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5章 抱樸傳人

無線電子書    諸天敗犬互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劉云和段譽到達岳陽時是4月初,距離武林大會召開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余嫂已經率領九天九部的人手先一步趕到,在岳陽城內稍作打聽,劉云就得到了與她們有關的情報。

  “那群有西域口音的女人雇了大批工匠,乘船前往湖中央的君山島,好像是想搭建戲臺還是什么的。”

  靈鷲宮坐落于天山腳下,常年與西域居民交流,話語中難免會帶上些當地口音。

  得知九天九部的去向后,劉云和段譽沒有在岳陽城多停留,在洞庭湖岸雇了一艘船直接前往君山島。

  這個時期的君山人跡罕至,只有極少數漁民定居于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島上很大程度還保留著原始的自然風光,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座破舊道觀點綴在山林之中。

  君山被譽為道家第十一福地,有道士隱居于此修行并沒有出乎劉云的意料。

  余嫂選擇的會場搭建地就位于其中一座廢棄道觀內。

  通過觀外腐朽嚴重的牌匾可知,這里原本叫老君觀…非常常見的道觀名字。

  觀內的正殿還保留著一座太上老君的雕像,不過表面早已斑駁不堪,大殿四周也能看到大量的蜘蛛網和青苔。

  九天九部的人也才剛到君山不久。

  雇傭來的工匠正在觀內的廣場上大興土木,準備將這里擴建為武林大會的主要場地。

  從占地面積來說,老君觀并不逼仄,以前應該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可惜后繼之人沒能將道觀持續運營下去。

  “尊主。”

  劉云和段譽剛剛進入道觀,縱覽全局的余嫂立刻迎了上來,低頭向劉云請罪。

  “屬下慚愧,讓那慕容復逃跑了。”

  劉云恰到好處的露出意外之色,隨后不以為意的笑著安慰道:“沒關系,跑了就跑了。”

  “眼下武林大會的事情更重要,到了五月初七大會召開之時,我相信他會回來的。”

  劉云不追究過錯的決定讓余嫂松了一口氣。

  “是,多謝尊主體諒。”

  “對了。”

  余嫂突然想起了什么:“尊主,還有一事需要由您定奪。”

  劉云:“余嫂請講。”

  余嫂抬手指向老君觀東面:“隔壁清風觀的觀主想要見您一面,說是有重要的信息要傳達給逍遙派當代掌門。”

  “哦?”

  這個消息讓劉云有些意外。

  ‘不但知道向來隱世的逍遙派,還指名點姓要見當代掌門…莫非這道家第十一福地還真有前輩高人隱居?’

  正一道三大派的主要勢力集中在兩江一帶,應該影響不到兩湖之地,劉云一時間也摸不準對方的用意。

  ‘難道和四處云游的童姥有關?’

  童姥是從去年年末開始返老還童的,算算時間,最多3月出頭就該功行圓滿了。

由于九天九部的大部分人手都離開了靈鷲宮,梅蘭竹菊四婢是否歸來尚且未知  “我知道了,清風觀是吧。”

  ‘話說這也是個大眾到不能再大眾的名字…’

  段譽對道家之間的往來不感興趣,與劉云告別后就獨自在君山各處游山玩水。

  反正整個君山島都被九天九部嚴密的監視著,這個書呆子只要不主動作死去找猛獸單挑,應該不會遇到危險。

  而且君山島上有沒有猛獸還是兩說。

  清風觀的規模比老君觀要小得多,整個道觀里一共只有3個人。

  道觀大門口站著兩個十歲出頭的迎客道童,從口音來判斷,應該是島上漁民的孩子。

  觀內十分冷清,只能從大殿之內能聽到一個綿長的呼吸聲。

  ‘好深厚的內功,果然有高人隱居于此。’

  “師傅,貴客到了。”

  盤坐于蒲團上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

  此人滿面紅光,雙目炯炯有神,頗有幾分鶴發童顏之像。

  灰白色道袍已經非常老舊,但打理得非常整潔,手上還搭著一束脫毛嚴重的老舊拂塵。

  劉云打量老道士時,對方也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在觀察他。

  “長生、久視,你們先下去吧。”

  “是,師傅。”

  兩個小道童離開后,老道一甩拂塵從蒲團上起身,以標準的道家稽首禮向劉云微笑。

  “無上天尊,清風觀李善寶有禮。”

  “貧道道號紫云,乃抱樸一脈傳人。”

  劉云楞了一下才稽首回禮:“在下劉云,逍遙派第三代掌門,尚無道號,見過紫云道長。”

  ‘抱樸一脈,葛洪的傳人嗎?’

  《抱樸子》是東晉時期的道人葛洪撰寫的道教典籍。

  《抱樸子》內篇詳細介紹了吐納、煉丹、修仙和符篆等道家精微要義,外篇則是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

  此書被譽為集魏晉以來仙家理論之大成,正式確立了道教神仙的理論體系,對后世道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現代流傳甚廣的道家九字真言就出自《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唐朝時,九字真言隨日本遣唐使東渡,因抄錄錯誤被誤記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誤打誤撞之下成為日本陰陽道最重要的咒法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葛洪的《抱樸子》還借鑒了一部分莊子的道法理念。

  從這方面來算,葛洪的傳人與推崇莊子核心理念的逍遙派也是頗有淵源。

  看出了劉云心中的疑惑和猜測,本名李善寶的紫云道人笑呵呵的解釋道:“道友不必如此拘束,半月前,貧道曾與貴派長老有過一次交流。”

  劉云目光一閃,恍然的說道:“原來如此。”

  ‘果然是童姥種下的因果。’

  紫云將拂塵搭回手臂,沒有繞著彎子跟劉云打機鋒,開門見山的說道:“童姥之意我已知曉。”

  “近年來隨著民心思定、政通人和,佛門確有再興之像。”

  “恰逢我道門三大派不睦,無力阻攔佛家崛起,此消彼長之下,若再不想辦法遏制佛門擴張,道門前途堪憂。”

  劉云雙眼微瞇:‘三大派不睦,偏偏在這個時候嗎。’

  道門三大派分別為天師派、靈寶派和上清派,雖然后世被統一規劃為正一道,但三山之間依然免不了有齷蹉。

  更別說此時全真派尚未崛起,沒有外部壓力催化,三大派會長期內斗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之事了。

  三大派歷來專注于符篆之道,對江湖之事毫無興趣,否則以他們的資歷底蘊,也輪不到逍遙派來當江湖中的道門魁首。

  這些信息在劉云腦中一閃而過,紫云也沒有留意到他的走神,繼續溫言說道:“三大派的符篆正統之爭我等無法插手,但至少在江湖上不能任由佛門繼續擴大影響力。”

  “童姥打算繼續走訪道家洞天福地,借本次君山武林大會的機會宣告逍遙派將代表道家正式重返武林。”

  “劉掌門,童姥委托貧道最后代為確認一遍。”

  紫云神光滿盈的雙眼鄭重的看著劉云,一字一句的轉述了童姥的話。

  “師侄,你真的有把握在武林大會上重創佛門嗎?要知道,開弓可就沒有回頭箭了。”

  劉云自信的笑了笑:“勞煩童姥和前輩關心,晚輩向來不喜歡做沒把握之事。”

  “我以自身名譽擔保,本次武林大會,佛門的名望必將遭受重大打擊。”

  ‘玄慈方丈,對不住了。’

無線電子書    諸天敗犬互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