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8、郭榮的決策(上)

無線電子書    五代河山風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見完李谷后,史從云能做的已所剩無幾。

  再之后的努力,完全沒有太多意義,無非就是他穩住,敏感時期不要出去浪,不要給老爹惹事。

  隨后的日子里,他天天待在家中,但時不時通過一些途徑打聽上面的種種消息。

  這時說來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潘美,一個是一起喝過一次酒的張永德。

  但兩人有天壤之別。

  張永德與他相交甚淺,頂多算酒肉朋友。

  且兩人身份地位差距猶如天塹橫亙其中;意味著他沒可能直接去找張永德,只能張永德心情好,偶然來內殿直時會主動和他透露幾句。

  史從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經驗老道把握得當的,說不上老奸巨猾,至少洞悉人情,不至于昏頭做出些幼稚舉動。

  雖然張永德與他一起喝過酒,一起吹過牛,但身份差距擺在那,就意味著他絕不能主動去找張永德,他們之間的交情只能是張永德主動見他,并非相互的。

  如果哪天他史從云不知好歹去找張永德攀關系,那這交情十有八九也就到頭了。

  潘美不同。

  潘美和他如今已算知心之交,兩人正副手的關系,什么事都能一起平等談論,說話少許多顧忌。

  雖然潘美時不時會去宮中向官家匯報內殿直的情況,他自己也很尷尬愧疚,可史從云根本不在乎。

  他巴不得皇帝知道自己的表現。

  可根本沒機會讓皇帝知道,別說他,許多他這個級別的軍官,除非打仗有突出表現,不然誰能入官家法眼?

  可如今有潘美,皇帝關心內殿直情況順便能知道他的表現,潘美對他又有愧疚之情,簡直一舉兩得。

  ......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時常晴空萬里無云,關于要整肅兩軍司的消息幾乎人盡皆知,連他身邊的人都開始擔心起來。

  下午在內殿直上直時王仲就神秘兮兮的湊過來說:“聽說這次咱們內殿直可能要去一半的人......”

  “你聽誰說的?”邵季問。

  “我有個以前的弟兄,如今在東西班當值,他們天天在官家身邊,消息自然靈通,天天跟著官家哩,知道的事可多了,你懂什么。”

  董遵誨哼了一聲:“胡說八道,官家明明說只是剔除老弱,我們內殿直哪有老弱。”

  王仲本來就對董遵誨不滿,又見他反駁自己便回嘴道:“你哪只耳朵聽到管家說話,你連官家都見不到哪聽來的。”

  “你........”董遵誨氣得臉色鐵青,“當下人人都是這么說的。”“我看你是傻了,我王某人不是人么?”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能不能講點有用的,嫌勞資現在不夠煩嗎?”史從云不滿的道,兩人這次互相瞪了一眼,隨后乖乖閉嘴。

  “最近好好約束弟兄們,某有大事要做,內殿直千萬不能出差池,如果事成了內殿直沒人會走,如果不成那就說不準了,我把你們全弄回家養豬去!”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云哥兒今天哪來的脾氣,頓時也顧不得斗嘴,紛紛圍上去一言我一語調笑起來。

  ......

  如果說大梁城是大周的中心,那么垂拱殿是半個大周的中心。

  官家都在垂拱殿接見大臣,商議天下大事,很多決策都在這做出,很多國家大事都在這里最終決定。

  “早在高平朕就已經有一些想法,樊愛能、何徽所部無能,望風退敗,幾乎斷送大周江山社稷。

  高平一戰,參戰軍士數萬,太原圍城更有十余萬之眾,但能決定勝敗的卻是少數精銳。

  百戶農戶尚不能養活一名甲士,冗兵累累只會加重天下百姓負擔,讓百姓苦不堪言。

  故兵貴在精銳而非數量眾多,應該一一挑選檢驗,讓悍勇之士得到提拔,老弱則剪除,侍衛親軍司與殿前軍諸軍司成為精銳之師,而非虛耗國庫,疲敝百姓。”

  郭榮著黃袍,腰挎玉帶,于垂拱殿中一字一句說道,聲音回蕩在大殿中,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下方站的文臣有宰相李谷、王溥、范質,也有樞密使魏仁浦,知開封府事王樸等。

  武人有李重進、張永德、史彥超、向訓等。

  此時有資格參加這樣會議的老派武將許多都在外鎮,如劉詞、王彥超、韓通等。

  眾人聽官家說法,紛紛開口稱善,無非就是說官家說得有理,官家說得對之類的話。

  其實官場上做事是有潛規則的,明白道理的君主在推出變動較大又不是必須執行的政策之前,會有意放出一些風聲來,看眾人反應。

  之前官家還沒動作就已弄得禁軍中幾乎人人皆知,就是給將領和士兵一個緩沖時間,有意見要早提,畢竟那時管家還沒真的開口,還有余地。

  等事情到這步,官家金口玉言都說出來才跳出來反對,那就真是蠢了。

  這種淺顯的道理,連史彥超這樣的大老粗都懂,所以他干脆不主動說話,相公們說什么他就跟著說。

  見大家無人反對,郭榮滿意點頭,“因此,朕將在殿前都指揮之上設殿前都點檢,殿前副都點檢,以讓兩軍司高官相當,并調整兩軍司士兵,平衡實力。

  朕有意選派一人,為朕處理此事,并監督點選天下猛士,去弱取強,以充實禁軍實力。

  諸位以為誰可充任?”

  話音落下一會兒,就有人站出來。

  “如此大事,官家自有圣裁,臣以為......”樞密使魏仁浦率先開口,這句話與其說拍馬屁,試探的性質更多些。

  郭榮卻沒和他們繞彎的心思,微微抬手制止魏仁浦繼續發言,直言道:“朕心中躊躇難定,固有此問,諸位直言,無需顧慮。”

  魏仁浦拱手退下,一開始也沒人說話,特別李谷、王溥、范質幾個宰相都沒站出來。

  倒是張永德第一個站出來,直接大聲說:“陛下,趙匡胤是個忠勇有才的人,某覺得他定能勝任這件事。

  而且他向來有一心為公的名聲,讓他去做這件事肯定不會徇私。”

  張永德聲音很大,話說得很直接。

  眾人都安靜聽著,等他說完,大家也都沒發表意見。

  上首官家也沒發話,似乎還有些猶豫。

  原本歷史上趙匡胤是在張永德力薦之下才得以啟用的,其實也不難理解,趙匡胤畢竟還不是禁軍高官,把這么大一件事交給他,官家郭榮的猶豫在所難免。

  但張永德可不是一般皇親國戚,由于其特殊身份,他的意見身為官家的郭榮也要認真考慮。

  “趙匡胤在高平舍生忘死,在太原奮力攻城,臣敢向官家保證他是個有能耐的人......”張永德見上首的郭榮猶豫繼續說道。

  大殿中繼續鴉雀無聲,張永德雖年輕,身份在那,既無人反對,事情似乎就要這么定下了。

  (找了個京東快遞的工作,這幾天在試崗,也不知道人家要不要,盡量保持兩更吧,順便求票。)

無線電子書    五代河山風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