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五章 功成

無線電子書    行走諸天萬界的旅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西線戰局以一種堪稱荒誕的局面落下了帷幕。這讓郭子儀分外的不爽。這仗還沒打過癮,對面怎么就慫了?

  不過他也是見好就收。畢竟他自己也知道,那些神秘的天雷地火,其實已經不足以撐起之前的那種規模的大規模轟炸了。嗯,轟炸這個詞,也是從那位禁軍將領身上學的。據說是來源于護國大將軍陸煊。郭子儀感覺,這個詞實在實在是太美妙了。

  吐蕃人的撤兵,最蛋疼的其實是回紇人。大家說好了,你從西邊打,我從北邊打。我這邊還沒開打,你那邊就撤了?

  這時候,大唐周邊各國,無不對大唐虎視眈眈。但是有一個事情必須得承認。那就是他們也只能在邊塞劫掠。真要賭上國運,正面來一場舉國之戰,誰也沒那個膽子。最強的吐蕃跟回紇,也必須兩方聯手,才敢動動念頭。

  但是現在其中一方跑了。留下了另一邊尷尬的不知如何進退。關鍵是,吐蕃退兵的消息,快速的傳開,傳到了了回紇人的耳朵里。軍心瞬間就亂了。

  舉世伐唐變成了一個笑話。吐蕃跟回紇兩大主力先后退卻。其余跟風的小部落自然不敢多待。連忙拍馬滾蛋。很遺憾,他們中間沒能出現一個獅心王理查。這場圍攻最終變成了一個笑話。

  舉世伐唐就這樣虎頭蛇尾的落幕了。從那一刻開始,大唐雄主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

  不管是吐蕃人,還是回紇人中的有志之士,都清楚的知道。現在的大唐雖然仍舊和和氣氣。但是再過幾年,它必然會漏出獠牙。到那時候,一切就無法挽回了。

  可惜,他們能夠看大問題所在。但是缺少一個陸煊這樣的穿越者。他們無法調動已經開始享受這種生活的那些小部落。這種無形的戰爭,甚至比大唐直接殺入國都還要讓他們難受。因為他們找不到敵人......

  大唐一戰威服四方,李亨的地位頓時高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連帶著打了唯一勝仗的郭子儀,也成了新一代的戰神。對此王忠嗣表示有話要說。

  都怪吐蕃人退的太快。我這邊剛開始,他們就麻溜的跑回來了。弄得他沒拿到多少戰果。要不然大唐戰神的名頭,還是我的。

  郭子儀雖然被各種吹捧弄得有些飄。但是私底下很清楚,自己能贏,是因為大唐的秘密武器天雷地火。同時還有大將軍的提拔。

  另外還有一個人,現在處于了一種糾結的狀態。那就是安祿山。因為契丹人上書稱臣了......

  大唐一口氣,就把吐蕃人打的屁滾尿流,一個眼神就把回紇人嚇退。如此聲勢,讓契丹人直接嚇尿了。果斷上書稱臣,表示連年進貢,千萬別再打我了。

  安祿山更是明白一件事。邊疆無戰事,他們這些節度使就開始變得多余了。這么多年來,他不斷的挑釁契丹,挑起戰爭。為的就是營造一種邊疆戰亂不斷的局勢。讓朝廷加大對自己的扶持。

  但是現在,全大唐的人都知道。兩大草原帝國,已經成了喪家之犬。自己再也無法營造之前的那種戰亂局勢了。

  而邊塞沒了戰事,自然也就不會有各種扶持。自己的油水也就沒了。這還只是次要的。他真正害怕的是朝廷會借此機會開始收權。自己畢生的心血,怕是會付之東流。

  有時候,安祿山心中會產生一種野心。自己麾下能戰之師達到二十萬,全部是野戰精銳。干脆反了,給大唐一點顏色看看。但是一想到吐蕃人開局就被打的屁滾尿流。他心里又發虛。

  他知道一點消息,據說那一戰大唐使用了某種新型武器。關鍵是,他并沒有見過啊。

  兩線對壘。西線直接用新式武器,打了一個大勝仗。但是北線的他,跟本就沒有見過所謂的新武器。這說明什么,說明大唐已經在防備他了啊。

  那么強大的吐蕃人,被打的屁都不敢放一個。自己還處于被防備狀態,真要起兵,會發生什么事?安祿山不敢往下想。但是他知道,起兵這條路,基本上是沒啥希望了。

  打又不能打,硬撐著又只能是慢性死亡。安祿山陷入了一種糾結狀態。

  而事實跟他想的差不多。伐唐之后,沒過半年。朝廷這邊就動手了。先是要求安祿山上繳雙倍的戰馬。在之后就是嚴厲的斥責了他私自建城的舉動。

  并借此機會,直接解除了他范陽河東兩地節度使的職務。只保留了平盧節度使一個身份。

  安祿山大怒,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除了他之外,其余的各大節度使,也都開始不約而同的受到削弱。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央在收權了。

  這算是大唐軍事改革的一部分。隨著火藥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唐軍備勢必要跟著變化。火器兵種的加入,必然會淘汰大量舊時代的兵種。

  同時,大唐開始走精兵路線。各地藩鎮,依次開始削減士兵數量。但是補充給他們部分的大唐擲彈手。

  這種軍事改革,會持續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隨著火藥技術的不斷進步,火槍終有一天會出現。屆時整個大唐的軍備,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裁撤,換代的時期。

  而這些被裁撤的軍士,將會回歸大唐的農事,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反饋民生,增強大唐的底蘊。等到那個時候,或許大唐連買羊毛的錢都不想花了。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按照陸煊的想法,走上了正軌。陸煊也感覺是時候了。

  他入宮上朝了。

  天可憐見,這是他封了護國大將軍之后,第一次上朝。對此群臣都甚是興奮。不知道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文曲星下凡,究竟想要做什么。

  經過了多年的發酵,有些消息還是傳出去了。比如說大唐的火器,羊毛的戰爭,那些農事改革,水利改革,鍛造改革等等。其實都是出自這位大將軍之手。

  可以說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大將軍,已經達到了功高震主的那個程度。但是因為對方擺出了一幅無心權勢的姿態,圣人這邊一直沒有動作。

  只不過看起來,這一次,這對君臣怕是要做個了結了。

  “大將軍,今日怎么想起了來這朝堂,朕還以為,你忘了來這大殿的路呢。”李亨對陸煊的來意早有預料。所以還算比較輕松。

  “回陛下。卑職此次前來,是想跟陛下討要一樣東西。”

  “大將軍想要什么,盡管開口。只要是這天下有的,朕都許了你。”

  “幾年前,先皇曾經封了卑職一個小小的縣伯。但是封地的事情一直沒有確定。今天,卑職想要陛下給確定一下。”

  “這個好說,大將軍想要什么地方,直接開口。就算是要萬年縣的縣伯,今天朕也允了。”

無線電子書    行走諸天萬界的旅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