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九章 鄉鎮企業

無線電子書    帶著購物系統回到80年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時間,來到了六月份。

  這時候,大概也是桃李成熟的季節。

  這天,吳有勝和家人說了一聲,交代了一番,就開著大卡出去了。

  小河村,吳有勝也來過很多回了,除了李家村,就這個村子來的次數最多。

  前些年,為了方便交易與出行,村長劉方在農閑時,號召全村人,重新修了一遍土路,擴展了一番,使得能通行大車。

  吳有勝就直接開進去了。

  “唉,那不是經常來的那個吳叔叔的車子嗎?”

  快到小河村的地方,路邊的小溪邊上,一些半大的小子,正在樹上摘李子吃,遠遠的見到熟悉的大卡車,十分的興奮。

  “快點兒下去。”

  領頭的是一個九歲左右的男孩子,說著,很快就爬下了樹,來到了路邊站定,等著卡車的到來。

  “咦,是小東啊。”吳有勝見到路邊的幾個小子,也就慢慢停了下來,降落下玻璃窗,和這幾個小子打了聲招呼。

  “叔叔好。”

  “叔叔好。”

  幾個小子熱情的問候道,有的還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嗯,你們在這兒干嘛呢?”吳有勝問道。

  “我們在摘李子呢,叔叔。”叫小東的男孩兒回答道,還把衣服兜里的李子掏出來,準備遞給吳有勝。

  “呃,不用,你們自己吃吧。”吳有勝擺擺手,接著,拿了些糖,伸出窗外去。

  “這些糖果,你們拿去吃吧。”

  “謝謝叔叔。”

  “謝謝叔叔。”

  小東也沒客氣,伸手踮起腳尖,接了過來,一并分了些給小伙伴們,幾個小子拿著糖果,喜滋滋的,不過還算懂事,給吳有勝說了聲謝謝。

  “嗯,你們繼續玩吧,我先進去了。”吳有勝揮揮手,開車走了。

  “小洞哥,咱們還去摘...李子嗎?”一個小孩兒把剝了糖衣的糖果塞進嘴里,含在嘴中,抬頭看著領頭的男孩兒,說話有些含糊不清的。

  “不了,咱們回去吧。”叫小東的孩子,也是吃了塊糖,搖搖頭回道。

  “嗯。”

  其他幾個小孩兒也沒什么意見,嘴里喊著糖果,歡喜的回去了。

  另一邊,吳有勝也是有時會停下來,和人打聲招呼。

  越靠近小河村,路邊干活的村民也多了起來。

  吳有勝對小河村很是熟悉,全村上下,基本上都認齊了,不說對他們有多熟,起碼能叫出名字來。

  畢竟,吳有勝每年來這邊不下二十次。

  經常見面,自然就熟稔了。

  碰到有小孩兒的話,吳有勝會給幾個糖果,要是大人的話,則是會減慢速度,隔空打了聲招呼。

  村民們也是熱情的回應著。

  過了一會兒,吳有勝的卡車,開到了荊承家門口。

  “小勝,你來了。”荊承本來正在喝茶,有人通知了,就出來迎了迎。

  “嗯。”吳有勝下了車,點了點頭。

  接著,吳有勝從卡車上拿出帶來的禮物,一大箱子木瓜,還有一盒五斤重的奶粉。

  “這一箱子是我上次說的水果,吃了有助于催奶的,這是奶粉。”

  吳有勝解釋道。

  “哎,好好好,謝謝了。”

  “我來拿。”

  荊承高興的從吳有勝手里搶過東西。

  “小勝,這些多少錢?我等下給你。”

  “荊叔,沒幾個錢,就當我送小侄子的一點兒禮物,談錢就俗氣了。”吳有勝擺擺手,不在意的說道。

  “那不行,一是一,二是二,公私要分明,該多少錢,就多少錢,再說了,你上次都給了見面禮,這些看著就很貴重,哪能不給錢呢。”

  荊承搖著頭,十分堅決的說道。

  “荊叔,這個等下再說吧。”吳有勝笑了笑,不接話。

  “也好,那先進來坐,喝口茶。”荊承請吳有勝進客廳坐下,自己則是把手里提著的東西放進屋里去。

  “紅梅,小勝來了,你出來給泡壺茶來。”出來時,荊承對著另一個屋子喊道。

  “好嘞,來了。”屋里,傳來一聲女孩子的回話。

  很快,一個穿著藍色棉布衣服的女人出來了。

  女人是荊承的兒媳婦兒,荊川的老婆,王紅梅。

  “勝哥來了,我去泡茶。”王紅梅對著吳有勝笑了笑,微微點頭致意了一下,然后就去泡茶了。

  很快,王紅梅給吳有勝和荊承兩人的杯子里倒滿了茶水。

  荊川是在八一年端午那會兒結的婚,僅僅比吳有勝晚了半年時間,那會兒,吳有勝還把他的車子借給荊川,當作婚車,給荊川撐面子呢。

  接著,王紅梅又從屋里拿出些花生瓜子來招待吳有勝。

  “對了,小川呢?”吳有勝抿了口茶,問道。

  按理來說,知道自己來了,荊川應該會第一時間來打招呼的。

  “你說小川啊,出去買東西去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荊承說道。

  “哦。”吳有勝微微點頭。

  吳有勝坐著喝了會兒茶,和荊承閑聊了一會兒。

  半個小時的時間,荊川回來了。

  回來時,還不是空手回來的。

  “喲,小川。”吳有勝聽見動靜,出來看了看。

  “勝哥,你來了。”荊川把肩膀上挑著的兩個竹簍給放下來,對著吳有勝笑了笑。

  “你買這么多雞干嘛?”吳有勝看著兩個竹簍內裝著的雞,好奇的問道。

  谷</span粗粗一看,差不多有七八只的樣子,而且還都是母雞。

  “嗐,還不是我爸說的,紅梅生了娃,要多吃老母雞補一補,讓我去邊上村長買一些老母雞回來,村里的老母雞,都被買完了,只好去其他村子買了。”

  荊川撓了撓頭,臉上略微訕訕的說道。

  老母雞,一般都是養了兩三年以上的下了蛋的雞,才稱得上老母雞,本身就不多,再加上都是用來下蛋的,自然就很少人會賣了。

  荊承也是托了關系,才搜羅到這些,前幾天就親自談好了,今天則是讓荊川去買回來。

  “哈哈。”吳有勝聞言,也是笑了笑。

  沒辦法,在農村,很多老一輩人都相信,老母雞能滋補身子。

  一些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家里人都會給燉老母雞湯喝。

  其實,老母雞湯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一來,從中醫上來說,母雞的雞肉屬陰,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二來呢,老母雞由于生長期長,雞肉中所含的鮮味物質要比仔雞多,再加上老母雞脂肪含量多,燉出的湯也更香一些。

  當然,有事實研究表明,其實雞湯覺得好喝,就是里面的谷氨酸鈉起了作用,和味精是差不多的。

  荊承肯定是前者的擁躉,以前是沒條件,現在家里不差錢,給自家添了孫子的兒媳婦,肯定要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因此,禍禍完了小河村的老母雞,荊承就打起了其他村子養的老母雞的主意來,這才有剛才那一幕。

  “好了,先別聊了,把雞給關起來,再喂點兒吃的。”荊承吩咐道。

  “嗯,好。”荊川應了一聲,然后就把母雞放出來,放在屋子邊上的自家的一個雞舍里關好,再給撒了點兒癟谷子,還有扔了些菜葉子進去。

  弄完這些,荊川洗了手,也在客廳里坐了下來。

  “我去棚子里看看,小勝,你和小川先聊著。”荊承想了想,開口道。

  “好,荊叔您忙您的,不用管我。”吳有勝說道。

  荊承微微頷首,起身,背著雙手,出了客廳,去了邊上的‘家具廠子’巡視去了。

  坐下來后,荊川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或許是也有點兒口渴了,就一口喝了下去。

  “勝哥,最近怎么樣?”荊川問道。

  “還好,你呢?”吳有勝點頭,說道。

  “還不是老樣子,沒啥不同的。”荊川也是回答道。

  “就是家里的地位不一樣了,以前吧,我好歹也是家里的寶,結果,紅梅生了孩子,家里的孩子成了家里的第一照顧對象,我爸媽他們,可稀罕孩子了,就連我媳婦兒的地位都比我高了。”

  “那句話就啥來著,母憑子貴。”

  荊川略微苦笑著說道。

  “哈哈,誰都是這么來的。俗話說隔輩親,爺爺寶貝孫子,那是天經地義的,至于你媳婦兒,懷胎十月,為了給你生下孩子,受了不少罪,得到細微的關照是應該的。”

  吳有勝安慰道。

  他也是過來人,雖說家里的長輩就楊老爺子一個,不過,也能體會荊川的心情。

  家里的寵愛轉移,或許會感覺有些不適,不過,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再說了,那是你兒子和你媳婦兒,有什么好較勁兒的。”

  “也是...”荊川想了想,也是贊同的點頭,這么一想,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對了,勝哥”

  吳有勝和荊川聊了些別的,有聊家庭的,有聊孩子的,也有聊其他的。

  荊川和吳有勝傾述后,感覺輕松了一些。

  和家里人說,荊川不好意思,和同村小伙伴說,也怕被笑話,沒面子,和吳有勝,就沒什么了。

  即使被笑話了,也沒什么好糾結的,吳有勝又不會經常待在這邊。

  “聊什么聊的這么開心呢?”

  好一會兒后,荊承進來了,見荊川眉宇間的郁結之氣消散了很多,臉上的神情也是歡快的,就有些感慨的笑了。

  都是過來人,荊承也知道自己兒子這一段時間有些不開心,不過,也不好說什么,容易引發逆反心理,再則,說出來也會令荊川難堪,因此,荊承也只好等兒子自己打開心結了。

  “沒什么。”荊川馬上換了個話題。

  “小勝,今天中午留下吃個飯。”荊承邀請道。

  “嗯,好。”吳有勝看了看時間,十一點多了,快到中午了,就沒有拒絕,答應下來。

  “好。”荊承欣喜的摸了摸白胡子。

  很快,荊川的母親就從菜地里回來了。

  得知吳有勝留下吃飯,就連忙準備了起來,殺了一只老母雞,燉了一鍋老母雞湯,還把家里的一些臘肉拿來蒸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一桌子的農家菜。

  雖然不怎么多樣,但也是很豐盛了。

  吃飯的時候,荊承說起了這次的家具情況,數量上,和上次基本差不多,從去年開始,產量就達到了峰值,畢竟,人手就這么多。

  當然,做工就精細多了,那些小河村的少年們,經過一年多的系統學習,基本功都很扎實,在其他村,都可以給人當木工了。

  教習的話,只要師傅愿意教,學徒愿意下功夫學,基本上,一兩年,就能把基本功夫給學的七七八八,至于更深的手藝,那就不是三五年能領會的了。

  “荊叔,我給你說個事兒啊。”吳有勝吃完了飯,坐直了身子,慢慢說道。

  “啥事兒?”荊承問道。

  “是這樣的,我打算,把這個廠子,給弄大一些。”吳有勝整理下思緒,接著說道:“今年,上面出臺了新政策,說是同意把社隊企業改成鄉鎮企業。”

  “哦?這有什么不同嗎?”荊承叭了口煙,有些不解的問道。

  “怎么說呢,我舉個栗子,咱們這個‘家具廠’,嚴格來說,在當下,是不合法的,所以,這些家具,我都是給一些關系好的,給內部消化了。

  現在,上面鼓勵成立鄉鎮企業,到時候,就可以以整個村子的名義,去鄉里面建個正式的家具廠,不用像現在這樣小打小鬧的,那時候,這些家具,也可以正大光明的進行售賣。”

  吳有勝緩緩說道。

  至于說個人工商戶,其實,這時候也可以弄。

  只是吧,現在基本上還是七上八下,就是雇工包括自己,不得超過八個人,多了,就相當于是走資道路了,mai

  si說過,超過七個雇工,就相當于剝削了。

  隔壁有個傻子瓜子,也是個體戶,也弄出了很大的名聲來,不過,卻也曾三進宮。

  雖說最后都放出來了,吳有勝也不想進去吃免費的飯。

  以村子或者鄉里的名義,辦企業,雖然掣肘頗多,但是,起碼更安全,再說了,鄉里面,村長李來福的大兒子,是書記,鄉里一把手,小河村的這些人,也是吳有勝的熟悉的人。

  至少,短時間不會出現其他的變故。

  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只要過了這一段時間,吳有勝也就不必為小小的家具廠而憂心了。

  1秒:m.23xstxt

無線電子書    帶著購物系統回到80年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