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胡大海率領兵馬,要攻取的正是諸暨。而尚在城中駐守的是元廷浙江行省參知政事石抹宜孫。

  此人祖上是遼人,世襲的副萬戶,原本駐守在處州。

  這人或許沒什么名氣,但是他有個手下,很是了得,那就是劉伯溫!

  沒錯,這位就是老劉的上司。

  結果由于劉伯溫落到了朱元璋手里,處州的地主武裝崩潰,朱家軍順勢殺入處州,石抹宜孫不得不率領著殘部逃跑,他原本打算逃到杭州,結果路上遇到了朱家軍攔截,就只能暫時退入諸暨。

  困守孤城的石抹宜孫拼命求援,想盡辦法,打算逃出去,但他很快就悲哀地發現,整個浙江行省,還忠于元廷的力量,也就剩下他自己了。

  舉目四望,竟然再無一個大元忠良!

  東邊的方國珍,雖然名義上接受大元詔安,但是他和石抹宜孫根本是兩回事,而且方國珍還跟朱元璋勾勾搭搭,對大元朝只有呂布對董卓般的忠誠。

  再往北看,張士誠的兵馬從蘇州南下,已經有吞并杭州的意思,反正向北的路給斷絕了。

  往西邊看去,建德,金華,全都是朱元璋的兵馬,三大股紅巾軍,把石抹宜孫包在了中間,密不透風。

  這處境比起荊州關二爺還要兇險一萬倍。

  不過朱家軍也沒有立刻把矛頭對準石抹宜孫。徐達安排大軍,進攻信州方向,他的目標是打開進入八閩之地的大門。

  直到拿下了信州,掃清了元廷在浙江行省的勢力,才派遣胡大海擔任先鋒官,兵取諸暨,消滅石抹宜孫。

  整個攻城戰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石抹宜孫拼死抵抗,最后這一伙元軍還相當頑強,竟然是個硬骨頭。

  胡大海還有些猶豫,可是朱元璋的這一封,竟然讓他下定了決心,必須立刻攻下諸暨,結束戰斗,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打贏!

  胡大海看似是個莽夫,可他十分有決斷。

  兒子犯了大罪,就要被砍頭,上位給自己來信,說明了情況,這是給自己臉。朱元璋是什么人就不用說了,出了這么大的事情,如果遲遲解決不了諸暨的元軍,必定有人攻訐自己,說自己因為兒子死了,不愿意出力,裹足不前,對上位懷恨在心…如果有這樣的傳說,那他的麻煩就大了。

  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須盡快結束戰斗,讓上位相信自己的忠誠。

  如果僥幸,兒子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如果不幸…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作為親生骨肉,胡大海不能不心痛,可是幾萬石糧食,還私自釀酒發財…這個小畜生,簡直不想活了!

  這么多糧食,你吃的完嗎?

  這么多錢,你花得光?

  忤逆子,你活該去死!

  胡大海切齒咬牙,怒氣沖天,悲憤異常…所有的怒火,都灌注到了眼前的諸暨縣城,不管如何,都要拿下來,用這些狗韃子的血,洗刷心中的憤怒。

  胡大海把二兒子胡關住給叫來了。

  這兒子跟他一樣,都是個武夫模樣…胡大海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鎧甲扣在了兒子身上。

  “你大哥犯了王法,給咱們家丟人了,你明天帶頭攻城,第一個殺進去,把你爹的臉找回來,聽到沒有?”

  胡關住怔了怔,立刻點頭,半點沒敢遲疑,“請父親放心…那個,我大哥?”

  “不要問!”胡大海突然怒吼道:“你殺進城,拿了先登之功,再來問我!”

  胡關住知道他爹的脾氣,竟然不敢說話,只能乖乖備戰。

  朱家軍這邊已經做好了戰斗準備,而城中的石抹宜孫,似乎也感覺到了大限將至。

  很湊巧,今天竟然是他母親的壽誕。

  石抹宜孫遲疑再三,還是吩咐下面人,做了幾道母親最愛吃的菜,而后去拜見老母。

  母子相對,石抹宜孫只覺得肝腸寸斷,痛哭失聲。

  老太太見兒子未語先哭,便已經知道大禍臨頭,不必多言。

  “吾兒何必太癡!今日之事,早在預料之中,這都是天數啊!”

  石抹宜孫摸了摸眼淚,他這人博學多才,精通文武,也算是個人物,見母親這么說,他也只能悲泣道:“義莫重于君親,食祿而不事其事,是無君也;母年高而不奉,是無親也。無君無親,孩兒當真是不忠不孝之人,如何立在天地間!”

  石抹宜孫以手錘地,痛哭失聲,悲憤到了極點,也悔恨到了極點。

  老太太看在眼里,無奈嘆息。她哆哆嗦嗦,攙扶起兒子,讓石抹宜孫坐下,而后才說道:“為娘受你的好處,得了朝廷誥封,此生無憾。如今紅賊猖獗,大元運終,投降賊寇者,如過江之鯽。愿意為國殉節,守義而死,寥寥無幾!前者聽聞總管靳義在太平路殉難,如今浙江一省,再無官吏愿意為國而死。倘若吾兒有殉國之心,為娘只會高興的!”

  聽老太太說到這里,石抹宜孫更加震撼,簡直欲哭無淚。

  “母親,孩兒不孝,這個官,這個官害人不淺啊!”石抹宜孫揚天感嘆,如果不是做了元廷的官,他肯定不愿意去死,更不愿意禍及家人。

  可是既然做了元朝的官,受了大元的俸祿,就要從一而終,如何能辜負天恩?

  “母親,只許大元有負孩兒,不許孩兒悖逆大元。孩兒已經做了決斷,要和紅賊死戰到底,絕不投降!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老太太聽到這里,竟然撫掌大笑,又伸手摸著石抹宜孫的臉頰,笑呵呵道:“吾兒忠勇,果然不負家門!你只管放心去戰,為娘絕不讓你為難!”

  聽到這話,石抹宜孫再看母親,滿臉決然,他的心中一動,竟有些不舍,便撲在母親膝前,還想說什么,可老太太卻主動起身,拿過一杯酒,笑著道:“來,陪為娘過這個生日吧!今年是為娘六十大壽,甲子輪回,為娘什么都見過、經過了,吾兒用不著替為娘傷心。人生世上,到底不能如草木泥土一般!”

  石抹宜孫心中悲涼,卻又不知道說什么,只能低著頭垂著淚,勉強侍奉老母,過了六十歲的生日。

  城里城外,都在做著最后的準備。

  卻還有一個人,對諸暨的戰斗,沒法不聞不問,那就是徐達!

  他原本在建德坐鎮,距離胡大海不算遠。就在老朱的書信送到胡大海手里之前,一封以張希孟私人名義發來的信,落到了徐達手里。

  只不過雖然是私人名義,但是上面的內容卻把徐達嚇得不輕。

  上位竟然要殺胡大海的兒子?

  難道就不怕胡大海盛怒之下,反叛朱家軍嗎?

  眼下的胡大海,不管是投降方國珍,還是去投靠張士誠,都是輕而易舉。

  一位指揮使級別的將領投敵,給朱家軍的打擊,絕對是災難性的。自從朱家軍建立,還沒有出想過這種事情,莫非要發生在我的手上?

  徐達怔了片刻,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張希孟在書信中提到,朱元璋已經給胡大海去信了…這事情就奇了!

  為什么老朱會告訴胡大海,卻是張希孟給自己寫私人信件?

  難道不是應該讓我做好準備,盡力隱瞞胡大海嗎?

  怎么反了過來?

  徐達沉默良久,突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奧妙!

  胡大海的部下會跟著他反叛嗎?

  貌似很難!

  徐達捫心自問,手下將士會聽他的嗎?

  打仗或許可以,但是別的事情,還是別做夢了。

  這些士兵幾乎都有朱元璋給的田畝,家人安居樂業,糧餉待遇都是頂好的,憑什么跟著你造反?

  而且張希孟推動軍中識字,還有各種文藝表演,體育比賽,背誦軍規活動…這一連串的事情弄下來,朱家軍已經不再是兵歸將有,情況大不相同。

  當然了,一個主將,能不能把手下拐走?

  還是不能下斷言,就說一定不能。

  假如朱元璋給徐達寫信,告訴他事情…徐達就必須要做出動作,防備胡大海反叛。

  可一旦徐達做出動作,讓胡大海查之,沒準會起反作用,讓胡大海在驚懼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為。

  如果那樣的話,就弄巧成拙了。

  不能不告訴徐達,又不能正式通報徐達,

  所以才有了張希孟的信,告訴了,又沒完全告訴!

  這手段還真是細膩啊!

  那自己到底要怎么辦?

  徐達沉吟一陣,竟然也有了主意。

  “傳我的命令,立刻準備三萬八千石軍糧,送去諸暨,給胡指揮使!”

  三萬八千石,算是很少嗎?

  以朱家軍的稅收水平來算,差不多是五千戶一年的稅糧。

  而當下一個普通的縣,能有七八千戶,兩三萬人,已經算是不錯了。

  大半個縣一年的稅收,也就是這些。定遠是大縣,有太多的縣,遠不如定遠富庶。

  如果拿來養兵,普通士兵不打仗的時候,一天一斤半糧食,打仗的時候,會提高到二斤主食。

  一石糧也夠吃六十天!三萬八千石糧食,就夠三萬八千人,吃兩個月之多。

  放在那里,就是一座大山!

  “但愿老胡不要糊涂啊!”

  徐達做出了安排,派出糧隊,前往諸暨。

  幾乎與此同時,胡大海竟然讓人送信,他要督兵攻城,請徐達派兵協助。得到了消息的徐達,露出了笑容,總算沒有不可收拾。

  上位看人真準啊!

  徐達親自統兵前來。

  小小的諸暨縣城,空前熱鬧,胡大海集結二百門回回炮,猛轟城墻…每一枚彈丸,都帶著胡大海的憤怒,劃過長空,憤怒地砸向城墻。

  足足一個上午的怒射,城樓粉身碎骨,其中的幾十名元軍化成遍地尸體,血染青磚。

  又有城墻被砸出了裂縫,伴隨著沉重的彈丸轟擊,宛如巨錘,一下又一下…在中午時分,一段十丈長的城墻,垮塌下來。

  “烏龜殼終于敲開了!胡關住,你給老子上!”

  伴隨著胡大海的怒吼,胡關住率領著精銳甲士,奔著缺口,發足狂奔,一無所懼,撲了上去。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