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張希孟笑道:“主公,最好再給劉福通送本易經,臣那里正好有宋版的,我再挑個帶批注的給他,也免得鬧笑話,以為大明是占他們小明王的便宜!”

  送書?

  真有你的!

  老朱自然是頗為贊許,這個主意還真好。

  其實如果韓林兒愿意,

  朱元璋是不介意給他當個叔叔的。

  只不過這個大侄子有點可憐,完全被劉福通挾持,成了可憐巴巴的傀儡。也不知道他何時能雄起,斬殺權臣,或者被權臣誅殺…

  朱元璋和張希孟都是一副看出殯不嫌殯大的架勢,對待韓宋,

  他們的態度也很明白,

  就是分化瓦解。這倒不是他們英雄所見略同,或者君臣同心什么的,實在是韓宋擺出來的架勢,就是這么個情形。

  前面提到了,劉福通把都城遷到了開封。

  縱觀全局,從山東到河南,再到關中,

  一直延續到甘肅,全都是劉福通的地盤。除此之外,江淮,湖廣,

  巴蜀,

  也都有劉福通的勢力。

  再往塞外觀看,元上都,遼陽,一直到東邊的高麗,也都是韓宋的地盤。

  如果朱元璋是南方大區的勝利者,那么劉福通大可以一句,

  北方大區,優勢在我!

  而且單純從地盤面積來,

  劉福通還穩壓了朱元璋一頭。

  兵勢相連,何止萬里,黃河兩岸,塞外遼東,悉數臣服面前…“難怪劉福通有底氣跟主公叫板,我看他不光想跟元廷開戰,沒準還想收拾了咱們。”

  “不自量力!”朱元璋冷冷哂笑,劉福通的實力是擺在這里,但是朱元璋并沒有放在心上。

  “東西相距萬里,這么大的地盤,如何能首尾呼應,如臂使指?更何況三路北伐,盡數失敗,元廷收縮兵馬,蓄勢待發…一旦元軍反攻,劉福通處處受制,想不敗都不行!”

  老朱洞若觀火,韓宋的散裝程度,甚至在陳友諒之上。

  原本朱元璋和張希孟籌劃圍獵陳友諒的局,如今劉福通又跳出來,少不得把目光落在了韓宋身上。

  沒有獵物的時候發愁,現在一下子來了倆,同樣讓人發愁。

  應天城里,緊鑼密鼓,加速籌備。而另外一邊,方國珍率領著船隊,乘著季風,沿著遼東半島海岸線,進入了高麗范圍,終于成功和紅巾中路軍聯系上。

  面對朱家軍的熱情援助,已經占據西京(平壤)的關先生,似乎熱情不是那么高,只是讓方國珍暫時在義州停泊。

  隨后關先生才親自來見方國珍。

  關先生本名叫關鐸,他號為關先生,自然是有那么一點子書卷氣,文質彬彬,白凈清秀,冷眼一看,就跟書生似的,當真不像一員悍將。

  但是誰要是被他和善的外表欺騙了,那就犯了大錯!

  一個從曹縣打到了高麗的狠人,又豈是善類?

  關鐸對于突然出現的兵馬,頗為驚訝,而且方國珍這個東西,不是投降了元廷嗎?他現在又成了朱元璋的部下,是真的還是假的?

  關鐸滿肚子疑問,長時間在外領兵,已經讓他不愿意相信任何人。

  “越王殿下,你能來給我們送糧食,還真是讓人意外!”關鐸意味深長道。

  方國珍呵呵一笑,單手按著佩刀,看著關鐸,不但不怯場,還隱隱壓了對方半頭。

  “我知道你想什么,不過我勸你還是收回去,劉福通尚且算是我的后輩,哪里輪到你三道四?再了,這一次我是奉吳王命令,給你們送糧食軍械,協助你們守衛高麗,抗擊元軍。他劉福通現在可是沒這個本事。句不客氣的,吳王可是你們唯一的衣食父母,得罪了誰,也別得罪吳王!”

  關鐸繃著臉,沉吟再三,方國珍語氣雖然不好,但的還都在理。

  他沉吟片刻,突然道:“越王,我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么吳王愿意幫我們?可有道理?”

  “道理?當然是有!”

  方國珍嘆口氣,“關鐸,你聽過張相嗎?”

  關鐸怔了怔,“略知一二。”

  “張相燕云之地丟失快五百年了。趙宋窮盡力氣,連幽州都沒有拿下。你們卻能橫行大漠,占據上都遼陽,讓中原的旗號,在遼東大地飄揚。更是殺入高麗,揚威異域。就憑你們這份壯舉,也要永載史冊,流芳百世。”

  方國珍道:“吳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似你們這般英雄好漢,應該跟著吳王才有施展拳腳的機會。方某愿意納土歸降,成為吳王帳前小卒,就是敬佩吳王的胸襟格局,關鐸,你也是聰明人,可不要錯失良機。”

  關鐸默默聽著,并不言語,待方國珍完,他才冷冷道:“越王,聽你這么,是不是只有歸附了吳王,才能得到軍糧?干脆,吳王要拿這點東西來收買我們?”

誰擁有你誰就擁有全薦洱世界  “呵呵!”方國珍忍不住哂笑,“就知道你會這么想,我可以告訴你,用不著!吳王只是賞識你們的忠勇,而且韃子才是我們的大敵,吳王愿意鼎力相助。再有不妨告訴你,山東毛貴也出了不少金銀,希望我們換成糧餉軍械,幫你們守住高麗…用不著多想了,讓弟兄們來搬糧食吧!”

  關鐸如何能不想,可問題是當下做主的是肚子,不是腦子!

  足足十五萬石糧食,扣除路上損耗,也有十二萬石,送到了關鐸的手里。

  那些聞訊前來,搬運糧食的紅巾軍,不光衣服是紅的,眼珠子都是紅的。方國珍親眼看到,有人在搬運的時候,偷摸抓一把谷子,直接往嘴里塞。

  還有人一下子塞得多了,噎得翻白眼,也不舍得吐出來。

  他們當真是餓壞了。

  從山西殺入大漠,走元上都,到沈陽,再殺入高麗…整個一條路線,不是大漠草原,就是苦寒之地。

  哪來的糧食?

  他們就靠著四處搶掠,尤其是打劫元廷存糧過日子。

  沒有糧食,就吃繳獲的牛羊牲畜,勉強維持。

  等殺入高麗,情況稍微好了點,算是得到了一些補充。他們積極修城,積蓄糧食柴草,算是把高麗當成了根據地。

  但是很遺憾,此時的高麗依舊十分貧瘠,物產有限,而且產糧區還在南邊,紅巾軍基本上就是三天餓九頓的狀態。

  此刻突然有人送來了糧食,當真是救命糧,來得太及時了。

  等把稻谷變成糧食,煮成米飯,分給將士的時候,這幫一路上來,哪怕腸子流出來都不會皺眉頭的漢子,竟然有人偷偷抹眼淚。

  關鐸看在眼里,心里頭也不好受,是他帶著大家伙,走到了這個境地。

  暫時有了糧食,接下來何去何從?

  “平章,我們,我們還能回到老家嗎?”

  有個臉上帶著刀疤的戰士,仗著膽子道:“這,這個米飯太好吃了,俺,俺想起了俺娘,每年收成之后,都能吃幾天飽飯!要是能回家,吃一碗家里的米飯,俺,俺死也閉上眼睛了。”

  聽他這么一,周圍的人不由得停下了筷子。思念家鄉的念頭,就像是野火燎原,迅速蔓延,上一秒還在大口扒飯的將士,竟然流下了熱淚,又和著淚水,把飯咽了下去。

  實話,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了。

  元軍步步緊逼,封鎖了他們返回的道路。

  現在還想回去,就只能走水路,跨海前往山東。

  可問題是山東紅巾的船只也不多,而且還要面臨海上的風浪,又有幾人能活著回去?

  不多時,軍中將士,哭聲一片,哀怨憂傷,悲從心來。

  方國珍在義州沒有幾天,就注意到了將士的狀態,他心里哪能不明白…盛極而衰,劉福通要走下坡路了,誰也阻擋不了。

  歷代哪有萬里迂回,斷絕了同大本營聯系,還能繼續作戰的兵馬?大家伙都是人,不可能沒有想法的。

  關鐸突然意識到這支兵馬已經不是他能完全掌握的。

  “關鐸,吳王過了,愿意援助你們…糧餉軍械不夠,往后還有,缺醫少藥,我們也會想辦法。假如有人想要回家,我們有上千艘大船,一定把大家伙平安送回家鄉。”

  前面的承諾關鐸還能不為所動,可是聽到了回家兩個字,關鐸也扛不住了。

  家鄉這個詞,對于中原百姓來,有著難以抗拒的魔力,屈指算來,關先生他們北伐以來,已經到了第四個年頭。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背井離鄉,朝不保夕,又身處異域,不時苦戰,早就耗光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此時此刻,最聽不得的就是回家!

  “越王,你們能做到這一步,不管是什么用心,我關某都要謝謝你們!”

  完,關鐸深深一躬,肅穆真誠。

  消息很快傳開,紅巾軍中,許多人都嚷嚷著要回家,一時間沸反盈天,亂成了一鍋粥。

  關鐸當然不能允許,這樣一來,豈不是直接潰散了。

  跟方國珍磋商之后,這邊也沒有那么多船只可以使用,就只能請一些受傷生病,身體殘疾的,登船回鄉。

  不出意外,紅巾軍又出現了自殘的情況,只為了能登船返回。幾乎每一艘船都超載了。

“關鐸,你放心,以方某的本事,自然會將大家伙平安送回去的。感謝大家和訂閱薦洱支持  而且我還會回來,繼續送東西,接走傷員…只不過我有個小事要提醒你,吳王的登基大典快要到了,煩請這些弟兄們去湊個數,一起熱鬧一下。”

  關鐸剎那間怔住了,去參加朱元璋的登基大典?

  那,那他們還算韓宋的臣子嗎?

  不許去,那就連船也別坐了,就留在這里,當一個孤魂野鬼吧!

  這一手,簡直絕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