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33 生物計算機

無線電子書    面壁者:誰都想破我的壁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謝天謝地,您能平安無事。”

  剛一見面,戈林.戴維斯就仿佛松了口氣般。

  “謝謝你能為我擔心,戴維斯,是智能AI那邊又遇到什么問題了嗎?還是說,有了什么新的突破?”

  想到戈林.戴維斯不會沒事聯系自己,林楓便問。

  “啊不,我只是想確認一下您的境況,包括上一次在內,這已經是第二次暗殺了,團隊里的人都很擔心您。”戴維斯道。

  林楓無所謂的擺擺手,道“不用擔心,對我來講這些都是小問題,你知道的我一向懂得很多。”

  “倒是你那邊,智能AI的算法問題解決的怎么樣了?”

  話鋒一轉,林楓詢問起目前的智能AI進度。

  ETO不是不想他開發智能AI嗎?他偏要這么做,不僅要這么做,還要加快進度,氣死這些想殺他的混蛋!

  聽到林楓提起這個,戴維斯露出犯難的神色。

  “這個…還在解決階段。”

  “嗯?我不是都把人腦算法給你找來了?怎么還沒解決?”林楓有些不滿的反問。

  似乎是察覺到林楓的不滿,戈林.戴維斯趕忙解釋。

  “人的算法是人的算法,沒辦法硬套到智能AI上,人腦和計算機在結構上就有根本性的區別,只能說人腦算法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也只能是參考價值。”

  林楓不是很懂這個,但他想著,既然是算法,那可不可以搞一個人腦和電腦結構合并的計算機。

  那樣的話,是不是人腦算法的那部分就可以利用的更多,而縮減時間成本?

  林楓問,“那為什么不試著用人腦的部分結構與計算機的結構兼容?我記得以前看過的一些雜志說過,人腦其實比計算機高級很多,只是人類做不到高效利用。”

  戴維斯有些哭笑不得的解釋道,“泰勒先生,三流雜志的內容可信度并不高,不說兼容的問題,人腦的確比人類目前的計算機高級很多,但要說人類無法高效利用,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人正是因為對自己大腦做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才能進行復雜的思考,才能夠意識到自身和世界,由此從‘野獸’的范疇中脫離,進入到‘人’的層次。”

  林楓點點頭,聽了戴維斯這番話,他越發覺得人腦是個不錯的生物結構。

  “嗯,所以,既然人腦這么高級,為什么不試試生物仿生技術?通過機械硬件模擬人腦結構,得到比現在計算機更高效的生物仿生計算機。”

  “我想這樣應該能極大地節約我們的時間成本。”

  林楓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是仿生人腦計算機,應該和人腦算法的相性會更好,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應該也可以更短。

  “這個…人類做不到。”戴維斯苦笑著回答。

  林楓皺眉,反問,“是倫理問題?這個沒關系,我可以解決。”

  戴維斯搖搖頭,回答“不是倫理問題,跟那個沒關系,是以人類目前的工業技術水平,物理層面上的做不到。”

  林楓摸索著下巴,露出思索之色。

  “據我所知,如今哪怕是只有指甲蓋大小,質量只有一顆的手機SOC,也能塞下150億晶體管,人腦質量1.3千克,神經元的數量也只有860億,為什么做不到仿生?”

  目前人類在微加工技術上,雖然做不到改造質子,改造原子的那種程度,卻可以做到納米層次的微加工。

  正因為能夠進行對那種尺寸晶體管的微加工,才會有如今的高智能手機、計算機等等。

  戴維斯解釋道:“的確,目前的微觀工業技術,制造出5nm晶體管并不困難,與人腦神經元胞體同等尺寸下,可以塞下千枚甚至萬枚晶體管。”

  “可這并不是密度的問題,您對人腦和電腦有很深的誤解。”

  “電腦的運算并非是建立在對人腦的模仿,而是建立在‘與’、‘或’、‘非’構建的邏輯門基礎上。”

  “芯片的結構基本都是上層稀疏,下層密集,下層是緊密晶體管的排列,上層是密密麻麻排線,越上層晶體管的排線就越稀疏,這樣的結構自1946年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問世開始,便不曾有過根本性的改變。”

  “芯片的結構是非常簡單且重復的,因此在工業的電路蝕刻上,交給了機器來完成。”

  “但人腦不一樣,人腦不是僅僅只是神經元這么簡單。”

  “每個神經元平均有一千根樹突,這些樹突上分布著1.5萬枚樹突棘,每個神經元平均會與7000個同類相連接,一些作為交匯點的神經元,甚至會同時連接10萬枚神經元。”

  “這樣布局的連接總量能夠達到22.5億億,而有些時候,神經元可以做到同時接收十萬個輸入,或同時向外生成十萬個輸出,晶體管卻只能做到輸出輸入0和1。”

  “神經元的突觸并不是插頭,在經由20nm寬的空隙間至少活躍著60多種神經遞質,即便是同一種神經遞質在不同的腦區還可能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結果。”

  “要想讓二者兼容,就相當于要把電子計算機原來的空間布局、底層電路邏輯全部推翻…”

  聽是聽懂了,但頭也感覺大了,林楓連忙制止戴維斯長篇大論的企圖。

  “好了,不用再細說了,我懂。”

  他簡單整理了一下思緒后,對戴維斯道:“但不管怎么樣,計算機也是要進步的,不然僅靠算法讓智能AI從事復雜工作,我覺得有點懸。”

  “您是說,您還想開發生物計算機?”戴維斯反問。

  林楓點點頭,“對,將智能AI開發出來以后,就把重心轉到以人腦仿生為基礎的生物計算機研究上,目前我們的晶體管可以排列到比神經元更高的密度,說明我們在納米層次的微加工技術是過關的。”

  生物計算機嚴格意義上講,并不算是探索更深層次微觀現象來開發的技術。

  這是在宏觀尺度上實際存在的東西,也就是人腦。

  智子想要封鎖這個是完全做不到,如果利用了人腦先進的結構,就意味著電子計算機哪怕根本原理沒有改變,也還可以再上一個臺階。

  “可計算機邏輯門…”

  林楓不以為意,道“邏輯門?那玩意不就是用來推翻的嗎?如果人人都將這奉為不可改變的真理,固化思想,誰又能作出突破?地心說是怎么被推翻的?日心說又是怎么被推翻的?哥倫布又是如何發現新大陸?既然有我們這些現成的人腦,證明了生物計算機的可行性,剩下缺少的就只是敢于攻克這道難關的勇士。”

  “戴維斯,我覺得你就是這樣的勇士。”林楓篤定的看著熒幕另一邊的戴維斯。

  “啊這…您太高看我了。”

  被林楓這樣注視的戴維斯恍惚間有一種獵食者盯上了獵物的錯覺。

  林楓豎起手指搖了搖,“不不不,這不是高看,你剛才的那番講解,讓我對你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欽定你了。”

  “在這微觀層次無法進一步探索的當下,仿人腦生物計算機說不定會是計算機唯一的出路。”

  聞言,戴維斯想都沒想便答應下來,他目光灼灼的沖林楓微微點頭,潛藏著的使命感涌上心頭。

  戴維斯:這就是面壁者交賦予我的使命!我必將為了全人類鞠躬盡瘁!為了全人類突破三體的技術封鎖!

  林楓:計算機這種東西聽得一個頭兩個大,現在終于找到合適的人,可以把這種麻煩事丟出去了。

無線電子書    面壁者:誰都想破我的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