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50章秦王

無線電子書    澳洲風云1876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890年12月27日  大洋王國正式對外宣布全面占領了墨爾本,爭奪墨爾本的戰役就此降下帷幕,這一消息傳到歐美世界引起巨大震動,向來老神在在的倫敦政府也坐不住了,在圣誕假期結束之后,召開了內閣緊急磋商,然后發表了正式聲明。

1891年1月7日  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首相受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委托,正式發布女王昭令;

  授予昆士蘭伯爵李福壽“秦王”封號,一同授予香格里拉大公爵位,正式承認大洋王國合法性,為大英帝國庇護國,英聯邦成員之一,并且歡迎英聯邦大家庭迎來新的成員。

  女王昭令中擬授予秦王李福壽嘉德勛章,以表彰其在澳洲做出的杰出貢獻,該勛章需要女王陛下親自頒授,所以秦王李福壽在處理完澳洲內部事務之后,需要盡快啟程前往英國受勛。

  當然了,這個時間也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國王都是很忙的,哪有時間去領這個勞什字嘉德勛章?

  倫敦反應速度之快在李福壽的預料之中,能夠獲得“秦王”封號,自然是李福壽在于倫敦溝通之中一力要求的,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獲得的封號,對李唐后人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要不然,英國人哪里知道什么“秦王”,這也太為難人了。

在一開始溝通時  白金漢宮并不愿意給予親王封號,只愿意給一個公爵的名號。

  大英帝國確實在印度土邦分封了幾十個士邦王公,但那是人家原本就有的王室傳承,算不上新封的親王,只不過是在老王去世,新王繼承時,由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兼任的印度女皇進行分封,使印度當地土邦王公統治具有合法性。

  李福壽拿出了一軟一硬兩個殺手锏,權衡利弊之后,白金漢宮很快同意了他的封號“秦王”請求。

  硬的就是已經全力運轉的曼德海峽天塹要塞,有能力斷絕歐亞兩洋貿易,具有戰略性影響力,這是大洋王國抬高自身價值最直接砝碼。

  反正這玩意兒也瞞不了多長時間,是時候出來亮亮相了。

  軟的一手就是接受“秦王”封號以后,李福壽愿意宣誓效忠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大洋王國愿意成為英聯邦的一份子。

  若是不能滿足己方要求,那么承諾的就很難實現。

在10多天的時間里  倫敦與澳洲之間的跨洋電報往來頻繁,最終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展現出令人膛目結舌的極高效率。

  討價還價的焦點主要集中于親王還是公爵?香格里拉島地位問題(屬于王國領地還是公爵私人封地)?是否派遣總督(大洋王國堅決拒絕)?王國定位,是否加入英聯邦?是否繳納稅收?英國人在澳大利亞經商置業及其他的待遇問題?

  最后雙方商定;

  白金漢宮即然給出了一個王爵,那么索性再贈送一個公爵封號,將香格里拉島列入公爵封地,以解決香格里拉島獨特的地位問題。獲封“秦王”之后,大洋王國將加入英聯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白金漢宮不派遣總督,大洋王國依然要繳納稅收,每年固定為320萬英鎊,這可以理解為宗主稅或者是保護費。

  雙方愉快的達成了一致,在現階段,大洋王國還沒有實力和底氣要求與英國平起平坐。

  李福壽區區一介白身踏上澳洲,短短15年的時間里,塑造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王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已經足以令其滿意。

  至于說王國位格矮化什么的是不存在的,這玩意兒得看自己爭不爭氣,爭氣的話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國,與大英帝國平起平坐,參與世界牌桌角逐,可以留下精彩而令人眩目的帝國傳奇。

  不爭氣的話,就是給一個皇位都沒用,照樣會被打落凡塵淪為笑柄。

  看看現在扶桑國不尷不尬的地位就知道,萬世不移的天皇,在歐洲人眼里那就是個笑柄,你見過窮到每天吃一個飯團子的天皇嗎?

  在被美國人的炮船打開國門之后,扶桑國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地位,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扶桑國竟然沒有宗主國。

  原本是美國炮船率先打開江戶大門,按道理美國應該是扶桑國的宗主國,但美國在當今時代屬于異類,社會實行民主自由這一套,不搞什么宗主國。

  而英國人法國人明顯看不上窮得可憐的扶桑國,嫌棄得緊,沒有半點兒想當爸爸的意思。

  所以,扶桑國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角色,就成為任何一個歐美強國都可以來欺負的軟弱魚腩。

  大洋王國得到白金漢宮正式冊封后,外交上首先要做的幾件事之一,就是與扶桑國重新簽訂通商條約,原來的內容條款不變,只不過簽訂條約的主體名稱改變了。

  有人說英國女王與秦王不是一樣的嗎?

  其實大謬不然。

  在歐洲的封建傳統中有王室,公國,侯國,伯國,同樣都是封建國家,等級由高到低漸次降低。

  例如,保加利亞就是公國,國王為保加利亞大公繼承。德意志帝國中的巴伐利亞與黑森兩個王國,也都是公國。

  德意志聯邦諸國中的盧森堡原本就是伯國,后來隨著荷蘭分裂出去,與荷蘭共遵一個君主,因而升級為公國,再到1890年獨立后,便成為盧森堡大公國。

  同樣是公爵,擁有國家的大公與一般的公爵有著天壤之別,地位和權勢也完全不一樣。

  大公有權分封侯爵以下貴族,公爵則不行。

  英國雖然是王國的名稱,但卻是帝國的位格,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兼任印度女皇,擁有無可置疑的皇權,比一般的歐洲封建王國要高上一個等級,與俄,德,奧匈,奧斯曼,滿清是一個等級的選手,當然可以冊封王爵,這是不矛盾的。

1891年1月10日  李福壽正式發布王令,接受維多利亞女皇陛下冊封“秦王”及“香格里拉公爵”封號,宣布公開承認大英帝國宗主國地位,大洋王國將加入英聯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同時表示;

  大洋王國將致力于維護南太平洋區域安全,和平與穩定,緩和澳洲南北矛盾,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環境,致力于維護英聯邦的團結統一,歡迎倫敦發揮世界領導作用,歡迎歐美各國來澳投資興業,將提供非歧視國民待遇云云。

  白金漢宮與紅堡眉來眼去的一番表演,把法國人氣的差點兒嗝屁了,這是標準的媳婦娶進門,媒婆拋過墻啊!

  《巴黎圣日耳曼報》在評論中酸溜溜的表示;

  近日,位于南太平洋一個偏僻地方的所謂大洋王國,在法國的鼎力幫助下成立了,在度過成立最初艱難時刻之后,這個以東方人為主的大洋王國不顧法國的善意,一頭又扎進了倫敦的懷抱。

  人們不僅要問…法蘭西的友誼并沒有換得應有的回報,到底發生了什么?

  事實的真相逃脫不了“利益”二字,白金漢宮許諾的王爵,公爵和讓人眼花繚亂的榮耀,以及加入英聯邦的豐厚收益,讓秦王李福壽選擇了擁護舊主。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位國王陛下擁有英國人注重實際利益的潛質,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在大洋王國上下歡欣鼓舞之際,法國作為朋友不得不善意的提醒一句;

  別高興的太早,伙計,在維多利亞州有個叫做巴拉瑞特的金礦城市,那里還有26萬名白人反抗者聚集在群山之中,這可能是你們應該首先解決的問題。

夢幻城堡仙居殿  放下了手中歐美報刊要聞摘要匯編文件,李福壽苦笑著向后放松的躺在椅子上,用手捏了捏眉心;看來法國人不滿意了。

  國家就像人在社會中生活一樣,想面面俱到,所有人都歡喜那是不可能的,總要選擇陣營,選擇政策,選擇抱哪一根大粗腿,符合了這一位的期待,必定要得罪那一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他考慮了一下,拿起筆來刷刷刷寫了幾條,無非就是加強經貿,殖民地,補給港等方面的合作,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兒,讓依然停留在歐洲的外交大臣唐昭儀與法方交涉,以此展現大洋王國的善意,撫慰法國脆弱而又敏感的心靈。

對于新生的大洋王國而言  外交政策的基石就是維持英聯邦利益,以大英帝國馬首是瞻,在此基礎上重點發展與法,德兩國關系,必要的時候兼顧與沙俄關系,這三個歐陸強國是19世紀末世界風云的主要玩家,重要性和影響力遠超其他列強。

  次一級,便是與滿清,意大利,奧匈帝國,美國和奧斯曼帝國,西班牙王國的關系,作為一個獨立王國,大洋王國在從屬于英國外交政策情況下,應該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努力追求自身利益。

  之所以把與美國外交關系放在第三等級,這是由于美國現實國際地位所決定的,在19世紀末的今天,世界規則由大英帝國主導,法俄德三大歐洲陸地強國從屬,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實力又要略遜一籌。

  美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政治侏儒,國內政治制度與歐洲封建王國體系格格不入,因此格外的受到排擠。

  美麗堅國并非天生喜歡“門羅主義”,而是歐洲人都不待見這個有錢而又粗卑的異類,所以只能自己個兒找個臺階下,在北美洲畫圈圈玩自已個兒。

無線電子書    澳洲風云187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