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0章 觀蓮節

無線電子書    醉枕東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460章觀蓮節第460章觀蓮節  本書作者其他書:

  元橋派人打探,潁王府里有兩位婢妾王氏。

  一位是李瀍成年時太后送他的宮女,此王氏育有一女,另一位就是穆宗送他的舞姬王氏。

  “再過幾天就是觀蓮節,曲江池重新修竣后,首次舉辦觀蓮節。曲池邊有座觀音廟,供奉著送子觀音。王氏會與潁王同去曲江觀蓮,還會到觀音廟里去上香祈福。

  你要與她私下見面,觀音寺里最為合適。”

  六月二十四,長安城迎來了夏季最后一個節日觀蓮節,這天也是附近觀音廟的廟會。

  往曲江池去的路兩旁,不少鋪子里都在賣綠荷葉包飯,還有各種消暑的時令小吃。甜甜的酪櫻桃、冰冰的酥山,酸甜的飴糖葫蘆,當然還有各種烤肉、鐵板燒。

  在往里走,曲池邊大大小小的茶肆酒坊里,坐滿了觀蓮品茗的人,而貴人們則上了他們的游船,成了觀蓮人的風景。

  潁王的船占了個好位置,這里船舷邊觸手可得的蓮花蓮葉,隨風搖擺,潁王與王雪兒走到船邊,雪兒指指一朵含包待放的荷花,船夫拿了根裝著鐵鉤的竹篙去勾。

  再指另一朵,卻是開在旁邊那艘船的旁邊。

  “五皇兄,這么巧你們也來觀蓮?”

  潁王沒注意看,旁邊那艘船上竟站著自己的六弟齊王。只見齊王的船夫把花采了,別在鉤子上往旁邊一伸,隔壁船工接了過去。

  “很久不能與五皇兄共飲,今日既然有緣,不知皇兄能否賞臉,與弟弟飲茶對弈?”

  都說到這份上了潁王也不好拒絕,他回身對王雪兒道:“只能你自己到廟里去了,早去早回。”

  王雪兒正想獨自去找師太問問自己年年來燒香、添香油錢,為何肚子遲遲不見動靜的事。潁王不去,正和她意。她帶著婢子上了岸。

  從曲江池到寺廟,這一路是人最多的地方,王雪兒平時在藩邸很少能出門,獨自趕廟會更是難得,她和婢子兩人一路笑嘻嘻的指指點點,買了不少小玩意。

  當然,她也沒忘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到了觀音廟前,王雪兒拾級而上,正當她要在蒲團上跪下,一位女郎搶在她前面跪了下去。

  她只好與她并排跪下。

  正在雙手合十默默許愿,只聽“當啷”一聲,那女郎求的簽掉在了她面前,王雪兒瞟了一眼,只見那簽上寫著:

  當春久雨喜開晴,玉兔金烏漸漸明。

  那女郎的婢女將簽拾起來交給女郎:“小娘子,要不要拿去給師太解一下?”

  “這是上上簽,看這簽文,嫂子很快就會有身孕了。”

  “阿彌陀佛,小娘子您可真成了咱們家的大恩人,他們成親多年無嗣,老夫人都要讓郎君寫休妻書了。”

  兩人低聲說著出了廟門。

  王雪兒心中一動,她也搖了支簽出來,上面寫著:

  玉得人識方為珍,細心琢磨始成貴。

  這......她將簽遞給解簽的師太,那師太看了看她,認真道:“娘子機緣未到,還需遇上個有緣人,方能了你心愿。”

  機緣?她想起剛才遇見的那位女郎,忙站起身往外追,追到廟門卻不見女郎身影。

  “難道我真沒有生孩子的緣分?”王雪兒心中委屈,看了眼手上的簽,回頭對婢女道:“你去把香油錢給師太吧。讓她記得給咱們點盞大燈。”

  再一回頭,咦?走過來的不正是剛才那位女郎嗎?

  王雪兒欣喜萬分,忙過去拉住她袖子,陪笑道:“女郎打攪。剛才正好聽到您說您家嫂子成親多年,終于有孕,不知用的是什么法子?”

  洛泱一臉燦爛的笑著指指自己鼻子:“我啊,我給她治的。”

  “啊?真么巧?我......我也如你嫂子這般情況,不知......”王雪兒其實也是病急亂投醫了,潁王沒少替她請太醫,可太醫只說她體寒,不易有孕,就再沒別的話了。

  讓個陌生女郎看看又如何?符紙燒的灰她都不知喝下去多少。

  洛泱四下看看,指著對面一個茶樓道:“咱們到包間里坐坐吧。”

  王雪兒對丁香說:“勞煩你在此等等我的婢女,說我在茶樓等她。”

  (以下內容很快替換)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劍南西川節度使杜元穎奏報:南詔國侵犯邊境。杜元穎認為自己過去曾擔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詡清高。他不懂軍事,卻專門積蓄財產,減削士卒的衣食供給。西南戍邊的士卒衣食不足,紛紛到南詔國境內去掠奪偷盜,以便自給。南詔國反而贈送他們衣物和糧食,于是,西川的動靜虛實,南詔國都能知曉。南詔國自從嵯顛執掌朝政,就密謀大舉侵犯西川,西南的邊防州郡多次向杜元穎反映,杜元穎一概不信。這時,嵯顛率兵來臨,邊防的城池毫無防備。南詔軍隊以西川的降卒為向導,襲擊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穎派兵和南詔軍隊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戰,西川兵大敗。南詔乘勝攻占邛州。

  雖然是帝家,但婚禮前后的禮節在如今民間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差別只是排場。主要程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我們一個個來看。

  到天地以及祖宗廟里搞了一大堆祭拜儀式后,皇帝命太尉為正婚使(太尉為三公之一),宗正卿為副婚使(宗正為九卿之一,皇室宗親中有什么大事都會出面)。相關部門提前一天在太極殿內擺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員及蕃客(一般指外國使節)皆各就其位。兩位婚使在門外路的東側,面西而立。黃門侍郎引幡旗、節鉞,中書侍郎拿制書,奏拜。皇帝從西房出來,座上龍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內就位。司儀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員、外國使節、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時候外國駐中國的使節超級多)

  中書侍郎拿制書,但降旨的卻是侍中。侍中拿著圣旨走到婚使的東北邊,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納某官某人的女兒為皇后,命公等持節行納采等禮。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

  相關推薦:

無線電子書    醉枕東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