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80 電動助力自行車

無線電子書    大時代之2010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助力自行車?”林有德、鐘光偉、朱文彬等人愣了下,他們從來沒聽過這個名字。

  周宇杰笑了笑,對著一直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葛佳磊說道:“老葛,你應該知道吧?”

  葛佳磊點點頭說道:“知道,電動助力自行車。”

  “那你和他們介紹一下吧。”周宇杰說道。

  葛佳磊點點頭,隨后將助力自行車的內容大概介紹了下。

  最早的助力自行車,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不過用的不是電池,而是小的內燃機,這種玩意曾經風靡一時,不過后來隨著西方經濟水平的提高,摩托車逐步取代了內燃機式的助力自行車。

  而到了80年代,日本政府出了一個政策,對摩托車進行了限制,于是,當時的日本的企業便發明了電動助力自行車,騎行時電機會提供動能,降低車主的動能輸出。

  這里面最核心的技術就是一套動力輔助系統,國內也嘗試著引進這種助力自行車,只不過限于當時的技術,沒辦法自己開發出來,而購買配套備件價格又極為昂貴,于是向摩托車的方向慢慢改進,最終形成了后來的電瓶車,甚至后來連踏板都取消了。

  “這項技術現在國內有了?”林有德聽完后問道。

  葛佳磊說道:“吉安特已經有了成熟的技術,他們也有這種產品,不過都是售往海外,并不在國內出售,目前國內還是電瓶車的市場。”

  周宇杰說道:“純粹的民用功能,電瓶車比電動助力自行車方便多了,不過,我想做的是共享電動自行車,用電瓶車太奢侈了,我們會虧得血本無歸,而且現在的電瓶車續航也不夠,充電時間也很長,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電動助力自行車就方便很多,雖說在騎行狀態下續航不比電瓶車強多少,但電池夠小,充電時間會很快,這也會降低我們的數量成本以及人工充電成本,不過我需要一款以鋰電池為核心的電動助力自行車。”

  目前的電瓶車,一般狀態下,能騎行20公里左右,想再多,就得上大電瓶的電瓶車,價格也得在3000元以上,一般個人購買都得心疼三分,更不要說需要批量采購的共享單車項目了,而且大電瓶車重量太重,便捷性太低,更不要說電瓶對部分人的吸引力可不小......

  而電動助力自行車的電能,以半輔助為主,騎行時主要的能量還是來自于用戶本身,電能只是讓他覺得輕松一點而已,這也就導致了對電量的要求不高,而電量小,那也就是充電速度非常快,這會增加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周轉率,也會降低人工的需求。

  葛佳磊說道:“鋰電池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市場上也有不少,不過價格比起電瓶車還要貴上不少。”

  周宇杰點點頭說道:“這個我知道,不過這也是因為市場上對這種自行車的需求量非常少,造成了價格昂貴,我們的需求量大,完全可以降低成本,不過這一塊,電控系統很重要,這一塊不能被別人卡脖子,制造這一塊可以外包,或者可以自己收購一家,這個到時候再看。”

  一般的自行車,技術含量實在是太低了,因此,頭條也只是將款式設定好,然后讓人代工。不過電動助力自行車這一塊還是有點技術含量的,也就是涉及的人力以及電力轉換的軟硬件。

  葛佳磊說道:“周總,我們什么時候開始上這種電動助力自行車?”

  “不急,至少一兩年以后吧。”周宇杰想了想說道。

  共享單車在初期的宣傳模式中,打的就是方便出行以及鍛煉身體,理想是好的,但現實是很骨感,就像很多人花了幾千塊錢去辦健身卡,但三分鐘熱度后就再也不去了。

  城市中的打工仔,無論是工廠還是寫字樓,大部分人下班之后都很疲憊,只不過有的在身體上,有的在心里上,這種時候,誰還愿意去做什么運動。

  共享單車都是自行車的時候,這自然不是問題,大家也不覺得不好,但如果電動助力自行車出現了,還真不會有什么人會特意去騎自行車,因為不想運動的會選擇更輕松的出行模式,而想運動的,人家走路或者跑步更好。

  周宇杰接著說道:“做這個項目,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拼命的增加續航,續航越高,未來我們的運營成本就越低,不過續航有兩個因素控制,一個是電池容量,這個也會涉及采購成本,第二個就是電力輔助系統這一塊了,這會影響到用戶體驗,所以這里面需要一個平衡,你要掌握好。

  鋰電池這一塊,你可以向寧德時代采購,我們的電動車項目也指定了他們成為我們的供應商,你可以拿到非常低的價格。”

  頭條的電動車項目,目前還只是初起步,連名字還沒確定,畢竟這是造車,不是什么互聯網項目,最近半年,主要任務就是招聘對應的人員,目前設計團隊也才剛剛成立,不過主要零配件的供應商選擇,如電池、電機、代工廠家等等早就開始了談判,這些目前也只有電池供應商定了下來,因為可選擇的也就那么幾家而已。

  葛佳磊點頭說道:“好,電池方面成本能夠降低的話,就簡單多了,剩下的,就是測試問題了。”

  鐘光偉說道:“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專門設定一個固定的輔助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體型以及騎行力度來設定,用戶力道足,我們可以少提供電力輔助,用戶力道不大,我們可以提供多一點,這樣的話,至少用戶體驗與電力總量可以達到最佳。”

  周宇杰說道:“好方法,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周總只是沒在意這一點而已,要不然肯定早想到了。”鐘光偉哈哈笑道  葛佳磊也說道:“這倒是很不錯,只不過這就需要很強的軟件開發能力了。”

  林有德笑了笑說道:“這不是問題,頭條最不缺的就是軟件開發的人,明天我安排20個工程師去你那邊報道。”

  葛佳磊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周宇杰點點頭說道:“行,那就先這樣,爭取早點做出樣品出來。”

無線電子書    大時代之201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