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98 先開發引擎還是武器

無線電子書    面壁者:誰都想破我的壁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次的虛擬太空演習引起太空軍高層的高度關注。

  起初是因為林楓的動作,林楓作為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眼光獨到,能引起他重視的事情自然不可能那么簡單,因此太空軍高層著重的關注了這次的虛擬太空演習。

  而如今,他們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想法沒錯,這次的虛擬太空演習與以往的確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盡管人類方艦隊中的玩家群體,來了一波集體大逃亡,連思想猶豫都沒有便拋棄太陽系,逃亡主義表露無疑。

  但在看到三體方艦隊的作戰計劃后,太空軍高層們不得不承認,玩家群體的戰爭自覺非常靈敏,若沒有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太陽系,人類方艦隊必然連同整個太陽系一起走向毀滅,逃無可逃。

  會議上,太空軍高層們探討起玩家們所使用的戰略、戰術。

  “他們說到底還是利用了虛擬世界中的優勢,如果他們的這種方案放在現實,結果會非常慘烈。”

  “十萬多艘的戰艦里,絕大部分的戰艦會因為亞光速航行時,遭遇宇宙中的大質量實體,走向毀滅,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可以幸存下來。”

  “如今計算機模擬的這些宇宙危機,只是人類目前知曉的危機,而茫茫宇宙里還有著我們尚未知曉的危機,利用反物質實現亞光速大逃亡的行動,對人類沒有直接性價值。”

  多數的太空軍高層,并不看好玩家們所使用的這種逃亡戰術,至少太空軍不會選擇用到現實里。

  太空軍的成立是為了保衛太陽系中的人類不受敵人侵害,這樣連猶豫都沒有便選擇逃離太陽系的做法,與太空軍成立的初衷背道而馳。

  因此,玩家們所使用的戰略、戰術,不受太空軍高層的待見。

  不過,玩家們所使用的的技術,卻很受他們的待見。

  一名太空軍軍官道,“如果這種亞光速航行技術可以實現,我們的殖民船橫渡恒星間距離的時間便可以大幅度的縮減,至少這點上是具備著不小的價值。”

  另一名太空軍高層反駁,“關鍵的問題是反物質,以目前的反物質產量,如果我們把這些反物質投入到殖民飛船的引擎研究上,就沒有足夠的反物質來實驗開發反物質武器。”

  “飛船和武器,我們需要有所抉擇。”

  經由這么一提醒,太空軍高層們反應過來,反物質的產量非常感人,若是把這些反物質用于對引擎的實驗開發,開發反物質武器的研究必然會因為實驗用的反物質量不足而放緩進度。

  先開發引擎還是武器,這是個大問題!

  此前推崇研究反物質引擎的太空軍軍官率先發言。

  “我支持優先開發引擎,我認為,武器的研發速度相對慢一點不算太大的問題。”

  “這么多年的虛擬太空演習已經用實際證明,飛船航速對整個太空戰場的重要性,飛船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太空炮臺,它所肩負的戰略價值在于可以攻擊到敵人,因此,飛船就有必要具備橫渡四光年尺度到達三體星系的能力。”

  “同時,楓.泰勒的戰略思想也需要飛船擁有足夠的航速,時隔一個世紀,如今三體世界的技術必然領先三體艦隊一個世紀,在以后的時間里,這樣的技術差距會更大。”

  “若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系的資源作為優勢擊敗入侵太陽系的三體艦隊,那么人類要想擊敗領先三體艦隊技術幾個世紀的三體世界,必然需要更加龐大的資源量,為此就有必要殖民其他恒星系統。”

  “可這些恒星系統比太陽系距離三體世界還要遙遠得多,若想盡快的完成殖民遠征,必然就需要殖民飛船擁有更高的航速。”

  “以上,便是我支持優先開發反物質引擎的理由。”

  隨后,另外一名太空軍軍官起身,向在座高層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支持優先開發武器,我來說說我的理由。”

  “我們至今仍不知道三體艦隊的真正實力究竟有多強,目前了解到的技術,也不過是智子與反物質。”

  “武器的代差如果只是一二十年還好說,可若是差距了四、五個世紀,那太空戰場上,不管我們的戰艦有多少,都是被敵人碾壓,各位想象一下,以我們如今的技術,同四、五個世紀以前的地球人類戰斗,那時候的地球人類勝算能有多少?可以靠人海、資源彌補差距嗎?”

  “三體艦隊還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到達太陽系,反物質引擎的研究慢一些也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引擎講究的是對燃料的利用率,反物質沒有燃燒是否充分一說,它必然是百分百質能轉換,因此引擎的開發主要的方向,無非是如何將反物質百分百質能轉換后的能量,轉變為飛船推動力的問題。”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認為武器的開發速度決不能松懈,反物質引擎的開發可以適當放緩一些。”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兩方都有足夠充分的理由。

  但問題是,當下全人類的反物質產量就這么多,沒辦法對半分著用,必須要做出抉擇。

  經過了幾番爭論后,武器派說服了引擎派。

  “武器作為優先,正面戰場的勝敗終究是武器決定的,而且我們太空軍有義務保護太陽系的人類不受三體方艦隊的侵害。”

  說服引擎派的不是武器派主張的武器代差,而是太空軍對太陽系人類的義務。

  在未來,太陽系的太空軍必然要與入侵太陽系的三體艦隊交鋒,這種防御性的正面戰場上,武器要比引擎更具戰略優勢。

  會議的最后,會議的主持者道,“另外,再向泰勒系提交更多的建造訂單,以盡快讓人類世界擁有更多的反物質制取設施,解決反物質資源緊張的問題,當前的反物質產量絕不適合用來進行戰斗。”

  虛擬太空演習中,作為玩家的祖安人死亡了。

  不是因為三體方艦隊的襲擊而死亡,死因是飛船撞上了大質量實體,可能是行星、隕石,也可能是某顆恒星、黑洞、中子星等。

  祖安人不知道撞上了什么,一切都發生的太快。

  “我們的數量在銳減,這是我第三次克隆轉移,也是最后一次。”

  在祖安人醒來以后,有些氣餒的對戰艦內的隊友說。

  “發生什么事了?”玩家悲風問。

  祖安人解釋,“遭遇到大質量實體,可能是大型隕石,也可能是其他天體,以光速99.99行進的飛船無法轉向,一頭撞了上去。”

  “銀河系里的天體很多,比撒哈拉沙漠的沙子還多,除了太陽還有行星、隕石、黑洞等等,在接近光速運動的狀態下,這些物質實體與一面豎在我們面前的巨墻沒什么兩樣,我們應該朝著銀河系銀盤面的垂直方向逃逸,這個方向上的物質實體相對較少。”祖安人道。

  祖安人感覺他們這次的方向錯了,不少人肯定會因為撞上天體而出局,最后幸存下來的只有那些垂直于銀盤面方向離開銀河系的戰艦。

  想到這里,祖安人不由得詢問悲風。

  “現在我們的位置在哪里?還在銀河系內?”

無線電子書    面壁者:誰都想破我的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