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章 喝面糊湯

無線電子書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感謝!龍葵的廣袖流仙裙、的支持打賞,再更一章感謝)

  田小雨沒有想到,自己只不過是來問朱醫生有沒有麻黃,甘草之類的藥物。

  畢竟她才來醫院不久,不了解醫院里面到底有什么藥。

  卻沒想到,她剛開口問,然后朱醫生就挺詫異的看著她問要這些東西來干嘛?

  她哪想那么多,就直接掏出那本筆記本,翻到剛才自己查找的那幾頁感冒的病例和用藥上。

  “剛才我問了那個小孩兒,問到的答案癥狀表現就是風寒感冒。

  而這里說了,風寒感冒這種,來一味麻黃湯就可以了,這里就記錄有麻黃湯的藥方。

  與其讓這小孩回家自己扛,聽天由命,不如試試這個。

  朱醫生,你看看!”

  說完就把筆記本遞了過去,朱醫生接過筆記本看了幾眼,越看臉色越難看。

  “用草藥治病,不過是一些愚昧無知的巫師,神棍用來哄騙更愚昧無知的老百姓。

  你向我這個留學海外學成歸來的醫生,要這些神棍巫醫的草藥?

  田小雨,你這是在侮辱我嗎?

  現在都什么社會了?

  現在是飛機大炮的社會,更不會有什么神仙佛祖。

  這些跳大神用草藥治病的伎倆,早已經過時了。”

  說完他嚴厲的說:“如果你想學醫,可以跟我學,不要自己去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筆記。

  社會是往前走的,不會往后退,這個筆記一看就不正經,什么赤腳醫生手冊,拿去扔了吧!”

  本來他是醫生,田小雨是剛來不久的護士,醫生畢竟是專業的,所以聽他說話的時候保持尊重是應該的。

  卻不料他竟然讓自己扔掉陳瀟給的筆記,這不可能。

  她的眼中閃過拒絕,被朱醫生看到了。

  朱醫生收回了要把筆記遞還給她的手:“這種東西我幫你扔了吧!免得把你帶的誤入歧途。

  以后就跟在我身邊,我教你正統的醫術,而不是這種神棍巫師的跳大神吃草藥。”

  田小雨雖然是江南女子,有著溫柔婉約的性子,但是外柔內剛,堅持自我。

  陳瀟送的這本筆記,對她而言可不僅僅是筆記而已。

  所以她趕緊一把奪過朱醫生手里那本厚厚的筆記,小心的檢查有沒有哪怕一絲絲的損壞。

  朱醫生一臉恨鐵不成鋼:“田小雨,看來你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人生正處于一條很重要的岔路口。

  走對了,你就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醫生。

  走錯了,你以后將只會是受人唾棄的神棍神婆。

  把手里的歪門邪道扔掉,你是一個上過學有文化的人,應當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見朱醫生又要逼自己,田小雨快速又小心的收起那本筆記,急道:“朱醫生,這筆記我是絕對不會扔的,就是我未婚…朋友給我的禮物。”

  她一著急,差點把心里話都說出來了。

  正因為自己醫院里面為數不多,有知識性格還挺好的女學生誤入歧途而著急的朱醫生,順口來了一句:

  “送你這種東西做禮物,看來你那朋友也不是什么聰明人!”

  剛說出口就后悔了,辱罵他人不是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醫生該干的事兒。

  他只是著急,他八歲出國留洋,入目所見都是西方的汽車,火車,輪船,大炮,飛機。

  十幾年來,他聽到最多的就是英國人對自己國家的人的評價,愚昧無知。

  他很是羞愧,也很有使命感,所以他學成歸來,算是為自己的國家出一份力。

  他認為每個人做好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就是對國家的最大幫助,而自己最驕傲的是醫術。

  他就想把自己的醫術給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學會能救治更多的人。

  可惜,學醫需要文化的,在這個時代,有文化的人不多,有文化并且愿意學醫的人更不多。

  好不容易碰到田小雨這條苗子,他正想勸對方跟自己學醫,這一個多月做的很好,卻沒想到轉眼間田小雨居然要踏入巫醫那條道。

  (這個時候雖然有中西醫之爭,但西醫這個稱呼是中醫起的,巫醫這個稱呼,是當初西醫稱呼中醫的,認為沒有科學性)

  前面說了,田小雨雖然性子溫婉,但骨子里卻是一個比較倔強強硬的人,只要你碰觸到她的底線。

  而現在,她以為的未婚夫陳瀟就是她的底線,回來這幾天到處打聽陳瀟的事兒。

  聽到了萬里迢迢從歐洲把40斤土豆背回來,培育出來并且收獲,一株土豆收獲六斤到十斤啊!

  就算她是書香門第的千金小姐,也知道田間地頭作物的產量是多少。

  6~10斤是個什么概念?

  所以這兩天,她總是莫名其妙的偷笑,心里挺自豪。

  而且,陳瀟的優秀,并不只是愛國并心性堅韌地把優秀糧種從萬里之遙的歐洲護送回來。

  他還會練兵,能文能武的可能的未婚夫,她其實已經很滿意,很驕傲。

  此時聽到朱醫生說陳瀟不是個聰明人,頓時怒了:“我朋友叫陳瀟,朱醫生不妨打聽打聽陳瀟是誰,然后再去評判他是否聰明人!”

  說完,傲然扭頭揚長而去!

  沒有麻黃,甘草等藥材,怎么辦呢?

  田小雨翻著筆記,突然在麻黃湯底下,也記著一條偏方:

  “赤腳醫生多于農村田間地頭行醫,要結合現實,如果有找不到藥鋪抓藥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以下偏方。

  風寒感冒,煮一碗熱的面糊湯,打一個雞蛋,如果有胡椒粉,多放點,油鹽合適,趁熱慢慢喝進去。

  把汗發出來,發熱,頭疼等癥狀在發汗后就會退去。

  肚里有食,身體就有力氣對抗感冒,身體就會很快恢復。”

  誒,這個好!

  面粉廚房有,胡椒粉,廚房也有,讓廚房幫忙做一份,再打個雞蛋進去。

  掏出自己的小錢袋,拿出二角錢,算是這大碗面糊湯的費用。

  端著面糊湯,來到門口,老漢已經被她叫人事先攔住。

  “老伯,這是給孩子的,喝下去發發汗就好了!”

  這個方法,解放后缺醫少藥的五六十年代還一直在用,效果挺好的,還編了句歌:“頭疼腦昏,面湯一頓”。

  老漢一看那個大碗,是那種農村那種大海碗,滿滿一大碗的面糊湯,上面還有一個雞蛋。

  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不論是白面還是雞蛋,這都是過年吃的東西,平時都是拿來換錢的。

  “我們哪能占醫院的便宜,你們八路軍都是老百姓的子弟兵,說治不了,那就是治不了。

  面糊湯和雞蛋就算了,留給傷員吃吧!”

  田小雨一看這哪能行啊!

  “老伯,你趕緊讓孩子吃,這個湯里面都是藥呢!

  吃完回去把汗發一下就好了!”

  老漢將信將疑的接過,那孩子被放下來,本來不想吃東西的,但是看見了白面糊糊湯和那個雞蛋,頓時就感覺到餓了。

  一大海碗子,竟然全部灌進去他那個小肚子里,吃的是滿頭大汗。

  一半熱的一半因為胡椒面。

  呼嚕呼嚕,灌進去一肚子面糊湯,完事兒之后,小孩竟有點精神了。

  “趕緊回去!幸好你家不遠,不用走太久,回去之后不要吹風,把汗發出來就好了。”

  朱醫生在遠處看著,對田小雨的舉動嗤之以鼻:“看來田小雨已經走火入魔,愚昧的學習了那本筆記上的方法。

  笑話,如果喝碗面湯就能治感冒,那要醫生干嘛?”

  他卻從來沒想過,他是醫生,卻對感冒沒辦法。

  (有不相信的讀者老爺,可以找一個河南的館子,喝一碗正宗的胡辣湯,你就會發現,其實出汗是一件很爽的事兒)

無線電子書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