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決戰之心下定,龐大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十萬朱家軍精銳,二萬水師,還有多達幾十萬的民夫,全都動員起來。

  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絕大多數人都只是一塊磚頭,忠誠履行自己的職責即可。

  朱元璋把握全局,決定戰略,張希孟運籌輔佐,兩個人處于最頂層。

  而在老朱之下,能夠統攬軍務大權的,就是前軍都指揮使徐達。

  這位公認的帥才,在單純的軍務上面,有著堪比張希孟的話語權。只是此刻的徐達,并不是那么輕松。

  在他的對面,坐著馮國用和吳禎,馮國用是最近從揚州過來,輔佐老朱,進行決戰的,吳禎在淮西諸將之中,是僅次于徐達和湯和的,他不光智勇雙全,而且還長時間負責漕運,熟悉后勤。

  設立訓導員之后,軍中陸續添置了一些類似參謀長旳參軍職位,吳禎就掛著一個參軍銜。

  這三個人湊在一次,差不多就是正副統帥,加上參謀長。

  面對朱元璋的決戰打算,三個人需要用最快的時間,拿出執行計劃,或者…提出他們的修改意見。

  沉默了許久,吳禎還是開口了,“我以為此時援救浮梁,似乎可以商議…陳友諒大軍猥集湖口,以張定邊為先導。如果驟然出兵,似乎會落入陳友諒的圈套之中,不得不防。”

  吳禎說完,望著徐達,發現這位低垂著頭,目光死死盯在地圖上,一語不發。這時候馮國用突然道:“既然要吃掉張定邊的兵力,就必須派遣一支兵馬,截住來自湖口方向的援兵。”

  吳禎立刻道:“湖口和浮梁之間,盡是一馬平川,只有在石門等地,略微險阻,但也不足以阻擋陳友諒大軍。別忘了,陳友諒手下那可是三十萬人,不是三十萬頭豬啊!”

  馮國用咬了咬牙,“那,那也要救援浮梁,無論如何,浮梁不能丟!”

  又是一怔短暫的沉默,吳禎緩緩道:“浮梁真的那么重要嗎?”

  一句話,竟然讓徐達猛然抬頭,三個人,六只眼睛,撞在了一起,噼里啪啦作響。他們彼此都心知肚明,浮梁的事情,一半在城池,一半在朱英身上!

  良久之后,馮國用才無奈長嘆一聲,“朱文遜誤了大事啊!”

  他這一句話,總算是打破了啞謎,吳禎干脆把心一橫,直接說道:“江南的這條路并不好走。我聽聞安慶到手之后,萬分欣喜。我們大可以從安慶出兵,掃蕩江北,然后以大軍迫近江州,逼迫陳友諒決戰。這才是正辦!”

  馮國用也明白,這是一步好棋,畢竟江北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道路也好,陳漢的兵力也弱。

  而且還可以攻取蘄春,從上游切斷江州和漢陽的聯系。

  到了這一步,戰斗的主動權就在朱家軍手里了。

  可問題是現在誰也不敢說不管浮梁。

  朱英年紀小,不但是朱元璋的義子,還是張希孟的好兄弟…甚至后者身份猶在前者之上。

  朱元璋是君主,他可以為了江山,舍棄很多東西。

  但是張希孟不行,在外人看來,他對朱英的態度,堪稱寵溺。

  如果朱英出了點意外,誰也不知道張希孟會如何反應…而且以張希孟在軍中的地位,誰敢說不管朱英,小家伙要是出事,不用張希孟發話,其他軍中將領就能撕碎了他。

  浮梁必救,可一旦救援浮梁,就要放棄從江北進攻,然后就要以弱勢兵力,對戰陳友諒的三四十萬人。

  湖口以東,很可能就會成為朱家軍的傷心地。

  徐達沉默思忖,良久才道:“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馮國用和吳禎都是一怔,頓了頓之后,吳禎悶聲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氣氛驟然一緊,徐達的臉色越發嚴肅,最后他緩緩道:“讓你們指揮,怎么打才是最好的?”

  這下子吳禎情不自禁欠了欠屁股,馮國用也是略微沉吟。

  “都指揮使,我看可以派遣五千騎兵,前往祁門!”

  馮國用首先把指頭落到了祁門,徐達不由得眼前一亮,祁門扼守在浮梁州前往金陵的要道上,派遣一支騎兵過去,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即便浮梁出了差錯,也能設法救援。

  當然了,這么布置的潛臺詞就是讓朱英自己努力,自求多福。

  徐達沉吟半晌,再看兩個人,說道:“還有沒有別的風險?”

  “有!”吳禎干脆道:“如果浮梁州淪陷,饒州也會不保,饒州丟失,則洪都必然失守…朱文正就在洪都!”

  又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名字。

  三個人其實都心知肚明,江南江北,只能選擇一樣。

  如果他們在江北進軍迅速,打破僵局,并且在決戰中,擊敗陳友諒,一切好說。

  可若是江北進軍遲滯,不能快速突破。

  陳友諒極有可能南下,將鄱陽湖東西兩岸的州縣悉數搶過去。

  馮國用突然道:“我如果沒有猜錯,上位和張相高估了陳友諒!”

  “高估?”

  “嗯!陳友諒曾經打下過洪都,結果因為內訌回師,坐視洪都落到了我們手里。陳友諒這人氣度格局都不打,又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他出兵浮梁,未必是要從此圖謀金陵,他沒準是想切斷我們和洪都的聯系,然后他舉大兵南下,奪了洪都,報昔日的一箭之仇!”

  馮國用幾句話,徹底點醒了徐達和吳禎。

  因為如果要是想攻擊金陵,打浮梁州實在是有些說不過,放著好好的長江水陸不走,偏要走山區,這不是腦子抽了嗎?

  但如果是圖謀洪都等地,瞬間就說得通了。

  徐達目光凝重,半晌才道:“是上位和張相站得太高了,反而沒有把握住陳友諒的心思!他嘴上說決戰,滅了咱們。可實際上他或許只是想拿下洪都,報兵敗之仇。”

  吳禎也跟著道:“沒錯,可若是這么講,陳友諒看似狂妄,實則心有定見,用兵穩健,不可小覷啊!”

  徐達和馮國用暗暗感嘆,能打下這么大的基業,占據兩省之地,距離帝位,一步之遙,又豈是尋常之輩能做到的。

  徐達再度把目光放在地圖上,“按照我們的判斷,當下應該立刻派遣一支騎兵,前往祁門,監視陳軍動向,策應浮梁守軍。然后我們主力自安慶發兵,進取江州,打陳友諒一個措手不及,不給他大軍南下的機會。”

  馮國用點頭,“沒錯,還應該給朱文正下令,讓他調動洪都兵馬,如果時機成熟,立刻北上,也加入圍攻江州。只要拿下江州,陳友諒就沒了半條命。”

  這兩位帥才,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方略。

  而吳禎沉吟思忖,過了良久,他才緩緩道:“若是朱英有失,我們該如何是好?”

  氣氛再度凝重起來。

  徐達一手按著太陽穴,只覺得一陣陣心煩意亂。

  身為一名將領,他自然想按照存粹的戰場得失,來思考問題。

  但是哪一次大戰能夠簡單過?

  其實他們能想到的東西,張希孟和朱元璋會一點都想不到嗎?

  可問題是朱英就在浮梁,這事情能怎么辦?

  徐達也不清楚,他只能讓兩個人先退下去,各自權衡,然后再拿主意。

  整整一夜過去,又是一個上午,徐達才頂著黑眼圈,前來拜見朱元璋。

  令徐達訝異的是,張希孟竟然提前等在外面,看樣子,張希孟也十分憔悴。

  “張相!”

  徐達正要施禮,張希孟一把拉住了他,到了旁邊。

  “徐達,你跟我說,直接援救浮梁,把握大嗎?”

  徐達愣住了,“張相,我,我必然全力以赴,不會有閃失的,請張相放心!”

  “不!”張希孟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問你,如果朱英能守住浮梁,牽制住張定邊的三萬大軍,不讓他東進金陵,或者南下饒州。這仗你要怎么打?”

  徐達大驚失色,不敢置信地看著張希孟,誰能不知道張希孟和朱英的情分啊!

  “張相,我現在也不知道怎么說,能不能放棄浮梁,退守祁門,或許會安穩一些。”

  一聽這話,張希孟頓時笑了。

  “行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正好,我這里有個消息要告訴你。”張希孟笑道:“盧秋云昨夜走的,他說會混入浮梁,最遲兩天,就有消息傳來,浮梁的情況我們也就知道了。”

  “啊!”

  徐達真的驚呆了,盧秋云,就是那個精通三教九流,熟悉一百八十行,偷過張希孟的賊?

  “他真能混進去嗎?”

  張希孟也嘆了口氣,“我也不清楚,不過龔伯遂幫著撰寫軍令,陸洲給造了幾份假的告身公文。我拿給了丁普郎看,他說分辨不出來。”

  徐達瞪大眼珠,還能這么玩?良久之后,才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幫臥龍鳳雛,竟然能在這時候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簡直神了!

  “張相,倘若浮梁州真的能撐住十天半個月,這場決戰,咱們的勝算能有七成!”

  張希孟也微微點頭,不再說什么。

  一天半之后,一封從浮梁州送來的密信,放到了朱元璋和張希孟的面前。

  “干爹,大哥,你們放心,我已經說通了三千窯工,他們都會幫忙守城,我有把握守個一百天…只不過要等戰勝之后,出點小錢,買下窯廠,交給窯工經營,還望恩準。”

  張希孟和朱元璋互相看了眼,不愧是你啊!

  “傳令,讓花云領五千騎兵,連夜奔赴祁門,其余馬步舟師,自安慶啟程,和陳友諒決戰!”

  老朱狠狠一揮拳頭…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