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金風颯颯,麥浪飄香。

  梁王兀術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之下,直奔濱州…就在三年前,這里曾經發生了一場激戰。

  三萬漢兒軍,三個女真萬戶,圍攻梁山張榮。

  那是一場相當殘酷的戰斗,身為三軍統帥的兀術親自上陣,督兵攻城,打到了最后,兀術甚至親自持斧上城,被箭射中,又被火燒,幾乎喪命。

  退下來之后,兀術剃了胡須,之前他在廟宇里修行,把頭發也給剃了,弄得既無須,又無發,儼然大金的怪物。

  可就是這位特立獨行的四太子,卻是起到了無人替代的作用。

  當初的濱州之戰,因為劉锜收服了泰山賊,又迅速消滅了李成,合兵三萬多人,以牛皋為前鋒,逼退了金兵。

  坦白講如果不是兀術受傷了,這仗還有的打。

  劉锜能成為一方總兵,可不只是資歷過硬,趙桓偏愛就行的。

  能不能打得過兀術,幾乎成了衡量宋軍總兵的標桿了。

  經過濱州一戰,張榮水師駐扎登州,成立水師營,宋金雙方,以濟水為界,南部是劉锜的防區,北部就是金國的駐軍…

  在過去三年間,大宋全力休養生息,辦運動會,促進商貿發展,積蓄錢財糧食,全力備戰,籌劃北伐。

  至于金國方面,卻也不是這么簡單。

  兀術延續宗望的做法,大力移民,遷居猛安謀克,平定地方叛亂。

  他先是在河北作戰,接著被調去大同,跟大石交鋒。兀術并沒有在大石手上吃虧,甚至還收服了乞顏部,利用蒙兀的力量,狠狠打了大石幾個巴掌。

  后來兀術又被調到了河東,他跟李彥仙數次交鋒,把李彥仙和馬擴死死壓制在中條山…

  到此為止,兀術幾乎包打了全場。

  誰都不能否認,在婁室死去,銀術可越來越老之后,四太子兀術已經成了大金的牌面,因此在去年的時候,他受封梁王,正式步入金國決策核心圈。

  只不過金國方面也有點臉紅…自己這個牌面還真沒有什么牌面。

  牟駝崗韓世忠擊敗過兀術,青化之戰,吳玠擊敗過兀術,臨河之戰,曲端擊敗過兀術,濱州之戰,劉锜逼退過兀術。

  唯有岳飛好像沒跟兀術較量過,可問題是白洋淀一戰,岳飛打敗過更厲害的宗望…這位四太子對大宋的諸將來說,是半點威懾力都沒有。

  其實這還不算最要命的,在大宋諸將之上,還有一位能統御全局的趙官家…這一點太要命了,趙桓不但能駕馭諸將,還能統御文武,甚至許多藩國都要聽從他的安排。

  如此一來,趙桓能發揮出所有的力量,甚至讓諸將超常發揮,

  可是反觀金國這邊,三年的時間下來…都元帥粘罕由于疏離了軍務,漸漸的已經落在了下風。

  都元帥雖然顯赫,但到底只是個官職罷了,支撐他的是手下的一班文武…婁室死了,銀術可老了,希尹因為變法,跟兀術越走越近…沒了這幾個人維護,粘罕越發變成孤家寡人。

  比粘罕更慘的則是吳乞買…同樣是去年,這位大金國主發生了中風…其實之前已經有過幾次小的苗頭,不過由于用藥得當,加上吳乞買身體也著實不錯,畢竟年輕時候能搏熊屠虎,豈是等閑,到底是熬過來了。

  可這一次不行了,吳乞買足足躺了半月,雖然入春之后,吳乞買又能站起,但一條腿不大管用了,說話也會流口水,眼瞧著是不行了。

  這還不算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之前的妥協,立了九歲的合剌為諳班勃極烈,結果現在也才區區十二歲,還不如趙諶歲數大呢!

  這個小玩意哪能扛得起大金天下啊!

  所以說,金國最大的弊病,就是沒有一個說了算的核心。

  此刻的金國上層已經無暇反思這些了,他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經錯過一個最好的機會,一個大破大立的機會…

  因為在靖康五年的中秋,趙官家邀請所有在外武將,也包括各地封疆,值得一提,就連太師李綱都進京了。

  趙桓大會文武,稍微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位官家要有大動作了。

  實際上像趙桓這么個能折騰的,讓他安靜三年,已經相當過分了,這位官家到底忍不住了。

  他在和所有文武溝通之后,開始發行三年期債券。

  很明白,就叫光復債券!

  三年為期…總不能到了三年之后,直接還賬,啥都不干吧!

  甚至有可能在靖康六年秋天,就會發起攻勢。

  這是金國上下的判斷,不過兀術卻隱隱感覺,可能會更早。

  所以他帶著人馬,從濱州開始,巡視前方防務,要求各地守軍務必保持警惕,小心應付,不能出現差錯。

  兀術在這三年里,也推動了很多改變,針對宋軍的布防,他將漢兒軍放在了前面,至于女真精銳,則是放在了后方。

  很顯然,通過這幾年的戰斗,女真兵基本維持了戰斗力,甚至是騎兵優勢,還擴大了不少。

  鐵浮屠之外,又建立了拐子馬。

  兀術的戰術很干脆,他以漢兒軍遲滯宋軍,消耗戰力,待到宋軍深入之后,集結鐵騎,一舉圍殲。

  沒錯,當年契丹就是這么對付趙二的。

  兀術打算讓趙桓重蹈覆轍。

  從濱州到大名府,兀術格外小心謹慎,發現情況還算不錯。為了應付宋軍的北伐,兀術選擇了大批河北地主武裝,也包括從南方逃過來,抵制趙桓新政的人士。

  這幫東西和趙桓可謂是你死我活,絕不會背叛金國。

  只要他們能堅持作戰,就是好事情。

  就在兀術忙活了一圈之后,突然得到了消息,說是他大哥斡本提議,要重設樞密院,以分都元帥府之權!

  聽到這消息,兀術簡直氣炸了…自己大哥就是個豬腦袋,早前沒有廢了粘罕,現在粘罕大權失落,慢慢架空就是了,又何必刺激他…難道非要在這個生死關頭,再來一場內亂嗎?

  啥也不說了,帶不動就是帶不動。

  兀術火速返回燕京,想要看看有沒有辦法彌合…

  “李卿…當初咱們一起在開封城墻上督戰,看著禁軍痛擊金人,轉眼之間,都快六年了…”

  李綱漲紅了老臉,興奮地握著拳頭,“官家圣明,全靠官家運籌帷幄,才有了今日的大宋…老臣時常思想,覺得是天意不滅大宋,才降下陛下這般的雄主!”

  “哈哈哈!”

  趙桓抓著自己的短須,放聲大笑,“朕從三十歲的時候開始續須,朕說過,北伐不成,絕不修理…如今朕的胡須已經兩寸多長了,難道還要等下去嗎?”

  李綱眉頭動了動,無奈苦笑:“官家,臣斗膽說一句,能不能再等兩年?”

  “為什么?”

  “因為…有三條原因。”

  “請賜教。”

  李綱苦笑,趙桓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戰戰兢兢的新君了,他有著無上的權威,也有著強烈的自信,可有些話自己又不能不說。

  “官家不會疑心老臣吧?”

  趙桓大笑,“李卿,咱們相逢危難,互相扶持,走過了最困難的時候,朕不信誰也不會懷疑李卿的,你只管說吧!”

  “是這樣的,官家用了三年養精蓄銳,可前一年半,不過是還賬罷了,算起來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而已。府庫的錢糧還遠遠不夠,這一點官家也知道…不然就不會發行債券了,可既是發債,便有風險。”

  “其次,官家推行變法,光是一個攤丁入畝,就得罪了太多人。老臣唯恐,唯恐有人掣肘啊!”

  “其三,金國這幾年,居然開科舉,敬儒學,編練新兵,厚待士人,儼然有了些氣象。歷來北伐,都是趁亂興兵。當年劉豫也是見姚興駕崩,才敢北伐后秦。如今金國勢力猶存,朝局穩定,并無可乘之機,老臣唯恐不能全功啊!”

  面對李綱的擔憂,趙桓輕輕扶著斑駁的城墻,良久才道:“張相公今年六十七歲了,劉相公也六十五了,便是呂相公也到了花甲之年…還有王稟王將軍…朕的這些股肱重臣,都已經不年輕了。宗相公未能看到兩河光復,燕云回歸…李卿,你說朕還要讓多少人含恨而終?”

  “你剛剛提到了經過的新政…這些事情你還不懂嗎?金人勾結地主豪強,壓榨千萬百姓,兩河民眾,哀哀嚎哭,如被父母拋棄之嬰兒,終日在生死之間輾轉,在鬼門關徘徊。朕這個官家,還能等得下去嗎?”

  李綱愕然,愣了許久,痛苦搖頭,繼而低下了腦袋。

  又過了一陣子,李綱緩緩道:“官家,老臣聽聞御營兵馬也沒有準備妥當,尤其是騎兵,眼下也不過三萬左右,精騎數量更是嚴重不足,要不要等騎兵足備,再發兵北伐?”

  趙桓沒說話,突然從牟駝崗方向,一騎飛至,來的正是岳飛。

  趙桓讓人攔住岳飛,直接讓他上城。

  “鵬舉,朕招你進京,就是問一問,騎兵不夠,能不能打?”

  “能!”岳飛斷然道:“人心在我,泰山尚且不在話下,何況區區騎兵!”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