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175 不走尋常路

無線電子書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參觀完廁所,劉縣長一行還看了村里道路改造的情況,和正在建設中的村中心花園,走進路邊的人家,打開自來水龍頭,問村民,這個水怎么樣?

  村民笑呵呵地說:“甜。”

  “方便嗎?”劉縣長問。

  “方便,龍頭一開,水就來了。”村民說。

  老焦向劉縣長介紹,以前村民用水,要靠機井,但不是人人家里都打得起機井的,沒有機井的村民,就只能去溪里挑水,現在有了自來水,一些村民家里,都裝上了熱水器和淋浴龍頭,可以像城里人一樣洗澡了。

  劉縣長聽了不停地點頭。

  走到了垃圾點,二皮穿著“宅鮮送”的工作服,戴著“衛生值日”的紅袖箍神氣活現地站在那里,老焦介紹說,以前村里有很多的衛生死角,垃圾成山,老鼠蟑螂到處躥,特別是像現在夏天,這些衛生死角,就是蒼蠅和蚊子滋生的場所。

  現在垃圾都倒到了這些垃圾桶里,剛開始的時候,村民都不習慣,有了垃圾桶,還是把垃圾倒在外面,我們的衛生值日很敬業,二十四小時不斷地監管和督促,現在村民都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傾倒垃圾的習慣。

  二皮打開了一個個垃圾桶蓋,請領導們觀看里面的垃圾,劉縣長在二皮的肩膀上拍拍,說辛苦了,二皮受寵若驚,趕緊說:

  “屌…”

  李勝峰用腳尖踢了一下他的腳后跟,二皮還有一個字連忙止住,說不辛苦不辛苦,縣長才辛苦。

  縣府辦主任問:“你們的村里的道路,是怎么做到這么干凈的,有專人打掃嗎?”

  老焦嗬嗬笑著,他說:“打掃是有人打掃的,不過,如果像以前那樣,豬羊雞鴨都跑到路上來,就是有人打掃也沒有用。”

  老焦這么一說,劉縣長也想起來,他去其他村里,豬羊雞鴨都在路上走,隨地屎尿的情景比比皆是,到了這里,地上干干凈凈的,連打掃過后的痕跡都看不到,劉縣長問老焦,老焦說:

  “現在家禽家畜都圈養了,村民舍不得它們的糞便拉到家外面。”

  “哦,為什么?”劉縣長來了興趣,問。

  老焦說,這些都是很好的有機肥,我們種植有機蔬菜需要它,這些家畜家禽的糞便,公司現在都在大量收購,可以賣錢,大家當然就舍不得拉到外面了。

  “不錯不錯,這才是真正的標本兼治。”劉縣長肯定地說。

  看完了村里,又去看他們已經建好的大棚,整個公司的土地規整和大棚建造,是從里到外,也就是從碾子溝水庫開始,到了村里,再往外,朝鄉所在地改建。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村里的自來水,重新埋設了管道,現在的自來水不是從地底下用機井打上來的,而是從碾子溝水庫接過來的,把埋設水管和土地整改,還有兩邊山腳的新土地的開發,大棚的建造,幾個工程結合在一起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重復勞動。

  接下來從村往鄉方向的土地規整、大棚建造、和新土地的開發,要和修筑那一條出村的公路結合在一起。

  走了一個多小時,一行人的額頭都沁出了汗珠,身上也汗津津的,回到村委會,其他的人去了二樓,老焦馬上開始做菜。

  到了二樓,會議室里空調開得很足,大家先繞著會議室走了一圈,向依云向劉縣長一一講解著墻上貼著的那一個個項目,劉縣長頻頻點頭,不停地發出感慨,說大有作為,大有作為啊,同樣一個地方,思路不一樣,面貌馬上就會不一樣。

  陳書記和馬鄉長他們幾個,跟著不停地點頭。

  接著,大家入座,主講的是張向北,張向北向劉縣長介紹了他們“宅鮮送”現在的情況。

  介紹完了,大家開始閑聊,劉縣長關心的還是“宅鮮送”,他問了很多的問題,張向北都一一回答了,劉縣長時不時就說,學習了,或者是大開眼界。

  馬頭芹進來,在向依云耳邊低語了幾句,向依云和劉縣長說:

  “領導辛苦了一個上午,我們去樓下吃個便飯。”

  劉縣長推辭說:“你們這么忙,我們來已經打擾你們一個上午了,還吃什么飯,不吃了。”

  張向北笑道:“是焦主任親自下廚做的,還請領導賞光。”

  “是嗎?我說怎么一到這里就看不到他人影了,原來這個總經理,搖身一變變大廚了,那我們還真的要嘗嘗他的手藝。”劉縣長說,其他的人都笑了起來。

  當天晚上,當地的縣電視臺播放了整整十分鐘,劉縣長視察碾子溝村“宅鮮送”項目的新聞,看電視的人都對公共廁所那一段特別感興趣,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高級的廁所,沒想到還是建在一個村里。

  劉縣長沖著攝像機鏡頭說的“我看全縣的單位都應該來這里學習取經,看看人家怎么把這一個公共廁所,管理得這么井井有條,深受群眾歡迎的。”給大家印象深刻,震動也很大。

  老焦陪著劉縣長在村里走,晚上村民們又在電視里看到了老焦,都覺得老焦很像是一個總經理的樣子,連馬向榮看到都自愧不如,覺得自己要是在縣長身邊,一定沒有像老焦這樣應對自如,惹得縣長都頻頻點頭。

  張向北的用心還真的用對了,那些在聯名信上簽了名的人,自己再想想簽名的事,都覺得像個笑話。

  從第二天開始,村里的電話就響個不停,都是縣里的其他單位和鄉鎮來聯系,要求來參觀的,連龐雙喜他們的國稅局長,都打電話給龐雙喜說,要帶局里的人過來看看他們的公共廁所,學習學習。

  村委會的辦公室里樂呵呵的,龐雙喜和老焦,對所有這些人的即將到來,都在電話里表示歡迎。

  放下電話,龐雙喜和老焦說:“他媽的因為一個廁所,怎么讓我有了當明星的感覺?”

  老焦嗬嗬嗬嗬笑。

  馬大木在一旁神情陰郁,等龐雙喜和老焦高興完了,他在一旁陰惻惻地說:

  “這么多人,來了還要管飯吧,我們怎么接待得過來。”

  “我來,我來。”老焦說,“在深圳,我一千多個人的吃飯,都要搞下來,給我兩個助手就可以。”

  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向依云感覺有些眼花繚亂,她心里有個疑問,不過沒有馬上說,而是等到了晚上,她在女廁所洗澡的時候,照例還是張向北在水池那里,一邊洗澡,一邊替她放哨。

  洗完了澡,兩個人拿著臉盆和桶往回走,走進張向北的房間,向依云沒有和往常那樣,回去布的那邊,而是在張向北這邊坐了下來。

  張向北看了看她,問:“有事?”

  向依云點點頭,張向北也坐了下來。

  “公共廁所的事,沒有那么簡單吧?”向依云問。

  張向北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來:“你看出來了?”

  “這就是你要的效果?”向依云問。

  張向北說對,我們的整個改造工程,要是沒有亮點,就不會引人關注,這個廁所,就是我們的亮點,做別人都沒有做過的事情,才會博得眼球,幾個廁所的投資并不大,但它們給我們帶來的關注是驚人的,如果按費計算,產出早就超過了投入。

  我是學經濟的,知道怎么放大投入和產出比,這就是一個例子。

  “當然,不是說這里的村民,就不配擁有這樣高檔的廁所,當然配,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享受高檔的廁所,廁所太重要了,所以我說的那些話,也是真的。”

  張向北說著,他看到向依云微蹙著眉頭,臉上似乎還是寫著不少的疑問,張向北笑道:

  “我說我對廁所的偏好,是家傳的,你信嗎?”

  向依云咯咯笑著。

  “真的,不騙你,我和我老爸一樣,都最喜歡坐在馬桶上看書,有時一坐可以坐一兩個小時,把一本書看完,我老爸的辦公室,其他的都可以不講究,但他一定要有一個很舒適的衛生間。

  “包括他搞酒店的時候也一樣,‘土香園’開始的那幾家酒店,規模并不是很大,但他在設計的時候,情愿少要一個包廂,也一定要有一個很寬敞高級的衛生間,他說,酒店是一個整體,衛生間才是提高一家酒店檔次的關鍵。

  “你別說,我觀察之后還真的是這樣,有一些酒店,包廂裝修得很豪華,菜肴的口感也不錯,但一去上衛生間,衛生間又小又亂,對這個酒店頃刻就沒有了好印象,他的那些包廂的裝潢,等于是白裝了,這些老板,就忘了酒店是一個整體,光包廂漂亮有什么用。”

  “有道理。”向依云點點頭說,“這個我也有體會。”

  “包括我在這里,為什么堅持要用抽水馬桶,就是我老爸他們工廠,都是用的抽水馬桶,那工廠可以說是全國所有的工廠里,唯一廁所沒有蹲坑的工廠,老爸說,上洗手間就是最好的休息,休息的地方,就應該是很舒服的。

  “那些工廠的工人,不也是從全國各地過去的打工仔,回到了村里,就是村民,我看到他們在廠里用抽水馬桶都用的好好的,為什么回村就不行?

  “而且,一個村子要是臟亂差,最顯眼的是在哪些地方?一個是亂倒垃圾,一個是廁所,還有一個就是隨地的家畜家禽的糞便,這三個只要改了,整個村子就會大變樣,哪怕房子還是舊的,路還是土路,都會給人很整潔的感覺,會有詩情畫意。”

  向依云咯咯笑著,張向北看了看她,問:

  “我說錯了嗎?”

  “沒有沒有,你繼續。”向依云說。

  “所以你看我一到這里,第一就是要改變這些,就是需要讓大家通過感覺到改變,知道我們來了,接下去我們的工作才會好做,而要吸引人眼球,我們也沒有辦法說給村民每家造一幢別墅,只能在這些地方想辦法,花小錢,博取大名聲。

  “也不可能說,我們去安放純金打造的垃圾桶,但造一個高級的廁所是可以的,所以就在這下功夫。”

  “不應該啊。”向依云說。

  “什么不應該?”張向北問。

  “和你的風格不搭。”向依云說。

  張向北看著向依云,搖了搖頭說:“不懂。”

  “我是說,你給我的感覺就不是一個高調的人,你根本就不喜歡出風頭,為什么你會很在乎在這里的影響?就在這偏鄉僻壤?”向依云問。

  “彼一時,此一時。”張向北說。

  向依云看著張向北,搖了搖頭說:“我也不懂。”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張向北問。

  “什么問題。”

  “我問你,到現在為止,我們在這里的一切都還順利嗎?”

  向依云想了一下說:“應該是順利的。”

  “那是因為你和我都在這里,我再問你,如果你我都沒有來,就馮勝寬一個人在,還會這么順利嗎?”張向北問。

  向依云說:“應該不會。”

  張向北點點頭:“這就是原因,碾子溝是我們在臨夏進行的第一個村改公司的項目,但不是唯一一個,你和我也不可能一直在這里,如果我們不在這里的話…”

  “我明白了。”向依云叫道,“你是說你在給馮勝寬創造條件?”

  “對,也可以說是在給他減少阻力。”張向北說,“當地政府的,知名度的擴大,可以減少很多的工作難度,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們幫扶的那幾個村,他們主動就會和馮勝寬聯系,要求去他們那里進行村改公司,而不是像在這里,還需要發動和動員。

  “你也在房地產公司待過,這就像是房地產公司,那些被邀請去參加舊城改造,招商引資進去企業,不僅拿到的地是很便宜的,當地政府也是一路綠燈,反過來,那些自己找上門去的,人家還要對你的資格審核來審核去。”

  向依云若有所思,她點點頭說:“我明白了,你也是用心良苦。”

  “沒被罵老謀深算?”張向北哈哈大笑。

  “去,你又不老。”向依云罵。

  張向北說:“你要和馮勝寬說,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工作的節奏和次序很要緊。”

  “別說他,你先教我。”向依云說。

  “好樣的,夠謙虛。”張向北笑笑,接著說:

  “不管是在重慶也好,這里也好,我的前幾件事,都是改建辦公大樓,造路等等,看起來好像很大手大腳,其實不是,我只不過是把該干的事情,次序調整一下而已,你看看我們改建后的大樓,有沒有到奢侈的程度?是不是符合一個公司基本的辦公條件?

  “還有造路,我們的車間,也就是那些大棚中間,本來就要造水泥路,你能說那些地方都造了,結果村里還是黃泥路嗎?就像一家工廠,你能說廠區是水泥路,生活區就不管了,還是黃泥路,可能嗎?這村里,就是我們的生活區,路當然要造好,路燈當然需要明亮。

  “包括像幼兒園醫務室還有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東西現在不建,以后也肯定是要建的,這就是我說的節奏和次序,我只不過是把這些該做的事情,提到了前面,集中起來一次做完,花的成本是一樣的,但效果大不相同。

  “什么效果?我們到每一個地方,都是外來者,是去尋找合作的,沒有人會希望他的合作者是個窮逼,我們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實力,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實力越強,就越有和我們合作的意愿,面對的困難就越少。

  “而且,通過這些事,可以馬上給當地人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要讓他們感覺到我們來了,看到我們來了之后,和沒來不一樣,要是一樣,還需要我們干什么,所以到了一個新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出動靜,動靜越大越好。”

  向依云點點頭說:“我明白了,你這是要敲鑼打鼓進村。”

  “對對,他們演員上臺演戲之前,大幕還沒有拉開,鑼鼓就先響起來了。”張向北說,“我們要的就是這效果。”

  第二天,他們在辦公室,馮勝寬和他們說,臨夏還有幾個村,他們的鄉長和村主任都說要過來看看,還問我,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去他們那里,也進行這樣的改造?

  向依云看看張向北,兩個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你們笑什么?”馮勝寬問。

無線電子書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