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三章 登門檻效應

無線電子書    派出所里的小捕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但是將希望放在敵人的疏忽上,顯然不符合警察的破案原則。

  可是現在他真的束手無策,敵不動,他有力也無處使。

  “現在最有可能機會就是方宇案開庭,他們肯定會想辦法與方宇接頭,將他帶走的。”

  “距離方宇案開庭還有兩天,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這樣,陌生人口排查工作不能停,一有線索立刻匯報,如果實在不能在開庭前將方燁抓捕歸案,那么就執行第二套方案,以方宇為餌,布下天羅地網,務必在保證許丹瑩安全為前提下,將他們一網打盡。”

  “是!那方宇案一事呢?”

  “哎,我來向省里寫報告吧!”

  “謝謝沈局。”

  “別先急著謝我,這次你可要好好重視起來了,千萬別再大意了,這個方燁行事周密而有計劃,不動則以,動則千鈞一發,所以我們只能比他還要更周全,才能將他繩之以法。”

  “是,沈局,我一定認真對待,盡全力將他抓捕歸案。”

  “好,你先下去準備吧!”

  苗曉豐回到辦公室后,就將小組的所有成員都喊了回來,準備開會。

  目前重案3組算上他組長,下面有江浩,侯范,李巖,于安民4人。

  宋智遠有傷在身,目前還在家修養,以后就算能歸隊,也只能從事一些文職類工作,而徹底告別一線。

  許丹瑩不用說了,已經失蹤一上午了,重案3組的人員一下子又緊張了。

  “人都在呢是吧,那么我們開會,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形勢非常嚴峻,方燁,大家也都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這個人可以說智商非常之高,而且行動也早有預謀,他知道方宇被警方關押著,那想要劫獄的可能微乎其微,于是他選擇曲線救國。”

  “對此,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我們集思廣益,就算他方燁是諸葛亮,咱們四五個臭皮匠,也能頂他一個人。”

  “苗隊,小許在方燁手里一天,我們就擔心一天,我建議還是先將她救出來。”

  “小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目前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我們現在都不知道他們在哪,又怎么去救呢,契機或許就在方宇開庭的時候。”

  “是呀,小江,你不要感情用事,咱們什么大風大浪沒經歷過?再難的案子,我相信你都能有辦法的,但是如果你不能理性的話,小許的希望反而會渺茫。”

  侯范也對江浩勸道。

  江浩的狀態大家都看在眼里,按理說,他這個狀態是不能參與破案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江浩的脾氣,不讓他參加恐怕他要發狂了,但是如果還一直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江浩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著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他們說的對,自己現在這個情緒,對破案沒有任何的幫助。

  想要克服這個情緒,就必須要戰勝自己。

  但知道是一回事,想要做到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不斷的深呼吸,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冷靜、要冷靜。

  過了片刻,他重新抬起頭,看著大家對他寄予厚望的眼神,點了點頭說道:“謝謝大家的關心,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我想我現在好多了。”

  “那你現在對這個案子怎么看?”

  苗曉豐像是考驗江浩的問道。

  一方面是想看看江浩是不是像他說的,心情已經平復下來,第二,也是真想聽聽他的奇思妙想。

  “守株待兔實在太被動了,我不喜歡被牽著鼻子走,咱們越是大規模地毯式的摸排,浪費大量的警力物力財力不說,效果也非常的低,而且也很容易打草驚蛇。”

  “嗯,繼續。”

  “我認為,他既然這么重視他父親,可能不亞于我們重視許丹瑩一般,既然大家都如此重視,憑什么只有他給我們提條件?我們也一樣可以給他提條件。”

  江浩的思維總是與眾不同的,他只要一旦回歸理性,那么他所提出的觀點都能讓大家眼前一亮。

  在所有人的慣性思維中,從來都是只有綁匪和警察提條件的份,他卻另辟蹊徑,想要和劫匪提條件,雖說成不成功是一回事,但就是這個腦回路,所有人都不得不服。

  “我們提什么要求?讓他們現在就放了許丹瑩?還是馬上進行人質交換?他們也不可能同意呀!”

  侯范想想這種方法顯然是不太靠譜,那個方燁應該也不回這么傻吧。

  “沒錯,如果我們這樣提要求,他肯定不會同意,這里面我們就要用到一個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了。”

  “登門檻效應?”

  侯范還是第一次聽說,感覺江浩講的東西不明覺厲,其他人也在安靜的聽著,不知道江浩想要怎么做。

  “登門檻效應,又被稱之為:得寸進尺效應,在我們提出一個大的要求之前,先出一個小的要求,從而使對方更容易接受大的要求,咱們舉個例子,我自己沒有車,所以出行基本上都是打車,滴滴打車和出租車都有坐過。

  前段時間我分別用“滴滴打車”和“出租車”兩種方式回家,發現坐出租車竟然比滴滴還便宜了兩塊多。

  這不對呀!

  在我印象中,滴滴不是一直比出租車要便宜嗎?

  我記的幾年前,滴滴打車,原本11元的打車費用,平臺直接幫我減免了10元,我只支付了1元。而司機大哥也告訴我,他除了原本11元的車費收益外,滴滴還獎勵了他10元,他得了21元。

  我當時就驚呆了,天下竟然還有這種好事?從那以后我基本上就用滴滴打車,出行必坐。

  可是在隨后的幾年里,滴滴打車的補貼逐漸從10塊錢,降低到56塊,再到后來的23塊,一直到現在和出租車價格持平,甚至在某些時段還高出對方價格。

  這簡直就是玩的最溜的“登門檻效應”了:他利用大額的優惠引誘我上鉤,培養的我的使用習慣,然后逐步的降低優惠力度,最后在不知不覺中將我這顆小韭菜進行收割!

  倘若滴滴在一開始就采取和出租車同樣的價格,又有幾個人會用呢?”

  “原來這些互聯網公司都是玩心里學的高手呀,不知不覺就被他們割了韭菜,所以我們也這樣先提一個小要求,降低對方的警惕心,然后慢慢的提要求。”

  “沒錯。”

  “可是,我們這個小要求要怎么提呢?”

無線電子書    派出所里的小捕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