明這邊只要派兩三個人過去,就能拉出來幾百人的隊伍,拿到上千石糧食,還有大批的財物,支援明軍作戰。

  一個村子,一個村子,一個鎮子,一個鎮子…就像是骨牌一樣,越倒越快,明軍大有席卷安南,一鼓而定的勢頭。

  這個局面發展的速度,簡直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王弼和胡儼都只能分別向應天上書,請求朝廷的戰術指導。

  而此時此刻,應天城的張希孟和老朱,不光要關心安南,還有其他的方向,也陸續傳來了消息。

  首先就是占城,作為和安南相愛相殺這么多年的伙伴,安南出了這么大的動靜,占城也不可能無動于衷。

  很湊巧的是,占城也屬于傳統的農耕民族,均田幾乎是他們無法抗拒的誘惑!

  就這樣,占城這邊也聚集了一大堆人,希望能夠執行均田。

  而且安南的動靜,不光影響了占城,還有一群人,也跟著動了。

  這幫人就是倭國的遣明使。

  室町幕府的意思是派他們過來,向大明學習,回去好改革倭國。

  可這幫人到了大明之后,就把他們那套倭服給扔了,換成了大明的樣式,還有人買了呢絨的衣服,樣式效彷軍裝。

  大紅筆挺的衣服一穿,咱也是精神明人了。

  更好玩的是,有些倭人來大明的時候,是梳著月代頭,也就是前面剃光,留個地中海的樣式…但是住一段時間之后,他們就覺得這玩意太丑了,而且丑得驚心動魄。

  有好些人,就開始蓄發,也學著大明樣式,戴著山河一統巾,六合平定帽,在街上招搖過市,顯示自己和大明一樣了。

  咱也是衣冠華夏了,都華夏好幾個月了!

  只是這些學習都太表面了,尤其是當安南起義的消息傳來,他們徹底坐不住了。

  怎么說,咱們也是大明的忠臣孝子,絕對不能落后于人。

  我們也要回去,除掉幕府,天誅國賊!

  沒錯,我們代表大明天子,誅殺叛賊,正是天誅國賊!

  好家伙,這幫遣明使都跑去外務部,向毛貴請愿,希望大明支持他們。

  還有更兇殘的,直接坐著商船就回國內去了,他們四處聯絡人員,組成了民本會,而且還把張希孟的文章赫然掛在墻上,向入會的人員宣傳。

  不管是誰,只要入會,要先宣誓忠于大明天子,其次要忠于張子之道。

  什么孔孟之學?

  孔孟已死,張子當立。

  均分田畝,天下大吉!

  “張先生,著實沒有料到,一個小小的安南,竟然撬動了天下大局啊!”朱元章意味深長道。

  張希孟也是既驚且喜,“臣也沒有料到,我們大明的舉動,竟會帶來這么大的漣漪…周圍國家,紛紛發生變化,一個處理不當,就要弄巧成拙!”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