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4 公映

無線電子書    紐約1995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VIDMARK”

  韋德馬克映像的八十年代電子游戲風格的Logo跳入屏幕,接下來是“邦妮和弗雷克”幾個字的片頭,然后直接進入正片。

  絲襪高跟,移動攝影機跟著一個女人的腳在昏暗的街道上移動,女人僅僅露出小腿和腳,但比例極佳,讓人浮想。

  街道的嘈雜全都收入進來,除了哐哐的高跟鞋落地聲,還有車聲、調笑聲和口哨聲。

  一直到女人推開一間酒吧的大門,嘈雜聲戛然而止,臺上的歌手正在唱著弗蘭基·瓦力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溫柔舒緩。

  女人點好酒,坐到了正對舞臺的高腳椅上,鏡頭一轉,這才露出了她的正臉,年輕漂亮的金發姑娘,眼神中還有一絲茫然,直到她的視線聚焦到臺上唱歌的男人身上。

  歌手也注意到了金發姑娘,兩人四目相對,歌手的曲風突變,竟然把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唱出了電子搖滾的味道。

  “開場不錯,大膽運用長鏡頭,在致敬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家伙。演員選擇太過青春偶像風,這不是動作片嗎?”

  肯尼斯在自己的本子上速記兩句話,最后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十五分鐘后,劫匪的第一聲槍響,證實這確實是動作片。

  又過了五分鐘,白奎因和蘭迪的第一次對打,真正震撼了肯尼斯。

  這是美國人拍出來的動作片?

  長鏡頭一鏡到底的對打!

  哪怕是兩個終結者機器人,施瓦辛格的T-800和T-1000對戰,也是一拳打出,切換鏡頭,拍挨打的一方被擊飛的動作,實際的打擊落點是不會拍的,因為那是假打!

  而現在熒幕上的對決雙方卻用了東方港島的動作片模式,長鏡頭,真打。

  但和港島那種追求靈活的身手,帥氣的動作不同,這兩人的打法卻更加直接暴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摔跤的抱摔和擒拿動作。

  最具特色的是正常速度和慢鏡頭之間頻繁切換,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的慢鏡頭去突顯暴力和破壞力。

  看到這里,肯尼斯可謂是眼前一亮,另一個疑惑卻慢慢滋生,這和他剛看過的瓶裝火箭是完全兩個不同的風格,韋斯安德森竟然能駕馭兩種完全不同的影像風格?

  大部分電影專業人士也都是懷著同樣的疑問看完了整部電影。

  “片尾曲,加分項!”肯尼斯在小本子上寫下最后一段話,然后隨著其他觀眾一同起立鼓掌,歡迎主創團隊上臺。

  率先上臺的年輕人大家都不認識,他自我介紹是韋德馬克映像的總裁克里斯托佛·莫里亞蒂,接下來他開始介紹導演韋斯安德森,沒什么名氣的男女主演,以及兩個反派角色,其中一個還是瓶裝火箭的主演歐文·威爾遜。

  當蘭迪登臺的時候,臺下有人高呼“大錘蘭迪”!

  蘭迪被粉絲給認出來了,于是笑著曲臂,作出展示肌肉的樣子,就像他登上摔角擂臺時那樣。

  “原來是個摔角手啊…”肯尼斯經過旁人提醒才知道了蘭迪的身份。

  其實蘭迪最近的曝光度非常高,幾乎每期的RAW都會露個臉,白奎因不在的時候就和泰德迪比亞茲以及史蒂夫·奧斯汀隔空對罵,感覺近來史蒂夫·奧斯汀的熱度,有一小半都是和蘭迪對罵積攢出來的。

  光頭奧斯汀的嘴巴本來就臟,F詞不斷,時不時還豎中指,罵High了,打贏了就拿出兩罐啤酒,相互撞開,在擂臺上大口大口喝起來,但就是這樣的形象,卻頗受青少年的歡迎。

  話說回來,介紹了主創團隊,按照標準流程,就是媒體提問時間了。

  媒體的焦點自然集中在攜帶兩部電影登陸圣丹斯的韋斯安德森的身上,那個關于兩部電影風格迥異的問題很快就被拋了出來。

  韋斯安德森只好回答他其實是半路救場的,在他進組前,完整的故事和詳細的拍攝方式全都確定好了,然后推出白奎因。

  白奎因自然感謝一番韋斯安德森,說沒有韋斯就沒有這么漂亮的畫面和激烈的動作場面,商業互吹么,都熟。

  然后又有眼尖的記者認出了莎拉·米歇爾·蓋拉,畢竟她前一個銀幕形象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女大十八變,現在才被認出也不足為奇。

  莎拉是童星出身,甚至還得過艾美獎,這種陣仗對她來說就是小意思,從容應對,謀殺了不少膠片,誰叫這個主創團隊就這么一個美女呢。

  最后有一個記者問道:“莎拉小姐,聽說你當年因為拍攝漢堡王廣告而被麥當勞列為不受歡迎的客人,請問,你現在被麥當勞解禁了嗎?”

  莎拉笑答:“沒有,所以我特別想嘗嘗雙層芝士漢堡的味道。”

  歡笑聲中,采訪結束,重頭戲才剛開始。

  浮里奧暫時充當了保安,幫著護送主創團隊離去,而留下斷后的克里斯被人群包圍,手中的名片很快就發光了,不得不在宣傳單上留下電話。

  果然,還沒走出大廳,就有電話打進來,商談購買影片的事情。

  大家一看克里斯有正事,原本計劃好的慶祝活動只好延期。

  送走韋斯安德森和歐文威爾遜,包括莎拉在內,大家齊聚克里斯的房間。

  克里斯接電話,白奎因記錄,兩個小時后,一張清單被羅列了出來。

  刨去四家電視臺,以及一家海外機構高蒙影業,伸出橄欖枝的發行商有派拉蒙、新線影業、塞繆爾·戈德溫、福克斯探照燈,以及米拉麥克斯。

  其中報價最低的是派拉蒙影業的80萬美元。

  最后一個報價的是米拉麥克斯,打電話的家伙自稱哈維,說話中氣十足,一來就大聲報出了300萬美元這個數字,在得知克里斯還要考慮一下之后,也不介意,反倒邀請克里斯明天一起吃午飯。

  “300萬!”

  所有人聽見這個數字都非常震驚,目前最高價!

  這意味著,刨去宣發費用和院線分成,北美票房要達到1000萬美元,米拉麥克斯才有可能收回購片成本。

  一千萬美元啊,大家都不敢相信這部成本不到70萬的電影能夠獲得這么高的票房。

  “去見他!”白奎因咬著牙說道:“我們優先和他談!”

  “三百萬美元啊!一輛奔馳車賺3萬美元,我們要賣一百輛黑車到意大利才能賺到這個數!”浮里奧深受打擊,跑到廁所吸一口鎮靜一下。

  莎拉則像個八爪魚一樣手腳并用掛在白奎因的背后,把他的臉扳向后,熱情地和他接吻。

  蘭迪跑去房間里小吧臺翻出一瓶酒店準備的黑方,拿上杯子,準備破戒一回。

  而克里斯已經跑去陽臺,大喊什么我是澤西之王一類的昏話。

  全場只有白奎因最清醒,不斷給自己做心理建設:這才剛開始,這才剛開始,我一定會功成名就的!

  冷靜下來之后,白奎因開始分析當前的情況。

  除去新線影業、塞繆爾·戈德溫、高蒙影業之外,好萊塢六大之中有四家參與了報價,環球和華納的雖然沒聯系,也保不準明天會找克里斯。

  這說明邦妮和弗雷克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不可能四家全都看走眼,只是每家對這部影片的票房期待不同罷了。

  派拉蒙開價最低,也最保守,這和他們不擅長運作小成本電影也有關系。

  索尼經典、福克斯探照燈、米拉麥克斯則是索尼、二十世紀福克斯和迪士尼專門應對小成本電影的分公司,專業更對口,經驗也更豐富。

  索尼經典和福克斯探照燈的開價都沒超過150萬美元,說明他們的票房預期的下限是500萬美元左右,而米拉麥克斯這個翻倍的底線預期又是怎么來的呢?

  是接受米拉麥克斯的報價,還是和其他幾家再講講價,也許他們知道了米拉麥克斯的大手筆,會調整自己的預期。

  或者明天見面的時候,在300萬的基礎上,再漲一些?

  多賺不嫌多啊!

無線電子書    紐約1995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