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章節 土豆的故事

無線電子書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不就是吃了你幾頓糧食嗎?現在還你!”

  陳瀟拔出腰間的刺刀,在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快速的往自己大腿上扎了進去。

  刺刀拔出來的時候,鮮血直流:“老王,我陳瀟也不是個不知好歹的人,那些傷員是跟小鬼子戰斗的時候負的傷我也知道,但是這40斤土豆我真不能給。

  這一刀,就是還了新一團這幾頓飯錢,從此我們橋歸橋,路歸路,就此別過!”

  說完他掙扎的站了起來,就要往外走,這才反應過來的柱子趕緊撲了過來,拉住他并幫著摁住了大腿上的傷口,并大吼:“老陳,你干啥呀?衛生員…”

  沒錯,知道了陳瀟28歲以后,他就已經不叫秀才,叫老陳。

  因為陳瀟28歲的年紀,比很多八路軍戰士都要大很多,不過他白白凈凈的比別人顯年輕罷了。

  衛生員很快跑了過來,緊跟著一起過來的是接到報告的李云龍和張大彪。

  他們聽到報告說白面秀才和老王起了沖突,秀才還在自己大腿上扎了一刀后,就急匆匆的趕過來了。

  李云龍人沒到,聲音就先到了:“秀才,啥事發那么大火?老王,你說說到底怎么回事?如果你犯錯誤了,老子關你禁閉!”

  李云龍還想著等到了新的駐地,就勸說陳瀟加入新一團,然后再讓總部查陳瀟的背景,先斬后奏。

  沒想到這還沒到新的駐地,就已經鬧出幺蛾子了。

  就啥事兒那么激烈,還要動到刀子。

  他趕緊問正在可以陳瀟包扎傷口的衛生員:“怎么樣?嚴不嚴重?”

  衛生員回答:“扎的時候太用勁,口子挺大的,幸好沒傷到筋骨血管。

  包扎了,不發炎的話,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如果發炎,還得去弄點消炎的藥。”

  李云龍這個人多狡猾,他為什么要問傷口怎么樣,就是為了判斷陳瀟當時扎自己大腿的時候,是裝樣子,還是真的。

  然后再問為什么,他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怎么樣。

  這就是陳瀟為什么要扎自己大腿的原因。

  一句話,他故意的。

  從突圍后到現在,幾天了,他一直關注著部隊里面糧食的情況,雖然經過一個地方,就會向當地征集糧食,但是杯水車薪。

  他感覺總會有打自己背著的40斤土豆主意的時候,所以就提早想了對策。

  但是你不能直白的告訴李云龍,他背著的這40斤土豆,能季畝產3000斤以上。

  畢竟,這對李云龍或者說對這個世界這個時空的人來說,完全不可思議。

  他們認為最高產最高產的不過是五六百斤,已經頂了天了,這樣的種子,肯定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陳瀟自己知道,自己背上這40斤土豆種,真的是可以畝產量一季三千多斤的。

  并且,這關系到自己的小命,不能有失。

  但是以李云龍的性格,他在長征的時候,過草地的時候,就敢縱兵搶糧,所以在傷兵一定需要的情況下,絕對有可能會下令搶自己背上這40斤的土豆。

  畢竟在抗戰時,在八路軍的隊伍里面,真的有不拋棄自己兵的傳統,李云龍為了那些傷兵搶自己這40斤土豆絕對是有可能的,大不了他過后厚著臉皮嬉笑著賠罪。

  可是如果,讓李云龍真的認可陳瀟的說法,認同這四十斤的土豆種是一季畝產量超過3000斤的話,相信他也會認為,就算是把新一團給拼光了,也要保住這40斤種子。

  并且,就算到了駐地,他甚至還會派出人手來幫忙護著陳瀟的試驗田,或者說育種田。

  陳瀟就是為了這個,才插的自己一刀,為了就是讓李云龍重視起來,到最后派出人手幫自己守著。

  畢竟,自己要重在二十顆土豆一季才算完成任務。

  但是,只是插自己一刀還不夠分量,還要講個故事才行。

  “秀才,為了這40斤土豆,你至于嗎?老子看你也不是小氣的人,老王說的沒錯,先把這土豆讓傷員給吃了,到時候我還你200斤種子。”

  李云龍聽完事情經過,知道陳瀟背在背上那個麻袋里面是什么之后,他的反應和老王一樣。

  當然,陳瀟也預料到了他的反應,他也早想出了對策,深深地看了李云龍一眼,嘆了口氣:

  “李團長,你知道這40斤土豆,是從哪來的嗎?你知道為了這40斤土豆,死了多少愛國人士?你知道這40斤土豆,二十顆,是這個世界上僅剩的二十顆這個品種的種子。”

  此刻陳瀟的表情很沉重,說話的語氣也很嚴肅,讓李云龍也跟著正視起來:

  “你說,我聽著!”

  王承柱扶著陳瀟坐下:“坐著說,坐著說,站著算怎么回事!”

  陳瀟順勢坐下,待李云龍也跟著坐下后,就問了他一句:“李團長想來也是農民出身,種過小米也種過麥子吧?”

  李云龍一聽,大言不慚:“沒錯,想當年還沒參加紅軍的時候,老子種莊稼也是十里八村一把好手!”

  “好!那李團長知道麥子和小米是怎么來的嗎?”陳瀟又繼續問道。

  “這我從哪知道,這樣你們知識分子才知道啊!”李云龍不以為然。

  陳瀟點頭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種的麥子和小米在很久很久以前,不過是路邊的狗尾巴草。

  是我們的祖先,每一次狗尾巴草成熟的時候,都挑長得最好,顆粒最多,最飽滿的穗作為種子,培育下一代。

  然后一代接著一代的培育,才有了麥子和小米。

  可能說這個你們理解不了,就如同我們養雞,留種的那只公雞絕對是最大的,比如草原上養馬,留種培育下一代的肯定是長得最好跑的最快的馬,這么說你理解了吧!”

  李云龍點頭,他不是笨蛋,他只是沒讀過書,并不代表不明白道理:“這說明什么?這跟土豆有什么關系?你不會是說,這個土豆也是專門挑著最高產量的土豆培育出來的吧?”

  “沒錯!李團長猜對了,在歐洲有個國家叫荷蘭,他們那里有幾種土豆產量非常高,所以就有我們留學歐洲的科學家把這些產量高的土豆研究培育,就有了我現在背上麻袋里面這20顆土豆。

  我們那個實驗室的試驗田收獲的時候,大概兩分左右的地,收了大概1000斤左右的土豆。

  遺憾的是我們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差勁,這種對任何國家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戰略武器的糧種,是絕對不允許外流的,哪怕這是我們這些留學歐洲的人自己培育出來的。

  為了將這1000斤土豆送回國內,我們分成25路回國,每人攜帶40斤。

  遺憾的是,可能其他24路從歐洲回來的人都失敗了,反正我在上海的匯合點等了很久,沒有等到他們任何一個人。”

無線電子書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