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姜多偷了球

無線電子書    余下的,只有噪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姜多偷了球(第1/2頁)

  加拿大可以說是反向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是明明手握SSR,但他們害怕破壞內部和諧,不敢讓他全力打。

  加拿大不一樣,他們能在小組賽四戰全勝的原因可以簡單地歸結于一個名字:史蒂夫·納什。

  加拿大首戰西班牙,納什上來就打出22分8籃板15助攻的恐怖表現,使教練組和隊友對他充滿信心。

  而后,在小組第三戰,面對強大到看似不可戰勝的南斯拉夫,又是納什,這個在湖人只能給博迪洛加打替補,即使轉會小牛,打出全明星的實力,依然被廣泛認為和歐洲魔術師不是一個等級的球員,全場轟下21分6籃板11助攻,帶領楓葉國8分戰勝對手。

  可以說,納什把加拿大帶到了不屬于他們的高度上。

  這也讓路易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加拿大的比賽。

  他發現加拿大的教練組吸取了美麗籃球的理念,在弱側小組配合,讓持球核心打擋拆點名對手的防守漏洞這兩個環節上,做得非常出色。

  如果沒有教練組在技戰術上的鼎力支持,納什也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路易沉下心,決定明天先安排劉偉試試納什的強度,如果摁不住,就換起成言,再搭配康成彪進行騷擾。

  論實力,男籃整體還是強于加拿大的,他們又不像南斯拉夫那樣有著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絕對可以憑借整體實力將對手拿下。

  9月25日,小組賽的最后一天,也是B組頭名之爭,在中國隊與加拿大隊之間展開。

  比賽期間,加拿大人的求勝欲望讓路易很困惑。

  他們似乎對小組賽第一名沒有想法。

  至少從球員的斗志和教練組的準備來看,路易看不出加拿大人想贏球。

  劉偉防不住納什但納什今晚的進攻欲望很低,狀態也不好,如果他這個點不發揮,加拿大是不可能在進攻端與男籃相持的。

  如臨大敵的男籃漸漸放松,比賽從第三節末開始就分出勝負了。

  終場91比79,男籃以12分的優勢戰勝加拿大,小組賽五戰全勝,如愿以小組第一的排名晉級八分之一決賽。

  路易相信加拿大人不會無緣無故玩戰略性放棄,這畢竟是小組頭名之爭。

  拿下小組第一名意味著在決賽之前不會碰見美國隊。

  然后,路易發現了A組排名的怪異。

  美國隊同樣是五戰全勝,成為A組頭名。按照規則,1/4決賽對陣如下:A1對B4、A2對B3、A3對B2、A4對B1。

  A組晉級到1/4決賽的其他三支隊伍分別是立陶宛、意大利和法國。

  法國小組賽發揮不佳,排名A組第四。

  可在外界看來,法國完全具備小組第二的實力。

  而且,他們的風格一直都很克制加拿大。由此,路易便知道加拿大存著什么心思了。

  他們想避開法國,以小組第二的名次在1/4決賽上對陣A組第三的意大利。

  這是個遠比法國輕松的對手。

  如此看,雖然是以小組頭名晉級,但1/4決賽上要碰法國隊,半決賽大概率對陣立陶宛,過了這兩關,才有資格去決賽挑戰美國隊。

  戰略性放棄雖然可恥,但如果可以避開強敵,卻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方略。

  對路易來說進軍決賽的路途難一點不要緊,因為如果想要奪冠,就必須擊敗所有對手。

  像人家美國隊什么時候在意過下一場的對手?

9月28日  中國隊與法國隊的比賽安排在下午五點。

  今天的第一場1/

  4決賽是三點開賽的,由加拿大和意大利之間展開。最終,納什單場轟下30分,幫助球隊以3分的優勢戰勝意大利,時隔16年,加拿大人再次闖進奧運會男籃比賽的半決賽。

  在意大利與加拿大的比賽結束前五分鐘,中國隊隊員提前來到現場。

  他們希望在比賽結束后第一時間進場熱身。

  胡衛冬表現得非常興奮。

  這一點從他的賽前熱身就能看出。

  一個弧頂三分點,胡衛冬15投15中,間接表明了他今晚的手感非常火熱。

在非裔法國人崛起之前,法國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仍是白人,而這屆法國隊最令人忌憚的人物,莫過于身著6號的安托萬·里戈多  (AntoineRigaudeauSF),被譽為從未打過NBA的最強球員之一,德爾·哈里斯說他是歐洲的本杰明·威爾遜,而法國人尊敬地稱他為"LeRoi"(國王)。

  比賽一開場,國王里戈多便在三分線外兩米處開炮,企圖用這一球震懾中國隊。

  這顯然唬不住男籃。

  隊長胡衛冬果斷要球,用一記NBA距離的三分球還以顏色。

  雙方旋即上演激烈攻防,路易完全可以從這段比賽中了解到為什么加拿大寧愿放棄小組頭名也要避開法國人。

  法國隊雖然不像中國隊那樣,擁有9名NBA現役球員,但他們的成員大多來自歐洲頂尖聯賽,又高又壯,且打法上十分強硬,還非常推崇開放進攻,攻防體系都很先進。

  對抗猛,投籃準,可以說是加拿大的升級版。

  路易沒有藏著掖著,讓球員放開手腳跟法國人對拼一場。

  胡衛冬出色的狀態是中國隊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全場比賽,胡衛冬在各個方面都壓制了里戈多,單場命中八記三分,砍下全場最高的35分7籃板4助攻,率隊以14分優勢碾過法國,闖入半決賽。

  這是男籃歷史第一次殺入奧運會的半決賽,相比前年的世錦賽亞軍,奧運會是個更高的舞臺,好比足球里的世界杯。各國男籃對奧運會的重視和世錦賽不是一個等級的。

  有的隊伍甚至會把世錦賽當成一個練兵的場所,奧運會才是玩命的地方。

  因此,打進奧運會四強,對男籃全隊都是一個巨大的激勵。

  另一邊,兵強馬壯的立陶宛以15分的優勢擊潰南斯拉夫,博迪洛加單場25分也無法回天。

  作為歐洲唯一一個把籃球視作國內第一運動的國家,立陶宛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籃壇的強大力量。

  對這支在前世差點掀翻仍處于全盛時期的夢之隊的隊伍,路易絲毫不敢大意。

  讓男籃教練組棘手的是,這支立陶宛上上下下太均衡了。

  他們處于重建期,有8名球員是首次入選國家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有6名球員成為了立陶宛的全場最佳。

  沒有重點人,這是立陶宛隊最大的特點。

  因為他們大名單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比賽中的關鍵人物。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姜多偷了球(第1/2頁)

  加拿大可以說是反向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是明明手握SSR,但他們害怕破壞內部和諧,不敢讓他全力打。

  加拿大不一樣,他們能在小組賽四戰全勝的原因可以簡單地歸結于一個名字:史蒂夫·納什。

  加拿大首戰西班牙,納什上來就打出22分8籃板15助攻的恐怖表現,使教練組和隊友對他充滿信心。

  而后,在小組第三戰,面對強大到看似不可戰勝的南斯拉夫,又是納什,這個在湖人只能給博迪洛加打替補,即使轉會小牛,打出全明星的實力,依然被廣泛認為和歐洲魔術師不是一個等級的球員,全場轟下21分6籃板11助攻,帶領楓葉國8分戰勝對手。

  可以說,納什把加拿大帶到了不屬于他們的高度上。

  這也讓路易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加拿大的比賽。

  他發現加拿大的教練組吸取了美麗籃球的理念,在弱側小組配合,讓持球核心打擋拆點名對手的防守漏洞這兩個環節上,做得非常出色。

  如果沒有教練組在技戰術上的鼎力支持,納什也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路易沉下心,決定明天先安排劉偉試試納什的強度,如果摁不住,就換起成言,再搭配康成彪進行騷擾。

  論實力,男籃整體還是強于加拿大的,他們又不像南斯拉夫那樣有著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絕對可以憑借整體實力將對手拿下。

  9月25日,小組賽的最后一天,也是B組頭名之爭,在中國隊與加拿大隊之間展開。

  比賽期間,加拿大人的求勝欲望讓路易很困惑。

  他們似乎對小組賽第一名沒有想法。

  至少從球員的斗志和教練組的準備來看,路易看不出加拿大人想贏球。

  劉偉防不住納什但納什今晚的進攻欲望很低,狀態也不好,如果他這個點不發揮,加拿大是不可能在進攻端與男籃相持的。

  如臨大敵的男籃漸漸放松,比賽從第三節末開始就分出勝負了。

  終場91比79,男籃以12分的優勢戰勝加拿大,小組賽五戰全勝,如愿以小組第一的排名晉級八分之一決賽。

  路易相信加拿大人不會無緣無故玩戰略性放棄,這畢竟是小組頭名之爭。

  拿下小組第一名意味著在決賽之前不會碰見美國隊。

  然后,路易發現了A組排名的怪異。

  美國隊同樣是五戰全勝,成為A組頭名。按照規則,1/4決賽對陣如下:A1對B4、A2對B3、A3對B2、A4對B1。

  A組晉級到1/4決賽的其他三支隊伍分別是立陶宛、意大利和法國。

  法國小組賽發揮不佳,排名A組第四。

  可在外界看來,法國完全具備小組第二的實力。

  而且,他們的風格一直都很克制加拿大。由此,路易便知道加拿大存著什么心思了。

  他們想避開法國,以小組第二的名次在1/4決賽上對陣A組第三的意大利。

  這是個遠比法國輕松的對手。

  如此看,雖然是以小組頭名晉級,但1/4決賽上要碰法國隊,半決賽大概率對陣立陶宛,過了這兩關,才有資格去決賽挑戰美國隊。

  戰略性放棄雖然可恥,但如果可以避開強敵,卻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方略。

  對路易來說進軍決賽的路途難一點不要緊,因為如果想要奪冠,就必須擊敗所有對手。

  像人家美國隊什么時候在意過下一場的對手?

9月28日  中國隊與法國隊的比賽安排在下午五點。

  今天的第一場1/

  4決賽是三點開賽的,由加拿大和意大利之間展開。最終,納什單場轟下30分,幫助球隊以3分的優勢戰勝意大利,時隔16年,加拿大人再次闖進奧運會男籃比賽的半決賽。

  在意大利與加拿大的比賽結束前五分鐘,中國隊隊員提前來到現場。

  他們希望在比賽結束后第一時間進場熱身。

  胡衛冬表現得非常興奮。

  這一點從他的賽前熱身就能看出。

  一個弧頂三分點,胡衛冬15投15中,間接表明了他今晚的手感非常火熱。

在非裔法國人崛起之前,法國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仍是白人,而這屆法國隊最令人忌憚的人物,莫過于身著6號的安托萬·里戈多  (AntoineRigaudeauSF),被譽為從未打過NBA的最強球員之一,德爾·哈里斯說他是歐洲的本杰明·威爾遜,而法國人尊敬地稱他為"LeRoi"(國王)。

  比賽一開場,國王里戈多便在三分線外兩米處開炮,企圖用這一球震懾中國隊。

  這顯然唬不住男籃。

  隊長胡衛冬果斷要球,用一記NBA距離的三分球還以顏色。

  雙方旋即上演激烈攻防,路易完全可以從這段比賽中了解到為什么加拿大寧愿放棄小組頭名也要避開法國人。

  法國隊雖然不像中國隊那樣,擁有9名NBA現役球員,但他們的成員大多來自歐洲頂尖聯賽,又高又壯,且打法上十分強硬,還非常推崇開放進攻,攻防體系都很先進。

  對抗猛,投籃準,可以說是加拿大的升級版。

  路易沒有藏著掖著,讓球員放開手腳跟法國人對拼一場。

  胡衛冬出色的狀態是中國隊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全場比賽,胡衛冬在各個方面都壓制了里戈多,單場命中八記三分,砍下全場最高的35分7籃板4助攻,率隊以14分優勢碾過法國,闖入半決賽。

  這是男籃歷史第一次殺入奧運會的半決賽,相比前年的世錦賽亞軍,奧運會是個更高的舞臺,好比足球里的世界杯。各國男籃對奧運會的重視和世錦賽不是一個等級的。

  有的隊伍甚至會把世錦賽當成一個練兵的場所,奧運會才是玩命的地方。

  因此,打進奧運會四強,對男籃全隊都是一個巨大的激勵。

  另一邊,兵強馬壯的立陶宛以15分的優勢擊潰南斯拉夫,博迪洛加單場25分也無法回天。

  作為歐洲唯一一個把籃球視作國內第一運動的國家,立陶宛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籃壇的強大力量。

  對這支在前世差點掀翻仍處于全盛時期的夢之隊的隊伍,路易絲毫不敢大意。

  讓男籃教練組棘手的是,這支立陶宛上上下下太均衡了。

  他們處于重建期,有8名球員是首次入選國家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有6名球員成為了立陶宛的全場最佳。

  沒有重點人,這是立陶宛隊最大的特點。

  因為他們大名單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比賽中的關鍵人物。

無線電子書    余下的,只有噪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