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一十一章 看不見的手(中)

無線電子書    大明小學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對于一個動輒宅居深宮的大明皇帝來說,經常記不清那么多官員,大部分大臣可能都只是奏疏上的一個人名。

  能把內閣、翰林詞臣、部院堂官都認識清楚,就是很不錯的皇帝了!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連這次廷推出現過的幾位高官人名都記不全。

  讓這樣一個皇帝,獨自欽點所有大臣的任命,哪怕只管大員,那感覺也像是要人正確組裝幾百個陌生零件,實在是為難人。

  所以不是皇帝不想徹底人事集權,而是真沒那個精力,能同時親自操縱幾百個職位的不停連鎖變動。

  于是才會有了朝臣集體廷推制度的出現,中低級官員推選授權給吏部,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推選授權給廷推。

  此外邊鎮督撫由吏部和兵部推舉,內地督撫由吏部和戶部推舉。

  翰林、內閣又另成一套體系。

  反正無論怎樣,最后人選都會奏報給皇帝,皇帝負責御批,或者否決。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有特別礙眼的人,皇帝也懶得挑剔。在皇帝眼里,都是一個個零件,誰當什么官似乎都差不多。

  只有閣臣、翰林、天官這三種最靠近皇帝的職位,皇帝可以一句話就定下人選并傳旨昭告。

  至于其他情況,如果皇帝特別欣賞某人并想提拔的話,必須先下旨給吏部,走一遍程序才任用,當然吏部一般也不會抗旨。

  以上就是大明中后期高層人事制度的一些簡要說明,并不像影視劇里那樣,皇帝似乎什么都能直接管到。

  明白了廷推的意義,就知道嘉靖十五年四月的這次大廷推意味著什么了。

  這時候,真正的主菜才開始上。

  只要還沒被皇帝御批,周用依然還是吏部左侍郎,繼續主持廷推。

  按照流程,開始向參加廷推的朝臣征詢禮部尚書推舉人選。

  這回是王廷相先開口說話,莫得感情并旗幟鮮明的說:“我薦舉原南京禮部尚書嚴嵩。”

  在意料之中,眾人又扭頭去看另一位王大人。

  在上次廷推時,這位掛著秦德威師叔標簽的王大人天外飛仙一般,提名了霍韜,震驚了一片人。

  就連霍韜本人也在緊緊盯著王以旂。

  他知道,別人沒那個膽量搗亂,對手許贊也不會壞規矩,只有秦德威師叔是個不安定因素!

  王以旂眼觀鼻鼻觀心,安安靜靜。在這種公開場合,總要講點政治道德,不要犯規。

  剛才霍韜贊同了推舉自己為吏部左侍郎,算是響應了一次“得加錢”要求,達成了一次利益交換約定。

  那么自己現在就該收手,不能硬拱霍韜去當禮部尚書了。

  許贊看著王廷相,贊同道:“聽聞嚴嵩才力過人,士林名望極高,去禮部正好。”

  霍韜不說話,他不可能直接給夏言的同鄉小弟唱贊歌。但他也不反對,這就足夠了。

  陸陸續續有人附和著贊同,雖然也有人出來反對,但完全沒有份量,幾句話就駁斥下去了。

  今日廷推的第三個結果出來了,朝臣推舉嚴嵩為禮部尚書。

  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的三項結果似乎都很順利,有點不像是常見的撕逼式廷推。

  這讓眾人很是怪異,但又隱隱約約的感到,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正在這里帶節奏。

  隨即就是今天最后的壓軸大戲,到底誰將是候補吏部天官?

  完全沒有任何意外的,有人提名了戶部尚書許贊,有人提名了左都御史霍韜。

  此外就很默契的沒有其他候選人了,格局就確定二選一了。

  還是老規矩,“七卿”級別的大佬先說話。

  但吏部、禮部缺席,戶部尚書、左都御史被提名,所以“七卿”里只剩了兵部、刑部、工部三個尚書。

  兵部尚書張瓚毫不猶豫的說:“霍總憲以剛直著稱,適合做冢宰。”

  刑部尚書王廷相在兩個候選人之間看了看,稍加思索后,開口道:“許司徒老成謀國,年高德劭,處世均衡,乃冢宰之選也!”

  其實對王廷相個人來說,在這兩人之間是中立的,許贊、霍韜和他都沒什么關系。

  但王廷相考慮到夏言、秦德威與霍韜的仇怨,還有剛才許贊支持自己的力度,就只能反霍韜了。

  許贊松了口氣,王廷相果然發言支持了自己,不然今天可能就會有一個小尷尬。

  工部尚書林庭在眾目睽睽下猶豫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霍總憲立身肅正,可用以秉持銓政。”

  三個第一檔次大佬里,兩個支持霍韜,一個支持許贊。

  幸虧有王廷相在,不然“七卿”里沒有人支持許贊就尷尬了。

  但在場的人不只是幾個大佬,還有很多其他三品官員,以及科道勢力。

  議論了一圈,大部分人支持許贊,少部分支持霍韜。之所以出現這樣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資歷問題,霍韜只是正德九年進士,至今才二十二年,就站在了這個頂端位置上。

  在場人里都有很多比霍韜還資深的,心情自然十分微妙。

  而許贊是弘治九年進士,至今四十年了,絕對的老資格。

  雖然霍韜更想吐槽,那夏言是正德十二年的,做官不到二十年都已經入閣了,你們怎么不去說?

  第二個原因就是,霍韜出頭純粹靠大禮議站隊,是所謂的議禮派功勛人物,但很不討主流輿論喜歡。

  這個時候,很多大臣已經被收拾得不敢直接懟嘉靖皇帝了,但不介意反對一下霍韜啊。

  所以現在就形成了這種局面,頂端大佬里支持霍韜的多,三個尚書里兩個是支持者。

  但整個官員群體里,支持許贊的聲音更大。

  便有人道:“那就呈奏皇上圣裁!”

  又有人駁斥道:“廷推本就是為了公推賢良,如果動輒勞煩皇上,還要廷推做什么?”

  先前的人說:“按制,吏部天官本就該由皇上獨斷,只是這次皇上特旨廷推而已!”

  后面的人繼續駁斥:“既然皇上特旨廷推,那就按廷推規矩辦!”

  人人心知肚明,現在就奏請圣裁,肯定是幫了霍韜。因為霍韜這樣的大禮議功勛,在天子心里更親密。

  反對現在就上奏,要求繼續討論的,肯定許贊這邊的人,畢竟許贊的“群眾基礎”更好。

  兩相比較,爭吵時間越長,霍韜面臨的輿論壓力就越大。

  因為按照君子之爭的“道德標準”來看,如果明知“不得人心”,就應該表示不戀權勢,主動讓賢。

  還堅持著不肯讓位的,就會又產生加倍的新負面輿情。

  所以霍韜意圖就是速戰速決,將皇權拉進來終結爭論,而許贊就想著打持久戰。

  雙雄對峙,局面陷入了僵持!

  此時突然又另一個人排眾而出,昂首闊步的走進了幾位大佬所在的核心圈子。

  這個舉動十分突兀,頓時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眾人又定睛看去,這不是今日秦家班的三號又是誰?

  一號,鎮場大佬王廷相,負責戰略威懾;

  二號,力捧對象王以旂,負責貌美如花、潔似白蓮;

  三號,主攻手桑喬桑御史,負責戰術操作。

無線電子書    大明小學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